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樂

隨遇而安,在平淡的日子裏體驗幸福
正文

文化差異-講一個俺女兒和老公的趣事兒, 並求祝福

(2008-03-26 12:58:05) 下一個
想接父母來美度假,這兩天忙著準備辦簽證的材料。女兒說最好寫一封信給領事,解釋以下申請父母來的理由。寫英文信當然是由女兒執筆了。洋洋灑灑的一頁紙寫好後,俺讀了覺得寫得不錯,用的都是很fomal的英語,用老百姓的話講是”有點拽”。

簽字之前俺讓老公過目,結果老公說,應該再簡練一點兒,信太長怕領事沒有耐心讀完。另外,不要“此地無銀三百兩 ”(女兒信中解釋說俺父母在母國有長期住所和固定收入,所以不會想長期留在美國)。女兒聽了老爸的話,有點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莫名其妙的樣子。看著女兒很confused 的表情,俺就知道她沒太懂老爸的意思。是啊,這和“銀兩”有什麽關係嘛? 經過解釋,女兒同意將這一段刪掉,並說“等我晚上回來有空兒再改。

女兒前腳剛走,俺就發現老公不見了。隔了一會兒,老公在書房喊,你來看看我給改好了,這樣更簡練些,容易讀懂。怎麽樣?
俺讀了一遍,覺得比女兒的原信更順耳些,更讓俺感動的是老公對俺父母簽證的事這麽上心,就一個香吻送上去,說老公,你真有才,就用你的了。

晚上女兒回來了說要edit信,俺說,你老爸已經幫忙該好了,我也覺得改得不錯。可女兒不放心,說就憑你們倆的英文會改的比我的好? 結果女兒讀完就笑了,說:除了刪節的部分,其實信的內容和意思與我寫的沒有太大的差別,老爸隻是把它變得更”通俗易懂”了,換句話說是變成了“中式美語”了。

俺又仔細重讀了一遍,可不是嘛,怪不得俺覺得朗朗上口呢,因為俺也是老中啊。但看在老公那麽積極熱情地幫忙,總要對得起起人家的勞動,結果俺就告訴女兒:“用老爸改過的信為基礎,能不改的地方盡量不要edit”. 一封中西結合的英文信就這樣被老公和女兒炮製出來了。

俺知道貼子發到這兒不是很恰當,但聽說“私房”的簽證祝福滿靈的,把貼發到這兒,也想請私房的xdjm幫忙祝福父母能順利簽成。請版主高抬貴手保留一會兒。
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