萍蹤碎語

讀書,行路,越想越糊塗......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野大江流

(2005-01-10 10:17:08) 下一個

小時候背唐詩,背到“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時,常常搞混。這兩首五律押的是同一個韻,每首第二聯的這十個字都寫得極其雄健,如有神助。最令我驚異的是十字當中竟有一半相同。

這兩句詩,孰高孰低,好事者評論很多。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中引丁友龍的評價說,“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看。”頗有點亂評的味道。

李白在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作《渡荊門送別》時,年僅二十五歲。當其時也,詩人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滿懷抱負,出蜀東下,途經湖北宜都西北的荊門山,吟成這首著名的五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此詩風格雄健,形象奇偉。第二聯描述高山隨著平原的展現而不複見,大江由近而遠流向廣闊的原野,天空地廓,意境高遠。當詩人突然麵對一個與自己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平野大荒時,不但視野大為開闊,內心也感到一種巨大的震撼,充滿了奮悅和憧憬。他要隨大江一起,帶著自己的才情抱負奔向荊門外陌生的天地。這一聯既是寫景,也是一位曠世英才走向世界的告白。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自然流暢,渾如天成。廖廖十個字構成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潑墨山水長卷,既有中國傳統山水畫多點透視的特點,又有電影藝術蒙太奇式的跳動。

這時杜甫還是個年僅十四歲的少年。十八年後(天寶三載),李杜相會於東都洛陽,成為忘年之交。李白為人仗義行俠,輕財重施,率真磊落,玩世不恭,而且嗜酒好遊。少喜縱橫,學劍術,晚學黃老,故詩意每托之以自娛。杜甫則生於“奉儒守官”的家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他一心想作個忠君愛民的好官,是個現實而嚴肅的人。劉熙載《藝概》說,少陵一生“隻在儒家界內。”盡管二人性格大異,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深厚友誼。杜甫對李白十分敬重,而且時時想念,這從他留下的十幾首夢懷李白的詩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可惜兩人從此再未謀麵。

從天寶五載至十四載,杜甫困守長安九年,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朝廷,以求仕進,均沒有成功。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到乾元二年(759年),天下遭安史之亂,杜甫也盡曆艱危。長安陷落,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宰相房[王+官]案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複後,回京任原職,家室卻依然寓居幗州,“彌年艱窶”,以至幼子被活活餓死。乾元元年被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次年,關輔大饑,杜甫對政治徹底失望,辭官回到成都。“會嚴武節度劍南東、西川,往依焉”(《新唐書:杜甫傳》)。760年春,於浣花溪畔建草堂,在那裏斷續住了五年,其間因亂流亡梓、閬二州。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那年,五十四歲的杜甫在奔赴重慶的路上寫下了這首《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這是一支回首往事,慨歎有才無人識的無奈悲歌。杜甫作成此詩後就因病滯留雲安,次年暮春遷往夔州。三年後出峽,輾轉江陵、公安,年底達嶽陽。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居無定所,飄泊於嶽陽、長沙、衡陽、耒陽之間,時間多在船上度過。最後於770年冬死在長沙到嶽陽的船上,年59歲。

我猜測杜甫“星垂”句是從李白“山隨”句那裏得到的靈感。實際上,如果把杜詩中的第二聯“星垂”換上李白的“山隨”一聯,全詩幾乎可以天衣無縫。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於三年前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了。以杜甫對李白的敬重了解和關心,他不會不曉得李白將近四十年前的名句。杜甫說過,自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在李白詩句的壯闊上添加了陰鬱,使意境一下子暗了許多,更適合他當時那悲涼無助的心情。 詩人一步一步地向讀者把周圍的景色展開。前兩句寫景,從岸邊起,到所乘之舟,繼而上下俯仰,極寫平野大江在星月下之闊大,然後感懷。“星垂”一聯氣勢宏大,意境壯美,而且對仗極工。相比之下,李詩中以“平野”對“大荒”似有重複之嫌。“垂”、“湧”二字,宛如神來之筆,妙想天成。每讀此句,眼前出現的是梵高式的油畫:閃閃低垂的星星在廣袤空曠而黑暗的原野上空發出螺旋扭曲的光暈,大江在月光的照射下磷光萬點,江水與月光一同湧流。有梵高的抑鬱,沒有他的躁動;比梵高更廣闊,更多了沉痛。同樣也是十個字,把原野的廣闊,江流的浩蕩,夜幕上疏廖的星星,流光似水的月亮,有主有次,有疏有密地描繪出來,藝術概括力煞是驚人。難怪胡應麟說,杜句比起李句來,“骨力過之。” 化腐朽為神奇難。化神奇為更神奇,絕了。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然而這兩位給中華民族留下不朽文化遺產的天才卻沒有給自己和後代留下任何財富。元和年間(806-820年),宣歙觀察史範傳正去訪查李白墓及其後人,隻訪得孫女二人,且均已嫁與農家子。範某人感慨不已,依李白遺願遷葬於青山之西(《新唐書:李白傳》)。也是元和年間,杜甫貧困的後人勉強湊夠了資財,將他的遺骨從旅殯的嶽州移葬到首陽山下祖父杜審言墓旁。

“但是詩人最薄命,就中淪落莫如君”。詩仙和詩聖身後的淒涼,竟也是如此相似。

2003 華夏快遞 kd0301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