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傅作義經典戰役之二 —— 張家口戰役

(2007-02-11 14:03:01) 下一個

傅作義經典戰役之二 —— 張家口戰役(解放戰爭時期)

作者:伯玉

在拙作《傅作義經典戰役之一-----大同集寧戰役》中說道,傅作義在華北關鍵決戰中---集寧會戰中,以絕對劣勢兵力,采用圍魏救趙戰術,擊敗占絕對優勢華北野戰軍,重創華北野戰軍,在戰略上形成主動,與占領承德的國軍,從東西兩線形成對張家口夾擊之勢,張家口形勢嚴重。

張家口是共軍方麵所奪取的唯一省會城市,稱為第二紅都,是當時晉察冀軍區首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華北、東北、察綏戰略要衝,是聯係以上三地咽喉之地,為平綏鐵路樞紐,北通外蒙庫倫,西北通蘇聯烏裏雅蘇台,東北通熱河,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價值。陝甘寧邊區幹部去東北,和蘇聯方麵保持鐵路交通,獲得外援,張家口也是唯一必經之道。因此是國共兩黨必爭之地,國軍方麵在集寧會戰結束後,即開始準備進攻張家口。

共軍方麵對張家口戰守,卻有不同意見,以聶榮臻為首的晉察冀軍區,在集寧會戰失敗後,因兵力受到很大損傷,且處於被東西兩線夾擊的不利態勢,已無心堅守張家口,46年9月17日,聶、蕭、劉、羅在給中央軍委的電報裏說;“在敵東西夾擊張家口情況下,我擬在敵人進攻時隻進行掩護戰鬥,不作堅守。”但這種建議,明顯和軍委意圖相衝突,9月18日,軍委回電軍委回電:“集中主力適當地區待敵分路前進,殲滅其一個師(兩個團左右),得手後看情形如有可能,則再殲滅其一部,即可將敵第一次進攻打破。依南口至張家口之地形及群眾條件,我事前進行充分準備,各個殲敵,打破此次進攻之可能性是存在的。“若預先即決定不打,則將喪失可打之機,對於軍心士氣亦很不利。”“每次殲敵一個團二個團,並不需要很多兵力,以幾個團鉗製諸路之敵,集中十個至十五個團即有可能殲敵一個旅(兩個團)。”同時同意其不得已時撤退計劃,說道;“同時張家口應秘密進行疏散,準備於必要時放棄之。”從軍委回電可見,中央與晉察冀領導意見完全不同。

軍委的不滿是有理由的,抗戰結束後,晉察冀總兵力為32萬人,即使說複員10萬人,也還有20萬人左右,但大同集寧會戰失敗,大同集寧損失部分人員後,仍應有十幾萬人左右,對國軍十二戰區2萬多人小部隊,及十一戰區5萬人的兵力,兩者相加,不過7萬多進攻兵力,仍占有絕對優勢。竟然不戰就要跑,理所當然引起軍委不滿。由於軍委表了態,聶等人隻好全力準備迎戰,在進攻重點的判斷上,華北野戰軍認為,傅的實力小,且在集寧會戰中損失不小,因此國軍進攻重點一定在東線,因此在內心深處,仍有看不起傅軍的輕敵觀念。

他們估計西線隻是輔助進攻方向,並在時間和方向上都作了錯誤的判斷。時間上,認為隻有在東線國軍,占領懷來後,傅軍才可能出動;方向上認為,上次傅軍是沿鐵路線出動,這次也一定走鐵路,並且這條路線,與東線國軍可在最短距離內在柴溝堡會師,不可能舍近求遠,走山路,因此深信不疑。

根據這個判斷,即東線國軍是主要進攻方向,進攻線路沿東線平綏鐵路東段至康莊、懷來地區。因此在兵力配備上,將主力置與東線,準備打殲滅戰,1縱全部三個旅、2縱主力兩個旅、3縱7旅、4縱10旅、獨立第5旅及大量民兵均配置於東線懷來、延慶地區。

將4縱一個旅及晉綏軍區主力配置於麵對大同鐵路線的柴溝堡、天鎮、陽高一線。嚴陣以待弱小的傅軍。教導旅和軍區警衛團位於張家口作機動部隊。晉察冀軍區第七軍分區部隊位於張北擔任警戒任務,另派六個旅,深入東線敵後,從側翼打擊東線進攻之敵。

這麽一個配備,從一般軍事常識說來,應該是無可挑剔的。但問題是,麵對的是無論戰略、戰術都不同凡響的傅作義,這個戰略安排就有點南轅北轍了。以兩萬人弱勢兵力,進攻強敵預有準備的阻擊,其結果往往就是頭破血流,損兵折將,國軍往往就打這種仗,但傅作義再次顯示了其不同凡響,他采用了戰史上有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妙計,聲東擊西,徹底隱蔽了進攻方向,在接到蔣的任命前,傅已做了大量和充分準備工作,為了把戲演的逼真,給共軍造成充分錯覺,九月下旬以來,傅派出一團人乘火車偽裝成主力,在裝甲車掩護下,每天白天從大同開往陽高,晚上原車返回大同,連日往返,作出大兵團運動的姿態,並由十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派員先到大同打前站,號房子,征購糧秣,揚言大軍在大同集結,傅作義本人將親到大同坐鎮指揮進攻。這樣解放軍堅信不疑傅之主攻方向在大同、陽高,柴溝堡一線。

實際上傅軍主力集結於集寧地區,避實擊虛,將要上演現代史上,最大的、聲東擊西波瀾壯闊之進軍。1946年9月29日,東線戰役展開,國軍16軍,94軍和53軍各一部開始猛攻,與晉察冀軍區主力,在東線展開激戰,因為解放軍預有準備,集中了主力,國軍並不占優勢,所以進展緩慢,並有兩個團一個營的部隊的相當損失,經10多天激戰,東線國軍被阻擋在懷來以東地區。

眼看東線戰事不順利,蔣故伎重演,將張家口劃歸十二戰區管轄,因此早已在等待作準備的傅軍立刻出動,直撲張家口,摘取中心城市張家口。傅軍主力部隊集結在集寧,由傅之頭號得力幹將——暫三軍軍長董其武指揮,指揮暫三軍之暫11師楊維垣部、35軍之101師郭景雲部、新31師安春山部,(安春山和郭景雲一向是傅手上兩張王牌,在曆次戰役中充當主力,)為了彌補兵力不足,傅特將其輕易不太動用的王牌——十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的機械化部隊配屬董部,以增強戰鬥力。
機械化部隊指揮官靳書科,共轄有以下部隊:
1、 輜重兵汽車第一團團長魏誌國。
2、 美式105毫米榴彈炮營,營長李炳星。
3、 戰防炮兵一個營,營長樊春槐。

4、十二戰區長官部坦克大隊;隊長靳書科兼,共有中型坦克2個連,(每連有日式97式中型坦克
12輛)連長分別為王滋榮、田知新。
5、 小型坦克一個連,日式輕型95式12輛,連長劉建業。
6、 汽車兵一個團,團長姚毓斌。
7、 一個鐵甲車大隊,隊長李修天。

以上精銳主力部隊,共2萬餘人集結於集寧玫瑰營子一帶,準備出動,其戰略指導方針為“奇襲的手段,強攻的準備,”做好兩手準備,即準備奇襲收效,也準備強攻。

35軍軍長魯英麟率該軍32師李銘鼎部和暫17師朱大純既作為佯攻部隊,位於大同、豐鎮,又作為二線部隊,準備增援董其武主力。

主攻方向,出人意料地不走鐵路,不經大同,而由集寧玫瑰營子出發,繞由長城外荒蕪,渺無人煙之地,向張家口以北草原山區,由西繞到北向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後方直搗空虛的張北方向,殺向張家口兵力薄弱的後門。這樣一來由東向西守在柴溝堡一線的四縱和晉綏軍區主力,就形同虛設,白白浪費,不起任何作用了。

1946年10月8日,傅部發揮騎兵之優勢性,以劉春方騎4師騎兵為先鋒,,把守在柴溝堡一線華北4縱晉綏主力撇在一旁。騎兵指揮孫蘭峰率劉春方騎4師,鄂友三騎12旅,由集寧玫瑰營子至尚義之間出發,所有騎兵倒穿棉衣,馬蹄裹布,先越過草原,隨即穿山溝直撲南壕塹,大青溝並順利占領,前鋒劉春方部一麵進行,一麵封鎖消息,在進軍途中不論遇到什麽樣的人,一律扣留由部隊收容,跟隨部隊前進,以免泄露消息,10月9日下午2時許,已突進到距張北縣城5公裏處,進行偵察,準備進攻。

在張北擔任警戒的第七軍分區部隊,誤以為是小股敵人串擾,即派兩個騎兵團繞路出發,圍殲該敵,張北隻留一個連和兩個警衛排駐守,恰巧鄭維山此時派了警衛團長李金石帶一個營去張北縣城警戒,正碰上了戰鬥。

再說騎4師發覺城內守軍並無戒備,劉春方即派出精銳騎兵一個團,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一氣衝至城牆根下。馬上由西南和西北城角爬上城牆,城內守軍毫無防備,倉促應戰,仍英勇戰鬥,傅軍氣勢旺盛,揮舞馬刀和衝鋒槍,進行近戰、白刃戰,守軍邊打邊向城內撤退。鄭維山得知敵主力進攻張北縣城消息,立刻命令警衛團主力,乘汽車急赴張北增援。由於沿途遭敵機轟炸、掃射而遲滯了時間,到達張北時,傅之大部隊已陸續到達,雙方在張北城內展開激烈巷戰,經過3個多小時戰鬥,守軍傷亡慘重,無力抵抗突然襲擊,向崇禮方向撤走,9日下午五點多,騎四師占領張北縣城。10月10日,12戰區長官部政治部付主任周鈞率領隨軍工作隊進入張北縣進行接收。

張北縣城隻是前哨戰,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狼窩溝,張北縣城失守消息傳到張家口,聶覺得形勢嚴重,主力全在東線,雖已下急令抽調回來,但一時難以趕回,張家口空虛,,聶立即派剛參加集寧戰役經過整補的李湘教導旅,火速趕到位於張北與張家口之間的天險狼窩溝一線抗擊敵人,教導旅在集寧戰役中受創,經過休整,補充大量地方武裝,剛回到張家口。

狼窩溝之戰是張家口戰役關鍵之戰,決定張家口存亡,也是過去所有資料都一筆略過,因此本文著重描寫狼窩溝之戰及以後占領張家口情況。

狼窩溝是(陰山)野狐嶺最險要一段隘口,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敵,距張家口25公裏,分大、小狼窩溝兩個村莊,是張北到張家口必經要道。蘇蒙聯軍進軍張家口,曾在狼窩溝與日軍激戰過。唐與契丹在狼窩溝發生過大戰。成吉思汗與金兵在狼窩溝進行過大決戰。已故的張北縣付縣長曾有名詩紀念野狐嶺、狼窩溝:“野狐勝地古今傳,路險山高雲漢邊。
莫怪軍家爭此地,長驅直搗控幽燕。”
解放軍方麵部署和戰鬥經過情況如下:

教導旅全軍,總兵力為教導旅一個旅,外帶軍區警衛營,(軍區警衛團在張北戰鬥中受重創,縮編為三個連建製的一個營。)10月9日進抵狼窩溝,並迅速趕築工事,狼窩溝地形險要,公路兩側有1551高地,1594高地、1609.3高低和1579高地,便於我配置兵力,日軍占領時期修築的部分工事,完全可以利用,9日黃昏,部隊分頭進入陣地,經過思想動員,幹部戰士們群情激昂,紛紛表達戰鬥決心,隨之,連夜搶修工事。十日拂曉前,各分隊普遍完成了單人掩體、部分交通壕和班組防空(炮)洞,並在前沿公路及其兩側埋設了防坦克地雷。一夜之間構築了堅強工事。

教導旅原由冀晉縱隊第一旅與晉察冀軍區教導師精簡合編,成分老,骨幹多,是軍區主力,戰鬥力最強。在大同、集寧戰役中,由於與騎兵作戰無經驗,吃了虧,這次銜恨而來,準備一決雌雄。

一團在旅的主要方向狼窩溝地區組織防禦。左鄰為軍區警衛營,在西坡西南之1613.8高地、1573高地地區阻擊敵人,右鄰為三團,在1635.8高地、1573高地、接沙壩及其以東地區阻擊敵人。一團部署是:二、三營為第一梯隊,二營配置在1551高地、1609.3高地、1586高地和1644.9高地,阻擊沿公路進犯之敵;三營配置在1594高地、1608.6高地、1579高地和1499高地地區,協同二營阻敵;一營為二梯隊,配置在1429高地、1455高地和1355.9高地,扼守縱深防禦陣地,隨時準備支援一梯隊的戰鬥;團偵察排在大油樓溝以北無名高地擔任戰鬥警戒;一團指揮所位於1499高地。

10日佛曉,國民黨軍暫17師在十三架飛機和十二輛坦克的配合下,沿路向我張家口進犯。

7時30分,先頭部隊即與一團偵察排接觸。該排給敵一定殺傷,迫敵展開後,即主動撤回到主陣地。

9時,國軍以飛機和大量火炮對一團一線陣地實施猛烈轟擊。隨後,即以兩個多營的兵力在坦克的掩護下,向二營防守的1609.3高地發起攻擊;以一個營的兵力向三營防守的1594高地攻擊。二、三營指戰員們背倚雄偉的長城,沉著應戰,待敵接近我前沿數十米時,才以機槍、排子槍和排子手榴彈予敵以重大殺
傷。至13時,國軍先後向我陣地發動八次集團衝擊,我軍陣地落彈千餘發,前沿工事大部被毀。由於地勢險要,守軍頑強戰鬥,都被擊退。連續攻擊失敗後,於14時許,董其武又以兩個團的兵力,在十二輛坦克的引導下,以密集隊行,向陣地發起了更加凶猛的進攻。當坦克進至我陣前百餘米時,三營爆破組的同誌,即以敏捷的動作躍出工事,用炸藥包從側翼將先頭的四輛坦克炸毀。其餘坦克見勢不妙,即停止在原地用火力支援其步兵衝擊。扼守1551高地的五連和1609.3高地以北地區的四連與攻方展開了白刃格鬥。經過反複肉搏,殺傷一部分敵人後,因傷亡增大,寡不敵眾,全部一線陣地失守,即撤至1609.3高地和1644.6高地二線陣地一線,繼續阻擊。

三營在連續打退敵人數次衝擊後,營幹部都負了重傷,部隊亦傷亡較大,八連扼守的1594高地西北之無名高地陣地被敵人占領。團長即命作戰參謀代理營長指揮戰鬥,並從營預備隊九連調兩個班加強八連在1594高的防禦。

激戰至15時許,國軍在炮火掩護下,以兩個連的兵力向二營防守的1609.3高地、1644.9高地攻擊;以三個多營的兵力依托1594高地西北之無名高地,分兩路向我三營防守的1594高地猛攻。我八連指戰員,頑強抗敵,激戰三十分鍾,即打退兩次集團衝擊,後因傷亡較大,陣地被敵占領。但三營乘敵立足未穩,即抓住戰機,在火力掩護下,以九連從右翼、八連從左翼,對敵實施鉗形反衝擊。經敵我反複爭奪,我軍擊退了頑敵,恢複了1594高地及其西北無名高地一線陣地。三營反衝擊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二營指戰員。二營在火力掩護下,組織四連和六連,從兩翼實施陣前反衝擊,並將敵擊退。

天近黃昏,國軍為了趕在東線共軍趕到之前,攻克狼窩溝,又在炮火掩護下向主陣地發動最猛烈進攻,守軍指戰員們沉著應戰,頑強阻擊,與敵多次展開白刃格鬥,多次擊退了進犯之敵。但因對方誌在必得,攻勢極為凶猛。最後未能頂住,全部二線陣地連續失守,隻能撤出狼窩溝。

鄭維山急令教導旅不許退卻,立刻在狼窩溝和張家口之間公路上,轉入機動防禦,以堅決的戰鬥遲滯敵人,節節阻擊,向張家口轉進,以掩護張家口黨、政、軍全體大撤退。

10日17時,教導旅剩餘部隊退至張家口南天門地區,作堅守防禦部署,準備與張家口共存亡。
再來看國軍方麵進攻情況:

國軍方麵,10月10日晨7時,占領張北縣城的傅係騎兵部隊向狼窩溝作試探性進攻,見解放軍有準備,便停止進攻,聯絡主力前來狼窩溝。董其武傅係主力,於10月8日從集寧玫瑰營子出發,因察北尚義,大青溝係荒蕪山路,道路條件差。步兵問題不大,惟機械化部隊的汽車、坦克、炮車等行進起來,確實困難太多,隻好一麵整修道路,一麵繼續前進。在這樣的行軍途中,汽車速度連騎兵都趕不上,當天隻好駐宿在太基廟附近。

9日,部隊繼續前進,越過尚義縣。晚間董其武接得孫蘭峰的通知和傅作義的通報,得知騎兵第四師已於9日下午5時許攻占張北縣城。傅作義命令董其武部兼程前進,務於次日(10日)在騎兵部隊的有力配合協同下,攻占狼窩溝山地,經萬全縣直撲張家口。並告以在懷來地區的李文集團軍,已向張家口方向配合前進。又令魯英麟率領三十五軍乘汽車星夜向張北急進,以為該軍之後援。

董其武接到傅的命令後,即令部隊連夜兼程前進,10日上午10時許,前衛部隊1O1師到達距狼窩溝以北附近地區時,即向防守狼窩溝山上的解放軍攻擊前進。狼窩溝是張家口北部的一個軍事要點,是張家口北部的屏障,在張北與張家口之間,地形非常險要,兩邊高山峻嶺,中間一條峽穀,公路即由其間通過。就山勢來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以這樣險要地形,解放軍以一旅加一個營守衛,按理是綽綽有餘。1O1師受命後,郭景雲師長即令該師3O1團(團長衛景林)向公路兩側山頭的解放軍攻擊。在1O5榴彈炮、山炮以及迫擊炮和六架飛機的轟炸、掃射掩護下,開始攻擊較為順利,攻至公路右側一個高地前時,解放軍便依靠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奮力抵抗。該團受到阻擊,反複攻擊數次,均末成功。其原因一則由於解放軍沉著應戰,不到有效射程和近距離不開始射擊;二則因為雙方距離太近,飛機、大炮都失去作用。該團為了減少部隊傷亡,後又改變方式,用一部分兵力從正麵實行佯攻,另以有利部隊從兩側迂回攻擊,結果仍未攻上山去。郭景雲師長見該團屢攻不克,遂親率3O2團(團長馮梓)趕來支援,準備在飛機及炮兵掩護下,親自指揮兩個團實行強攻。

這時軍部通信兵突然從張北至張家口的長途電話線上;竊聽到狼窩溝的解放軍正向張家口指揮部報告情況說:“傅作義部的正規步、騎兵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狼窩溝山上陣地猛烈攻擊,戰鬥非常激烈,要求派兵增援。”張家口解放軍指揮部說:“一定要堅決頂住,必須堅持到黃昏,援軍才能趕到”等語。董其武得知此一情況後,即嚴令郭師迅速攻擊,務於黃昏前解放軍援兵到來之前,將狼窩溝兩側山頭拿下來。郭景雲即指揮3O1及3O2兩個團,向解放軍陣地,發起總攻。但因正麵山勢險要,猛攻多次,均未得手;迂回部隊繞山太遠,加以山高坡陡,兩者互相配合不在一起,結果仍無進展。下午3時左右,飛機在空中向董其武通報說:“飛機隻能掩護和配合作戰到下午4時,4時後因氣候的關係,不能再行配合作戰,希望步兵能夠在飛機協同支援下迅速攻占山頭陣地。”

董聽後,非常著急。郭景雲師長因數次攻擊,均未得逞,要求派坦克部隊支援。董其武因飛機下午4時後即不能再配合作戰,又感到時間緊迫不能再拖延下去。黃昏前攻不下狼窩溝山頭,將無法向張家口進攻。遂即令靳書科派出坦克部隊支援1O1師,以期能於黃昏前攻占狼窩溝山地。

王滋榮連長率領該連12輛日式97式中型坦克,協同攻山部隊向解放軍陣地,猛烈攻擊。同時飛機、大炮等也一起集中火力轟炸、射擊,步兵在12輛中型坦克的掩護配合進攻下,於10月10日下午攻占狼窩溝,由於火力太猛烈,解放軍無法抵擋,被迫撤出狼窩溝陣地。坦克部隊在此戰鬥中發揮了大作用。

當1O1師在坦克、飛機、大炮協同掩護猛烈攻擊之時,軍部通信兵又從電話上竊聽到狼窩溝的解放軍,向張家口指揮部打電話說:“傅作義軍運用強大兵力,在坦克、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我軍發起猛烈攻擊。為堅守到黃昏,部隊將受到重大損失。”張家口指揮部當即指示;“既是這樣,天將黃昏,你們已經勝利完成阻擊任務,可即脫離戰鬥,向張家口轉進。”正在進攻的傅軍受此消息鼓勵,信心倍增,一鼓作氣攻下了狼窩溝主陣地。

傅軍約在10日下午5時左右占領狼窩溝後,天將黃昏,恐在夜間繼續前進,遭到伏擊,當夜即在狼窩溝附近地區露營。董其武用電報及無線電話向傅作義報告當天的戰鬥經過情況之後,即在公路旁邊的一家車馬大店,召集幕僚人員及各部隊長開會,研究次日行動及攻擊張家口的作戰計劃。會議決定次日(11日)早7時出發,向萬全縣攻擊前進,仍以1O1師為前衛。攻擊部署為:1O1師為佯攻部隊,先行展開攻擊,將解放軍的主力吸引到該師方麵。並先派兵一部攻占張家口西麵的賜兒山,掩護該師由西平門方向攻入,占領張家口市中心的下堡,向武城街、怡安街擴張戰果,占領張家口市南半部地區。安春山新31師為主
攻部隊,有張家口北麵大境門方向攻入,先行攻占上堡,繼向明德北、南大街擴張戰果,占領張家口市北半部及東山坡地區。暫11師及機械化部隊為總預備隊,控製於西平門及大境門之間地段區,以備隨時支援101師及新31師攻擊。並分電傅作義及孫蘭峰,請命令騎兵部隊由大境門以東地區,先行占領張家口東麵人頭山的製高點,以支援攻城部隊。會後,董其武在興奮而又緊張的情緒下,在車馬大店內休息了一夜。

11日天明7時,傅軍集結向張家口進攻。空中有六架飛機掩護前進,上午11時許,先頭部隊到達萬全縣附近。偵察人員報告說,萬全縣已成了一座空城,沒有解放軍防守。1O1師首先進入該城,停止待命。隨後董其武軍長和司令部人員也都驅車進入城內。在一家大商店內,董召集各部隊長研究如何進攻張家口解放軍的作戰計劃。適在此時,忽接空軍副司令王叔銘(蔣介石為使傅作義很快攻下張家口,特派空軍副司令王叔銘親率空軍支援傅軍)在空中用無線電話向董其武說:“根據王在空中親自偵察,看到張家口有火煙升空,在張家口至宣化之間的道路上,發現大部解放軍向東移動,判斷張家口的解放軍已經撤退,我軍宜速前進占領張家口,空軍可以掩護前進”等語。與此同時,王叔銘在空中也將這個情況告給孫蘭峰。董接到這個電話後,認為王是空軍副司令,說話一定可靠。但為慎重起見,仍認為不宜冒然直入,繼續謹慎從事,以防不測。

各部隊聽說這個情況後,都要求率部首先進入張家口市。董聽了各個隊長的發言和要求以後說:“大家的精神很好,但這次行動必須快速,並該用強有力的部隊,以戰鬥的姿態一舉進入張市方可。因此,這個任務我看還是讓書科老弟率領機械化部隊並配以一部分步兵去完成吧!”遂令新31師92團派兵兩營,乘汽車由副團長帶領,以急行軍的戰鬥姿態,向張家口攻擊前進。臨行前董其武說:“如解放軍沒有撤退,即行發起猛攻,先將下堡堡子占領,掩護後繼部隊攻擊;如解放軍確已撤走;即將全城占領,迎接我軍進城。”這時安春山師長也趕來對靳說:“一定先把下堡占領,不然,我軍攻城就要費大勁啦!92團1營擔
任警戒,一時抽不下來,兵力不夠用,再從93團調個營給你吧?”靳說:“任務緊迫,時間來不及了,如需要時,再請你抽派吧!”

10月11日下午2時,靳書科率機械化部隊在六架飛機的掩護下,向張家口攻擊前進。出發前向部隊講了一些有關戰鬥方麵的注意事項,並挑選了一個步兵加強連,乘十輪卡車五輛,在四輛小型坦克(速度同汽車一樣快)的掩護下為搜索部隊,先行出動。其餘部隊持槍乘車在坦克車隊後跟進。行至距平門五華裏處,搜索部隊報告,張家口市內沉靜無聲,解放軍已經撤退。引來一個剛出城的市民,問他解放軍的情況時,他說:“昨晚四時許,解放軍即開始撤退,天明後完全撤退完了。現在城內秩序混亂,有些膽大市民把各機關內的東西都快搶完拉,你們應趕快進城去維持治安。”又問他:“解放軍向哪個方向撤走的?”他說:“大部分是向西南方向撤走的,小部分是向宣化、龍關方向撤走的。”又問:“附近還有沒有解放軍部隊”。他說:“詳細情況我不清楚,聽說賜兒山上還有解放軍在那裏,有多少人不清楚。”

得到這些情況後,靳即先派步兵一連,向賜兒山攻擊前進,並令占領該山擔任西、南兩方麵的警戒。遂即率部進入張家口市內,見到商店鋪門緊閉,市麵安靜得像一座死城一樣,街道上一個活動的市民也看不到。為占領全城並防止發生意外,以迎接全軍進入市內,靳特派出中型坦克十輛,將市內各主要街道路口實行封鎖。並派步兵一營,占領各製高點和擔任市內警戒。另派小型坦克四輛,汽車一輛,四處巡查聯係。將整個市區加以布防,然後驅車到西平門外迎接董其武和全軍入城。

這時,城內的商、市民等,仍有國軍是國家正規軍想法,又對十輪美國大卡車,1O5美製榴彈炮,中、小型日本坦克感到新鮮。街上出現歡迎國軍的群眾,持著臨時用紅綠紙糊的小旗子,跟隨在靳駕駛的吉普車後麵,走出西平門來迎接國軍入城。董其武遠遠看見這個宏大場麵,樂的合不上嘴,急步迎上前來,同歡迎者一一握手,互相寒暄、吹捧一番,即率軍進入城內。

如此宏大進軍過程,卻被所有史料一筆略過,主角董其武在其回憶錄裏也隻寫了一兩句話,概括全過程。當然他是帶著悔過心理,並受到重重管製和嚴格出版檢查,因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家口在1946年10月11日下午4時許,被傅作義的部隊攻占。傅的避實擊虛、聲東擊西的戰術獲得巨大成功。

解放軍雖然主動撤走,但離張家口不遠的周圍附近,仍不時有小部隊出沒。董其武恐怕在夜間遭到解放軍的襲擊,即令1O1師擔任張家口市的城防,任郭景雲師長為城防司令。將新31師集結在下堡一帶,暫11師集中在上堡一帶兩個重點地區。將機械化部隊集結在明德北街離軍部不遠的一個廣場,並特意指示靳書科說:“你的部隊要隨時提高警惕,作好戰鬥準備,以提防解放軍夜間襲擊”。是夜雖然有101師擔任城防,並派出警戒前哨部隊,但各部隊為防萬一起見,也都手不離槍,炮不離車地防備了一夜。這天夜裏城內戒備森嚴,除值勤人員和送公文的一些傳令兵外,沒有一人在街上活動。夜間一時左右,輜重兵汽車第1團突然失火,附近部隊以為是解放軍放火作內應,互相緊張起來,準備立即應戰。火勢雖然很快就撲滅,但卻造成了一場虛驚。

10月12日,傅作義來電。一麵嘉獎各部隊;一麵令孫蘭峰指揮騎兵向崇禮,察北的寶昌、康保一帶進軍,攻占縣城;一麵又令魯英麟軍長率領32師和暫17師向宣化、下花園等地進軍。同時,令董其武迅速清掃外圍,恢複市內秩序,安定民心。董即令1O1師師長郭景雲率領師一部兵力,由機械化部隊派1O5重炮兵一連,中型坦克一排(四輛),歸該師長直接指揮,出南營坊向防守在左衛鎮的解放軍進行攻擊。攻擊發起後,解放軍見有重炮和坦克配合攻擊,未作堅強反擊,隻作了一些掩護性的戰鬥,即向察南蔚縣方向轉移。戰鬥由上午9時半開始,12時結束,張市附近再無戰鬥。

傅軍占領張家口後,即派出騎兵追襲華北軍區撤退部隊,一路追殺到桑幹河邊上,撤退部隊情景是極為淒慘的,犧牲不少幹部戰士,為此華北野戰軍刻骨銘心痛恨傅軍,所以後來北平接受傅係和平改編為解放軍後,很多幹部戰士想不通,思想上彎轉不過來。

狼窩溝失守後,聶榮臻知張家口已無法再守,於10月10日晚6點,起草電報給軍委,決意撤出張家口,中央軍委隔天,10月11日回電,清楚表明軍委對張家口看重,和堅決不願放棄的想法,請大家仔細看回電:“聶劉:傅頑遠道奔襲,必輕裝,且係孤軍深入糧草彈藥難多攜帶,平綏主道未通,追送亦甚困難。我張垣有兩團兵力,不要全城防禦,擇重點堅守數據點,特別是堅固獨立家屋,堅持數日是完全可能的,鉗製傅軍,集中張(守遜)陳(正湘)兩部主力,在野戰各個殲滅傅頑,消滅其四五個團,該逆必退,如張垣已失,即在城南堅守數據點(如寧遠堡、左衛),仍可打退傅頑,請酌決。

軍委”字裏行間強烈表達務必守住張家口的願望。但聶等人已無法做到這一點,使軍委為此強烈不滿。

集寧失利再加張家口失利,軍委對聶的不滿也到了極限了,所以就有後來47年7月,全國土地會議上,劉少奇嚴厲批評晉察冀領導人之事,批的聶榮臻頭也太不起來。47年9月,劉少奇幹脆讓自己親信彭真到晉察冀,以政治局委員身份指導工作,變相奪了聶的權。張家口失守後,晉察冀根據地被從中切開,割裂成數塊,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形勢和極為重大的影響,造成了晉察冀軍事形勢在大半年內很被動,陷入了困難局麵。

而國軍控製了主動,打通了平綏路全線,切斷了東北,華北,西北的交通。並以張家口為基地,向晉察冀解放區腹地大舉進攻。蔣在攻占張家口後,興高采烈地開起了國大會議。

我軍戰史上,將張垣和淮陰失守,作為最不成功戰役範例解剖,其失敗在於,即沒有能消滅敵有生力量,而自己遭受相當損失並喪失根據地最重要中心城市,造成不利被動局麵。傅軍雖係地方小部隊,但其打的幾場出色戰役,堪稱現代史上的經典之作,傅是國共兩軍中難得的帥才。

伯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