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三軍軍史

(2010-04-12 13:56:27) 下一個
63軍前身晉察冀野戰軍冀中縱隊,首任司令員是上將楊成武。後改編為華北軍區第3縱隊,曾參加過綏遠戰役、大同戰役、張家口戰役、青滄戰役、第一次和第二次保北戰役、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察南戰役、冀東阻擊戰、平綏東段破襲戰等戰役戰鬥。1949年全軍整編,3縱整編為華北軍區19兵團第63軍,軍長為鄭維山。其後,63軍參加平津戰役,會攻太原,再出兵西北,經過扶眉戰役、隴東追擊作戰、蘭州戰役和解放寧夏等戰役,協同第一野戰軍主力解放了西北陝甘寧地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1945年9月由冀中軍區主力部隊組建的晉察冀軍區冀中(楊成武)縱隊,11月編入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仍稱冀中(楊成武)縱隊,12月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撤銷,該縱隊恢複原番號。1946年3月與晉察冀軍區冀中(黃壽發)縱隊合編為晉察冀軍區冀中縱隊,1946年6月改編為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1948年5月改稱華北軍區第2兵團第3縱隊,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轄第187師、第188師、第189師。
  187師的前身是1945年9月以冀中軍區第8分區的首長、機關和主力部隊編成的晉察冀軍區冀中(楊成武)縱隊第2支隊,1945年10月中旬改稱晉察冀軍區冀中(楊成武)縱隊第12旅,11月隨所在縱隊編入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仍稱冀中(楊成武)縱隊第12旅,12月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撤銷,該旅恢複原番號。1946年3月改稱晉察冀軍區冀中縱隊第12旅,1946年6月改編為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第7旅,1948年5月改稱華北軍區第2兵團第3縱隊第7旅,1949年2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第187師。該師是由冀中遊擊部隊發展起來的,在老5團編入後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188師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冀中(楊成武)縱隊第3支隊,該支隊是1945年9月以冀中軍區第9分區的首長、機關和主力部隊編成的, 1945年10月中旬改稱晉察冀軍區冀中(楊成武)縱隊第13旅,11月隨所在縱隊編入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仍稱冀中(楊成武)縱隊第13旅,12月晉察冀軍區第一野戰軍撤銷,該旅恢複原番號。1946年3月改稱晉察冀軍區冀中縱隊第13旅,1946年6月改稱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第8旅,1948年5月改稱華北軍區第2兵團第3縱隊第7旅, 1949年1月第8旅奉命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第188師.該師是冀中軍區的主力部隊,是著名的“野8旅”所屬部隊中教2旅獨立團、冀中24團為師主力團。在石家莊戰役中首先突破外市溝,為戰役的勝利立了頭功。該師戰鬥作風頑強,進攻、防禦、野戰、攻堅兼備,戰鬥力超強,是華野頭等主力師。

   189師前身係1945年9月21日以第5軍分區第35團、第6團、第48團組成的晉察冀軍區冀晉(陳正湘)縱隊第4旅,1946年7月冀晉縱隊第4旅改番號為晉察冀軍區第4縱隊11旅,1946年11月,將4縱第11旅劃歸新成立的察哈爾軍區建製為獨立第11旅。1947年1月,為加強野戰軍,察哈爾軍區獨立第ll旅改隸晉察冀野戰軍第3縱隊建製,番號改為第3縱隊第9旅。1948年5月改稱華北軍區第2兵團第3縱隊第9旅,1949年1月.該旅奉命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第189師。該師是有紅軍基礎的老部隊,在蘭州戰役中,表現突出受到彭總好評。該師戰鬥作風過硬,驍勇善戰,執行命令堅決,擅長山地進攻,戰鬥力超強,為華野頭等主力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是冀中軍區成建製拉出的第一支野戰縱隊,雖然加強了晉察冀軍區的老紅軍部隊,仍保持有五個冀中團隊。該軍是毛主席電令要求加強的兩個縱隊之一,部隊機動能力強,戰鬥積極性高,敢打大仗惡仗。
  1951年2月15日,63軍作為第二批部隊入朝作戰,其時的軍長是傅崇碧。



  在第五次戰役中,63軍歸西線19兵團指揮。麵對聯合國軍設防堅固的臨津江防線,傅崇碧突出奇兵,冒著被美國空軍轟炸的風險,大白天派部隊多路隱蔽接近江邊潛伏。因此戰鬥打響後,僅十幾分鍾就突破了臨津江防線,插入縱深15公裏,割裂了美3師和英25旅的聯係。遺憾的是,19兵團的另外兩個軍64軍和65軍遇到敵軍優勢地空火力阻擊,5個師50000多人馬擁擠在江邊20平方公裏的狹小地域內,被敵軍炮火轟炸了兩天兩夜,犧牲慘重。因此,63軍的快速突破沒能取得更大的戰果。


誌願軍突臨津江

  麵對63軍的凶猛攻勢,當麵美第1軍急命其他部隊撤到第二道防線組織防禦,而英第29旅卻隻能原地固守。63軍順著撕開的防線向裏衝,先是擊潰了土耳其旅,接著打垮了菲律賓營,對英29旅展開了包圍之勢。英29旅先是把比利時營頂上去挨打,接著集中全旅炮火掩護拚命跑路,總算是大部得脫,但其格羅斯特營卻被63軍包圍於雪馬裏地區。這個格羅斯特營曆史悠久,有150年的曆史,該部隊在1810年遠征埃及的殖民戰役中,因突出重圍轉敗為勝,受到英皇的賞賜。從此,這個營的官兵,軍帽上特許佩帶一前一後兩枚寫著“皇家陸軍”的徽章,又稱“皇家陸軍雙徽營”。當這支曾有過重大榮譽和輝煌的王牌部隊被63軍包圍後,在“聯軍”內部馬上就引起了巨大恐慌。當時,上任僅十幾天的聯軍總司令李奇微,接到報告後親自飛到朝鮮,研究解救“格洛斯特營”的方案。並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救出該部!  然而,出乎敵人意料的是,由美軍第三師組成的救援部隊,因受到我軍187師外圍部隊的勇猛阻擊,盡管他們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無數次對我陣地實施狂轟濫炸,但卻始終無法攻破我軍防線。雖然援敵與“格洛斯特營”相距不到兩英裏,卻始終無法與之會合。
        63軍561團乘夜發起猛攻,經頑強血戰,從四麵滲進該營防線。到了天亮,格羅斯特營終成潰散之勢。誌願軍漫山遍野地抓俘虜,一個叫劉光子的戰士竟然一人俘虜了63名英軍,被授予“孤膽英雄”稱號。1000多人的格羅斯特營隻逃出39人,營長卡恩也被俘虜,全軍覆沒了。


被誌願軍俘虜的英軍第29旅皇家重坦克營的官兵之一部



63軍第187師戰鬥英雄劉光子,一人抓獲63名英軍

  63軍一直攻過了北漢江,逼近漢城。而美軍這次不放棄漢城了,在城市裏布置了大量火炮,準備死守。為了不陷入消耗戰,19兵團沒有對漢城進行攻擊。打到此時,誌願軍殲敵不多,己方糧彈耗盡,隻好北撤轉移。然而聯合國軍乘機發起了迅猛地反擊,以機械化快速部隊進行穿插分割,將中國軍隊的序列砍得七零八落。63軍此時也陷入全軍斷糧,且背水作戰,態勢極為不利。傅崇碧當機立斷,決定全軍撤過北漢江。結果到了江邊,發現美軍竟也到了。情急之下,傅崇碧命部隊戴上繳獲的敵軍鋼盔,大搖大擺地徒涉過江。美軍以為63軍是南韓部隊,竟然輕易將他們放了過去。
  人困馬乏的63軍剛到江北,形勢卻發生驟變,因聯合國軍進展速度太快,誌願軍防線出現多處漏洞,彭德懷隻好每抓住一個部隊就去堵塞缺口。63軍被派到鐵原地區進行防禦,要求在25公裏寬的正麵防守15天。對於一個饑疲交加,減員甚重的部隊,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
  63軍當麵之敵是美騎1師、美25師、英28旅、英29旅共5萬多人,有各種火炮1300多門,坦克180餘輛,還有空軍支援;而63軍此時隻有24000餘人,火炮240多門,沒有坦克飛機,在兵力火力上都深居劣勢。麵對強敵,傅崇碧采取了縱深梯次配備的方法,少擺兵,多屯兵,以減少敵密集火力對誌願軍的殺傷。同時以戰鬥小組在前沿與敵糾纏,使敵不能過早迫近誌願軍陣地。在戰術上,采取正麵抗擊與側翼反擊相結合,並在夜晚派出小部隊襲擾敵人。


美軍直升機部隊在山地行動中作用顯著,用於救護觀察等任務,顯示了強大的裝備優勢

  鐵原阻擊戰打得異常慘烈,美軍經常是以大群坦克部隊開路,像城牆一樣壓向誌願軍陣地。因缺乏反坦克炮,誌願軍官兵隻好以血肉之軀與敵搏鬥,很多部隊全體戰死在陣地上。美軍炮火也打得山呼海嘯,誌願軍的陣地像被火洗了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傅崇碧指揮63軍部隊頑強死守,晝失夜反,在遲滯敵軍的同時不斷組織反擊,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隻為了總體上遏製住美軍的攻勢。63軍幾乎將所有的兵力都填了進去,機關幹部、通信員、炊事員都上了戰場。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整整打了13天,誌願軍後撤部隊終於穩定了防線,傅崇碧率63軍撤出了焦土一樣的鐵原陣地。
  在鐵原阻擊戰中,63軍勝利完成了總部交授的任務,為穩定整個戰線贏得了時間。但部隊傷亡慘重,其188師563團入朝時兵員為2700人,打完鐵原後隻剩266人。其他各部隊情況可以想見。傅崇碧下來後,彭德懷問他有什麽要求,傅第一句話就是:“我要兵。”彭說:“給你補兩萬。”
  五次戰役後,63軍於西線擔任開城地區守備任務,參加了誌願軍曆次戰術反擊作戰。
  1953年9月,63軍勝利回國。
  2003年部隊整編,取消63軍編製,原63軍的188師被劃歸27軍為188機步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