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美軍戰略重心從歐洲東移亞太已成定局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美軍戰略重心從歐洲東移亞太已成定局


在科索沃戰事之後,美軍的戰略重心從歐洲東移至亞太地區正在逐步變成事實,傳統的歐洲優先派開始偃旗息鼓。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援引多名國防部資深官員的話說,美國將大幅削減在歐洲的駐軍,提高海外駐軍的機動性。根據這一全新的戰略,五角大樓計劃削減在中歐的軍隊和基地數量,將關閉或者縮小在德國的軍事基地,並不再在歐洲部署重型坦克師,取而代之的是裝備有輕型裝甲武裝的高速機動部隊和空降兵。現駐紮在德國的第一步兵師和第一裝甲師共計3萬人也將由兩個旅、不到1萬人的兵力替換。在“縮編”的基礎上,德國拉姆斯坦恩空軍基地等若幹大型骨幹基地仍將繼續保留。同時,美軍將在東歐國家(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和保加利亞)設立一些軍事基地、港口、機場和訓練基地,以便將來成為快速前往中東、非洲和亞洲的“可靠跳板”。

美軍這一調整將起到一石數鳥的作用。它不僅警告、懲罰了在一些國際事務上不支持自己的德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美國重要對手歐盟,同時對在美國領導的所謂反恐戰爭中“異常慷慨和大方”地為美國開放領空和提供軍事基地的幾個東歐小國桃李相報,提供必要的“保護傘”,堅定了這些新歐洲國家跟隨美國的信心,並順手牽羊地取得了波蘭科澤斯內空軍基地,得到了若幹美國“心儀已久”的原蘇聯在匈牙利、波蘭的訓練基地和靶場。

不過,美國戰略東移以後,形成了另一種“勞師以襲遠”的態勢,因為在亞洲除了日本以外,並沒有歐洲北約那樣的鐵哥們兒,這除了會造成鞭長莫及的感覺外,巨額的費用也讓美國人吃不消。當然利用新加坡的中轉軍事基地,菲律賓和日本的機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僅僅是唱空城計,威懾效果就會很不理想。

為此,五角大樓早就開始與戰略東移配套的具體做法,比如說美國政府正計劃從目前的太平洋司令部內,分離增設一個以日本為據點的獨立的“東北亞司令部”,把美國在日本與韓國的軍事基地連成一體,互成犄角,形成對東北亞的包圍態勢,一旦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附近地區發生軍事衝突,立即可以調動部署駐紮在日韓的部隊介入衝突,同時牽製俄羅斯向南延伸。同時,美國還計劃在朝鮮半島周邊建立空中和海上“兩個中心”,並已開始策劃由駐日美軍向韓國增派F-15戰鬥機和U-2高空偵察機。鑒於韓國自身防禦能力的不斷加強,加上韓國民間反美情緒高漲,同時提高在韓駐軍的機動性和戰鬥力,美國正考慮將在韓3.7萬駐軍南撤或全部撤出朝鮮半島。

另一方麵,為確保若幹年後在西太平洋軍事的“絕對優勢”,美國正在逐步加強關島基地的軍事部署,目前的計劃是在關島部署曾在科索沃戰爭中鋒芒最勁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幾十枚可在1小時內打到敵對國領土的AGM-86A型空射巡航導彈、3艘噸位最大的兩棲攻擊艦和5艘能對2500公裏外實施陸地攻擊的核動力潛艇,很可能還會增派一支航母戰鬥群駐守在關島。美國國防部還有意在澳大利亞建立新的訓練基地和補給站,加強與新加坡和泰國的軍事聯係。

《北京青年報》2004年3月30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