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武裝直升機的戰場生存力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武裝直升機的戰場生存力

在現代諸兵種協同作戰中,武裝直升機究竟有無生存能力,這個問題可謂由來已久,爭論不斷。不少人甚至認為,武裝直升機比固定翼飛機速度慢得多,在現代化戰場上無疑將不堪一擊。其實他們往往隻看到了武裝直升機速度慢和易損性的一麵,而忽略了武裝直升機高度機動靈活的另一麵。武裝直升機與固定翼飛機相比,確實存在速度慢、航程短、對氣象要求高、震動和噪聲大、出動率較低等弱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武裝直升機的固有弱點逐漸被克服,而它特有的優越性能則越來越引人注目,並在現代戰場上大顯神威,從而澄清了以往人們對武裝直升機生存能力的懷疑。武裝直升機具有較好的隱蔽性能,發現它並不容易。由於它一般都以50至100米高度超低空飛行,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雲層隱蔽接敵,憑借肉眼和雷達實在難以發現。一般來說,高速飛行的戰鬥機要在1500米高度下才能識別武裝直升機,因為高速旋轉的旋翼使戰鬥機很難發現它。即使被發現,武裝直升機也可利用其獨特的飛行能力甩掉它,或者利用地形地物隱蔽起來,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飛行狀態和飛行高度從而達成戰鬥突然性,大大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如果是在夜間,具有全天候飛行能力的武裝直升機還能憑借其精良的夜視係統進行低速貼地飛行,戰鬥機發現它的概率就更小了。即使武裝直升機已被發現,現代防空兵器也往往來不及反應,難以造成對武裝直升機的戰鬥殺傷。各種輕武器、高炮和雷達等多是用來對付中、高空飛行目標的,而對貼地隱蔽飛行和實施近距離攻擊的武裝直升機簡直無能為力。武裝直升機在防空兵器火力範圍內滯留時間有限,因此防空兵器不可能對它進行有效殺傷。目前武裝直升機在防空兵器火力殺傷區內滯留時間隻有25至50秒,以後隨著“發射後不用管”武器的大量應用,直升機在防空兵器火力殺傷區內滯留時間將減少到隻有幾秒鍾。據有關專家測算,武裝直升機在30米以下超低空以時速250千米的飛行速度飛越120°視界範圍的時間隻需3至4秒,對於地麵武器來說,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連續完成發現、跟蹤、判斷、瞄準、發射,是極為困難的。隨著高新技術在軍事上的不斷運用,現代武裝直升機還大量采取了隱身技術、抗墜毀技術、抗彈擊新技術,廣泛應用複合材料、先進夜視設備及高度綜合化和自動化的航空電子係統,新一代武裝直升機正向著更高的生存性方向發展。俄製“米-28”直升機采取多種措施提高生存能力,它的機體設計可抑製紅外輻射和減少噪聲,並在機身上敷有紅外反射率低的仿瓷塗料;在座艙周圍,加有防彈鋼板保護,風擋和兩個座艙間的隔擋均由防彈玻璃製成,油箱能夠自封等等,這些措施使“米-28”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生存能力設計上采取了短旋翼、窄機身的布局,及低反光、低噪聲、低雷達回波的措施,選用了抑製紅外輻射的“黑洞”裝置等,也大大減少了被敵發現的概率。RAH-66”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是美國為了適應21世紀的戰場環境研製的隱身武裝直升機,它采用減小雷達反射截麵積的外形設計、內藏式導彈和可收放式起落架、加裝雷達幹擾機等,使其具備更強的隱身效果。據越南戰爭的統計資料表明,美軍的AH-1G“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飛行了1344967架次,被地麵炮火擊落的隻有122架,即每飛行10779架次隻損失1架。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武裝直升機麵對大量的小口徑武器、重機槍、高射炮及先進的地空導彈,在整個戰爭中戰鬥和非戰鬥損失僅21架,隻占部署總數的1%,而武裝直升機消滅各種地麵目標的數量卻十分可觀。其中美軍投入作戰的300多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包括因意外事故墜毀的在內,一共僅損失了4架。事實雄辯地證明,現代戰場上的武裝直升機之生存能力無疑是值得信賴的。可以斷言,隨著高新技術在武裝直升機領域的不斷運用,武裝直升機的自身生存能力無疑將會得到更大改善和不斷提高,屆時素以“空中坦克”、“低空殺手”著稱的武裝直升機將會如虎添翼,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再顯神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