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撕票、拒領--台灣“公投”慘敗始末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撕票、拒領--台灣“公投”慘敗始末


  陳水扁不顧島內外強烈反對而執意推動的所謂“320公投”於20日晚結束,因投票人數未達總投票人數的一半,公投無效。當晚,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就此發表聲明指出:“3月20日,台灣當局執意舉行所謂‘和平公投’,試圖挑釁兩岸關係、分裂國家,公投結果無效。事實證明,這一非法行徑不得人心。任何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企圖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不少人撕毀“公投票”

  根據台灣有關部門的規劃,此次選舉共有3張選票,1張是選舉票,另外2張是“公投票”。選民先領取、圈選“大選”票並投到“大選”票箱後,然後再領、圈2張“公投票”投到“公投”箱。

  3月20日早上8點開始,選舉投票就開始進行,選民們紛紛到各自所在的投票所投票。為維持秩序,投票所裏裏外外部署了不少手持警棍甚至衝鋒槍的警察,據稱不少便衣警察也混雜在工作人員當中。投票所外,電視台、媒體記者拍攝個不停,投票所內泛藍、泛綠兩大陣營的支持者眼睛瞪得圓圓的,防止對方作弊。

  雖然根據“公投法”規定,撕毀“公投票”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但撕票事件仍然不少。這次“公投”有2張票,有人“誤”以為隻有1張,所以把另1張撕掉。台中縣石岡鄉67歲的巫辛霖和72歲的賴榮貴都是如此。賴榮貴被帶到派出所問話時,滿臉茫然地說:“不是投一張票就行了嗎?”兩人得知要被罰款,氣鼓鼓地說:“幹脆關起來好了!”更為有趣的是,花蓮縣第55投票所一位婦女投了一張票,誤以為手中的另一張票是多餘的,隨手就撕毀丟棄在投開票所內,但選務人員當時沒有把她留下。等她離開投票所10多分鍾後,管理人員猛然想起,立即向警衛報案,但一直沒有查出這位婦女的姓名。

  由於氣氛緊張,投票所發生了幾起意外事件。屏東縣鹽埔鄉仕絨村村民林牛20日上午排除領取“公投票”時,突然臉色發黑倒地,選務人員緊急將林牛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圍觀的村民看到這一切,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陳水扁把這次選舉搞得太複雜,老人家搞不懂,才會緊張到發生心肌梗塞。

  在泛藍、泛綠兩大陣營的正、反宣傳下,選民的“公投”表現壁壘分明。泛綠支持者固然領票較積極,但退伍老軍人、泛藍鐵票區領取“公投”票者寥寥可數。台南市東區專為老退役軍人設置的第74投票所,20日有407人8點不到就前往排隊。投完“大選”票後,他們就迅速離開投票所。經驗豐富的選務人員知道老退役軍人不領“公投票”,但依規定把“公投票”拆封後放在票桌上,但等了一天也無人光顧。據稱,第74投票所是台南市唯一“公投”零票的投票所。

  名人拒領“公投票”

  對於是否“公投”,島內政壇重要人物采取了不同的投票策略。

  泛藍軍采取分擊合擊的策略。一大早,連戰、宋楚瑜就趕往戶口所在地的投票所投“大選”票,但公開拒領“公投票”,鞏固基本支持者;但連宋競選總部主委、“立法院長”王金平領取“公投票”,爭取中南部本省籍選民的支持。台北市長馬英九沒領“公投票”,並婉拒媒體采訪。

  新黨前召集人、島內知名政論家趙少康投完“大選”票後,特意對著諸多記者拍了拍胸前掛著的“拒領公投票”的牌子。對趙的舉動,當時支持“公投”的泛綠支持者破口大罵。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也沒有領取“公投票”。

  著名影星林青霞也特地從島外趕回來。她陪同80多歲的老父親到台北市延吉街投票所投票。林青霞和其父外衣上“拒領公投票”的貼紙格外引人注目。林還把準備好的貼紙分發給圍觀的民眾,希望大家“保持冷靜,珍惜自己的一票”。

  陳水扁、吳淑珍在眾多保鏢的簇擁下,到離“總統府”不遠的一所小學投了“公投票”。泛綠的所有重要人物,包括李登輝等人都投票支持“公投”。選前2天表示支持陳水扁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也投了“公投”票。住在台南縣官田鄉老家的陳水扁之母李慎,20日一大早就由人陪著到附近的投票所。她投為“大選票”後,轉身準備離開,後來在陪同人員的提醒下,才想起要投“公投票”這檔子事。

  “公投”兩題目沒有過關

  泛綠軍選戰的主要策略是把“大選”與“公投”綁在一起。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周,陳水扁陣營以“拚台灣曆史上的第一次公投”作為選戰軸心,借拉高“公投”投票率護送陳水扁上壘。為此,陳水扁一次強調“公投意義重大”,並煽動說“反對公投者都是敵人”、“反對公投就是違法”。民進黨更是兵分多路,透過街頭巷尾發“公投”傳單、廣告宣傳、造勢晚會等方式,試圖讓“公投”議題發酵。但“公投”投票結果顯示,台當局精心策劃的“第一次公民投票”,皆因領票人數未達50%的門檻,被島內民眾否決。依照所謂“公投法”規定,“公投”的兩個題目必須有超過二分之一選民領票,且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才算過關。結果,“公投”第一案“強化國防”的領票率僅為45.17%,投票結果為否決。第二案“對等談判”領票率僅為45.12%,投票結果為否決。“公投領票率”最高的三個縣市是台南縣、嘉義縣、高雄縣,都是民進黨執政縣市。領票率雖然很高,但分別隻有58%、55%、53%。領票率最低的連江縣、金門縣,隻有2%左右。“公投”兩案之所以被否決,主要原因有二個方麵:

  最主要的原因是,陳水扁等“台獨”勢力寄望通過此次“公投”,建立“公投機製”,為未來的“公投製憲”、“台獨建國”做準備。島內民眾擔心,“公投”兩案一旦過關,等於替陳水扁打開了“公投建國”的缺口,未來勢將“觸動最敏感的兩岸關係”,甚至引爆兩岸戰火,“危及每個人的身家性命、台灣的安危與國際處境”。因而,島內民眾通過“展現集體意誌”,表達對陳水扁“公投”的不滿,“拔掉兩岸戰火的引線”。

  其次,“公投法”是島內政治鬥爭的產物,所謂的“第一次”是陳水扁“政權保衛戰”及政治鬥爭的工具,本身違背“公投法”所規定的條件,即台灣“遭受外力威脅,主權有改變之虞”;加之“公投”兩題目本身是台當局的既定政策,根本沒有“公投”的必要,連陳水扁自己也公開表示,“公投不過關,美國的導彈照買”。“公投”的正當性不足,陳水扁最為依賴的“山姆大叔”認為“公投沒有必要”,質疑陳水扁“動機可疑”,島內不少選民投票時更表示,“公投投票”是“多餘的”、“浪費納稅人的錢財”,“公投”兩案最終被半數以上選舉人否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公投”失敗讓陳水扁臉上無光

  島內媒體說,“公投”兩案連法定的第一門檻也沒有過,“跌破不少人的眼鏡”。而美聯社報道說得更明白,“陳水扁極力鼓吹的公投遭到了失敗”。極力鼓吹“公投”的陳水扁自覺臉上無光,但卻打腫臉充胖子,拚命往臉上貼金,說什麽“公投是台灣的第一次,民眾未盡了解,但已寫下曆史”。陳呂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邱義仁表示,“公投未過關,非常可惜,但這是台灣民意踏出的成功的一步”。

  但島內輿論卻並不這麽認為。《中國時報》指出,投票人固然珍惜自己的“第一次”,但不投票與投廢票的人更是如此,他們表達了對“公投”本身以及對陳水扁當局(不滿)的民意;民進黨用“民粹主義”、“用人民意誌解釋公投”,但逾半數公民所展現的意誌則是“反民粹的”,這等於給所謂“公投”“重重的一擊”。

  “公投”未過關意味著“台獨”勢力利用“公投”來煽動“台獨”、煽動對大陸敵意的伎倆以失敗告終。至於“公投”未過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首先,根據相關規定,陳水扁3年之內不得再重提這兩個題目進行“公投”。其次,過去,陳水扁鑽“公投法”中“防禦性公投”條款的漏洞,隨時可以發動“防禦性公投”。但經由逾半民眾“對320公投的公投”,民進黨、“台獨”勢力今後在“公投”問題上“必須更為慎重”,不能隨意發動所謂“防禦性公投”等形形色色的“統獨公投”。再次,過去,泛綠軍給“反公投”的泛藍軍扣上“反改革”、“反民主”的帽子,經由“第一次公投”的重挫,“陳水扁不太好再打這張牌了”。藍天(來源:中國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