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2007-08-26 19:48:43) 下一個


  王羲之(303-361,另一說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采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千百年來,受世人追捧。二十世紀末,北京新建的中華世紀壇裏,有一幅大型石雕畫。畫中取中華精英幾十位,其中就有王羲之。可見他創作的這件藝術品有多麽珍貴。




  王羲之在東晉永和年三月初三那天上午,約了一幫寫字的,畫畫的和寫文章的朋友,在如今紹興市的蘭亭那個地方,舉行修禊之禮。“禊”乃古人消除不祥的一種祭禮,一般擇春秋兩季於水濱置辦。那一日,桃紅柳綠,萬物酣暢。這一群騷人墨客,飲酒賦詩,作“曲水流觴”遊戲。當時共得詩作三十七首,就可交出版社付印了。有詩集不可無序,眾人便舉起酒杯來,齊邀王羲之執筆。王羲之借著酒興,入席揮毫。一時間,筆尖若飄浮雲;一時間,筆底矯若驚龍。水聲漸歇,雲層壓低;魚兒在水麵吐氣,大鷹在空中駐翅。三千裏高空精氣合攏,十萬裏河山波光聚焦。這一寫,寫下了名垂千秋的《蘭亭集序》。酒醒之後,連他自己都感到萬分驚異。書中十七個“之”字,竟無一雷同。他幾次重新走筆,再也寫不出那一日那一時十七個不同的“之”字來了。王羲之隻好仰天長歎,知道人的一生,那一天那一時是個極點,再也無法超過了。這件達到他藝術頂點的《蘭亭序》,便成了他的傳世之作,傳給了他的後代。

 

  【書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嚐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現在《蘭亭序》收藏在哪裏呢?傳說,原件隨葬於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內。現流行在世的《蘭亭序》,全是古人仿品。

  《蘭亭序》的命運十分傳奇。幾百年戰火紛飛,王家一脈的七世孫子叫智永。智永也是位有名的書法家,他後來出家當了和尚。王羲之的《蘭亭序》一代一代傳給他,就由他小心的收藏著。李世民玄武之變登基稱帝之後,正是百廢待興的緊要關頭,卻時時不忘記尋找王羲之的真跡。他登基之前就酷愛書法,尤重王羲之的墨寶。得王羲之一字,勝得一絕色美女。當時就立下誓言,日後若手中有權、有錢,一定要把王羲之的墨寶全部弄到手。幾年下來,還真讓他收藏了不少。每每下朝之後,就一件件把玩。他的書法老師虞世南見君王如此喜歡王羲之,就暗自打探起《蘭亭序》的下落來。貞觀七年,開科取仕。天下舉子雲集長安舍下省。舍下省,大明宮西側的文人大酒店和招待所,在今方新村正南。這其中,有一人姓肖名翼,乃齊魯名士。肖翼不但文采飄逸,更寫得一手好行書。主考官房玄齡親自攜了肖翼的考卷,進宮麵見李世民。李世民又喚來宰相魏征和他的書法老師虞世南,君臣四人如此這般密謀一番,便將事情定了下來。

  第二天,李世民親臨舍下省,單獨召見了肖翼。一番問答之後,肖翼受寵若驚。李世民讓他先埋名隱姓,為自己辦一件私事。辦一件什麽私事?李世民用指頭在空中一畫,肖翼就明白了。李皇帝就要《蘭亭序》真跡。李世民不給肖翼寫聖旨,君王口中無戲言,但他卻信口說,等《蘭亭序》找到了,立刻頒布他的狀元名第,並許諾要封他為河東禦史。

  可憐肖翼就因為一手毛筆字寫得好,便不能挎花遊街,也不能雁塔題名,懷揣著李世民親手交給他的兩卷王羲之真跡,著布衣扮成書生模樣,悄悄離開長安城,去進行一次曠日持久的“以魚釣魚”活動。

  那卷《蘭亭序》真跡還在不在人間?在人間又藏於何處何人之手?不要說在那個年代,就是如今,也會使公安部墜入十裏雲霧之中。肖翼用了五年時間,走遍了中國的名山大川,訪遍了華夏的五湖四海,漸漸將目光集中到九華山一帶。聽說王羲之第七代傳人出家當了和尚,《蘭亭序》很可能藏在佛門弟子手中,而九華山當時是香火最盛的去處。

  肖翼在九華山集市中擺攤賣字,完全是一個落魄文人的模樣。時間長了,他發現有個和尚常在他的書攤旁逗留,且神情專注。一打聽,才知道這和尚名叫辨才,是個道行很高的方丈,且酷愛書法。後來的日子裏,肖翼有意和辨才結識,談詩論畫,頗為投機。一日酒後,肖翼說他四海漂泊,想將兩卷王羲之真跡托辨才代為保管。說著,便拿出李世民親手交給他的兩件真家夥。這種眼下各類騙子慣用的手法,在一千四百年前就被肖翼瀟灑地用過一回了。肖翼手捧兩卷條幅,心想,辨才必然會驚異不已。不料,辨才隻是微微一笑,半天才說:“這算不了什麽。”肖翼知道辨才來路不凡,便使出激將法說:“算不得什麽?除了《蘭亭序》,人間再沒有可以和它媲美的行書了。《蘭亭序》早已失傳,我這兩件東西就是天下第一!”辨才一時竟酒後失言:“第一在我手裏,你就當第二吧!”肖翼聲色不動地再激上去:“莫非你手中有《蘭亭序》真跡?絕對不可能!《蘭亭序》早毀在戰火中了。”辨才借著酒力,把肖翼領到佛堂後邊,登梯而上。那佛堂大梁上有個洞穴,辨才從洞穴中取出黃緞包裹著的《蘭亭序》真跡,決心要讓肖翼開開眼界。肖翼手都有些發抖了,可是他看來看去,嘴角一歪說:“贗品!一件難得的贗品!”他故意挑了幾處毛病,把辨才說得目瞪口呆。辨才酷愛書法,但算不上行家裏手,聽肖翼一席話,涼風直往心裏吹。嘴上說絕對不可能,心裏卻涼了下去。肖翼又安慰他說:“雖然是贗品,也可以亂真,依然難得!就把我這兩件真東西和它包在一起藏好,省得我整天提心吊膽,早晚有個閃失。”

  日月往返,寒去暑來。肖翼常去辨才處走動,出手大方,有求必應,並有意和辨才身邊的一群小和尚混熟。除了不敢給小和尚找三陪小姐,要鞋,他連襪子一塊兒送。一日,辨才到一家施主家去做道場,肖翼一人來到寺院,對小和尚說有件東西前幾天忘在師父房中,小和尚讓他隻管去取。那肖翼乘小和尚不備,登梯從洞穴中取了那三件東西,揚長而去。辨才歸來後,幾日不見肖翼登門,問清了才知道,那日他不在家時肖翼來取走了一包東西,一時心中吃緊,登梯一看,洞穴已空空如也!辨才和尚立時明白了。自己清白一生,卻被歹人設計套牢,丟失了恩師智永傳給他王家祖宗的寶貝。原來王羲之七代孫智永當和尚絕了傳人,臨死時,親手把《蘭亭序》傳給了他的徒弟辨才。辨才這一時胸腔裏鼓起風暴,一口氣噴出,熱血就緊跟了上來,那如注的鮮血噴灑著大梁的浮土,也噴灑著受騙上當人永遠的憤恨。辨才從梯子上栽下來就氣絕身亡了。

  肖翼不辱君命,終於使李世民龍顏大悅。賞賜一杯禦酒,未洗風塵的肖翼沒料到一代君王李世民竟要殺人滅口。禦酒下肚,肝腸俱斷,落了個和辨才一樣的下場。一卷《蘭亭序》,幾條血中命?煌煌中華國寶,發端初時就如此慘烈!這件寶貝如今在哪裏?

  史書上稱,《蘭亭序》枕在李世民的頭下邊。而乾陵周圍的老百姓卻說,那件寶貝後來被武則天設法弄到手了,如今就枕在武則天的腦袋下邊。漫漫千年風塵,誰說了算?自然是挖開一看才算。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