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喝醉酒

上聯:牙縫半個崩不字;下聯:野火春風鬥古城;橫批:你的明白?
正文

小腳偵緝隊(小的眼中的“文革”(續))

(2009-07-18 12:08:48) 下一個

政府在城鎮居民中的最基層組織,“居委會”領導下的組織起來的“家庭婦女”們,俗稱“小腳偵緝隊”,從小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從小的記事起,胡同裏就有“居委會”召集開會一說。小的和哥哥的房間原來是院子的門房,窗戶臨街,所以“小腳偵緝隊”的一些街麵上的對話常常強製性的傳進我們的房間,不聽都不行,嗬嗬。小的在那個房間住了幾十年,對於街麵上“小腳偵緝隊”也算有一些簡單的感性認識。

大概“文革”前,“居委會”似乎還僅限於組織“小腳偵緝隊”隊員們讀一讀報紙,(那時的隊員們識字的不多),通知各家各戶何時送煤球,何時停電、斷水等等。那時,“偵緝隊”中除了“居委會主任”是當然的隊長之外,還設有“小組長”,以下還有“積極分子”,然後才是普通隊員。記得第一次排班值班是各單位都傳達了“楊國慶刀砍外國人”的案子以後。那是小的第一次看見“偵緝隊”隊員們神氣地戴上紅袖標。

似乎“偵緝隊”中的“積極分子”也能算是一級幹部,因為小的不止一次的聽到“隊員”們議論“誰、誰是積極分子”、“誰、誰不是了”。

“文革”開始後,“居委會”和“偵緝隊”都受到不小的衝擊。至少,小的所在的胡同的“主任”被換來換去了好幾次。不過,大的結局也和社會上差不多,“文革”前的“主任”,“文革”後( 70 年代末)仍然還是“主任”。

“文革”中,“偵緝隊”內部也曾經分化成了“兩大派”。“本派”的在一起就是議論“對立麵”的錯誤甚至“反動本質”。不同“派別”碰到一起有時也會有一些辯論。不同派別的“隊員”間的辯論常常是“車軲轆話”沒完沒了,大意就是“ blah , blah , blah ,你不對,我的立場正確”,而且似乎總是在比賽誰說最後一句話。所以這樣的辯論有時會拖得很長,如果發生在離小的窗戶不遠的地方,小的就比較不幸了。

“兩派聯合”之後,“小腳偵緝隊”的主要工作似乎就是“監視反動分子”和“動員上山下鄉”了。隊員們,尤其是“積極分子”們常常在街麵上交流“監視”和“動員”的心得體會,聽上去其“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事實”、“邏輯”也都清楚,就是其結論有點不是味兒。其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不論說什麽,最後都可以歸結到“繼續革命理論”。好像“隊員”們有一個統一的版本,其“事實”、“邏輯”也都有同一個來源。

那時的“小腳偵緝隊”是沒有報酬的,好像隻有“主任”有很少一點兒津貼。

很慚愧,聽了幾十年,也沒有完全弄清楚“小腳偵緝隊”細節。主要是由於聽來的隻言片語雖說是第一手資料,但畢竟過於零碎,沒法給出更細致的描寫。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小的眼裏的文革(係列-1)文革印象

小的眼裏的文革(係列-11)毛主席拉屎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