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吳法憲臨死前突然撤銷待遇

(2007-02-11 14:02:59) 下一個

吳法憲臨死前突然撤銷待遇令人不解


中國文革中林彪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吳法憲最近去世。吳法憲一生經曆了少年參加革命、中年進入中共最高決策層、晚年成為所謂林彪反革命集團骨幹、被判刑入獄的跌宕起伏。有學者認為,他既是黑暗政治的參與者,又是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的命運反映了造就他的製度本身的問題。

臨死前突然撤銷待遇令人不解

林彪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中共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空軍司令員吳法憲,於2004年10月17日在山東濟南去世,享年八十九歲。首部在海外出版討論林彪事件真相的著作《重審林彪罪案》一書的主編丁凱文告訴記者,正在中國大陸參加其父親喪事的吳法憲的女兒金秋,10月18日通過電子郵件告訴了他這一消息。

金秋是美國奧爾多米尼恩大學的曆史係副教授。今年8月她在紐約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她父親已經住院三年,去年還切開氣管、插管搶救了一次,可謂病入膏肓。金秋還告訴丁凱文,吳法憲的醫療待遇在他去世前一個月突然被山東省衛生廳取消了。

丁凱文說:“本來他享受副省級的待遇,還算是照顧得不錯的。今年不知道為什麽取消了這個待遇呢,吳法憲就去世了,這個事情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情,我現在也不是很了解。”

留下研究林彪事件重要資料

《重審林彪罪案》一書於今年7月由【明鏡出版社】出版。書中選入了金秋英文著作《權力的文化》中一篇文章的中文譯文;同月,吳法憲的妻子陳綏圻接受香港【鳳凰衛視】采訪的節目播出;8月13日金秋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首次以中文就林彪事件發表公開演講。丁凱文表示,現在還不清楚山東省衛生廳取消吳法憲醫療待遇是否同以上事情有關。

丁凱文說,吳法憲作為文革的當事人,他的去世對林彪事件的研究有很大影響。林彪事件是中共唯一至今仍維持原判的文革大案,對林彪事件的研究現在在中國仍是一個禁區。不過丁凱文說,吳法憲並沒有把他所了解的曆史真相一起帶走。

丁凱文說:“據我所知他也有一些回憶,留了一些錄音帶,寫了一些回憶錄,但是都沒有正式地發表出來。也可能他們都在等,去世以後這些東西可以發表。”

了解文革曆史的重要人物

《晚年周恩來》一書作者、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周恩來生平研究小組組長高文謙說,吳法憲對了解中國文革真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83年高文謙為編寫周恩來年譜,曾前往濟南同吳法憲有過長達半個月的接觸與長談。其中他談到的有關廬山會議的一些重要材料被用於《晚年周恩來》一書中。

高文謙說:“他頭腦非常清楚,對所有細節都記得非常清楚,繪聲繪色。”

肖思科在“林彪集團骨幹分子的夫人們”一文中說,吳法憲知道他的孩子考大學沒有受他的影響,因此“他徹底相信了黨的政策,他是五個主犯中交待材料最多的一個。

1960年代中,毛澤東依靠林彪集團和江青集團搞起了文革。但在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兩個集團發生衝突,毛澤東倒向江青集團,林彪集團從此失勢。林彪於1971年在外逃中機毀人亡於外蒙,林彪集團徹底垮台。文革結束後,兩個集團的主要幹將於1980-1981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被審判判刑。

總要找幾個替罪羊

吳法憲的女兒金秋8月在紐約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實際上當時的《人民日報》以一篇很短的報道已經報道了他父親和其他林彪集團的主要成員,同林彪的所謂“另立中央”、出逃、“571反革命政變”等最主要的罪行並沒有任何關係。

金秋說:“但是文革總要有人負責,沒有人負責是不行的。為什麽宜粗不宜細?你怎麽向大眾交待?總要挑出幾個人來吧。”

劃圈方式決定報外就醫去向

金秋表示,當時的中央高層以劃圈方式決定他們保外就醫的去向。她父親被劃到濟南。

金秋說:“到89年就正式釋放了,這麽多年就是幾百塊生活費,剩下一些待遇就是由山東省,但是我父母還是很感謝山東政府。”

五虎上將隻剩一虎

被毛澤東稱為“五虎上將”的林彪集團幹將黃、吳、葉、李、邱,除林彪的妻子葉群與林彪一起死於外蒙,前總參謀長黃永勝於1983年去世,前總後勤部長邱會作於2002年去世。現在還剩高齡九十歲的原海軍政委李作鵬。

既是參與者也是受害者

《晚年周恩來》一書的作者高文謙說,吳法憲既是中國黑暗政治的參與者,同時也是這一政治的受害者。作為參與者,吳法憲必須對文革中軍隊,特別是空軍受到的損害負責;作為受害者,吳法憲又是一個悲劇人物,他從紅小鬼到中央領導再到階下囚,這種變化有其個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這個製度使然。

高文謙說:“特別是毛澤東時代的政治,等於就是個絞肉機。不停地絞進去,開始是你絞別人,然後是別人絞你。”

高文謙說,經過了殘酷黨內鬥爭的跌宕起伏後,1983年吳法憲曾經告訴他,當地老百姓待他還是那麽好。他說:“人民真好。”他開始認識到政治的黑暗,並希望返樸歸真,過普通人的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