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全球核潛艇“翻新”動向

(2007-03-13 17:46:52) 下一個

全球核潛艇“翻新”動向 
 
年底年初,岸上世界迎新春,海底世界卻頗不平靜。

2006年12月4日,英國推出了建造3艘新型“機敏”級核潛艇的計劃。

2006年12月22日,法國宣布將建造6艘新一代“梭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同一天,美國太平洋艦隊比原計劃提前數周接收了1艘“弗吉尼亞”級新式核潛艇,並於28日開始建造第9艘。

2007年1月10日,俄羅斯宣布,要著力落實到2012年同時有16艘攻擊核潛艇在役的目標……

一時間,各海軍強國對核潛艇的“翻新”活動顯得熙熙攘攘、熱鬧非常。

這一輪“翻新”熱潮得先從核潛艇的“陽壽”說起。核潛艇服役期一般約為30年左右,因此,各國上世紀70年代後開始服役的核潛艇,如今已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隨著一代新艇取代舊艇,往日曾獨領風騷、為許多“軍迷”耳熟能詳的美國“洛杉磯”級、俄國“台風”級、法國“紅寶石”級和英國“快速”級核潛艇,將在未來幾年到十幾年內紛紛“謝幕”,一批新銳的“後生晚輩”將閃亮登場。

從目前海軍發展整體動態來看,與航母及一般大中型水麵艦艇相比,各國海軍對建造核潛艇更是青眼有加。

為了集中力量,俄軍最終取消了喧囂一時的建造1艘新航母的計劃,加快了3艘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北風之神”級和1艘“北德文斯克”級多用途核潛艇的建造步伐。

在國防開支減少和海外用兵花費過大的壓力下,英國2艘新型驅逐艦的建造工作被勒令下馬,但是皇家海軍卻仍投資4億多英鎊計劃發展新式核潛艇。

對於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在現行的“未來30年艦艇建造計劃”中,新型潛艇的發展規劃要遠比“未來航母”、DD(X)驅逐艦等清晰,建造進度也遠遠快於號稱“海戰新霸主”的“瀕海戰鬥艦”。

即將成為各國海軍“生力軍”的新型核潛艇,不僅將打擊力量強、隱蔽性好、水下持續作戰能力強等傳統優點予以“發揚光大”,還將呈現出嶄新的風采。

向多用途方向發展將是各國新型核潛艇的一大共性。

美國在建的“弗吉尼亞”級雖被定名為“下一代攻擊核潛艇”,但卻有著發展成戰略核潛艇的能力,且比先前的戰略核潛艇造價要低、也更能確保水下打擊優勢和適合近海作戰。更值得稱道的是,除負責擊沉敵方艦艇外,它還可被用於執行秘密監視與特種作戰任務。在潛艇腹部有一個用於投送特種作戰部隊的封閉箱,可幫助9名全副武裝的“海豹”隊員在水下離開潛艇;該封閉箱還可攜帶甲板掩體,甚至可在船體外攜載微型潛艇。

俄軍在建的“北德文斯克”級多用途核潛艇是攻擊核潛艇中的佼佼者,它裝備的“花崗岩”巡航導彈是世界最先進的反艦導彈。除具有魚雷發射管外,“北德文斯克”級還裝有24枚射程3000公裏的SS-N-21型巡航導彈,既是反潛高手,又是航母殺手。

作為戰略核潛艇,英軍的“機敏”級預定裝備的“三叉戟”-II改良型洲際導彈射程達1.2萬公裏,可攜帶12枚分導彈頭,總計47.5萬噸當量。與此同時,它也可充當搭載水下無人載具、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母艦。

法國海軍的核潛艇素以“迷你”著稱,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新式“梭魚”級潛艇足以擔負攻擊水麵艦艇、對抗敵潛艇、打擊陸地目標、情報收集、危機處理及特種作戰等一係列任務。

不易令人察覺的是,“新概念”潛艇也在悄然現身。

在現代海軍中,航母和潛艇由於各自的卓越戰鬥性能和作戰表現,基本確立了它們作為海軍核心裝備的地位。然而,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它們也都有明顯缺陷:航母本身既無攻擊又無自衛能力,很難避開電子偵察的“耳目”,需要飛機與眾多護衛艦艇為其提供保護。潛艇則至今無法根治製空能力差及對陸攻擊和支援能力較弱等“老大難”問題。

航母的不足,恰好是潛艇的長處;潛艇的缺陷,又剛好是航母的優點。基於這種認識,在高科技空前發展的今天,少數發達國家已經開始積極研究和設計一種能把航母和潛艇的優點結合起來的新艦種——“航母潛艇”,並將其列為21世紀艦船發展的重點。

有媒體披露,目前,英國、美國均對“航母潛艇”的可行性做了大量論證和一些關鍵性試驗。據專家預計,到2025年左右,“航母潛艇”即可正式問世,它屆時會使海空戰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激烈空前。(倪海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