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誌願軍第60軍軍長韋傑談180師問題

(2007-02-11 14:03:01) 下一個

誌願軍第60軍軍長韋傑談180師問題

原中國人民誌願軍第60軍軍長韋傑
時間 1984年5月24日下午
地點 成都某醫院

60軍,1950年底,軍部在成都成立,那時我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並待命,部隊開到河北訓練,搞入朝動員。入朝時,我從南京到軍工作,全軍約40000人,包括留守的教導團和其他人員。

當時3兵團有3個軍,是12軍 15軍和60軍。我60軍有3個師,是179師 180師和181師。

1951年5月,發動第5次戰役,我軍三個箭頭向南打,西線是楊得誌,3兵團是中線,東線是宋時輪兵團。12軍配屬宋時輪指揮,60軍的181師又配屬12軍指揮。3兵團的15軍在春川以東,打向洪山。60軍的179師配屬15軍指揮,餘下的180師作為兵團預備隊,有兵團直接指揮,放在加平。我60軍的軍部設在春川以北,下麵沒有指揮部隊。隻有直屬工兵營在馬坪裏。5次戰役結束,誌願軍司令部命令部隊撤向後方休整。這個電報被兵團壓了一天多時間,我接到60軍休整的命令。179師歸還建製,15軍先撤,命179師掩護他撤後再歸建。他離我軍部有30公裏。181師沒有歸建,軍部就命令180師到馬坪裏來歸建。電報發出後,軍部向馬坪裏以北轉移,又命令179師迅速到馬坪裏以北來。當時軍部和180師架電話,但是距離遠沒架通。180師主要與兵團聯係。就在轉移中,春川美軍出擊,與179師接觸,179師有損失。這時與180師的電台聯係上了,接到他們電報說加平敵人插上來了,他們決心埋掉重武器,燒毀電台密碼,隻留一套。燒毀文件向指定地點轉移。我們一接到電報就覺得不妙,立即命令179師守住馬坪裏山口,又命令180師迅速撤到坪裏來。我三天三夜守在電報機前,沒有睡覺,光抽煙飯也吃不下。可是接不到回電。美軍坦克到了華川。幾天時間,電台聯係不上兵團,也聯係不上誌司,他們都在往後行軍。我隻得向北京報告,也找不到180師,急得用明碼喊叫,也無聲息。後來有180師的人來到,不成連,不成班,一個兩個,三個五個,179師傷亡很大。13000人的部隊,打得隻有二、三千人了。180師放在結合部,沒有打,就散了。

以後到總部開會,到會各軍都匯報情況。我很緊張,彭總罵了某軍軍長,說命令你們從議政府到某地頂5到7天,你隻1天就跑了。彭總表揚了179師打得好,頂住了。我講了180師的情況。彭總在會上,對180師事,沒有說話。後來也沒有追究。

我認為,5次戰役,動機是好的,但是事與願違。我們糧彈供應不上,這是失敗原因,物質為基礎,離後方太遠,這是一。

二、光從勝利方麵想,沒有從困難方麵想,敵人摸到我們的規律,已是第5次戰役了,都是攻、穿插。敵就抓住我弱點,采取了誘敵深入辦法,你進他退,到時反擊。他有機械化和空中優勢,我們估計不到。

三、用兵把一個軍拆散建製,不成拳頭。

四、通訊聯絡很亂,兵團把給60軍的電報壓了一天,破壞了部署。

五、180師的領導,在這種情況下,動搖了,嚇倒了,為什麽燒密碼、埋武器嘛!應判刑,對師長政委,應判刑,狗日的!

六、組建部隊,配備幹部,把不會打仗的人去當師長,要怪老領導,光占便宜!

敵人反擊不狠,要是我們抓到這樣的機會,戰果要比敵人大得多!

我軍失利的決定性原因不是裝備落後或通訊差,是事先沒有估計到,沒有想周全,沒有預作防禦,政治條件是我優勢,所以作戰是勇敢的,樂觀的,人民條件,除語言不通外,也是好的,非常得人心,裝備問題已經說了,是落後,但1 2 3 4 5次戰役並不因武器落後而不能打勝仗。

而敵人正好已他之長,擊我之短,敵人的長處是陸空優勢,機械化,行動方便。我所沒有。

打這仗,原應是以逸待勞,進攻是要,但是一下子大踏步前進100多公裏,脫離後方的依托太遠,傷員、糧彈補給都很難解決。經過敵人掌握我行動規律,誘敵深入,待我用的差不多了,就采取反擊。

180師師長鄭其貴和副師長段龍章回到軍裏。我們找他(們)談話,一麵安慰,一麵批評,問他你們在回撤之前,接兵團什麽指示?兵團給你們的任務是什麽?他答:任務是保障15軍,保障結合部,左15軍,右楊得誌兵團。問:為什麽沒有報告就把文件武器銷毀?如報過兵團,批準沒有?他說情況緊急,敵已超過加平,他又強調部隊已經沒有糧食,隻得告訴部隊往北走。

戰爭當時,我們接到他突圍電報,就立即發電要他無論如何,迅速撤至馬坪裏,有軍部工兵營策應他們,又命179師在馬坪裏附近阻擊敵人,軍部在馬坪裏西北方10公裏處。然後兩天兩夜,付軍長指揮,179師堅守接應,以後才稀稀拉拉二、三人,十幾人的來到。180師失敗,主要是政治上動搖,在敵人麵前屈服,怕,嚇怕了。師黨委解除了武裝,丟武器,燒密碼,燒文件,加快了部隊的鬆散解體。再加給養不足,糧食缺乏,軍事上沒有握成拳頭,放羊了,散了,彈藥還是有的,
沒打。班不成班,排不成排。

敵人進攻,是擺成戰鬥隊型的,是有空隙的,完全可以以團為單位,打出路來。哪怕傷亡一半、三分之一,也就打出來了。可是由於政治上動搖,軍事指揮也就錯誤,不能把被動轉為主動。他們幹部不要部隊,怕人多,目標大,各自逃命,結果命也沒能逃出,隻師長副師長參謀長和一個團長逃出來了,隻回來幾百個人.

後來在誌願軍總部的會上,彭總分析敵人的意圖,他們原想沿春川,華川,金化,平康公路,撫元山之背,卻被我軍在華川到金化一帶阻擋住了.

鄭其貴他們回來後,我們批評了幾個不應該,燒文件,埋武器,自己逃命,拋掉部隊.但沒有作書麵結論,就稀裏糊塗了.以後180師先清點,查損失,補充幹部,又補充進幾千人,以及武器彈藥,鼓勵再打.換了師長,保留了參謀長.我沒有聽說過彭總要槍斃鄭其貴,隻知道把鄭和段掉到兵團去了.關於被俘者歸來後的處理,我沒有聽到一個明確的估價.我1952年調去軍事學院當係主任了.以後有一些原60軍的被俘同誌給我來信,表示對處理不服.為什麽會這樣,一被俘,就是政治不可靠了?我認為這種看法不正確,反映了"左"的觀點.他們在美軍戰俘營裏同敵人作了鬥爭,有組織有領導的反抗了敵人,這是愛國主義的,應該肯定,對自己的同誌*****,是"左"的思想反映,不利於我軍的戰鬥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