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軍事專家:解放軍應擺脫「大陸軍主義」思維 加強海、空軍建設

(2007-02-08 21:30:36) 下一個

軍事專家:解放軍應加快擺脫「大陸軍主義」思維 加強海、空軍和第二炮兵建設

2005年01月28日 07:39

香港文匯報引述中國軍事專家指出,目前製海權、製空權、製信息權以及戰略威懾日益凸顯,中國軍隊必須盡快擺脫「大陸軍主義」的戰略思維,精簡陸軍,加強海、空軍和第二炮兵建設,以謀求作戰力量結構的協調發展,迎接世界新軍事變革挑戰。

軍事專家指出,隨著信息化戰爭形態的崛起,體係對抗成為對抗的主要特征,非接觸、非線性的精確打擊成為重要作戰方式,一體化的聯合作戰蓬勃發展,製海權、製空權、製信息權以及戰略威懾、戰略打擊能力的作用日益凸顯。

多維空間協同作戰

參與撰寫《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的中國軍事專家熊玉祥認為,隨著高新技術不斷發展,現代戰爭作戰要素發生了改變:

■戰場對抗由單一對抗向體係對抗轉變;

■作戰樣式由傳統方式向非接觸、非線性和非對稱作戰轉變;

■戰場空間由一維、二維、三維向陸、海、空、天、電多維空間轉變;

■製海權、製空權和製信息權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因此,現代戰爭要求合成軍隊聯合作戰。

現役兵力分布失衡

據網絡資料顯示,解放軍仍以陸軍為主力,有210萬人,24個集團軍組成。空軍現役兵力為47萬人,包括戰略部隊和22萬的防空兵在內。海軍力量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因此,中國軍隊必須盡快擺脫大陸軍主義的戰略思維,改變大陸軍結構,在精簡陸軍、提高陸軍技術含量的同時,加強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建設,謀求作戰力量結構的協調發展,使海軍真正具備在近海進行海上戰役的綜合能力,空軍實現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轉變,二炮具備較強的核反擊和常規打擊能力。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軍事決策層已從美國及其盟軍在近期戰爭中的表現,意識到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必須提高,才能對付具有先進信息技術和遠程精確製導武器的敵對勢力。

變革首重製信息權

此間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軍事變革,首要一步是奪取製信息權,包括發展遠程空對空和地對空導彈,用於對付那些在信息戰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敵方作戰支援飛機;第二步加強防空力量,並加強外層空間戰的作戰能力研究;第三步是發展潛艇,潛艇在軍艦和布雷機器人的配合下將成為海戰的主要戰鬥力量。

軍事變革「三步走」

第一步奪取製信息權,包括發展遠程空對空和地對空導彈,用於對付那些在信息戰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敵方作戰支援飛機;

第二步加強防空力量,並加強外層空間戰的作戰能力研究;

第三步發展潛艇,潛艇在軍艦和布雷機器人的配合下將成為海戰的主要戰鬥力量。

《國防白皮書》細論「海空核」

前不久中國官方發表的《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細化了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的發展前景:

海軍擔負著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的任務。海軍擴大近海防禦作戰空間和防禦縱深,加強、完善海戰場建設,增強在近海進行海上戰役的綜合作戰能力和核反擊能力。

海軍:加強兩棲作戰力

減少領導指揮層次,突出海上作戰兵力,特別是兩棲作戰兵力建設。加快更新海軍武器裝備,重點發展新型作戰艦艇,以及多種專用飛機和配套裝備,提高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空軍:信息化空中作戰

空軍適應信息化空中作戰要求,逐步實現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重點發展新型戰鬥機、防空反導武器、信息作戰手段和空軍指揮自動化係統,培養適應信息化空中作戰的複合型人才,加強多兵種、多機種合同作戰訓練,提高空中打擊、防空作戰、信息對抗、預警偵察、戰略機動和綜合保障能力,努力建設一支總體規模適度、編成結構合理、武器裝備先進、係統配套集成、信息支援和作戰手段完備的空中防衛作戰力量。

二炮:核反擊/導彈防禦

第二炮兵是保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力量,主要擔負遏製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進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第二炮兵通過加強導彈武器的改進和研發,提高導彈武器和指揮、通信、偵察等配套裝備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形成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武器裝備體係。

運用高科技手段進行訓練改革,縮短新型武器裝備形成戰鬥力的周期。緊貼作戰實際,開展導彈發射訓練和近似實戰條件下的戰備演練,部隊的快速反應和精確打擊能力不斷提高。

將領調整優化高層兵種結構

解放軍在優化作戰力量結構,加大海軍、空軍和二炮投入的同時,在領導體製、人事調整上也推出了一係列新舉措,以提升海軍、空軍和二炮的戰略地位,引起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去年秋季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調整充實了中央軍委領導班子,海軍司令員張定發、空軍司令員喬清晨、第二炮兵司令員靖誌遠同時晉升為中央軍委委員,向外界釋放出一重要信號:中央軍委比以往更加重視海軍、空軍和二炮的決策力,進一步強化多軍種協同作戰能力。

在去年六月中國軍隊高級將領的一輪調整中,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南海艦隊司令員吳勝利、原沈陽軍區副司令員兼空軍司令員許其亮近日升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兩中將罕有升至副總長

盡管吳勝利是解放軍曆來第3位官至副總參謀長的海軍將領,在他之前的兩位分別是在文革時期的李作鵬和九十年代初就任的李景。但是,兩位海空軍中將同時晉升為副總參謀長卻是以前所未有過。

與此同時,在總政治部領導層也出現了空軍中將的身影。蘭州軍區副政委兼蘭州空軍政委劉振起中將調入解放軍總政治部,出任主任助理,從而使解放軍總部高層優化兵種結構的意圖更加鮮明。

總參負責人齊集陸海空

非陸軍軍種將領進入總政治部雖亦有先例,現任總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標上將曾任海軍政治部副主任,被授予海軍少將,但其在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兼幹部部部長後第二年,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2000年6月晉升為陸軍上將軍銜。而劉振起中將出任總政主任助理以來,未改換空軍軍服,這一點正體現了解放軍總部提升多軍種協同指揮能力的發展路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