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曆史悲劇:農民起義的挽歌(三)

(2010-05-14 03:34:33) 下一個

三、曆史上最大的兩次農民起義 —— 黃巢起義和李自成起義

我們首先回顧一下黃巢大起義。

黃巢祖籍山東荷澤,農民出身,青少年時代受過係統的教育,是一位中級知識分子。和當時所有的士子一樣,黃巢企圖通過科舉之路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他曾幾次去唐帝國首都長安參加進士科的考試,可每次都榜上無名。唐王朝的科舉,幾冬乎全在場外決定。最初大權操在公主親王之手,士子還可以用文章競爭,所以產生短篇小說。安史兵變後,大權操在宦官之手,這個最沒有道德準則的社會群體不是優美的文章打動得了的,士子隻有靠毀滅自尊心的諂媚和屈辱才能榜上題名。稍微有點才幹和性格的人都不願向宦官屈膝,黃巢就是其中之一。他既不能適應流行的政治形態,擺在他麵前的道路就是落第而歸;但他對中央政府的腐敗情形有深刻的印象,叛逆反抗的思想也因此油然而生。在最後一次落第歸來時,黃巢在長安城頭上題了一首詩: “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對唐政府的不滿和輕蔑躍然紙上。黃巢在書本上找不到出路時,便加入了販賣私鹽的行列,這個和政府法律對著幹的營生,培養了黃巢的反抗意識和冒險精神,同時結識到不少膽大粗豪的亡命朋友,為他日後揭杆而起創造了條件。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帝國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偉大的王朝,李世民大帝曾使飽經苦難的中國人成為當時世界上生活質量最高的國民,首都長安也成為世界性的大都會,世界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那裏跑。但中國人的好運總是長不了的,到了唐帝國後期,那個神話般的國度已成為昨日黃花,貞觀、開元時代的美好生活人民隻能在夢中享受到,所有的榮華都成為不可思議的古老故事。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兵變使鐵板一塊的強盛帝國支離破碎,中央權力大為消弱,擁兵自重的武裝軍閥割據一方,在權力所及的地域自行其是,不服從中央調譴,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唐帝國也成為若幹個小國結成的鬆散聯盟,國力急遽地衰落下去,在對外戰爭中由不可戰勝轉為被動挨打,國土也因此一天天萎縮。這個積弱不振的中央政府,卻由宦官執掌軍政大權,那些在權力邊緣徘徊的士大夫官員則分成勢不兩立的牛黨和李黨,在小朝庭內進行瘋狂的內鬥。國家暴力決定一切,朝政暗無天日。

處在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和宦官專政的夾縫中過活的中國農民,其命運的悲慘可想而知,他們的處境連李世民時代的負重動物都不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在死亡線上苟延殘喘,被迫典妻賣子來延續殘生。當沒有妻子可當或沒有兒女可賣時,這個世界上最本份的弱勢群體就會全家上吊投河,不願意自殺的則挺而走險,用暴力向官府奪取食物,全國各地的兵變民變也因此如火如荼。八六八年發生在桂林的龐勳兵變差一點就使唐帝國瓦解,兵變的起因則是司令官的昏噩和貪暴。這裏有必要回顧一下這次兵變的起因和經過。八六三年春,治所在江蘇徐州的武寧軍區響應中央政府的號召派出兩千軍士前往桂林駐防,防禦被唐政府的昏暴邊官逼反的南詔王國。政府宣布的是三年為期,期滿即行調回。八六五年冬,三年期滿,軍區官員遙遠地頒下一紙命令,續延一期,聲明決不再延,他們隻好在三千公裏外的蠻荒異鄉再駐屯三年。到了八六八年,第二期又滿,大家高高興興準備返鄉之際,軍區官員又遙遠頒下第二紙命令,再續延一年;而一年之後會不會再續延下去,沒有人敢肯定回答。他們向軍區所作的申訴都象撞到石頭上。思鄉的士兵除了叛變外,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能回去。於是他們決定自己回去,推舉一位負責管理糧秣的軍官龐勳當領袖,攻破軍械庫,奪取武器,向東挺進,沿途摧毀所有的抵抗,勢如破竹,一直打到徐州城下。龐勳對政府的大赫令不予理睬,下令攻城。城垣不久陷落,堅持主張延期的軍區參謀長尹戡,訓練司令杜璋和後勤司令徐行儉被剖腹挖心;以嚴苛聞名的節度使崔彥曾囚禁了一段時間後也被處快。政府征調大軍討伐,但無法取勝,最後求助於李國昌的沙陀兵團才把龐勳擊潰。龐勳兵變曆時一年零五個月,轉戰三千公裏,雙方死傷十多萬人,長江流域和黃河以南地區大部殘破。龐勳以一千人敢向中央政府挑戰並不斷獲勝,顯示政府軍已喪失戰鬥力,這對其它的民變兵變是一個新的鼓舞。
龐勳兵變雖在高壓下平息,但政府的勝利隻是下一次大規模民變的前奏。不斷的兵變民變,我們認為,政府一定會從中得到教訓,從靈魂深處作徹底的檢討,以謀求改革。可事實恰恰相反,政府堅定地認為:應該得到教訓的不是政府而是人民,人民必須接受血的事實,即任何犯上作亂和叛變謀反的行為,一定要受到嚴厲懲處。

龐勳兵變後,中原連年發生水旱天災,荒田千裏,顆粒無收,到處倒斃著餓死的僵屍。而皇帝的奢侈和官員的貪暴反而變本加厲。人民向官員哀告,好象向豬玀哀告。狹州農民代表晉見州長崔蕘,陳訴旱災嚴重,請求減賦。崔蕘大怒,指著院中一棵樹說: “ 你看庭院的樹上還長著葉子哩,哪裏來的什麽旱災! ” 下令把代表毒打一頓。尤其使人震驚的是,當蝗蟲遮天蔽日,從中原向西蔓延到關中時,不但農作物顆粒無存,連樹葉草皮也一掃而光,可長安市長竟向皇帝上奏章說: “ 蝗蟲飛到京畿之後,拒絕吃田裏的莊稼,都抱著荊棘樹,自動餓死。 ” 宰相馬上率領文武百官,上殿拜賀,歌頌皇帝英明聖德,連無知無識的畜牲都感動了。在這樣一幫寡廉鮮恥又其蠢無比的官僚政客推動下,唐帝國這駕破舊的馬車一日千裏地向懸崖奔馳,任何阻檔的嚐試一律被政府視為亂臣賊子而給予殘酷的懲罰。分散的民變兵變終於在昏君貪官火上澆油式的鼓動下匯合成翻天覆地的農民大起義。

紀元八七四年,滑州所屬長垣縣農民在饑餓憤怒的逼迫下挺而走險,推舉另一個私鹽販子王仙芝當領袖,向官府發動求生和報複式的武裝攻擊。明年,黃巢在家鄉起兵響應,不出幾個月就集結成兩支龐大的群眾武力。龐勳兵敗時,藏匿逃亡的殘餘部屬這時也投入行列。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很快把這兩支烏合之眾的農民軍訓練成勁旅。農民軍攻城掠地,同時也殺人越貨,對地主富商和政府官員,作無情的淩辱和屠殺,用以回報平日所受的迫害。八七八年,王仙芝戰死,兩支武力合並,由黃巢擔任統率。黃巢因讀書較多的緣故,比王仙芝有頭腦,有一定的政治遠見,及時為那支為求生和快意而盲動搶殺的農民軍確立了一個明確的政治目標 —— 推翻唐王朝建立一個人人富足的新王朝。他自稱 “ 天補平均大將軍 ” ,用 “ 均平富 ” 的政治口號來吸引饑民加入他的隊伍,所以每到一處都有新的力量投入,部隊遂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義軍的實力得到了迅速的擴充,終於衝破了政府軍的圍堵,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黃巢適時對唐政府采取進攻態勢。

黃巢了解東南地區對中央的重要。長江以北的地區因是安史兵變的主戰場,各地都被劃為軍區,這些軍區在戰後因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超過了中央的控製力量,遂紛紛擁兵自重,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麵,唐政府在那裏的權力空前極為狹小。這些軍區如果遭到農民軍的進攻,他們是在為自己的利益作戰,理所當然會拚死抵抗,不象中央軍那樣不願為政府賣命而被動應戰。因此這些軍區就象一個個設防堅固的堡壘一樣阻擋義軍前進的步伐,農民軍如果在中原使用武力,必須逐個攻克這些堡壘,不能及時擴大戰果,不能在敵軍陣營內部引起崩潰式的連鎖反應,這對力量還不足夠強大的農民軍來說是不明智的。同時唐政府為了防禦來自藩鎮的威脅,在中原也針對性在部置了強大的武裝力量,農民軍不容易討到便宜。東南地區則不同,安史兵變沒有波及到那裏,地方軍閥不能借機擴充自己的實力,力量不能跟中央抗衡,中央牢牢地把握了主動權,因此東南地區在安史兵變後成為中央政府的糧食倉庫。因為東南較為平靜的緣故,中央在那裏防守的武裝力量較中原地區弱小得多,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強(沒經受戰爭的訓練)。黃巢針對這個弱點,采取避實就虛的戰略,繞開設防堅固的據點,兵鋒直指江南,他從滑州渡黃河南下,穿過淮河流域大平原,輕而易舉地渡過了長江,象秋風掃落葉一樣橫掃江南,然後進入南嶺的萬山叢中。黃巢兵團在叢山峻嶺中開山鑿道七百華裏,進入福建,洗劫了沿海了沿海的商業港口,然後來到富得流油但防衛象一道紙屏的廣州。攻陷廣州後,農民兵團的複仇和破壞政策發展到極端,僅西洋僑民,因他們都是富商的緣故,一次就屠殺了十二萬人。黃巢在掃蕩江南,摧毀唐政府的糧食倉庫後,即回兵北向,向唐帝國發起總攻。八八0年,黃巢兵團從采石磯渡長江北上,折回藩鎮林立的中原。針對藩鎮割據的現狀,黃巢繼續采取避實就虛,集中矛頭打擊唐帝國中央政府的戰略,和各地藩鎮武裝達成休戰的默契,得以從藩鎮的縫隙裏穿過去。各地軍閥隻要農民軍不威脅到自己的既得利益,也就懶得為唐政府賣命,內心深處甚至還巴不得唐政府失敗,搬掉他們稱孤道寡的絆腳石。各地藩鎮雖然是實際上的獨立王國,但隻有黑市地位,沒有得到法理上的認可。唐政府一旦跨台,他們的黑市地位就合法了,機會到來時還可沿著唐王朝的開山老祖李淵的老路出來平定內亂,收伏群雄,不用擔負篡逆的惡名走上一統天下的帝王高位,創立自己的家族王朝。

黃巢兵團在攻克唐帝國設在中原的軍事據點東都洛陽後,即折兵西向,進入唐帝國的老巢關中平原,和中央軍的主力部隊決戰。腐敗的中央軍不是身經百戰的農民軍的對手,象山崩一樣潰退下來,通往帝國首都長安的門戶打開了。唐王朝的第二十一任皇帝李儇,帶領妃嬪姬妾沿著一百二十五年前爬灰皇帝李隆基逃亡的老路逃到四川成都。黃巢兵團兵不血刃占領長安,不堪唐政府重稅壓榨的長安市民夾道歡迎農民軍,象過節日一樣喜氣洋洋,他們對農民軍寄予了極大的希望,認為好日子馬上就會到來。黃巢即位稱帝,建立大齊帝國。


黃巢起義軍入長安


黃巢雖然當了皇帝,但離統一中國還有相當遙遠的一段路程。李姓皇族被趕出了首都,但並沒有被消滅,在法理上仍是中國的皇帝。各地藩鎮在管轄的領土內自行其是,黃巢不能約束他們,李姓皇帝是他們名義上的主人,黃巢則連這個名份都沒有。大齊帝國的領土隻有關中平原和洛陽到長安間的一塊狹長地段,充其量隻是一個力量強大一點的藩鎮。因此大齊帝國的當務之急是乘勝追擊,不給李姓皇族以喘息之機,從根子上鏟除唐王朝的殘餘勢力;然後揮師東向,削平各地藩鎮,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麵,最終統一中國。但黃巢並不這樣認為,這個不懂地理的半知識分子,天真地認為占領了首都就是占領了全國,大齊帝國就是中國,他就是大一統中國至高無上的皇帝。他坐上寶座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情地享受當皇帝的滋味,首先把皇宮禦藏的美酒佳肴痛飲一頓,然後把漂亮的宮女抱向龍床縱欲一番,然後一覺睡到日上中天,害得早朝的文武百官在金鑾殿上畢恭畢敬地站上幾個小時,兩腿站麻木了還見不到皇上的影子,然後把身邊的正常男人全部趕走,隻留下宦官宮女侍候自己,在沒完沒了的奉承話中自我陶醉,然後 ...... 在中國特有的宮廷製度下,黃巢從當皇帝的那一天開始,就陷入千萬爭寵的宦官與宮女之手,與宮門外世界完全隔絕,創業時代跟幹部們那種親密相依的無間感情化為烏有。皇帝帶了個好頭,就不愁幹部們不爭先仿效,那些本應為鞏固新生政權浴血疆場的文臣武將,竟在高牆深院內左摟右抱,日日禦女酗酒,沉湎於他們過去所痛恨所反對的紙醉金迷生活。普通士兵則長安街頭殺人越貨,爭搶美女,任意摳打過往市民,和明火執杖的強盜沒什麽兩樣。那些一夜之間發跡的農民暴發戶,沒有耐心從事艱苦的政權建設,為了省事省心,竟把唐王朝的製度照搬過來。大齊帝國的一切政治措施,幾乎全是唐王朝腐敗製度的翻版,甚至連最糟糕的宦官政治也繼承下來,也把宦官派往各武裝部隊擔任 “ 監軍 ” (防止軍事統帥叛變),使在前線作戰的將領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戰鬥力因此大不如前。

黃巢在稱帝建立大齊帝國後,應該及時轉換角色,停止報複性的仇殺和綠林好漢式的搶劫掠奪,由政權的破壞者轉為政權的建設者,對上流社會人士采取安撫政策,以增強新政權的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孤立唐帝國流亡政府。可大齊帝國卻倒行逆施,在關中繼續執行複仇和破壞政策,不但對地主富商和官僚士子作血腥的殺戳,連沒有作惡的體麵人士也不放過,中等以上的人家全成為農民軍掠奪和淩辱的對象。黃巢和高級將官忙於享樂,不能約束部眾,農民兵團的軍紀因此極度敗壞,使長安市民人人自危。那些對唐政府失望至極的無辜百姓,發現新政權的麵目比唐政府更加猙獰,轉而懷念唐政府的好處來,結果使本應效忠於大齊帝國的臣民轉向了唐政府那一邊,大齊帝國的處境日益孤立。農民兵團的濫殺和掠奪,對生產力造成極大的破壞,富庶的關中平原成了真正的荒原,糧食供應出了問題,可怕的饑饉在帝國的心髒地區蔓延開來,市民不是逃亡就是餓死,接著農民軍也陷入饑餓之中,大齊帝國的將領在饑餓的逼迫下紛紛叛變。

黃巢重用宦官的成果是逼反了對他忠心不二的大將朱溫。朱溫當時鎮守河南開封,在前線和唐軍苦戰,可黃巢派往軍中的監軍宦官卻向他索取巨額賄賂。朱溫不答應,宦官就威脅說要去黃巢麵前告發朱溫叛變,還在軍中煽動將士不服從朱溫的命令,把健壯驍勇的戰士全部選拔出來作為自己的衛隊,使軍隊戰鬥力大受傷害。朱溫多次上奏章向黃巢申訴,可黃巢已陷入宮女和宦官的包圍之中,他的一切申訴都被截留,無法到達黃巢麵前。朱溫在忍無可忍之餘,就把監軍宦官斬首,向唐王朝投降。唐政府大喜過望,立即任命他當宣武軍區節度使。

朱溫的叛變揭開了大齊帝國覆亡的序幕。當農民兵團在饑餓中發狂時,唐帝國流亡政府在組織有計劃的反攻,唐嬉宗李儇再度向沙陀兵團乞援。在龐勳兵變在立下大功的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出兵勤王,已喪失鬥誌的農民兵團一敗再敗,長安成了一座孤城。紀元八八三年,黃巢在饑餓和勤王軍的夾攻下放棄長安,向東撤退,進入河南時部眾損失過半,好不容易退到開封,追兵的壓力明顯減輕,想停下來休整一下時,昔日的部將朱溫又指揮重兵重重圍裹上來,給了黃巢最後一擊。八八四年,黃巢部眾潰散,在朱溫的反噬追擊之下,黃巢逃亡到山東泰山北的虎狼穀自殺身死。

黃巢大起義終於失敗,離最後的成功隻差一步之遙,擊敗他的與其說是他的敵人唐政府,還不如說是他自己。唐王朝又一次站在勝利的一方,隻是這次勝利的代價太過巨大,把自己的精力消耗迨盡,剩下的日子進入了倒計時。二十年後,黃巢的叛將朱溫再度叛變,帶兵進入皇宮,對宦官作絕種式的大屠殺,皇帝李曄成了他手中的傀儡。明年,朱溫強迫李曄遷都到他控製下的洛陽,到了洛陽又把李曄刺死。公元九0七年,朱溫幹脆把唐王朝這塊破舊的招牌一腳踹開,自己坐上寶座當皇帝,唐王朝終於滅亡。

現在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李自成起義。

李自成起義和黃巢起義如出一撤,起義的起因、經過、結局是如此地雷同,以至我在敘述李自成起義時很多地方可一筆帶過,詳情隻需參照上麵的黃巢起義就成。

李自成起義發生在七百四十年後的明王朝末期。
 


李自成的出身比黃巢低賤,他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貧苦農夫,沒進過學堂,大字不識一個,年輕時曾在嶧站當過驛卒;因為職業的緣故,馬上功夫很了得。十六世紀三十年代,他的家鄉陝西米脂天災人禍連綿不斷,饑餓的鄉民把樹皮草根吃光後,最後竟挖掘 “ 觀音石 ” 來果腹,數天之後腹部下墜而死。一些不願吃石塊而死的鄉民,隻好集結起來當強盜。那些稍有積蓄的家庭被搶劫一空,也變成饑餓的群眾。他們知道當強盜是犯法的,非死不可,但他們與其坐著等死,寧願當強盜犯法被處死,即令當鬼,也願當一個飽死鬼。明王朝第十七任皇帝朱由檢和那些常年不上朝的草包前任相比責任心要強一些,但智商不高,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強盜問題,隻知派軍隊鎮壓討伐。腐敗的明政府軍隊對真正的強盜束手無策,就屠殺不願當強盜的逃亡鄉民,用他們的人頭冒功領賞。那些饒幸逃脫的本份流民為了躲避軍隊的濫殺,隻好也投身強盜隊伍,結果強盜越來越多。鄉民大量逃亡當強盜後,地方戶口大減,可貪婪愚蠢的明政府稅收不減,甚至為了虛報 “ 政績 ” 而增加稅收。那些逃亡鄉民應承擔的稅收,就落在仍在家鄉吃草根樹皮辛勤耕種的守土鄉民身上,結果把這部分鄉民也逼上梁山,加入盜匪的行列,如是災區遍地皆匪,全國到處都是民變。

一個政府使人民陷入如此悲慘之境,實在是不能原諒的罪惡。

李自成從沒有想到他會成為一個傳奇人物,是腐敗的明政府把他逼上了傳奇之路。他曾向姓艾的鄉坤借過錢,限期到時,在天災人禍成了上述那種情況下,他無力償還。艾家通知米脂縣政府把李自成逮捕,拷打後戴上重枷,押到市麵上,在毒烈的太陽下示眾。艾家更叫他的仆人們在一旁監視,不準李自成的家人給他送飯,目的是要李自成在刑具下活活餓死或曬死,用以威嚇其他欠債的窮人。艾家的算盤打得很如意,但他們選錯了對象,此辦法隻能用來對付真正本份的鄉民,不能用來對付李自成那樣貌似本份的睡獅。看守李自成的獄卒(很可能是李自成的江湖哥門,因為獄卒是最沒有同情心的一個群體)於心不忍,把李自成移到有樹蔭的地方,給他一點飲食,艾家仆人們咆哮著上前阻止。李自成悲憤的說: “ 我就是被太陽曬死,也沒有關係 ” ,踉蹌地仍爬到烈日之下,拒絕吃獄卒們的東西。在旁邊圍觀的李自成的江湖朋友不勝憤怒,在呐喊聲中擁上去把重枷打碎,一齊逃到城外一帶的樹林中,商議如何善後。一直到這時候,他們仍沒有跟政府對抗的意思,但縣政府已出動軍隊圍剿。李自成等人知道一旦被捕後的結果是什麽,於是拿著樹枝木棍從樹木中一擁而出,平時專橫跋扈實則膽小如鼠的軍官大吃一驚,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死,軍隊潰散,弓箭刀槍全被李自成部眾擄獲。他們有了殺人武器,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在當天夜裏進攻米脂縣城,很順利地把縣城占領,附近饑民聞風而至,立即集結一千餘人,進軍富裕的地區。他們在戰爭中成長壯大,因為懷著過度的悲痛和憤怒,所以每攻陷一個地方,對官僚和鄉紳所作的報複也格外殘酷,那個艾性鄉紳和仆人們的結局,一定慘不忍睹。

明政府調集大軍圍攻李自成部眾,政府軍的力量比李自成集團要大好幾倍,因此李自成早期的日子一直不好過,一直在和力量占絕對優勢的明軍苦鬥,潼關一戰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十八個人轉鬥脫險,隱姓埋名藏匿於商輅山中。在形勢有所好轉時,李自成再度出山,但仍然步步艱險,有一次還險些被另一個農民領袖張獻忠吞沒。在河南,李自成的命運出現了轉機,有兩位知識分子在關鍵時刻拯救了他,他們是李信和牛金星。

李信所以反叛明政府,是一個另一類型的官逼民反的故事。他是河南杞縣人,一位高級官員的兒子,家庭富有,屬於鄉紳階層,但在遍地饑饉的時候,仁慈而又明智地拿出糧食作救濟工作。饑民們對他感恩戴德,互相傳揚說: “ 李公子救了我們的命。 ” 當時有一位江湖上賣藝走繩索的美麗女郎,名紅娘子,因沒有人再看表演的緣故,她的生路斷絕,隻得加入饑民的行列,成為一支武裝力量的首領。她在一次攻擊杞縣的戰役中把李信擄去,因仰慕他的人品和才學,主動以身相許,並強迫結為婚姻。李信不甘心作流寇,婚後不久就逃了回來。明政府把他逮捕下獄,那些嫉妒他名聲的濫汙官僚必欲置他於死地而後快,他們明知道李信不會有反叛之心,否則他就不會逃回來,那等於是自投羅網,隻有傻子和瘋子才會那麽幹。但他們是如此地痛恨李信,因為李信的慷慨和善良極大地刺痛了他們那棵貪婪短視的禽獸之心(也許連禽都不如)。在妓院裏,正經女人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所以任何解釋都沒有用,他被判處死刑。在行刑的前夕,癡心的紅娘子攻破縣城,把丈夫救出,李信沒有別的路可走,隻好死心塌地叛亂到底。他勸紅娘子投奔李自成,李自成算得上一個有一定政治頭腦的群眾首領,不但敞開胸懷接納了他們,還把李信收為自己的智囊。

牛金星也是一個落魄舉人,投奔李自成一樣有不得已的原因。他的靈魂沒有李信高貴,但在人才極度缺乏的農民軍中,他的智慧和見識一樣光芒閃耀,使李自成眼界大開,因此也被李自成委以重任。
李自成在李信、牛金星的輔佐下,停止報複性的屠殺,把隻知盲目攻殺,以掠奪報複為宗旨的農民軍改造成一支服務於一定政治目的的正規部隊;同時發出 “ 迎闖王,不納糧 ” 的政治號召,以收天下民心。結果李自成的隊伍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力量茁壯成長,對明政府由被動流竄轉入主動進攻,接連攻克軍事重鎮襄陽和洛陽,然後乘勝攻入西安,在那裏建立 “ 大順 ” 帝國政權。一六四四年,李自成出師北伐,穿過山西省,明政府的防禦力量土崩瓦解,連最著名的九邊之一的軍事重鎮大同都望風歸降,農民軍幾乎沒有遇到認真的抵抗就直抵北京城下。李自成於三月十七日到達北京,明政府用以保衛首都,但卻五個月不發薪餉的十萬防衛部隊霎時叛變。十八日夜晚,監視城防的宦官巨頭曹化淳(皇帝朱由檢最為寵信的權力宦官)大開城門,迎接大順兵團進城。象鐵鑄一樣堅固的北京城沒有經過戰鬥就告陷落。崇禎帝朱由檢在十九日清晨去煤山上了吊,死時隻有幾個小宦官跟著他。


米脂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坐上朱由檢坐的寶座,把大順政府由西安遷到北京。明政府的那些隻知貪贓弄權的誤國官僚把 “ 忠孝 ” 二字拋在一邊,一窩蜂地向新政權投降,跪在李自成麵前,歌頌他的英勇無敵,並爭先恐後地貢獻掃蕩明政府殘餘勢力的計策。大順政府的反應大出他們的意外,農民新貴把他們全部投入監獄苦刑拷打,追繳他們在明政府時代貪汙所得的贓款。

大順政府在陷入狂歡的追贓行動中時,不能冷靜下來考慮當前的政治形勢和所麵臨的一些問題。大順政府雖然占領了首都北京,把皇帝趕下了台,但事實上他們隻控製了華北的一部分,離統一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大順帝國當時仍然強敵環伺,主要的威脅來自三個方麵:一是明政府的城防軍雖然覆沒,但明政府的一隻最強勁的邊防軍,由薊遼兵團司令官吳三桂率領,從他的防地寧遠向北京馳援,前鋒已抵達距北京一百五十公裏的豐潤。吳三桂勇武善戰,是大順兵團真正的勁敵。二是北方象巨魔一樣興起的後金汗國對中國虎視耽耽,張開的血盆大口隨時準備把華北的任何漢人政權吞沒。三是明政府的中央政權雖然垮台,但明政府的殘餘勢力在南京另立新政權,整個南中國仍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積極整軍備戰以對抗大順政權。因此大順政府的處境並不輕鬆,所麵臨的情勢還相當嚴重,新政權的當務之際是乘勝追擊,把明政府的殘餘勢力掃蕩幹淨,尤其是首先要解決吳三桂這個燃眉之急;同時還要調集重兵防禦後金汗國對新政權趁火打劫。要從根子上鏟除明政府的武裝力量,除了繼續使用武力外,能招撫的盡量招撫,促使明政府從內部分崩離析,大大縮短明政府最後瓦解的時間。要想很好地發揮招撫的力量,最便捷的途徑是利用明政府的降臣,隻有善待這些降臣才能使他們死心塌地為新政權賣命。如果急功近利向他們追贓派餉,這些人不但不會對新政權效力,相反那些想投降的明臣也會吸取前車之鑒而頑抗到底。總之,順政府的當務之急是爭取一切可爭取的力量鞏固政權,而不是日後才著手的社會公正,那些明政府的贓官能利用的就要利用,等到天下大定之後再找這幫人算帳也不遲,但現在不能,否則就會招致堅強的抵抗。

除了李信、宋獻策等廖若晨星的智慧人物外,大順政權的決策人物對當時的情勢一無所知,這些不懂地理的農民新貴,天真地認為控製了首都就是控製了中國,迫不及待地想坐下來享受享受了。他們看不到四周那些虎視耽耽的強敵,因而也看不到明政府降臣的利用價值,急不可待地想在他們身上清算舊帳。他們從拷掠第一個貪官起,就重蹈九世紀時變民領袖黃巢所犯過的錯誤,那些饑民出身的新官僚在使人眼花撩亂的金銀珠寶之前,幾乎是一霎時就把最初起事時的精神喪失殆盡。在宦官和宮女包圍的皇宮中,李自成無法跟往常一樣同他的高級幹部生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和臣民隔絕開來。劉宗敏、李過等高級將領則競相闖入大戶人家搶奪美女珍寶;士兵沒有將領約束,也在首都幹起打家劫舍的勾當。大順政府雖然為部隊製定出了二十一條軍規,但進入北京後並沒認真執行,軍隊紀律空前敗壞,李信雖然在朝中一再強調軍紀,但他一個人的聲音太微弱了,引不起大順政府的重視。才幾天功夫,北京市民就對新政權極度失望,從心底詛咒這個強盜政權早一點垮台。

李自成在李信等人的勸說下,終於意識到吳三桂的重要,派人持他父親吳襄的親筆信到軍前勸他歸降。吳三桂給說動了,決心歸順新政權,形勢本來對李自成很有利,可大將劉宗敏卻讓形勢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劉宗敏從進入北京的那一天起,就沒有離開過美酒和豔婦,除了李自成按指標他分給他的宮女外,他還自行去名門望族強搶豪奪,最後居然闖入吳三桂的府中,把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給搶去了。
吳三桂在率軍歸降大順政權的途中,得到父親被拷掠追贓和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的噩耗,當即火冒三丈,下令他的軍隊掉轉方向,回師山海關,同時命士兵為死去的皇帝朱由檢穿上白色喪服,誓言為朱由檢報仇。他知道不能兩麵作戰,於是轉過臉來,向昨天還是敵人的清帝國投降,請求清帝國派遣軍隊入關,聯合剿匪。

李自成親率大軍討劃吳三桂,兩軍在山海關前決戰。數量占絕對優勢的順兵團因被舊王朝腐敗病菌侵蝕的緣故,戰鬥力大不如前,在陣前討不到半點便宜。當戰鬥成膠著狀態,兩軍鬥成了強弩之末時,八旗軍投入戰鬥,李自成不能抵抗,象海潮一樣潰退下來,並且一潰不可收拾。吳三桂窮追猛打,李自成在北京不能立足,不得不離開那個才坐了一個月的寶座,向西安撤退。這時李自成仍擁有山西、陝西和鄂豫西部的廣大地盤,實力依舊很強大,如果李自成聽信李信的建議,固守三川,經略河南,聯合南明政權以對抗主要的敵人清帝國,大順帝國仍有東山再起的希望,縱不能迅速統一中國,也可稱雄割據一方。但李自成卻聽信器小易盈的牛金星的讒言,把李信冤殺了,拆毀了大順帝國最後的一段長城。順兵團自此兵敗如山倒,丟棄了山西、河南,一直退到西安,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棄城向東南逃亡,在九江掉入了吳三桂的口袋,順兵團全軍覆沒,劉宗敏被吳山桂擒獲砍頭。李自成率領二十餘騎逃往湖北通城,在通過九宮山時遭到當地村民的圍攻。曾經力敵萬夫的李自成也許是被宮女淘空了身子的緣故,竟變得如此軟弱無力,居然被沒有任何武功和戰鬥經驗的村民殺死。當噩耗傳到李自成的漏網部屬耳中時,他們拒絕相信這一事實,因為 “ 力拔山兮氣蓋世 ” 的李自成是幾個村民奈何不了的,他們 連接近他都不可能,就更不用說殺死他了。如是他們堅信李自成沒有死,而是悄悄地離開了現場,去某個寺院作了和尚,準備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就象當初在商輅山裏隱居一樣。一代梟雄李自成的生命就這樣完結了,距他登基當皇帝才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潰敗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