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覓情穀

活著,就一定要開心健康!無論是自己,還是使別人開心。在人的一生中,即便隻有一刻的心靈相通,也會少許遺憾
正文

東北獨立

(2009-05-05 08:03:30) 下一個
“東北獨立?晚啦!就象一個被吸幹了乳汁的母親,風燭殘年了。” 2009-05-04 15:26:25 [點擊:37] 東北憑什麽獨立?自然資源已經被計劃經濟無償抽血耗盡了,重工業基地沒有礦產資源,就是一堆廢鐵廢墟。一個地區想發展想富裕,一是資源豐富,二是交通發達,沿海能富裕就是與外界相通,港商台商等外商,不會舍近求遠到內地辦企業,除非內地有豐富的資源。以鞍山(號稱鋼都)撫順(號稱煤都)為例,這兩個重工業城市都曾經輝煌過,但今天還有什麽?鐵礦和煤礦都枯竭了,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鄧小平李鵬對東北的礦山實行了“破壞性開采”,引進外國先進設備,二十四小時日夜不停的挖,中共官僚利益集團簡直就是蝗蟲,不到幾年功夫,就把東北的資源敗了一幹二淨,我去過這些城市的工業區,那真是一片破敗淒涼,昔日的繁華已經不在,工人住宅區就象一座死城,老弱病殘如同行屍走肉。今天東北的衰落是很明顯的,自1978年以來的20多年間,東北三省工業總產值在全國所占份額一路下跌,由原來的16.5%下降到9.3%,降幅超過40%。東北三省工業產值在全國的排序不斷後移:遼寧省從全國第2位下降到第5位,黑龍江省從第7位下降到第14位,吉林省則從第15位下降到第18位。這就是經濟轉型引發的“東北現象”。根據東北藍皮書《2006年:中國東北地區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東北經濟區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經濟區之間比較,2004年東北經濟區生產總值相當於長三角的一半,略高於珠三角和京津冀;但從人均生產總值來看,遠落後於三大經濟區,僅是珠三角經濟區的1/3左右。東北經濟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75元,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9422元,還不足珠三角經濟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由此可見,東北經濟近60年的曆史,就是一部不斷衰落的曆史。東北為全國奉獻了太多,至今卻淪為貧困地區,誰之過?現在獨立,還有什麽資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