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亮相珠海的最新型米格機:MIG-29M2(多圖)
2004年03月19日 12:08 千龍新聞網
根據新聞報道,俄羅斯將派出最新型的MIG-29M2型戰鬥機參加2004年珠海航展,那麽這種戰鬥機究竟有何特色呢?千龍網組織了這篇文章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這種代表了俄羅斯航空科技進步的戰鬥機。
在2002年冬季俄國人努力擠進奧地利戰鬥機采購計劃的過程中,筆者有幸被米格設計局邀請,參觀這家航空領域的傳統業者的現狀,討論其未來的發展,參觀其位於Luchovit
sy的生產設施——並且能有機會在拉蒙斯科伊空軍基地試飛米格29家族最新的打擊者——米格29M2,上述所有的這一切,在2003年2月份順利成為現實。
停在朱可夫斯基空軍基地米格設計局專有停機坪做飛行準備的米格29M2原型機。(佐爾格.馬德爾拍攝)
朱可夫斯基——拉蒙斯科伊空軍基地是個不折不扣的名聞遐邇之處,充滿了許多能讓你勾起對往事回憶的東西——這種念頭在當載著筆者的大巴從蘇霍依設計局,圖波列夫,伊柳申設計局各自的停機坪前依次通過,駛向米格29M2所在停機坪的路途中在筆者的腦海裏閃現。我也在短時間內思索了千百次:“這地方的每一處,這上麵所有東西都被外層空間的間諜衛星拍攝過……”。不過,這樣的思索很快被打斷了,我爬進了米格29M2的座艙。當前座位飛行員帕維爾.弗拉索夫關閉座艙蓋以後,刺骨的寒風被徹底阻隔在座艙之外,這樣我就能開始專心地逐一打點我的裝備了——飛行裝具,照相機,電池……
在米格29M2後座艙裏的佐爾格,馬德爾(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
與我以前有機會在匈牙利駕駛做過特級飛行的的米格29UB教練機相比,我立即體會到了米格29M2後艙視野的顯著改善。不知何故我有一種如同坐在了縮小版的F15E打擊鷹戰鬥機後艙裏的感覺,我的雙手可以相當自由舒展,並且很自如的彎曲倚靠在座艙蓋的內緣上。此次飛行任務的目的有二,1.它是一次航拍任務(為此筆者攜帶了兩部相機)2.俄國人希望籍此充分展示米格29M2戰鬥機本身以及其做了升級工程的座艙功能,在此前的飛行簡介會上,我與俄國人達成了一致,此次飛行過程中將不會進行特級飛行。所以,我們在從朱可夫斯基——拉蒙斯科伊空軍基地那極富傳奇色彩的長達5公裏(5000米/15000英尺)的跑道起飛了以後,將折向東,在基地中心以及其周邊的積雪鄉村地帶上空做低空通場,然後在我的直接操縱下做8轉彎的動作。
坐在緊隨我們這架米格29M2後麵飛行的米格29UB教練機後座的馬丁.羅森克蘭茲沒過多久就馬上大呼小叫起來“你那架米格機居然不拉煙!!!”實際上,其後的照片也清楚顯示了米格29M2采用的這種新式引擎的確沒有類似於作為其原型引擎的RD33S的拉煙現象。
當在這種天候進行長時低空飛行時,能見度和對比度都呈下降趨勢,密集編隊就顯得比較危險了,為此我們決定做些向上為時30秒種的急速躍升,直至我們衝破雲霧進入一碧如洗的藍天為止。我們在新的高度重複以前的編隊隊型,同時也做相關的拍攝工作。我們駕禦著米格29M2在藍天裏風馳電掣,坐在座艙裏,在飛行過程中一直哼著輕歌劇旋律的帕維爾則利用我儀表板左下側的那個MFD演示著模擬的目標。我按了一個功能鍵將MFD轉成英語操作界麵,然後我們對這些虛擬的目標進行威脅程度分析管理以及鎖定的工作。接著,帕維爾抬起他的手示意讓我接手進行單獨的測試。在對米格29M2進行HOTAS操作時,我發現它不像我曾經駕駛過的在同樣在中空空域飛行的F-16D BLOCK42一樣過於的反應靈敏。我就此問詢帕維爾,他隨即向我展示了這種電傳飛機的線控靈敏度的可調節性。在“完全”一擋位,我就算是搬動操縱杆機體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在我們轉向飛回朱可夫斯基基地之前,當帕維爾向我展示了一個完美無缺的筒滾攻擊機動後,我將靈敏度擋位調整至“30%”後,然後嚐試了一些我想做的動作,像是利用極佳的加速進行一個躍升轉向動作,最後再進入Sloppy滾轉。
是的,米格設計局製造了一架性能得到極大提升的飛機,米格29M2無疑是一件精心打造的機械工藝品。在我們回返機場的途中,一個閃現在我腦海裏的念頭居然是:“我們(奧地利)的官員沒有讓空軍接收這種他們完全可以負擔得起的飛機是不明智的”。
不過,這次飛行對任何一家嚴肅的航空雜誌而言,都是一次珍貴的機會和一次極佳的經曆。要知道能到這裏來並且“預訂”試飛他們僅有的原型機絕對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稍事休息以後,飛行後的總結簡介會又開始了……
根據米格設計局副局長V.梅勒西科夫以及飛行業務主管帕維爾.N.弗拉索夫的介紹,米格29未來的改進有兩個方向:
1.在米格29K的基礎之上,將發展規格高度統一的單座和雙座多用途的,艦基和岸基兩用的戰鬥機(米格-29K/KUB "9.41/9.47"工程)以及(米格29M1/M2“9.25-1/9.25-2”工程);
2.在基本型的米格29係列戰鬥機基礎上,進行不同程度的升級工作,像是從米格29SD(“9.12SD”工程)到目前最為先進的米格29SMT(“9.17”工程),以及米格29MT2(“9.17-2”工程)。
帕維爾.N.弗拉索夫,俄羅斯聯邦英雄,米格設計局在朱可夫斯基基地的直接主管(佐爾格.馬德爾拍攝)
米格29M2(工廠工程編號:9.25,伊茲德利耶5)
我在朱可夫斯基/拉蒙斯科伊空軍基地試飛的編號為154的那架米格29M2飛機是在以前的米格29M(“9.17”工程)基礎上發展的第四種型號的原型機,擁有全新設計的前機身,大直徑尺寸的氣泡式艙蓋,新式的數字化線傳飛控係統,擁有祖克-M雷達的新式火控係統以及經過升級的武備選裝係統。它是艦栽的米格29K/KUB戰鬥機的岸基改進版,被設計用以執行在高電磁幹擾環境中,在低空攻擊高價值目標的任務。該項修改設計曾被提供給馬來西亞,將其現役使用的米格29戰機改造成為一種多用途戰鬥機。在瞄準到目前為止被蘇霍依設計局占據的攻擊戰鬥機的市場之外,米格設計局希望能為其新式的單座MIG29 SMT戰鬥機在可能的投標行動中提供一種包含其全部戰鬥功能的雙座戰鬥教練機支持---現有的常見的米格29UB雙座教練機是沒有裝備雷達的,這被認為是不符合要求的(奧地利就是這樣認為)。
在參加由馬來西亞於2001年10月9日到14日間在朗卡維舉辦的LIMA 2001防禦展覽會前,這種先進戰機於2001年9月26日在臨近莫斯科的朱可夫斯基測試中心進行了首飛。雖然這種新式戰機有著與基本型號米格29戰機相近似的外形輪廓,米格29M2卻是一種全新的戰鬥機,它有更遠的作戰半徑,它擁有現代化的機載設備,它有4餘度的線傳飛控係統,它增加了有效的戰鬥負荷,武器的使用範圍也有所增長。
米格29M2擁有延伸的打擊功能,包括在敵人複雜的電子對抗環境裏在低空進行集團化的對地攻擊,並同時保持高效的空戰能力。它裝備有祖克M雷達,並且能夠承載4500公斤的武器負荷,包括有KH-31A(AS-17“氪”)導彈,KH-35U(AS-20“凱亞克”)反艦導彈,KH-31P反輻射導彈,Kh-29T/TE (AS-14“小錨”)空對麵導彈以及KAB-500Kr製導炸彈。
因為這種雙座戰鬥機的兩名飛行員有明確的分工以及機載設備性能顯著提高的原因,米格29M2戰機與它的單座競爭者相比,在複雜的戰鬥環境下有著更高的戰鬥效能。
米格29M2座艙的儀表板幾乎被3個大尺寸的MFD完全占據(佐爾格.馬德爾拍攝)
MFD的質量好得超乎想象,可以看到即便有外界強光的影響,MFD仍然提供了極佳的能見度(清晰度)。(佐爾格.馬德爾拍攝)
米格29M2的基本數據
米格29M2是一種先進的,真正的多用途戰術戰鬥機。它可用以遂行製空,對地攻擊,海軍高空精確製導武器投放控製的任務。它擁有更大的武器載荷以及作戰半徑,它的使用壽命也得到了增長,是老式的基本型號米格29的當然換代產品。
工程代號為9.14的原型機(07682“407”)在1985年2月13日進行了首飛,其後卻變成了9.13工程(米格29S)。它的主要特點在於重新設計了機身,由兩具加力推力為86.3千牛(19400磅)的克裏莫夫RD-33K渦輪風扇發動機(米格29K發動機的“岸基”版本)提供動力,它有一套三餘度的模擬線傳飛控係統用以控製橫向操縱,在局部區域該係統為四餘度的。而副翼和方向舵則由後備的機械液壓係統控製(俯仰的線傳飛控係統直至1996年末才被研製出來)。它有一個準“玻璃化”的座艙係統,有兩個單色(綠色)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四周沒有按鈕,但卻有雙杆操作係統)。最後,它的機身做了修改,即將後部的重心位置延伸以保持其靜穩態性。
MIG29M2從朱可夫空軍基地起飛後不久所拍攝的照片,由照片可見其飛行高度還是比較低的。(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
最初的6架原型機和一架靜力實驗用的機身在1986年4月25日使用RD33發動機進行了飛行,第一次使用RD-33K發動機(以前是在921工程進行測試的)的飛行則是在1987年9月26日;第一次公開展出是於1992年2月在馬諸利希可飛機場進行的;1995年11月16日則開始了對米格29原型機的空中加油演練,該演練在次年2月完成;加大發動機進氣道尺寸並配之以活動的遮板可在飛機起飛時加大進氣量;早期的在進氣道內的FOD門被更輕型化的可收放式的格柵所取代,這樣還可取消機翼上方的進氣窗,進氣道內部導管的中心部分由輕型化的鋁鋰合金製成,可以顯著提高內部燃油載荷;新的進氣道在921進行了測試;內部的總燃油載荷達到了5700升(大約等於1506美標加侖;1254英標加侖)。機翼部分也進行了重新設計,機翼前緣進行了銳化,增加了副翼翼展;加厚的翼尖有前後向的雷達警告接受機;翼尖具有更加圓滑的後緣;更大的,銳化了的並且纖細了翼根前緣邊條;擁有鋸齒前緣的放大了尺寸的水平尾翼。前機身采用了鋁鋰合金,後機身則采用焊接鋼結構。機頭長度增加接近20厘米(近7英寸);艙蓋罩升高達40厘米之巨;在機身背鰭處有以海狸尾部扁平結構形式的敵我識別天線(IFF)以及Gardeniya幹擾器天線;製動傘的整流罩則在兩具尾噴管中間的上部;有一具收放式的蜂窩複合材料質地減速板。用KT-209主輪加強起落架;廣泛采用雷達吸波塗敷材料噴塗機身用以降低機體前方的雷達散射截麵積(RCS)。
米格29M2正在朱可夫斯基空軍基地周圍的一個小村落的上方做低空滾轉(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
法佐特龍的祖克-M雷達及其它航電設備
祖克M也被賦予了NO10M的編號,未經證實的東歐消息來源稱祖克M雷達采用了平板縫隙陣天線,並且用代號為巴吉耶特的計算機處理器替代了原來的基線雷達C.90處理單元。該雷達采用巴吉耶處理器極大地拓展了其空地模式的範圍:包括有波束掃描地麵成像,地麵固定目標探測,地麵活動目標指示(MTI,亦即Moving Target Indicator),地形規避以及多普勒波束銳化。來自俄羅斯的消息來源指祖克M雷達將用於米格29改型計劃。
祖克M雷達的綜合數據
頻率範圍:8-12.5G赫茲
探測距離:120公裏(前半球RCS為5平方米的目標)
目標跟蹤能力:探測10個目標的同時最多可同時跟蹤其中4個
掃描角度範圍:-40度/+55度(俯仰方向);±85度(左右水平方向)
自重:180公斤
米格29M還采用了新型的OLS-M遠距離前視紅外搜索跟蹤探測器(IRST),
並且有加裝了與IRST使用同一玻窗係統的的電視觀測係統和激光偵測指示儀。TS101處理器采用了新的軟件。A-331 Shoran式金屬幹擾箔條/紅外誘餌投放裝置被重新安裝在背鰭位置。
飛行中坐在米格29M2寬敞的後艙的佐爾格,請注意其右後方向那架伴飛的米格29UB,米格29M2所有空中飛行姿態的照片都是由坐在米格29UB座艙裏的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的(佐爾格.馬德爾拍攝)。
米格29M2擁有放寬了的攻角限製(最初測試的可控攻角為30度,這個數據在其後的測試得到了增加),這使得操縱它飛行更加地得心應手。米格29M2還擁有更加好的飛行機動性能,經過提高的巡航能力。它的翼下有8個固定掛點,提供4500公斤的載彈量能力。它可以掛載4枚激光製導的KH-25ML(AS-10“克倫”)導彈或Kh-29L(AS-1“小錨”)導彈;反輻射的Kh-25MP(AS-12“克格勒”)或是Kh-31A/P(AS-17“氪”)導彈;或者掛載8枚RVV-AE(R-77,AA-12“蝰蛇”)中程空空導彈,R-73E(AA-11“射手”)近距空空導彈或是KAB-500KR 500公斤級的電視製導炸彈。根據筆者在拉蒙斯科伊空軍基地的觀察,為了能夠向國外的購買者證明武器的可靠性,米格設計局最近購買了大約15噸的俄羅斯最新式的製導彈藥供其演示消耗。
米格29M2機炮的備彈降至100發。
米格29M2在中空飛行的壯麗畫麵(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
新型米格機采用的焊接鋁鋰合金機體結構造價昂貴,並且遠沒有達到預期中的顯著的減重效果。1993年因為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的鑒定驗收測試工作還曾一度被擱置。米格29UBM教練機(工程代號“9.61”)計劃完全被放棄,並且米格設計局在那段時間沒有從俄羅斯空軍獲得哪怕是一架飛機的定單,直至1999年末,米格29M2的研製工作才又重新展開。米格29M2(2001年在莫斯科航展上被首度披露,隨即它參加了不久以後舉辦的馬來西亞航展)是一種雙座的由基本的“支點”戰鬥機衍生的打擊戰鬥機。它被用以遂行以低操作成本打擊高價值,高危險環境目標的任務。它在2001年9月26日在朱可夫斯基空軍基地完成了它的首飛。這種飛機是艦載米格29UKB的“岸基”版本,它擁有可折疊的機翼(原文如此,譯者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機翼的折疊接縫處在哪裏)和法恩佐龍-NIIR公司的祖克M多模雷達。米格29M2隻采用機內油料的航程大約是1079海裏(2000公裏,1242英裏),如果加掛3個副油箱航程將會顯著增大到1726海裏(3200公裏,1988英裏)。
祖克M雷達的性能和表現
法恩佐龍-NIIR公司的祖克M雷達屬於X波段(8到12.5 G赫茲)機載多模雷達家族的成員。它也同時被賦予NO10的編號,該雷達最初被設計用於安裝在米格29(工程代號“9.16”)原型機上並於90年代早期在米格29M戰鬥機原型機上進行了機載飛行實驗。在2001年底和2002年初,這種雷達的一種衍生產品被研製出來以作為米格23飛機的潛在的性能提升設備。來自俄羅斯的消息來源稱該雷達采用了直徑為680毫米的平板槽式陣列天線(亦即平麵縫隙陣列天線),它擁有一個信號接收機,一個先進的數字控製器,一個數據和信號處理器,一個同步器,一個雷達電源供應裝置,一個雷達輻射器,一個發射機和電視成形單元。
莫斯科2001年航展展示的祖克M雷達天線(馬丁.羅森克蘭茲拍攝)
祖克係列雷達的工作模式
這種雷達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嵌入式檢測能力,並且按照空-空模式以及空-地模式標準細化的如下15種可靠的操作模式:
空——空:
上視/下視搜索能力,邊掃描搜索邊跟蹤能力(TWS)—可以跟蹤10個目標並同時打擊其中的4個(多目標打擊能力)。
空戰模式:
垂直搜索;平視顯示儀搜索,大角度搜索,在低空空域戰鬥飛行狀態下的精確瞄準以及自動的地形規避能力。
空——地:
實時波束掃描地麵成像;多普勒波束銳化;合成孔徑測繪;同時打擊4個目標的多目標打擊能力(原文如此,譯者要問:這是雷達空地模式的內容嗎?);地麵活動目標跟蹤指示功能;升級空地測距和導航能力;
使用狀況:
在2001年底和2002年早期,祖克機載多模雷達家族又增加了祖克-8-Ⅱ,祖克-27,祖克-F和祖克-M這一係列新的衍生成員。根據簡氏防衛年鑒的消息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01年6月訂購了100台祖克-8-Ⅱ雷達樣機用以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J-8-Ⅱ截擊機的機載雷達進行翻新改造。而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蘇-30MKK也裝備了祖克-M-S雷達。但是,消息也顯示最早交付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20架蘇30MKK戰鬥機裝備的是法恩佐龍-NIIP公司的機械掃描雷達的一種衍生型號:N001VE。作為祖克家族的一員,祖克-MF已被選定作為俄羅斯聯邦第5代先進戰機的機載雷達候選者之一。(原文作者:佐爾格.馬德爾,奧地利人,航空專業記者以及《簡氏防衛周刊》特約記者本文由馬赫編譯千龍軍事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