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部落

歡迎大家來真誠交流
正文

回應蘆笛關於英國皇家學會與清教徒

(2007-03-22 01:11:15) 下一個

先大段引用蘆笛的感慨(見這裏這裏)

思鵬先生走得更遠, 竟然斷言:

“十七世紀「皇家科學院」創立時, 95%的成員都是清教徒(牛頓、波義耳都是會員)!而且那是民間的科學組織, 不是官方的。所以, 清教徒隻是宗教狂熱份子? 基督教推動科學發展是誇大的話嗎?”

我不知道思鵬先生是從哪兒得到的這數據, 據我這不懂曆史的人看來太不可思議。皇家學會好像是1660年成立的, 恰在是年發生了英國複辟(English Restoration), 英國教會(the Church of England)又恢複了內戰前的安立甘宗教義(Anglican), 在內戰期間一度得勢的清教徒於1662年悉數被驅逐出英國教會(所謂the Great Rejection), 安立甘宗從此變為再未動搖的英國國教, 至今仍然如此。在這種情況下, 英國皇家學會的絕大多數會員怎麽可能是清教徒?

當然, 思鵬先生可能會說, 皇家學會是民間組織, 所以其絕大多數成員可以是為主流教會不容的異端。對此我隻能引用敬愛的江總的話: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牛頓生前就成了科學界的西霸天, 把皇家學會變成了他個人獨裁的宮廷, 跟黑手黨的教父也差不多, 可他到死也不敢公開他真實的宗教信仰(他拒絕三位一體教義, 熱衷於搞巫術, 埋在西敏寺完全違反了他的宗教信仰)。他老人家尚且怕成這樣, 那95%的會員們敢公開加入反動組織麽?

其實牛頓之所以成了科學巨人, 與基督教毫不相幹, 其靈感反而來自於為基督教嚴禁的巫術, 具體來說也就是害得布魯諾被燒死的赫爾墨斯主義, 對此我已經在舊作中介紹過了... ...

結:蘆笛說清教徒在1660年英王複辟後、已經成了反革命分子和政治賤民, 人身安全都保證不了, 所以Merton聲稱的當時皇家學會裏麵有大約六成清教傾向者, 這個數據是完全不可信的。因為連後來牛頓那麽牛的人都至死不敢公開自己的真實信仰, 何況他人? 雲雲

評論:

首先, 一個清教徒身分毫無問題的人——John Winthrop的長子
John Winthrop, Jr., 1659年當選康涅狄格總督——於1663年當選皇家學會會員。套用蘆笛的話:皇家學會的管理層哪裏敢吸納這個公然的“反動分子”入會, 不怕有通匪之嫌? (新英格蘭地區的當選會員數量明顯多於其它非清教殖民地, 考慮到那些南方紳士們閑暇遠多於條件嚴酷的新英格蘭人, 就更能看出問題了)

至於皇家學會的其它初期會員, 我們可以從數學家John Wallis的一篇講述學會“起源”的文章(The Origin of The Royal Society,1645-1662)裏找幾個名字。

首先找到Jonathan Goddard這個角色。他是什麽人? 有兩點可說:(1)是克倫威爾的醫生 (2)他在the Great Rejection中被革職了。

這個人無疑算得上蘆笛定義的反動分子——克倫威爾的妹夫威爾金斯(John Wilkins)也被革職, 但他接受統一法案的要求之後, 又恢複了主教身分; 但是Goddard沒能重獲大學教職, 隻可能有兩個原因, 要麽是他不願作檢查, 要麽是國王恨他恨得太厲害(不可能是他學術地位不夠, 因為他是皇家學會的首批會員——問題又來了, 學會怎麽“敢”收納這種人? )

有必要順便提到一個更離譜的例子——John Ray——此人不是被大學革職的, 而是因為不肯服從統一法案而自絕於教職的, 應該比Goddard更惡劣。學會怎麽敢收這種人? 而且此人在失去大學教職之後, 是靠他一位學生(Francis Willughby)的資助而繼續研究植物學的, 這個學生(同樣是學會會員, 動物學家)底氣比牛頓這個學霸還足?

事實上, 隻要不非法聚會或非法布道, 根本就不妨礙那些有清教傾向的人搞私人科研, 入選皇家學會更不是什麽天方夜潭。不從國教, 唯一的損失是不能進入大學和官場。當初在the Great Rejection中被清洗出來的兩千人, 有許多還成了貴族的家庭教師(如數學家Adam Martindale以及服務於羅素家族的John Thornton)。很多上層人物也把他們的子女送入非國教學院(Dissenting Academy), 例如建於1667年的Newington Green, 直至建校者Charles Morton被迫在1685年前往新英格蘭之後, 學校本身還一直運行了近20年。

說到“貴族”, 偏就有那麽一位既是皇家學會會員(1663年入選)又是清教徒的家夥----John Clotworthy(1st Viscount Massereene), 這個例子恐怕要讓蘆笛抓狂了。

蘆笛以為英王複辟那年(1660)清教徒就被打倒了, 這也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當時國會處於長老會的控製之下, Richard Baxter還一度被任命為宮廷牧師, Thomas Manton更是被查理二世提名為Deanery of Rochester; 直到後來保王黨(舊國教派)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才通過了Act of Uniformity, 導致眾多清教牧師被迫放棄聖職。所以皇家學會1660年成立的事實根本不能證明蘆笛的論點。

回到Wallis那篇文章, 可以看見他提到了Samuel Foster這位天文學家。此人沒活到皇家學會正式成立的時侯, 但顯然作者認為他很重要。據說他當初是因為不肯跪領聖餐而被革職的——不管這一點是真是假, 到Wiki上查查這個名字, 可以發現他是在劍橋大學以馬內利學院(Emmanuel College)受的教育。

該文也給了Theodore Haak很重要的地位(此人當然也是首批會員), 要說這個人不是清教徒就比較困難了, 連最反對默頓命題的學者也承認, 如果學會中有一個人是清教倫理的奉行者, 那就是這位德國人。

此外有幾位同樣是移民的會員, 其加爾文宗的信仰也無可爭議----除了同為德裔的Henry Oldenburg以外, 還有諸如法國的帕平(Denis Papin)和概率學家Abraham de Moivre, 以及荷蘭的Cornelius Vermuyden等人。(提到這些外籍會員、尤其是幾位胡格諾的例子, 目的不是為了證明Merton的數據是否準確, 而是針對蘆笛“誰敢公開加入反動組織” 的怪論, 指出清教思想本身根本沒什麽大不了, 連寫作和出版神學書籍都不成問題, 更何況非宗教性的學術研究? 看看Thomas Vincent的例子就行了:他給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寫的注釋於1674年出版, 即使1662年剛被革職的時侯, 也沒有關進監獄, 反倒公然做起兒童主日學的講員, 更在1665年的倫敦大火後跳出來救死扶傷收買人心。)

順便說一句, John Wallis這位內戰時支持國會、身為威斯敏斯特會議列席成員、複辟後又從了國教的數學家, 也是在Emmanuel College受的教育。所以如果說他有“清教傾向”, 這種提法還是很有力的。(事實上, 學會領袖威爾金斯既然在1640s以前就作過Lord Saye and Sele的秘書, 被劃入清教支持者陣營也是毫不牽強的。)

波義耳跟畢業於哈佛大學的George Starkey的關係也耐人尋味。

(要是撇開學會會員, 單說有清教徒“家庭背景”的名人, 例子就更多了——培根、洛克、接任牛頓數學教授職位的Whiston; 本人是長老會牧師的Thomas Bayes; 還有一位學會會員Nehemiah Grew, 其父也是清教牧師)

蘆笛關於牛頓的那段完全是滿擰了。首先牛頓反三位一體跟清教徒反繁文褥節, 嚴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牛頓如果僅僅想當清教徒, 至少在光榮革命之後已毫無風險, 1690年長老會已經公開按立了一位牧師(就是數學家貝葉斯的父親)。再者, 誰說牛頓是怕遭受迫害才不公布他的“真實信仰”? 難道他不會是僅僅為了留在大學嗎? 事實上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真實意見。數學家雲斯頓(William Whiston)公開了同樣的意見, 又受過什麽人身迫害? 最後, 蘆笛是以凱恩斯的演說稿內容作為引用來源, 說牛頓是搞巫術的(培根提倡搜集關於自然法術(natural magic)”的古代文獻, 威爾金斯更是在1649年公開出版了Mathematical Magick一書, 這些獻身“巫術”事業的同誌、哪怕是處於清教徒的“嚴酷統治”之下, 好像也並沒有牛頓那麽“怕”喔), 又把他跟布魯諾算成同路人, 我們就來看看凱恩斯的原文

It may be that Newton fell under Socinian influences, but I think not. He was rather a Judaic monotheist of the school of Maimonides. He arrived at this conclusion, not on so-to-speak rational or sceptical grounds, but entirel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authority. He was persuaded that the revealed documents give no support to the Trinitarian doctrines which were due to late falsifications.

凱恩斯說牛頓是個“Judaic monotheist of the school of Maimonides”——巫術? 赫爾墨斯主義? 多神教? 布魯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