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中國應保持強硬姿態應對東海爭端三思路

(2007-02-08 21:30:37) 下一個

中國應保持強硬姿態應對東海爭端三思路

2005年07月26日


「軍事對抗」:國內外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事情還沒有嚴重到那個地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黃靖說:「如果真打起來了,雙方都是輸家。」「我覺得最終的結果會落實在合作上。」黃靖認為,在合作過程中出現激烈的討價還價是正常的,現在雙方的強硬立場很可能是為了使自己在今後的談判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執法應對:加強準軍事力量建設和對抗。

解放軍海軍指揮學院的陳尚君認為,軍事對抗固然不可取,但我們可以在準軍事層次對日本的違法行為進行幹預。海權專家許森安提出我方可進行「交叉作業」,即在對方進行勘探或鋪線作業時,我方漁船也可在其周圍進行幹擾。陳尚君則認為幹擾的級別依對方級別而定:如果對方是商用船隻,比如勘探船,我們可以用民間漁船;如果對方是保安廳,我們應相應派出海警力量。


法律應對:目前不宜到國際法庭打官司。

曾在日本研究了10年海洋法的外交學院龔迎春指出,目前情況還不適合將官司打到國際海洋法庭或國際仲裁法庭。因為即使中國起訴,日本也保留有不應訴的權利,而國際法庭沒有法製管轄權,也無力解決問題。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周忠海也指出,現在爭論的問題不隻是一個法律問題,現在日本的行動表明,日本並不想和中國談。專家指出,在現在的情況下,到國際法庭反是一種「示軟」行為,完全沒有必要,中國應保持強硬姿態。


日冀以爭端促合作?

對此,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專家江新鳳表示,「由於日本要開采的油氣田遠離日本本土,且中間還隔著2700多米深的海溝,即使開采了石油,用管道輸往日本也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最終還是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且小泉也多次表示,希望東海成為『合作之海』而非『對抗之海』。日本看準了中國的能源市場前景,以爭端推動中日能源合作,借機進入中國市場。」因此日本政府批準日本企業試開采東海油氣田,並不意味其放棄共同開發的想法,而是以爭端促合作。

-- 香港文匯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