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中國的軍靴和解放膠鞋

(2007-02-08 21:30:36) 下一個

中國的軍靴和解放膠鞋

作者:老貓

看來全世界就是我們中國大陸人民最受不了夏天腳被熱著,特別是在中國南方!士兵在那裏一定得穿膠鞋才行,什麽透氣啊,什麽柔軟啊,看來絕對隻有膠鞋才可以,這也是當然的中國特色啊。中國的氣候本來就和世界不一樣嘛。

就是不知道在非洲的南非軍隊,埃及軍隊,法國的外籍沙漠兵團,在中東的美英聯軍,在東南亞的印尼軍隊,馬來西亞軍隊,新加坡軍隊,菲律賓軍隊,甚至在同是中國南方的對岸WW的軍隊,是怎麽回事? 居然都穿軍靴!,敢情當地一定比中國大陸南方涼快!而且這些人都不會存在出汗的問題。可回頭一看,北方的中國士兵也還穿解放膠鞋!看來中國的事的確隻有中國人最知道啊!

記得55年式軍銜剛流行時,我們也說不好,丟掉了官兵平等的傳統,給狙擊手指示了目標,不利於團結,不適合中國國情等等,許多人都不願意掛那排排,最後終於在66年取消了事,這下忒有中國特色了,結果79年前出越南,四個口袋的指揮官和兩根天線的指揮坦克一樣被狙擊掉,失去了熟悉的指揮官,士兵不認新補充的軍官,不服從指揮,造成很大混亂,回國後立刻開始考慮還是恢複軍銜製,這說明什麽?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適合單列一條所謂的中國特色!

回到軍靴,一提到全軍裝備高幫戰術軍靴,就有人站出來反對,前幾年是說軍費緊張,裝備不起,全軍300萬(當時)人,要花好幾億雲雲,結果豪華軍車滿街跑,機關非戰人員開支鋪張浪費到天文數字,區區幾億元的皮靴根本不是裝備不起,而是沒人覺得它是很必要的。當時那些說沒錢的朋友有沒有受騙的感覺?現在終於開始裝備了,卻又非得變成不倫不類的8寸高幫,甚至6寸,根本無法將褲腳緊密,起不到很好的防護不說,也很難看。最鬱悶的是還不是全軍裝備,那光榮的解放膠鞋穿了40年後,科技人員用了20年攻關,終於改型了,升高了鞋幫,換了鞋帶,大家紛紛叫好,看勢頭準備再穿40年!

現在大量流行著為軍膠的辯護,現在的說法是:軍靴不合適中國國情,穿上不能越野。我想不會是全世界隻有中國士兵訓練要武裝10公裏吧?別人就全是坐著捍馬不下地的跑? 可怎麽就我所知,其他軍事強國都很注重體能訓練啊?怎麽軍事5項的運動是起自國外啊?

說軍靴太笨重,太捂腳,不透氣的朋友(包括現在收藏有現役國產軍靴的朋友),現代的軍靴已經不是大家想象的樣子了,老貓自己有一雙美軍原產的沙漠軍靴,皮很軟,防刺的鞋底卻很輕,裏子很軟,整雙鞋比我的國產軍靴輕很多,腳側有透氣和透水的孔眼,幫有10寸高,非常漂亮,穿起來比穿高幫運動鞋或旅遊鞋輕便舒服。我還有一雙台灣朋友送我的WW叢林防刺軍靴,是美製式,和美軍的隻是尺寸不同而已,質量很好,我也是南方人,我喜歡穿著他們登山。不是我說,和這兩個軍靴比起來,我們的東西差的太遠,你們說的缺點,是我們自己產品的缺點,卻不是別人的啊,我們是世界造鞋大國,據我所知許多國家包括一段時期美軍的軍靴都是我們按別人的質量要求生產出口的,為什麽到我們自己裝備時卻總是這種質量呢?!

老貓認為,敢於大膽認識自己的不足,大膽淘汰自己的過時觀念和裝備才是新時期現代軍隊的樣子,解放軍膠已經走過了它自己符合國情的,光輝的幾十年,當初發明它的人員是明智的,也是必須的,甚至說是偉大的。但現在它已經真的該為真正適合的新裝備讓路了。把一隻用了幾十年式樣的半自動步槍即使再怎麽改進,它仍然不能成為現代武器,膠鞋的質地從根本上決定了它的防紅外偵測性,耐用性,舒適性,防刺防毒性,保溫保暖性都已達不到現代標準。應該徹底換了,即使在平時的訓練中也不應該再用,為什麽?應為我們不時強調平時的訓練就是以戰時實際的情況為準嗎?平時穿慣軍膠戰時不習慣臨時下發的軍靴會出現什麽情況?!

最後,老貓想給大家細究一下我們總抱著老裝備不放,改了又改的真實原因,那不是因為我們裝備不起,也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可參考仿製的,而恰恰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合理的,脫離軍隊以外的軍需供應體製!大量的軍隊內部被服廠,研究所一直以來承擔著為軍隊2-3百萬人研製被服的任務,這是一個從來沒有引入競爭的行業,一個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行業局麵,老貓身邊就有一個XX軍區(大軍區)被服廠,就一個老廠房,什麽先進設備都沒有,就一群軍嫂和幾十台縫紉機,每月大量的肥軍服,軍褲,軍被就是她們生產的,工廠一點現代管理都看不到,自由散漫,倉庫也租了一半給外麵。

這種企業卻訂單不斷,優哉遊哉,為什麽?!因為我們的軍需供應是一個封閉的環境,沒有競爭,沒有壓力,如果把軍需品在全國全行業競爭競標供應,他們全都得死掉,那些為國外軍隊生產軍需出口的企業會用大量的,符合世界標準的,優質而廉價的軍需產品擠垮他們!而民企大鱷的科研部門也不會出現用20年“成功”攻關一雙解放膠鞋的笑話。

在引入競爭後的航空業,造船業,我們都欣慰地看見大量優質的好東西出現,現在我們希望看到競爭被引入軍需行業,允許民企參與競爭,讓軍隊在退出經商後也退出自給自足的均需製造,軍隊回歸全神貫注的軍事防衛,而真正合適的軍品由真正合理的供應商來提供。

不要為明顯落後的東西再辯護了,一些明顯站不住腳的理由,隻會招人恥笑,如果軍膠真是好的不得了,全球采購的北約為什麽不學習我們並采購? 我們捂著不輸出?那小巴們也應該裝備啊,他們要了嗎?明顯不合理的東西,為什麽就沒人站出來指出呢?

說到底,軍隊上層其實一直以來相對武器裝備,對士兵本身的防護就不是太關心,更被說是仔細研究如何增強單兵足部的防護,與對武器裝備的日常維護和戰地保養比較,對人的關心實在不多,這其實也是老的,完全以不惜大量人員犧牲來奪取勝利的觀念在作怪。

老貓也有現役的朋友,陸軍空軍都有,聚會時老貓曾拿著外軍和我軍的鞋叫朋友們試穿並選擇,要按他們的說法,什麽35XX等的軍內製造廠,通通該倒掉,這說明什麽?大家不妨想一想。

實在不想再被人以軍隊內部人士的姿態,用5公裏越野和南方氣候嚇唬人了。

我們大膽改改行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