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美印“核合作”彈頭對準中國?

(2007-02-08 21:30:37) 下一個

美印“核合作”彈頭對準中國?

2005年07月28日

於7月18日~20日到華盛頓訪問的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收到布什總統的一份大禮:美印兩國在加強反恐合作及增進戰略夥伴關係之餘,華盛頓還將協助印度發展其民用核能項目,包括向新德裏出售先進核技術。白宮官員私下稱,這為今年最重要的一次首腦峰會畫上完美的句號,同時也揭開了美印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美國同印度達成協議,願意向印度提供核能設備和原料,本身並不是個壞主意。”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防擴散項目研究員米林·拉庫瑪(Miriam Rajkumar)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訪問時表示,“但因為這成為國際防核擴散規範的例外,對防擴散體製而言,是個錯誤示範。”

布什政府的這一行動雖然背離了華盛頓長期以來不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核武的政策,但支持者認為,美國對印度核國家地位的肯定能使印度與其他區域強國――尤其是中國――相抗衡。不過,印度並非防擴散條約(Non-proliferation Treaty)的簽署國,美國依法不得向其出售核技術。因此,布什的如意算盤是否能打得成,還得看國會最終是否同意這項合作案,修改美國1978年開始生效的《防核擴散法》(Non-Proliferation Act)。


印度應享“特殊待遇”?

“我認為目前國會的反應還不算太激烈,也沒有太強的反對聲音。”印第安納大學(Indian University)印度研究項目主任蘇米特·岡古力(Sumit Ganguly)在接受《華盛頓觀察》周刊訪問時說道,“雖然布什政府沒有事先同國會成員溝通過這項協議。”岡古力教授表示,連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裏查·盧格(Richard G. Lugar)都是在美印聯合聲明發表前的幾個小時才得知消息的。但整體而言,岡古力相信這項同時受到兩黨議員歡迎的協議應該會在國會順利通過。

華盛頓圈內也有不少美印核合作的支持者。華盛頓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南亞政策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科恩(Stephen Cohen)就是其一。

“基本上,我讚成這項(美印)協議。”科恩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道,“它會讓印度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核武國家(Nuclear Weapon State)。”

印度出身的岡古力也向《華盛頓觀察》周刊表示,他對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感到十分欣慰,認為美印在核技術方麵的合作將減少核意外事件的發生。岡古力還說,雖然印度不是防核擴散條約的簽署國,但已經成功進行過核彈測試的它應該被“核武俱樂部”――即中、美、英、法、俄五國――接受,並承認印度也是一個核武擁有國,因為印度“過去的防核擴散記錄堪稱完美,也有出眾的武器出口管製機製,同時又是民主國家”,所以給予印度“特殊”待遇,實屬合理。

雖然布什政府並沒有如印度所望,張開雙臂歡迎印度進入核武俱樂部,而是以“具有先進核技術的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稱之,基於印度“應該獲得此類國家有的好處和優勢”的地位,但是拉庫瑪明確說,美國等於是給予印度“準核武國”(de-fatco nuclear power)地位。

而印度為回報美國的特別對待,承諾將對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開放其民用核能反應爐並願意接受安全檢查,延長其暫停核武測試的時間,並接受國際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 Group,即NSG)的指導原則,禁止核原料的擴散。因此,白宮聲稱,目前美國的各盟國對於解除向印度轉移核技術的禁令,反應也很積極。

“印度的核能需求市場畢竟很大。”拉庫瑪解釋到,“NSG成員國應不至於放過這條大魚。”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在1974年首次成功試爆核武器的印度不但震驚了世界,還惹得美國切斷與其的核合作,並建立NSG,限製將敏感的核技術及原料出售給非防擴散協議簽署國,或是不對IAEA開放所有核能設施並接受 “全麵”(full-scope)檢查的國家。NSG目前有44個會員國,中國亦於2004年5月正式加入(參看《華盛頓觀察》周刊2004/6/02,第19期“中國加入核供應國集團,美國是喜是憂”)。


國際反核擴散努力受重創

“長期來看,美印聲明打破了國際社會的規範,再度確立‘核武是增強一國實力的有效工具’這一印象。這對美國在全球防擴散體製中的領導地位,以及防核擴散體製本身,都將是嚴重打擊,”拉庫瑪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評論到。

拉庫瑪雖然同意印度的防擴散記錄好,出口管製的法律基礎也很紮實,但是從美印核合作聲明的細節來看,印度並沒有允許IAEA檢查其軍用核武設施,或允諾停止發展核武以及核彈發射係統。印度延長停止核武測試期也不表示她就永不測試核武。拉庫瑪的評論反映了目前批評聲浪中的主旋律,那就是“美國給的太多,要的回報卻很少”。

讚成美印核合作的科恩博士也承認問題的存在:“印度大部分的軍事核武設施是隱藏在民用項目之中,要讓印度明確分離軍用和民用核計劃,不僅十分困難,也將花費不菲。所以我認為,美國除了能對美國幫助印度於塔拉普爾(Tarapur)建造的核電廠提供鈾原料之外,在其他方麵的進展恐怕不會太快。”

拉庫瑪的反對聲音還是不減:“美國開了這個先例,等於暗示其他有能力發展核武、但因國際條約限製而放棄的國家,看看印度的例子:她不但不用放棄原有的核武,反而獲得美國對其民用核技術的幫助!”拉庫瑪說到。她認為對巴西、韓國和日本等已經擁有先進核能技術的國家而言,影響尤其重大。

科恩博士則提出較為樂觀的看法:“這些國家其實並沒有發展核武的打算,而美國和這些國家的盟友關係更是防止核擴散的最有效障礙。”科恩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日本、韓國和台灣並不關心印度有沒有核武,但對於朝鮮有沒有核武、中國的政策如何,及美國會不會在他們需要時及時出現,卻很關切。”

科恩同時也承認:“他們可能會以印度的例子當作借口(pretext),但他們的考慮自然會以亞洲區域形勢為主。”

拉庫瑪再次對科恩的說法提出反駁:“這些國家沒有選擇發展核武,就是因為國家防核擴散的製約。就算他們以前沒有嚐試發展核武,現在也很有可能會這麽做。”拉庫瑪也提及正與歐美因為發展核武項目而鬧得不愉快的伊朗:“美國要如何對伊朗解釋她的雙重標準?”拉庫瑪也警告美印的核合作很可能成為伊朗是否繼續發展核武的轉折點。

“將印度和伊朗、朝鮮這樣的國家相比,是可笑的,”岡古力直言到。岡古力認為印度考慮快速經濟發展下的民用電量大增,因此著重其民用核能項目。而美國幫助印度發展核能項目的做法也不違反國際條約,因為“印度從來不曾簽署過防擴散條約”,和伊朗、朝鮮簽訂了防擴散條約後又反悔的情形大有不同。

拉庫瑪不忘強調印度所為在南亞局勢可能麵臨的戰略反彈:“長期而言,中國也可能受到美印聯手的刺激,重新開始對巴基斯坦輸出核武技術。”


中國:美印合作的催化劑

拉庫瑪認為美印核合作可能引起亞洲地區核武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尤其是印度的長期敵對國家――巴基斯坦的反彈,甚至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她認為美國或許要拉攏印度製衡中國,或是效仿中國協助巴基斯坦發展核武而選擇拉印度一把,但是選擇此時――尤其是在五角大樓對中國的軍力報告剛出爐之際――再度刺激中國,不僅可能促使中國在朝鮮核危機中不願使盡全力,對全球防核擴散的努力更是一大傷害。

“中國自90年代中期起便不再對巴基斯坦進行核武援助。若是現在因為美印核合作而使中國轉變這項決定,我認為是很可惜的,”拉庫瑪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評論到。由於巴基斯坦和印度一樣並非防擴散條約簽署國,中國對巴國的核武技術轉移是不是也可以比照美印關係來處理。

科恩選擇為“製衡中國論”降溫。“有些中國人可能會把美印協議看成雙方連成一線以圍堵中國的證據,其他人可能會認為印度不過是想搭上美國的便車。長期而言,中印或許還可以協力提出製衡美國在亞洲主導地位的方法,而達成戰略和解。”科恩分析到,“我個人相信,隻要印度能夠節製――她已經允諾不會測試核武――這(美印協議)不會被看成是反華的信號。”

岡古力也對美印合作中的“中國因素”提出他的論點:“美國政府中的確有不少人支持這樣的理論,而新德裏確實對中國軍力的提升存有顧慮。”但是岡古力也強調,印度在許多方麵雖然願意同美國合作,但並不表示印度已經做出了靠向美國的最終選擇。和岡古力教授同樣身為印裔美人的拉庫瑪,也認為印度(自二戰後)一向擁有獨立自主的曆史,美國政府的意見並不能完全代表印度。


美印關係的路障:巴基斯坦和安理會席次

全世界曆史最悠久的民主國家美國和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間的關係,並非來得一帆風順。除了1974年印度試爆核武的一段曆史外,1998年印度秘密在地下試爆3顆核彈,鄰國巴基斯坦也跟進,緊接著試爆核彈,更讓美印關係降至冰點,當時克林頓政府遂對印度實行經濟製裁。這項製裁在9·11後被取消,同時美國自90年代初對巴基斯坦實行的武器禁運也停止存在。

美印關係在辛格一行後自是增溫不少,但布什政府卻在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一事上踩了刹車,引來印度的不滿。對此,科恩從美國政府的角度提出解釋。

“美國協助印度發展核技術的決定是獨立於印度的安理會席位渴望之外的。”科恩分析到,“印度拒絕出兵伊拉克――雖然我認為可能是聰明的決定――實實在在傷害到她與布什政府的關係。”此外,科恩也質疑印度作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據資料顯示,印度對美國在安理會提出的決議案投下反對票的次數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古巴。

拉庫瑪則認為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意願雖然沒有得到美國的支持,但新德裏並不會太過介意,畢竟,印度更在意的是美國承認其核武國家地位。為此印度長年來費了許多功夫,如今終於得償宿願,自然不會再去“難為”美國。

美印聲明發表至今,巴基斯坦的反應相對低調,隻是針對辛格對巴基斯坦核擴散防止不力的言論做出駁斥,並沒有高調抨擊美國政府。不過許多分析家斷言,巴基斯坦將會依樣畫葫蘆,向美國要求和印度相同的待遇。據巴基斯坦駐華盛頓大使館內部的消息稱,巴基斯坦現正因為倫敦爆炸案的幾名嫌疑犯均為巴基斯坦裔而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雖然對美印合作升級頗為不滿,但卻不敢太過高調,以免引來更多關注。據悉,巴基斯坦總理原定於7月底訪美的行程也被迫取消。

“美國政府開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政策分開處理,的確是件好事,”拉庫瑪對《華盛頓觀察》周刊說到。但她對美國國防部不顧印巴兩國的緊張關係,在同意向印度轉移核技術之時,同時允諾售予印度價值50億美元的傳統武器,對南亞形勢更是具破壞性,不啻是火上加油。

“美國的軍火商應該可以賺到不少吧!”拉庫瑪一語道破美國以自身利益為出發的用心。

(《華盛頓觀察》/徐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