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登陸作戰的坦克裝甲部隊核爆沾染區突擊(組圖)

(2007-02-08 21:30:33) 下一個

登陸作戰的坦克裝甲部隊核爆沾染區突擊(組圖)

2004年03月18日 15:46 艦船知識網絡版




坦克在穿越沾染區時要注意防護措施


  核條件下作戰,坦克裝甲部隊應盡量繞過核爆炸形成的沾染區,或待輻射值下降後通過沾染區。但是爆區往往也是交通要道或敵軍的重心所在,而且敵軍也可能進行核、生、化武器襲擊,因此完全避免爆區作戰是不可能的,有時還必須在高輻射的爆心地區作戰。

  沾染程度與部隊選擇

  爆區的沾染程度可分輕微沾染區、中等沾染區、嚴重沾染區、極嚴重沾染區。不同的沾染程度對作戰行動的限製條件有很大差異。高空核爆炸、大比高空中爆炸、中比高空中爆炸對地麵造成的放射性沾染較輕,部隊可立即進入爆心投影點。小比高空中爆炸主要用於殺傷野戰工事內的人員,破壞較堅固的目標,如地麵放射性沾染會給部隊行動帶來一定影響。地麵核爆炸造成的沾染嚴重?部隊幾天內難以進入爆心.核打擊部隊製定核突擊計劃時,應該考慮對地麵部隊行動的影響,選擇合適的彈種、當量、比高和突擊時機。

  輕微沾染區內,隻需要適當控製活動時間,部隊可徒步通過。中等沾染區,需要限製活動時間,部隊可徒步或乘車通過。嚴重沾染區,需要嚴格限製活動時間,部隊隻能乘車通過。在極嚴重沾染區內,應避免地麵活動,部隊需要迂回或乘裝甲車通過。

  不同兵種之間的機動和防護水平差異,決定了擔負爆區作戰任務的部隊主要是坦克裝甲部隊。坦克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可以縮短在沾染區停留的時間,車輛自身的三防設備可以保護乘員,裝甲可以削弱輻射強度。坦克的厚裝甲可以削減早期輻射強度,根據試驗,每經過28毫米厚的裝甲,輻射強度就可以削減50%。除坦克外,一般的裝甲車輛沒有這麽厚的裝甲防護。因此,隻有用坦克底盤改裝的重型步兵戰車、坦克架橋車、坦克搶救車、彈藥車才能在核條件下全程伴隨坦克作戰。有輕裝甲防護的空降裝甲分隊、兩棲裝甲分隊、裝甲步兵分隊、自行火炮分隊有良好的機動性,可以縮短在沾染區停留的時間,即使在嚴重沾染區內也可以短時間執行任務,突擊高價值目標。




空爆核彈攻擊島嶼


  部隊任務

  坦克裝甲部隊主要擔負下列幾種任務:

  擔任第一梯隊,進攻敵堅固設防的要點?通常交替使用常規武器與核武器實施火力準備.坦克裝甲部隊主力應編入第一梯隊?充分利用火力準備效果發動進攻,擴大戰果。特別是在戰鬥的關鍵時節,如突破階段,我利用核武器突擊敵前沿陣地時,攻擊部?分 隊應迅速行動,乘敵傷亡重大,部署混亂,機動受阻,指揮失靈等有利時機,分割圍殲敵人,占領控製有利地形,使敵陷於被動。而後,乘敵後續不濟,或無力作出反應之前,迅速調整部署,繼續發動進攻,完成戰鬥任務。

  擔任先遣支隊,搜索殲滅敵預備隊或追擊潰退之敵。核突擊後,先遣支隊先於主力行動,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核突擊後效,消滅殘存的敵人,特別是摧毀敵核、生、化武器,而且還要搜索、引誘、阻擊、包圍敵軍預備隊和主力部隊,為核突擊創造條件。遭遇優勢敵軍,常規條件下是不利的,核條件下有時反而是好事,查明情況後,上級可令先頭部隊與敵脫離接觸,必要時可以用直升機從低空中撤出乘員,然後對敵軍暴露出的重兵集團進行核突擊。

  執行縱深打擊任務,坦克裝甲部隊利用密集核突擊開辟出的核走廊,迅速穿插到敵軍後方,特別是打擊敵指揮機關、核生化武器。

  擔任預備隊,隨時接替失去戰鬥力的部隊。核條件下力量對比轉換迅速,坦克裝甲部隊戰損率很高,消滅被合圍之敵。核條件下作戰,由於核武器的威力和機動性,比集中大量火炮更適合消滅被合圍的敵軍(一枚萬噸級核彈的威力,相當於200門122毫米榴彈炮齊射15分鍾)。對被圍之敵的核突擊,通常需要遵守突然性的原則,但在戰役收尾階段,如情況允許也可首先用火炮或飛機給被合圍的敵軍送達《粉碎通知書》,如其不在規定時間內到規定地點去投降,則堅決進行核突擊。然後坦克裝甲部隊視戰場情況,立即或延遲一段時間後向爆區突擊,消滅殘餘的敵軍。

  作戰特點

  爆區作戰以殲敵有生力量為首要目標,原則上不占領有殘餘輻射地區。

  經常發生遭遇戰?遭遇戰的特點是雙方情況不明?有暴露的側翼和間隙。遭遇戰中應該勇敢堅決,積極奪取戰鬥主動權。分隊指揮員應盡量保持分隊的機動性,應根據敵軍兵力大小決定展開隻前衛或展開整個分隊。

  由於核火力的威力,坦克裝甲部隊可以在兵力不占優勢,甚至劣勢的情況下發起進攻。因為遭到核突擊的目標基本喪失整體作戰能力,處於分散、混亂的狀態,這時坦克分隊保持嚴整的隊形,統一協調的行動,完全可以打垮數量眾多的敵軍。

  規模小,合成程度低。通常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在極嚴重沾染區,坦克分隊隻能獨立作戰。裝甲步兵和自行火炮無法在極嚴重沾染區行動,炮兵通常在爆區外擔任火力支援任務,關鍵時刻武裝強擊機和直升機可以提供重要的支援火力,但坦克營主要依靠自身火力作戰。在爆心地區獨立作戰的坦克營需要加強少量相同底盤的三防偵察車、掃雷坦克、坦克架橋車、坦克搶救車以及坦克底盤彈藥車。




地爆核武器對地麵沾染嚴重,幾天內部隊難以進入沾染區


  戰鬥隊形更加多樣,在敵防禦縱深不大的情況下?坦克裝甲部隊戰鬥隊形可以分成第一梯隊和預備隊。坦克分隊除常規條件下中常用的橫隊、左右梯隊、前後三角隊形外,還可以直接使用縱隊衝擊。縱隊衝擊時不便對正麵發揚火力,但側射火力強,而且突破後易於保持隊形,作戰靈活性更大,適合在核條件下和複雜地形上使用。

  核化條件下,雙方戰鬥激烈,情況變化急劇,人員傷亡大幅度增加,戰鬥節奏大大加快,常規火力打擊裝甲部隊突擊與核突擊可能交替進行,使指揮的內容、程序變得更多更複雜,對組織指揮的要求也比常規條件下的戰鬥指揮大大提高。必須采取高效靈活的指揮體係,保持對部隊實施穩定,不間斷的指揮。核條件下以完整的建製單位作戰最好,上下熟悉,指揮可靠。

  核化條件下作戰,控製反控製、機動反機動、破壞反破壞、對抗反對抗的鬥爭最為激烈,指揮員隻有善於因時因地因敵,采用不同的戰法打擊敵人。推毀敵人的核、化學襲擊兵器是貫穿於戰鬥全過程的重要戰鬥任務,因此要多種打擊手段並用,運用奇襲、破擊、火力突擊、機降突擊等手段摧毀敵人的核、化學武器,保證部隊戰鬥行動安全順利進行。

  偽裝是核生化條件下作戰減少或避免敵核、化學襲擊的有效措施。因此,坦克裝甲部隊應采取多種偽裝方法。偽裝應全麵、嚴密、完善、連續不斷地實施,並使之具有多種性能,符合戰術技術要求,使敵難以選定核、化學武器襲擊目標。指揮員在組織偽裝時應明確偽裝任務、措施和紀律,實施佯動的時機和方法,構築假陣地、設投假目標的地域等。不斷進行反核機動也是必須采取的防護措施。

  爆區作戰時?分隊指揮員應嚴格控製分隊人員所受照射劑量?應檢查並記錄劑量儀的讀數?監督正確的佩帶和使用劑量儀.所受照射劑量超過規定值的分隊應換班?在爆區以外執行任務.經我軍多次爆區實戰演習證明?隻要采取嚴格的防護措施?控製照射劑量?輻射對進入爆區作戰人員的健康沒有影響。


http://image2.sina.com.cn/jc/pc/2004-03-18/28/U28P27T28D1432F434DT20040318144724.jpg

對爆區的偵察應建立在已掌握核沾染區情況的基礎上,特別應注意不規則區


  車輛改裝

  在20世紀50~70年代期間,我軍長期在大規模核戰爭威脅下備戰,我軍大部分現役坦克裝甲車輛都可以直接用於核條件下作戰。但為了更好的進行爆區作戰,仍有必要根據新的任務特點,對現有坦克裝甲車輛進行改裝。主要改裝內容有防護措施,車輛定位係統,輔助觀察係統,輔助武器等。

  > 防護措施:翼子板,附加裝甲,高射機槍,天線等應加固,以免被衝擊波掀掉,影響戰鬥任務的執行。但是改進防護措施主要是指人員的防護,主要有三防報警器、增壓濾毒裝備等。

  車輛定位係統:核突擊後爆心地形地貌改變很大,還可能出現火災區、泛濫區,即使事先已經通過各種偵察手段熟悉了目標區的地形,有時也難以按照地圖行動,所以車輛定位係統的作用就很重要。準確的定位,也有助於上級確定核突擊的安全界。

  輔助觀察係統:常規條件下坦克車長們通常習慣於在艙外指揮,這樣視野更開闊。但爆區作戰時坦克必須長時間密閉艙門,這時就需要指揮塔和光電桅杆來輔助觀察,專門改裝的大型指揮塔更加理想。大型指揮塔還可以成為輔助武器的安裝平台,從車內瞄準射擊。雖然遙控槍架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但其安全性差、成本高。

  輔助武器:常規條件下,坦克的輔助武器是常常被忽視的。在核條件下,自動榴彈發射器、迫擊炮、通用機槍、大口徑機槍和小口徑自動炮等輔助武器對擔負爆區作戰的坦克分隊來說特別重要。這些武器更適合消滅小而分散的軟目標,適合消滅複雜地形或遮蔽物後方的目標,可以節省主炮的彈藥,減輕補給壓力。每個坦克排中的坦克可以分配不同種類的輔助武器,如排長車裝迫擊炮,其他坦克裝自動榴彈發射器。

  後勤支援

  坦克裝甲部隊行動對後勤支援要求很高,核條件下,車輛洗消工作量大、人員裝備損失率高,補給車輛行動困難,更加劇了後勤支援的壓力。

  區外補給核條下,由於補給車輛對核輻射的防護能力差,坦克裝甲部隊的補給以爆區外補給為主,執行爆區戰鬥任務的分隊可以返回進攻出發基地洗消並補給,或者補給分隊繞過爆區在前方建立前進基地,對爆區內的戰鬥部隊進行補給。

  伴隨補給:采用與坦克裝甲車輛相同底盤的彈藥補給車可以伴隨坦克裝甲部隊進入爆區作戰。但這是輔助性的,因為爆區內補給條件惡劣,車輛開艙、長時間停留都很不安全。而且裝甲補給車的比例不能太大。伴隨補給主要用於補充對戰鬥進程影響大的高性能炮彈或導彈。

  垂直補給:使用運輸機和直升機可以進行垂直補給,特別適合補充坦克裝甲部隊急需的油料,油料補給也可在爆區內進行,但需要限製停留時間和選擇沾染程度低的補給地域。

  在爆區作戰車輛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時,最後幾個調試人員撤出時乘坐2輛吉普車,就是為了防止出現車輛出現機械故障。常規作戰中車輛損失是人員傷亡的2~10倍。核條件下,坦克裝甲部隊需要更多的後備車輛,因為在嚴重沾染區內故障的車輛通常都隻能暫時放棄,而人員必需立即撤出。

  工程保障和偽裝。核武器對道路的破壞較之常規武器更為嚴重,核爆炸後,爆心投影點附近的道路、橋梁、交通樞紐將受到嚴重破壞,出現各種破壞區和泛濫區,從而順使工程保障任務更加艱巨複雜。因此,指揮員在組織道路保障中,應堅持部隊機動道路的保障方法以隨隊保障為主,搶修道路的作業程序以先通為主。在核化條件下,工程保障分隊應具備一定的核化學防護能力,以便在放射性沾染區和染毒區遂行任務。> 核傷員的搶救,應根據核武器的殺傷範圍、傷員分布、地形、道路、風向和搶救力量的多少,將殺傷範圍劃分為若幹個扇形自救區、帶形搶救區或人字形搶救區。傷員集中地點應選擇在地形隱蔽,無地麵敵情威脅,沒有放射性沾染或沾染較輕微,車輛能夠到達靠近的地方。核武器地麵爆炸時,傷員集中地點應設在上風方向或放射性雲跡區兩側。核傷員的搶救與後送,應遵循先重後輕的原則。為了保障傷員和救治機構的安全,早期治療機構師救護所應配置在與傷區保持一定距離的地點,選擇地形隱蔽,靠近水源後送方便的地點。特別要注意避開雲跡區,以防放射性沾染的傷害。(作者:雲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