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現代反諜聲音竊聽技術:警惕聲音泄“天機”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現代反諜聲音竊聽技術:警惕聲音泄“天機”

2004年03月23日 10:09 解放軍報

  中國有句成語叫作“隔牆有耳”,美國有個警句叫作“多嘴能沉船”,中東地區有句諺語叫作“躲在洞裏的老鼠也有耳朵”。這些成語、警句、諺語都是告誡人們在談論機密事情時要小心,千萬別被人偷聽了去。前不久,英國前國際開發事務大臣肖特揭露英國在去年3月伊拉克戰爭前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辦公室進行

  竊聽。這一事件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那麽,現代竊聽者都是采用些什麽手段進行
竊聽的呢?請看“隔牆有耳”係列報道———

  □樂俊淮

  竊聽的手段有3種———聲音竊聽、有線電話竊聽和無線電波竊聽。今天我們先來談談聲音竊聽。

  鑽進房間裏的“電耳朵”

  聲音竊聽是一種古老的方法。它是直接拾取從空氣中傳來的聲波從而獲得談話內容。隨著現代聲音竊聽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許多類似人耳功能的“電耳朵”。它們有的像黃豆粒或針尖那麽小,有的做成和電源插座一個樣,拾音範圍都在10米以上,連寫字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把它們埋設在牆壁裏或房間內,然後用一對導線將信號引出來,竊聽者就能聽到室內的談話,也可以用錄音機記錄。這種竊聽方式叫作專線話筒竊聽。當然,“電耳朵”的埋設方式很巧妙隱蔽。有的竊聽話筒被安裝在牆麵的自然裂縫裏;有的把連接話筒與放大器或錄音機的金屬導線沿著建築物的鋼骨架或其他金屬管道敷設,在容易被肉眼察覺的地方則使用導電油漆代替導線。

  由於專線話筒竊聽係統隱蔽、耐用、效果好,間諜把它作為竊聽的主要工具。據美國反間諜機關的檔案記載,1960年以前,在美國駐蘇聯的大使館內查獲了130多個竊聽器。1964年春,美國的反竊聽專家又在大使館大樓的內牆裏挖出了4 0個專線話筒。原來,1953年蘇聯政府在幫助美國大使館大樓改建時,就把這個專線話筒竊聽網安了進去。就這樣,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向蘇聯克格勃“義務”提供了10年的情報。

  會偷聽的“鳥槍”

  在某國一公園內,遊客們散步、騎馬、劃船,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在湖邊的灌木叢中,一枝烏黑的“鳥槍”架在三腳架上,槍口始終瞄著在湖心的一條劃艇,那上麵有對似乎在熱戀中的男女正在交談。守在“鳥槍”旁的兩個男子則聚精會神地戴著耳機。直到劃艇上的男女上了岸,兩個男子才收起“鳥槍”悄悄離去。原來,他們是該國反間諜機關的偵探。利用“鳥槍”,他們偷聽了男女間諜在劃艇上的全部對話。

  “鳥槍”是一種“追捕”聲音的設備———遠距離定向話筒竊聽器。借助這種竊聽器,可以聽到幾百米甚至更遠的聲音。它的工作原理和擴音機的原理差不多,隻是其話筒體積要小得多、靈敏度要高得多。“鳥槍”槍管上有規律地開有許多小孔。當聲波從正前方傳來時,經過小孔進入槍管就會增強,而當其他聲波從槍管兩側傳來時,穿過小孔就會互相抵消。遠距離定向話筒竊聽器還有做成拋物麵形和喇叭形的,主要設立在兩國對峙的邊界線或軍事分界線上。

  鞋跟裏的“間諜”

  一個早晨,某國大使館的保安人員用無線電搜索機作例行檢查時,突然收到了大使同別人的談話聲。根據電波的方向,保安人員來到大使的辦公室,遞上一張紙條:“請您走出辦公室並繼續談話,但是要小心講話的內容,因為您正在被竊聽。”大使走出辦公室,但搜索機裏仍然響著他的聲音。這說明竊聽器就在大使身上。保安人員圍著大使檢查了好久,直到最後脫下了他的皮鞋才發現,原來竊聽器就藏在大使的皮鞋後跟裏。

  大使皮鞋裏的竊聽器是一種無線竊聽器。它所竊取的聲音是通過無線電波傳送到竊聽接收機的。在無線竊聽器裏,除了有話筒,還有把微弱信號功率放大的電子線路以及發射天線和電池。德國PK電子器材公司公開出售的一種微型無線竊聽器隻有6克,用一節1.5伏的紐扣電池可連續工作12小時。它的體積很小,包上膠泥就可以用氣槍射到房間的窗戶旁,使其牢固貼附在牆上,把竊聽到的談話聲用無線電波發送到一二百米外。無線竊聽器體積小、重量輕,不需要敷設傳輸導線,可以在一個地區布設若幹個,用一個接收機進行接收。它還可以做成子彈、炮彈,發射到敵人陣地裏偵察動向。正因為如此,無線竊聽器已經成為竊聽最主要的工具。

  “看得出”的聲音

  以上的方法都是直接竊聽,還有一些間接竊聽的方法,如口型分析法、激光竊聽法和微波竊聽法。

  有的場合,能夠看到講話者卻聽不見他的聲音,這時就可以用帶有長焦距的攝像機,拍下講話者的口型和手勢,然後用口型分析法“看出”他的聲音。事實上,許多聾啞人就是用這種方法來理解別人的語言內容。對於一個長期接受這方麵訓練的特工來說,同樣可以做到。有時幾個特工合作,甚至能把講話內容一字不差地還原出來。他們被稱為“唇讀間諜”。

  激光竊聽法則是利用激光發生器產生一束極細的激光,射到被竊聽房間的玻璃上。當房間裏有人講話的時候,玻璃會受室內聲音的變化而發生輕微振動,從玻璃返回的激光自然也會隨著這種振動發生變化。在室外的人用專門的激光接收器對其進行接收,就能解調出聲音信號,用耳機監聽室內人的講話。

  微波竊聽法的原理同激光竊聽比較相似,但微波的方向性不如激光那樣強,它的反射波在一定區域內都可以收到,所以竊聽者可以藏在被竊聽房間周圍的許多地點。1945年,莫斯科向美國大使哈裏曼贈送了一件珍貴的禮物———一個雕刻非常精致的美國國徽。哈裏曼把國徽懸掛在書房裏。他總是習慣在這裏和人密談。哈裏曼並不知,國徽裏藏了一個微波反射器,聲波會激起它的振動。蘇聯特工就在與美國使館一街之隔的房子裏向國徽發射比較強的微波,同時用一個靈敏度很高的微波接收機接收反射回來的微波,從而竊聽美國大使在書房裏的談話。這個秘密活動一直到1952年才被發現。

  現代聲音竊聽技術還在不斷發展,納米技術、微電子技術、遙感技術、空間技術等高新技術正促使它變得更加隱蔽、方便、高效,成為了無孔不入的“順風耳”。

(國防報2004年03月23日第3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