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美軍虐待戰俘的曆史

(2007-02-08 21:30:36) 下一個

美軍虐待戰俘的曆史


二戰期間美軍虐待德國戰俘

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戰爭中,德國不斷俘獲反法西斯盟國的軍人,並將這些俘虜投入集中營,殘酷地折磨和屠殺他們。人們原以為隻有法西斯國家才虐待戰俘,殊不知美國也步其後塵。

1941年12月7日,美國參加二戰,5個月後,美軍手裏已經有32名戰俘;20多個月後,美國在法國俘獲的戰俘驟增到4.8萬人。為安置這些戰俘,美國除把一部分戰俘留在交戰國的戰俘營外,開始在本土建立戰俘營。

1942年,第一批戰俘被送到紐約。美國人當時宣讀了總統羅斯福的一封信:“你們在這裏不是戰俘,而是美國的客人。”但總統的諾言根本沒有兌現。對於俘虜的600萬德國平民和士兵,美國軍方將他們關在用鐵絲網圍成的巨型柵欄裏,這裏缺乏必要的衛生設施,他們也沒有為戰俘提供衛生和有營養的食物。在關押當中,美軍還對德國戰俘進行非人道的折磨。為了獲取情報,美軍經常對戰俘進行刑訊逼供、毆打和恐嚇。更有甚者,美軍對因戰鬥而負傷或者患病的德國戰俘有時不提供相應的醫療救助,造成1萬多名德國戰俘死於饑寒或疾病。在美國本土關押著38萬德國戰俘,戰爭期間美軍對這些戰俘曾以禮相待,但戰爭結束後,美國當局突然改變態度,把所有的德國戰俘都視為十惡不赦的罪人,不讓他們吃飽,並采取了各種體罰措施。這些戰俘在戰後沒有被釋放,而是被“贈送”給了法國,以幫助其重建國家。這種做法違背了戰俘的意願,他們在遷徙過程中怨聲載道。最終有70萬德國戰俘被送到法國,關進戰俘營裏。由於戰後法國食品極度短缺,而且法國仇德情緒比較嚴重,戰俘們遭到了饑餓和酷刑的折磨。許多德國戰俘遭到鞭打,甚至被槍殺,至少有1800名戰俘在掃雷時被炸身亡。為此,國際紅十字會就德國戰俘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曾多次向美國提出抗議。

由於二戰中美國是反法西斯一方,所以它對待戰俘的做法沒有受到正義人士和相關機構多少譴責。

朝鮮戰爭中美軍戰俘營條件惡劣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朝鮮領土發動了瘋狂的進攻,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誌願軍進行了堅決的抵抗,雙方進入膠著狀態。從1950年到1953年,雙方陸續有眾多人員被俘獲。朝中方麵對被俘的美軍本著人道主義立場,基本能按照《日內瓦公約》規定的要求予以處理。但美國卻對被俘虜的朝鮮和中國士兵采用了各種虐待手段。

美軍眾多的戰俘營,居住條件十分惡劣。當時戰俘每50人住一個軍用帳篷。帳篷正中挖一條淺溝,兩旁即為土炕,上鋪一排稻草袋,根本無法防潮。每人僅發一條舊軍毯,席地而眠。夏天擁擠悶熱,冬天陰冷潮濕,難以入睡。飲食主要是未研磨的大麥、小麥粒或十分粗糙的帶黴味的大麥粉。美方宣稱每天每人供應1磅,實際上經過內外克扣達不到這個定量。正常情況下,被俘人員每日兩餐,每餐一個拳頭大小的飯團或半碗“大麥飯”,一碗漂有幾片菜葉、幾粒油星的清湯,偶爾能幸運地碰上幾片魷魚或牛肉。美方還常以斷糧作為對“不服從當局命令”者的懲罰手段,因此,被俘人員長期處於半饑餓狀態。戰俘生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在這種常年衣單被薄、饑餓和疾病折磨的情況下,不少人死亡。美軍為戰俘提供的“醫院”同樣是草草搭起的帳篷,層層圍起的鐵絲網。“醫院”裏既無必要的醫療設施,又無急需的醫藥供應。一些美軍醫生甚至在傷病戰俘身上做“試驗”,使一些本可以康複的人也成了殘疾,或是不明不白地死去。

自1952年起,美軍戰俘營中的朝鮮俘虜越來越多,美軍對待戰俘的手段也開始殘暴起來。由於意識形態的影響,美國對朝鮮戰俘采取離間的辦法,挑起他們的爭鬥。在許多戰俘營中,四周都用厚厚的鐵絲網包圍住。美軍人員白天進鐵絲網辦公,戰俘營中比較平靜。一到晚上,美軍人員退出鐵絲網,於是受到美方蠱惑和支持的一部分朝鮮戰俘開始殘酷對待另一部分戰俘。

對於革命意誌堅定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美軍則用武力手段進行殘殺。在關押中國戰俘的營地裏,一些被俘士兵不忘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時常搞一些宣傳活動。1952年8月1日中國建軍節和8月15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美軍禁止中國戰俘升旗紀念,並借故槍殺不服管理的戰俘,強迫所有戰俘必須向美軍軍官敬禮。戰俘內部的領導組織者們決定於“十一”國慶節集體升旗以示抗議。10月1日清晨6時,戰俘營中升起10麵國旗。美軍動用大量兵力,配以機關槍、毒氣彈、噴火器,一齊向戰俘營射擊。在這場僅3小時的屠殺中,中國戰俘就犧牲56人,負傷109人。

美軍虐待戰俘行為終於遭到國際輿論的一致譴責。1953年交戰雙方交換戰俘談判時,朝中方麵代表嚴厲譴責了美國的非人道主義行為。

越戰中美軍大量屠殺戰俘

1961年,美國幹預印支事務,越南戰爭爆發。為了徹底消滅越南的抵抗力量,美軍對戰俘及和平居民進行了野蠻的屠殺。美國記者甚至把戰俘營說成是“屠殺工廠”。在越戰當中,很難對屠殺的戰俘數量作出精確統計,因為美軍很多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將戰俘和平民一塊屠殺。在越南南方,僅1962年3月,美軍和南越當局就進行了74次大小規模的掃蕩,有195人被殺死,56人被打傷,278人被捕。據西貢電台1963年1月28日的報道,1962年美軍和南越吳庭豔軍隊在住有6萬多居民的福成省,殺死了5713人,打傷了3215人,逮捕了277人。1963年1月10日,美軍哈金斯將軍在總結對越南的侵略戰爭一年的結果時供認:美偽軍隊在1962年殺死居民3萬人。

1967年美軍對越南全境實行“南打北炸”的方針,但美軍的軍事行動反而受到遊擊隊越來越激烈的反抗,戰事進展緩慢。美軍對越來越多的戰俘也采取了更直接的辦法,見到傷兵俘虜就地消滅。

一名至今仍幸存的美國越戰老兵回顧了1970年屠殺越南戰俘的情形。他說:“我承認,我打死了4名越共士兵,用刺刀挑死一個還沒咽氣的俘虜,那時,沒有一個軍官向我們宣布《日內瓦公約》。”在一次戰鬥中,當地人向美軍提供情報說有90多名越共傷員躲藏在一個村莊的醫院裏,美軍部隊迅速趕到,70多名進行急救的護士出麵勸阻他們的搜捕行動,但美軍還是強行進行了搜索,並從醫院裏搜出90多名越共傷員。美軍用刺刀一口氣挑死64名掙紮的越共傷員。70多名護士遭受非人虐待後也被集體屠殺。

美軍把那些身強體壯的越南俘虜關在集中營裏,強迫他們勞動,有的則被鞭打、做人體盾牌甚至被肢解,集體屠殺已經是常見的處理戰俘的手段。越戰是美國對外戰爭史上屠殺戰俘最嚴重的一次,能夠幸存下來的有抵抗能力的戰俘已比較罕見。戰後,當恢複生產的工作人員進入各種關押戰俘的集中營區時,許多戰俘營到處屍體橫陳,或者隻能看到被折磨得不像人樣的越南人。

越戰後美國仍未停止虐待戰俘

由於不斷受到輿論的譴責以及國際紅十字會抗議的壓力,美國在越戰後很少有虐待戰俘的報道。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人們很少聽到美軍虐待戰俘的消息,但這並不表明美軍就放棄了虐待戰俘的手段。美國一些輿論認為,隻不過美國政府很好地控製了輿論,同時美軍虐待戰俘稍有收斂而已。

“9·11”事件發生後,美虐待戰俘的情況又有所抬頭。2001年美軍相繼在阿富汗和其他戰場發動了圍剿恐怖分子鬥爭,許多塔利班戰士和“基地”組織成員成了美軍的俘虜。為了能從這些俘虜中獲取信息,美軍將他們戴上鐐銬,蒙住頭臉關在籠子裏,由阿富汗運往美國設在古巴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在那裏他們雖然可獲得“與其文化傳統相宜的三餐”,甚至還有幹淨衣服和衛生設施,但他們並不享有戰俘待遇。

美國清楚,這些人一旦被認定為戰俘,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他們就有權利拒絕透露“有關未來軍事行動的情報”。美國把“基地”組織成員和塔利班俘虜關押在關塔那摩,目的就是要他們提供出有關情報。既然被定為“非法戰鬥人員”,美國就可以對他們進行“內容廣泛的審訊”。這是不尊重《日內瓦公約》的一個新花樣。

美國虐待戰俘的傳統經曆半個多世紀後,盡管受到輿論的一次次譴責仍然劣習不改。美國掩蓋在臉上的人權主義麵紗也一次次被無情地揭開。

《環球時報》 2004年05月14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