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最值得去的地方(下)

(2010-02-06 12:04:58) 下一個

中國最值得去的地方(下)

  51.江西廬山

  一旦文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融匯在自然之中,它便能夠充實和強化自然美,並產生畫龍點睛的妙趣,使其更生動,更具魅力。廬山便是這樣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廬山由於高聳於江湖之間,雨量豐富,年降水量可達1950一2000毫米,故山中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到廬山旅遊,不可不體味廬山的雲霧之美!你看,清晨,那輕盈的薄霧,從澗底婀娜多姿、飄飄繞繞地升騰著,彌漫著,像是仙女飄舞的紗巾,紗巾飄過之處,景物便漸次迷蒙起來。霧越來越厚,不消片刻,便如雪浪排空,填滿了深穀幽壑,把天地連成了一片。就是近在幾米之外的樹木,此時也像是嬌羞的少女,用紗縵遮住了俊美的麵顏和窈窕的身姿,隻是偶爾意識流地現出一點俏麗的倩影,以萬般的媚態來挑逗你的遐思。忽然,有一處濃霧倏地變薄,瞬息之間便消散殆盡,露出一座紅柱綠瓦、鬥拱飛簷的亭子來,而亭子四周,卻依然是茫茫的霧海,亭台也就越發顯示出天堂般的神秘,儼然是人間仙境,又仿佛是海市蜃樓。須臾,雲霧開始流動起來,並且逐漸加快,刹那間便演示出亂雲飛渡之勢。使人不禁想起京劇《杜鵑山》中柯湘那段“亂雲飛”唱詞......隻兩分鍾時間,雲霧便玩開了新的花樣----縹緲中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狀:有的像朵朵瓊花展苞怒放,有的似道道瀑布淩空高懸,有的如縷縷炊煙嫋娜飄忽……


  

  52.貢嘎山

  貢嘎山(Minya Konka)座落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在橫斷山係的大雪山中段,位於大渡河與雅礱江之間。“貢嘎山”,藏語意為“最高的雪山”,山體南北長約60公裏,東西寬約30公裏,其主峰海拔7556米,地處東經101.8°,北緯29.6°,在四川省康定、瀘定、石棉、九龍四縣之間。 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山區高峰林立,冰堅雪深,險阻重重,是中國海洋性山地冰川十分發育的高山之一,在登山運動和科學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座極受登山愛好者青睞的名山。


  
  53.憧憬中的夢境家園--黃姚古鎮

  黃姚古鎮位於廣西昭平縣境內,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距今有近千年的曆史。黃姚鎮是地處漓江下遊,素有“詩境家園”的“小桂林”之稱。該鎮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內奇峰林立,古木參天,溶洞幽深,清溪環繞。古鎮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廟祠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古鎮內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了古鎮獨特的風景,現在讓我們通過以下畫麵去粗略地體驗它的無窮魅力!


  54.東嶽泰山

  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歎,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跡,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曆史文化遊覽勝地。泰山景區分麓、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麓區山水相映,古刹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鬱,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裏坦途綠蔭,溪深穀幽。於是就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和"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55.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國最高的一座旅遊名山,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超過泰山的一倍多。全山山勢雄偉而又樹木蔥蘢、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裏,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鬆登臨,在極頂俯瞰萬裏雲海。峨眉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內,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其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讚。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56.西嶽華山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裏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餘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57.塔克拉瑪幹沙漠

  中國第一大沙漠。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裏木盆地中部。又稱塔裏木沙漠。“塔克拉瑪幹”維吾爾語意為“進去出不來”。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約400千米。麵積約32.4萬平方千米,占中國沙漠麵積的47%。流動沙丘占85%,是世界上麵積占第二位的流動性沙漠。西部因受西北風的影響,沙丘向東南移動;東部因受東北風影響,沙丘向西南移動,1000多年來南移30千米。沙丘高大,一般高50米以上,最高達250米。形態複雜,東部和西部麻紮塔格山南北地帶,多為延伸很長的巨大複合型沙丘鏈,最長可達30千米;中部東經82°~85°之間和西南部,主要為複合型縱向沙壟,長10~20千米,高50~80米,寬500~1000米;南部鄰近山嶺地帶發育有金字塔型沙丘;北部塔裏木河老河床以南可見高大穹狀沙丘。隻在沙漠邊緣和河岸邊分布有以紅柳沙堆為主的固定 、半固定灌叢沙堆 ,成為“沙漠中的綠洲”。沙漠外圍依次為衝積平原、山麓礫石戈壁。是中國最幹旱的地區,無霜期180~240天 ,年日照時數3000~3500小時,屬暖溫帶沙漠。西部蘊藏有豐富的石油等地下礦藏。北部將建成***級綜合性石油化工基地,國務院批準建設的塔裏木石油化工廠和塔裏木化肥廠,已在1996年4月開始施工,都設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衝積平原上水草豐茂,農產富饒,生長成片的胡楊、灰楊、紅柳、蘆葦等。莊稼穗大粒飽,瓜果質優味甜。


  58.神秘的香格裏拉

  香格裏拉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為“香格裏拉”旅遊線路的腹地。從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裏,可達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縣城中心鎮,距昆明659公裏,乘飛機50分鍾可達。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由於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段北端,"三江並流"之腹地,形成獨特的融雪山、峽穀、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景觀,為多功能的旅遊風景名勝區。景區內雪峰連綿,雲南省最高峰卡格博峰等巍峨壯麗、僅中甸縣境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達470座峽穀縱橫深切,最著名的有金沙江虎跳峽、瀾滄江峽穀等大峽穀,再有遼闊的高山草原牧場、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使迪慶的自然景觀神奇險峻而又清幽靈秀。


  
  59.黃山

  中國風景區之一,世界遊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秦時稱黟山,唐天寶六載(747)敕名黃山。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遣產”名錄,蜚聲中外,令世人難忘。 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雁蕩山之巧石,峨嵋山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遊黃山,讚歎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黃山氣候宜人,是得天獨厚的避暑勝地。


  60.將軍戈壁

  將軍戈壁位於昌吉州東北部,地處準葛兒盆地東部,麵積數千平方公裏,其外圍便是新疆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確位置在奇台,吉木薩爾縣北部東西長43公裏,南北寬20公裏。近1千平方公裏的範圍內,薈萃了多處奇景異貌。形成了具有多重性的大型戈壁沙漠風貌旅遊區,全國獨有,舉世罕見這片原始、粗曠的土地上處處充滿神奇、魅惑;由於億萬年前的自然滄桑巨變,大自然在這裏遺留了大片的矽化木、古海洋生物化石、恐龍遺骸等珍貴的科普材料;而由於自然的鬼斧神功,這裏又遺留了五彩灣、魔鬼城等地質奇觀;還有那野馬、野驢、鵝喉羚等荒漠生靈讓你深處其中而不覺寂寞……將軍戈壁文字。


  61.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係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裏。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裏,忻州市160公裏,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裏。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麵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係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

  五台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米,為華北最高峰。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奇峰靈崖,隨處皆是,著名者達五十餘處。其中寫字崖,用水灑濕以後,拿手帕仔細拭擦,崖麵會顯示出類似篆隸體字跡,水幹字隱。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層,結果下層仍能擦出字來。層層有字,字字不同。據載曾發現過“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的聯句。

  清泉碧池,滿山鑲嵌,曆史上譽為有靈氣者二十餘處。其中躍魚石窟,位在山崖,徑有尺許。每年清明節前後,窟中有魚隨流水擁擠而出,甚至於破身暴鰓,五六月後方止。魚大者過斤,小尾數兩,多為鯉魚和鯽魚,味道特美。清人張紳描述其為“不許鷹鶴渡,誰知鯨鯉來。衝風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62.烏爾禾魔鬼城

  烏爾禾魔鬼城位於克拉瑪依市區東北100多公裏的烏爾禾地區。北倚哈拉阿拉特山,方圓大約30餘公裏,這裏有我國罕見的風蝕地貌,山丘被風吹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有的象杭州錢塘江畔的六和塔,有的象北京的天壇,有的象埃及的金字塔,有的象柬埔寨的吳哥窟,有的象雄鷹展翅……。夜幕降臨,則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怪異而淒曆的聲音更增添了陰森恐怖的氣氛。當地蒙古族人稱其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人叫它“沙依提克爾西”,意思都一樣——“鬼城”。在“魔鬼城”裏,色彩斑斕的裝飾用卵石,俯拾即是,有時還能撿到晶瑩美麗的瑪瑙石。


  63.鳴沙山

  木壘鳴沙山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昌吉州木壘縣哈依納爾北5公裏處,當地哈薩克人稱其為“阿依艾庫木”,意為“有聲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紅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約500米,垂直高度過00米左右,呈現西南至東北走向。平時常有雷鳴號角之聲從內發生,時斷時續,時高時低,忽而聲響如萬馬奔騰、忽而柔細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細沙奮力揚出,馬上就會激起無數蛙鳴。當你數人並排下滑,但聞遍山雷聲滾滾,大有叱吒風雷之勢。

  更有趣的是,那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麵,蕩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一清代詩人曾:“雷送餘音聲嫋嫋,風生細 響語喁喁”。可見鳴沙山的迷人之處。鳴沙山下不遠處,有一泉,形同滿月,周圍黃沙浩浩,虎視狼逼,千百年來卻不為其所滅,實在叫人驚歎不已。但見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飲之清涼甘洌,泌人肺腑。使鳴沙山更添幾處神奇。


  64.長白山紅鬆闊葉混交林

  紅鬆是東北的珍貴樹種,以紅鬆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是東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1958年,黑龍江省在紅鬆林最集中的小興安嶺南坡,建立了豐林自然保護區,麵積為18400公頃。

  豐林保護區地形平緩,海拔280-683米,為坡狀的低山丘陵地和寬廣穀地,豐林河及湯旺河的支流貫穿全區。在寒溫帶半濕潤氣候條件下,生長著以紅鬆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區內有高等植物568種。紅鬆是我國東北的鄉土樹種,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其分布中心,豐林保護區的紅鬆無論在林木株數和蓄積量上,都占80%以上。紅鬆以其優良材質和多種用途而著稱於世。紅鬆樹高可達30-40米,材質鬆軟,易於加工,不易開裂,是建築的優良用材。樹士富含鬆脂,種子含油率達70%以上,區內除紅鬆林分布外,還生長著多種針闊葉林,如魚鱗鬆、興安落葉鬆、水曲柳、黃菠蘿、胡桃楸、暴馬丁香等。林下的山葡萄、五味子等草本植物增添了森林的特色。每當初春,山花爛漫,百鳥齊鳴;時至盛夏,古木參天,鬱鬱蔥蔥;深秋來臨,五花山色,風光綺麗;秋去冬嚴禁,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紅鬆針闊葉混交林,是我國東北濕潤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植被類型,保護區不僅完整地保存了珍貴的紅鬆資源,同時也成為一座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為生物工作者研究紅鬆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的生態、群落的變化、發展和演替規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65.三峽

  三峽,是萬裏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穀,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2公裏,其中峽穀段90公裏。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

  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穀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裏的群峰,重岩 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裏的江水,洶湧奔騰,驚濤裂岸,百折不回;這裏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裏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66.太魯閣大峽穀

  “太魯幽峽”,是台灣著名的旅遊勝地,位於**東部花蓮縣西北,連綿20公裏,是太魯閣公園的一部分。兩岸懸崖萬仞,奇峰插天;山嶺陡峭,怪石嵯峨;穀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長江三峽雄奇景觀連綿不斷的氣勢,被譽為寶島的三峽,為寶島八景之冠。大峽穀是由湍流不息的溪水經過千萬年的切割而形成的,峽穀中的溪水從海拔3000多米的合歡山急流而下,到入海口隻有100公裏左右,許多地方每公裏落差達20米到30米。水流的不斷切割使峽穀越來越深,於是形成了太魯閣大峽穀這一世界奇觀。


  67.寶島阿裏山

  在嘉義縣東北,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麵靠近最高峰玉山。

  阿裏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裏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台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鬆,稱為阿裏山特產[ 五木]。到了陽春三月,阿裏山又成為一個緋豔絢麗的櫻林。這裏的櫻花馳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為花季,登山賞櫻花的遊人絡繹不絕。山上有高山博物館,陳列各種奇木異樹,高山植物園內種有熱帶、溫帶、寒帶數百種植物,遊人既可飽覽林海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波瀾的勝景,還可增加見識。

  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裏山的塔山觀賞雲海,確是賞心樂事。遊人但見雲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穀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難怪阿裏山的雲海是台灣八景之一。

  觀日出的地點則以祝山為妙。祝山海拔僅次於塔山,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魚肚白,祝山後先現出一絲紅霞,慢慢變成弧形、半圓、大半圓,越來越紅,越來越亮。一輪紅日先從雲海邊上升,再從山頂冒出,光芒四射,煞是好看。


  68.黃土高原

  在中國北方,長城以南、日月山以東、太行山以西、秦嶺以北,主要包括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區,麵積40萬平方公裏,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180米,氣候較幹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石油、鋁土儲量大。

  黃土高原擁有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煤炭資源不僅量大質優,還有較好的開采條件。其中,可供露天開采的煤礦儲量達200億噸。全國探明儲量的特大型煤田,約有一半分布在這裏。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長慶油田,也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黃土高原地區地理位置適中,做為全國的能源基地,正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提供煤炭和電力,人們形象地稱它為全國的“鍋爐房”。


  69.美麗的大連

  大連是一座美麗整潔的海濱城市,地處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麵向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北依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腹地,素有“東北之窗”“北方明珠”之稱。是中國北方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港口、貿易、工業、旅遊城市。


  70.東方之珠

  香港素稱“東方明珠”,人口超過660萬,總麵積為1070平方公裏。香港共分為4個部份——香港島、新界、九龍和離島。

  九龍是位在北邊港口的半島,尖沙嘴一帶是最多遊客聚集的地方。香港島的麵積為78平方公裏,隻占全香港陸地麵積的7%,香港島是主要的商業地區,充滿了觀光旅館和旅遊景點。新界的麵積約有980平方公裏,相當於香港陸地麵積的91%。離島共包括234個島嶼,最大的Lantau島幾乎是香港島的兩倍大。

  香港的維多利亞海港與美國的舊金山、巴西的裏約熱內盧並稱為世界上3個最優良的天然深水港。香港與世界上200多國家和地區的460個港口有運輸和貿易往來,是世界最繁忙的航運港口之一。


  71.小寨天坑

  重慶市奉節縣境內靠近長江三峽的地方發現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小寨天坑。小寨天坑坑口地麵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總容積1.19億立方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係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小寨天坑當稱“天下第一坑”,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

  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穀。據考察,地縫全長達37公裏,最窄的地方隻有2米,而峽穀的高度達900米,形成氣勢恢弘的“一線天”。從上麵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條雲霧繚繞的縫隙,那就是深達數百米的神秘地縫,被岩溶地質專家稱作“世界喀斯特峽穀奇中之稀”。離小寨天坑不遠,還有一處與三峽夔門幾乎一模一樣的峽穀,當地人稱為“旱夔門”。從旱夔門往裏,地勢險峻,無法進入,至今仍未探明。

  中外探險家多次來到小寨天坑開展科考探險活動,已探測洞穴近100個,探明地下暗河100餘公裏,植物種類2000餘種,發現了拱桐、桫欏、紅豆杉等珍貴植物和大鯢、玻璃魚、林麝等近20種珍稀動物。科學家們認為,天坑地縫不僅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探尋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


  
  72.鏡泊湖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東南部,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風景區和避暑勝地,被譽為“北方的西湖”。鏡泊湖南北長45公裏,東西最寬處6公裏,是一個狹長形的高山堰塞湖,也就是約萬年前火山噴發,流出的岩漿,把牡丹江截斷而形成的湖。湖麵海拔350米,最深處超過60米,最淺處則隻有1米。水麵約90平方公裏,容水量約16億立方米。在湖的北岩半島上,有一些小別墅和旅遊設施,這就是鏡泊湖的遊覽中心鏡泊山莊。除了鏡泊山莊以外,不足個湖周很少有建築物,隻有山巒和蔥鬱的樹林,呈現一派秀麗的大自然風光,而這正是銳泊湖的誘人之處。在鏡泊山莊的高處眺望,隻見湛藍的湖水,展向天邊,一平如鏡。


  73.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2004年7月1日, 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消息,主體坐落於吉林省集安市的“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我國的世界遺產名錄增加到30個。該處入選理由是:建築技藝精湛,堪稱同時代工藝的典範;藝術成就突出,特別是墓葬中的壁畫,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水準;文明內涵富有特色,眾多珍貴文物都反映了高句麗時期獨具特色的文明。高句麗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存續於漢唐期間,前後曆經約705年,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在吉林、遼寧等地留下了豐富的曆史遺跡和文物。


  74.羅平

  羅平位於雲南省東部,地處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素有“滇東門戶”、“滇黔鎖鑰”之稱;曆史久,山奇水秀:境內深溝峽穀縱橫,盆嶺相間,碳酸鹽岩廣布,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這裏有氣勢雄偉的瀑布群落、幽深險峻的峽穀、挺撥秀麗的峰叢、獨特的地貌奇觀、蒼莽的林海、溢彩溜金的油菜花海、蜿蜒曲折的河流、玲瓏剔透的灘跌、碧綠如玉的湖泊、古樸濃鬱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文物古跡等構成了自然、人文景觀薈萃的旅遊勝地。


  
  75.浙江烏鎮

  烏鎮古時候稱為烏墩,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到唐代鹹通年間始稱烏鎮。這裏曆史淵源流長,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裏。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勢低窪,為河流衝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

  此處鍾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曆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理學家張楊園、文學家茅盾等……如今的烏鎮仍保留著許多水鄉所特有的河港、橋梁、臨河建築、街道、店麵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東西市河漫步,將使你留戀忘返。


  76.明皇陵

  明皇陵位於中都城西南7公裏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年僅10餘歲,無力大辦喪事,僅以“被體惡裳,浮掩三尺”之禮,安厝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繕父母陵寢。洪武二年,他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餘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

  在陵墓的外圍,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麵布局。由於皇陵地處明中都城的西南,為了使皇陵與中都城連為一體,所以皇陵的3道城門都是以北門為正門,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與神路置於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長達28裏。第2道城是青磚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長6裏多,四邊開四門,皆有高大的城樓。第3道城是皇城,青磚壘砌,周長75丈。皇城平麵長方形,它改變了過去帝陵內城平麵方形的做法,為了將神道石像生移置城裏,突出陵前享殿的地位,因此改為南北縱長的形狀。皇陵的3道城中軸線兩旁,建設了不少祭祀、護衛、住所建築,形成規模宏大,森嚴壯觀的皇陵建築群。經過精心的設計、規劃、施工,建成後的皇陵,氣象巍峨,被譽為“重門列戟園陵肅”,“壯哉斯陵從古無”。


  77.“透明夢柯”冰川

  “透明夢柯”冰川位於甘肅省肅北縣祁連山區大雪山北坡老虎溝內,長10.1公裏,麵積21.9平方公裏,是祁連山區最大的山穀冰川。老虎溝地區共有冰川44條,麵積共54.3平方公裏左右,“透明夢柯”冰川是其12號冰川

  “透明夢柯”是蒙古語,意為高大寬廣的大雪山。“透明夢柯”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483米。它有寬大的粒雪積累區,坡度較平緩,冰麵坡降為3度到6度,人員容易進入、攀登。粒雪區最大坡度數26度,沒有雪崩危害。承受力大、安全性高是其顯著的特征。具有穩定性冰川的特征。透明夢柯冰川規模較大,冰穀、冰蘑菇、冰鬥、冰瀑布、冰裂縫等特有冰川地貌在這裏隨處可見。


  78.“百島之市”珠海

  珠海是一個花園式的海濱旅遊城市,四季鮮花盛開,滿目蒼翠,於1999年獲聯合國人居中心頒發“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成為中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以整座城市作為景區入選“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還獲得“***園林綠化城市”、“***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衛生城市”等殊榮。珠海與澳門陸地相連,與香港隔海眺望,國際級水平的珠海機場,更令珠海可直通世界各地。

  珠海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瀕臨南海,東與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陸路相通,北距廣州140公裏,陸海總麵積為7649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麵積1600平方公裏。地貌類型多樣,有山地、平原、湖泊和海洋。依山傍海,海岸線長731公裏,共有146個島嶼分布於南中國海,海島總麵積236.9平方公裏,素有"百島之市"美譽。


  79.魅力哈爾濱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是中國東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是我國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素有"天鵝項下的珍珠"之美稱。哈爾濱總麵積56579平方公裏(市區麵積1637平方公裏),人口935.32萬,其中市區人口323.53萬人。

  哈爾濱曆史悠久,不僅薈萃北方少數民族的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爾濱文廟、極樂寺與西方古典式建築及造型奇特的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輝,被世人譽為"東方小巴黎"。哈爾濱自然風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陽島、東北虎林園、鬆花江畔斯大林公園、鬆峰山、二龍山、玉泉狩獵場和亞布力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哈爾濱還是世界冰雪文化發源地之一,亞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園冰燈遊園會、鬆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遊樂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此外,還有馳名中外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每年一屆的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


  
  80.白馬雪山高山杜鵑林

  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橫斷山脈中段,雲嶺北段主峰白馬雪山(又名白芒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麵。行政上隸屬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北麵與**芒康縣接壤,東麵隔金沙江與四川德榮縣相望。總麵積1879931ha。其中天然林麵積76658ha,占總麵積40.8%;疏林地麵積7538ha,占總麵積4.0%;灌木林麵積15951ha,占總麵積8.5%;新造林地麵積81ha,占總麵積0.1%;無林地麵積38978ha,占總麵積20.7%;非林地麵積48771ha,占總麵積25.9%。保護區活立木總蓄積量16338757m3 。

  保護區山脈源自唐古拉山,在**境內稱寧靜山脈,進入雲南稱雲嶺,為瀾滄江和金沙江的分水嶺。保護區位於雲嶺北段,以人支、白茫、格裏、甲午等主峰構成骨架。整個保護區山峰線皆在海拔4000m以上,超過海拔5000m的山峰有20座,最高峰白馬雪山海拔5430m,終年白雪皚皚。

  保護區氣候為幹濕季明顯,雨量少而集中,氣候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化,形成河穀溫暖幹燥、山地嚴寒的特點。故自然景觀垂直帶譜十分明顯。


  81.遼寧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刹山、廟後山六個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麵積四十四點七二平方公裏。 風景名勝區以本溪水洞為主體,融山、水、洞、泉、湖、 古人類文化遺址於一體。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 現開發地下暗河長三千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 洞頂和岩壁鍾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遊覽,使人流連忘返。 溫泉寺景區,泉水溫攝氏四十四度,日流量四百噸,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廟後山古文化遺址, 是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對研究遼東古人類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價值。


  82.織金洞

  織金洞風景名勝區以織金洞為主體,包括織金洞景區、織金古城區、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區、裸結河景區,總麵積307平方公裏,是1988年國務院審定公布的第二批***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於織金縣城東北23公裏處的官寨鄉,距省城貴陽 120公裏。它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 洞長6.6公裏,最寬處175米,相對高差150多米 ,全洞容積達500萬立方米,空間寬闊,有上、中、下三層,洞內有40多種岩溶堆積物,顯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態類別。根據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為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壽星宮、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景區,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洞內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最大的洞廳麵積達3萬多平方米。每座廳堂都有琳琅滿目的鍾乳石,大的有數十丈,小的如嫩竹筍,千姿百態。還有玲瓏剔透、潔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 盔、玉玲瓏、雙魚赴廣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觀,形態逼真,五彩繽紛。特別是那高17米的“銀雨樹”,挺拔秀麗,亭亭玉立於白玉盤中,人人讚歎。織金洞不僅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而且於研究中國的古地理、古氣象學等都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83.廣西北海潿洲島

  潿洲島位於北海市正南麵21海裏的海麵上,總麵積24.74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廣西最大的海島。

  這裏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23℃,雨量1863毫米。四周煙波浩淼,全島綠樹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堪稱人間天堂,蓬萊寶島。


  

  84.新疆塔裏木河

  關於塔裏木河的記述《漢書·西域傳》稱,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二源,一出蔥嶺山,一出於闐,於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所記與現今情況一致。蔥嶺河指今喀什噶爾河和葉爾羌河。於闐即今和田,中央有河即指塔裏木河。據《水經注》記述,塔裏木盆地存在“南河”與“北河”,南河沿昆侖山北麓東行,北河沿天山南麓東行,於羅布窪地西部匯合後注入羅布泊。《新唐書·地理誌》稱為思渾河。清早期成書的《西域圖誌》和《西域水道記》稱為額爾勾果勒。國外古書對塔裏木河亦有記述。據馮承鈞《西域南海地名》,梵文稱塔裏木河為sita。維吾爾語意為“田地”“種田”。中國第一大內陸河。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裏木盆地北部。上遊有三源:阿克蘇河源出天山山脈,葉爾羌河及和田河源出喀喇昆侖山脈,在阿瓦提縣肖夾克附近匯合後稱塔裏木河。在尉犁縣以南折向東南,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北部,注入鐵幹裏克的大西海子水庫。若從葉爾羌河上源算起,至大西海子長2000千米,若從阿克蘇與葉爾羌河相匯處算起,到大西海子長800千米,流域麵積19.8萬平方千米。塔裏木河在曆史上曾多次改道。1921年主流下遊北移,東流沿孔雀河注入羅布泊。1952年中段的汊流拉因河口築起塔裏木大壩,阻斷河水流入孔雀河,河道主流改沿鐵幹裏克故道,折向東南流入台特馬湖。現在,塔裏木河僅到鐵幹裏克流入大西海子水庫,台特馬湖處幹涸狀態。河水主要來自阿克蘇河(占72.0%) 、和田河(占22.5%) 、葉爾羌河(占5.5%) 。上段的阿拉爾站,每年有49億立方米水量下泄,沿途蒸發與滲漏嚴重,致使大西海子以下至台特馬湖的河段斷流,引起大片胡楊樹枯死,溝通塔裏木盆地南北的綠色走廊麵臨毀滅的危險。


  85.廣東陽江海陵島

  海陵島位於廣東省的陽江市,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海陵島地處南亞熱帶,四麵環海,山海兼優,年平均氣溫22.3°С,年降雨量1816毫米,年晴天310天,沒有奇寒酷署,氣候宜人。島上擁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除宋太傅張世傑廟址和陵墓、古炮台、鎮海亭、北帝廟、靈穀廟、觀音岩、新石器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外,還有10多處沙灘可供開發為海水浴場,享有“東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之美稱,是一顆鑲嵌在南中國海岸上的明珠。


  
  86.五彩灣新疆昌吉

  五彩灣位於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城以北100餘公裏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中,由五彩城、火燒山、化古溝組成。

  千百年來,由於地殼運動,在這裏沉積了很厚的煤層,後幾經滄桑,曆經風雨剝蝕,煤層表麵的沙石被衝蝕殆盡,使煤層暴露,在雷電和陽光的作用下,煤層起火燃盡,燒結岩堆積,加之各地質時期礦物質含量不同,這一帶連綿的山丘呈現褐紅色為主夾雜黃白黑綠等多種色彩。

  經過風吹日曬雨蝕,呈“雅丹地貌”,遠望近觀,狀如城廓,五彩城由此得名。走進五彩城就像走進一個夢幻世界,光怪陸離的色彩從四麵八方向你湧來,那麽明快、那麽強烈、那麽豐富多彩,真讓你感到目眩。你順著山勢舉目展望,那些或大或小、錯落有致的山岡無不被豔麗的色彩纏裹著,呈現出千姿百態、撲塑迷離的景象;火燒山是由燒岩構成得一片褐紅色,在朝陽或晚霞的映照下,山體如烈火般熊熊燃燒,壯麗罕見;化石溝是五彩灣的又一盛景,溝內,遍布著晶瑩的瑪瑙石,分布壯觀的矽化木林,各種樹木及動物化石。

  五彩灣號稱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顏色五彩繽紛,日落時分,是五彩灣最美的時刻,火紅的太陽將所有的山丘刷上一層金黃,好似置身於一個龐大的黃金帝國,每走一步,每換一個角度,都呈現出不同的景致。


  87.蘇州映象

  蘇州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全市現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538處,其中***級34處,省級106處。成功加入世界遺產城市聯盟。蘇州古城座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集建築、山水、花木、雕刻、書畫等於一體的蘇州園林,是人類文明的魄寶奇葩,拙政園和留園列入中國四大名園,並同網師園、環秀山莊與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分別於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古鎮同裏、周莊、甪直正在申報列入世界文化。

  在改革開放春風下,古老的蘇州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確立了“科教興市、外向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了外向型經濟、鄉鎮企業兩大優勢,培育了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人才、產業、環境等新優勢已見端倪。

  蘇州正在成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現代製造業基地,產學研緊密聯合、各類人才聚集的技術創新基地、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現代農業基地,融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生態環境優美的旅遊度假基地,21世紀的蘇州將是“經濟繁榮、科教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基本現代化地區.


  88.三江並流

  三江並流位於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穀地區,包括怒江州、迪慶州以及麗江地區、大理州的部分地區,西與緬甸接壤,北與四川毗鄰。

  ??景區內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3個風景片區,8個中心景區,60多個風景點,總麵積3500多平方公裏。三條大江在滇西北橫斷山脈縱穀地區並流數百公裏,三江間距最近處直線距離66.3公裏,其中怒江、瀾滄江最近處隻有18.6公裏的怒山相隔。

  ??景觀主要有:三江並流、高山雪峰、峽穀險灘、林海雪原、冰蝕湖泊;少風的板塊碰撞、廣闊美麗的雪山花甸、豐富的珍稀動植物、壯麗的白水台、獨特的民族風情等,構成了雄、險、秀、奇、幽、奧、曠等特色。它是雲南省麵積最大、景觀最豐富壯觀、民族風情最多彩,極令人神往,但基本上是尚未開發的處女景區。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名調查、經國務院1989年批準定為第二批***級風景名勝區。


  89.西沙群島

  由於特殊的戰略位置,西沙至今還是未曾開放的隔世秘境。軍艦、珊瑚、落日、海浪、台風、沙灘、棕櫚,有限的幾個詞語構成了人們對西沙群島的全部幻想。

  翻開中國地圖冊,在南中國海那片蔚藍大海深處、在紅色珊瑚礁和藍色海水的圖標後麵藏著一個叫做西沙群島的地方。這裏是我國南海中部陸域麵積最大的珊瑚島群,位於海南島與中沙群島大環礁之間,由32座島嶼、8座環礁、1座台礁和一座**的暗礁組成。由於地處海南島東南約330公裏的海麵上,長期以來人跡罕至,所以這裏有保存完好的海洋生態係統。對於久居內陸的人來說,西沙簡直就是海天外的最後秘境!

  西沙群島是中國大陸到東南亞和印度洋海上航線的必經之路。千百年來,無數滿載著陶瓷、絲綢、香料、胡椒等貨物的商船經此駛過,這一航線又被冠以“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和“香藥之路”的美稱。


  90.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最早是日 本人最喜歡的,因為他們說四姑娘山與他們的富士山是姐妹山,所以他們喜歡到四姑娘山來朝聖,也喜歡來征服四姑娘山。當時四姑娘山幾乎沒有酒店,到四姑娘山的公路也是艱險無比,那時候,去四姑娘山旅遊,被稱為探險旅遊。 自90年代後期,隨著到四姑娘山的高等級公路修建完畢,國內遊客開始接受四姑娘山的旅遊概念,特別是隨著黃金周的到來,去四姑娘山的人越來越多,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遊客特別多。 那麽,四姑娘山的景色到底是怎麽樣呢?與九寨溝相比又如何呢?很多遊客問我們這樣的問題。 其實遊四姑娘山並不是去爬山,雖然登山也是四姑娘山的一個旅遊項目。對普通遊客來說,遊覽四姑娘山是看山,而不是登山,但看山也隻是四姑娘山的一部份而已,四姑娘山的景色絕不能簡單的以山來概括,四姑娘山之美,除了山之外,還有草甸、牧場、嘉戎藏族風情等等與高原相關的景色,所以他與九寨溝完全不屬於同一類型的風景,很難與其做比較,隻能說各有各的特色,互相是不能替代的,而且無論哪一個,都是不遊就可惜的景點。AAAA級風景區-四姑娘山景區位於四川阿壩州小金縣和汶川縣交界處的日隆鎮(海拔3160米),由橫斷山脈中四座毗連的山峰組成,根據當地藏民的傳說,是四個冰清玉潔的姑娘的化生,因而得名四姑娘山。 四座山峰中,以四峰為最高,海拔6250米,又因此峰位列四川地區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山之後,因此被喻為“蜀山之後”。大峰、二峰、三峰分別為5355米,5454米,5664米。


  91.台北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台灣省萬裏鄉,野柳是突出海麵的岬角(大屯山係),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岩、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

  風景區分三大區:第一區女王頭、仙女鞋、乳石等,第二區豆腐岩、龍頭石等,第三區海蝕壺穴、海狗石等,適合作地質教學的田野調查課程。


  92.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

  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高山生態係統及大熊貓、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為主的綜合性***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始建於1963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保護區之一,1980年被批準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同年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合作建立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

  保護區麵積20萬公頃。保護區內溫暖濕潤的自然環境和複雜多樣的地形,為眾多生物的棲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統計:區內有脊椎動物450種,其中獸類103種,鳥類281種,爬行類21種,兩棲類14種,魚類11種。已采集到的昆蟲標本約1700種。高等植物4000多種,隸屬於217科814屬。被列為***重點保護的物種有: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白唇鹿、綠尾虹雉、珙桐、水青、連香、紅豆杉等。區內分布著100餘隻野生大熊貓,占全國大熊貓總數的10% ,因而使臥龍以“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響譽中外。

  保護區奇妙的自然景觀、變化多樣的森林植被、幽深的環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稀有動植物,匯集成一種難於抗拒的誘人魅力,吸引著更多的中外遊客和科學工作者前來觀賞、考察,探索保護區的自然奧秘。


  93.八達嶺長城

  萬裏長城,人類的巨著!中華之魂!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裏長城的精華和傑出代表。

  八達嶺長城是萬裏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遊的“世界之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曆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八達嶺地理環境優越,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98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八達嶺的年平均氣溫比北京低3 ℃以上,成為“夏都”延慶的旅遊龍頭。

  迄今,八達嶺長城已接待中外遊客1.2億多人次,370多位外國元首及世界風雲人物在此留下足跡。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是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城牆全長3741米,八達嶺長城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此段長城修築工程非常宏大,城牆高大堅固,敵樓密集。城牆隨著山峰的走勢,蜿蜒起伏,如巨龍盤繞。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裏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裏長城向遊人開得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全周影院和由**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曆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94.巍巍紫禁城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裏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辟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裏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麵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麵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禦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曆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鍾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占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95. 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在祖國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國海諸島中島礁最多,散布範圍最廣的一橢圓形珊瑚礁群。位於北緯3°40'至11°55',東徑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裏馬灘,西到萬安灘,南北長500多海裏,東西寬400多海裏,水域麵積約82萬平方公裏,約占南中國海傳統海域麵積的五分之二。周邊自西、南、東依次毗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南沙群島由55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但露出海麵的約占五分之一。

  南沙群島在祖國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國海諸島中島礁最多,散布範圍最廣的一橢圓形珊瑚礁群。位於北緯3°40'至11°55',東徑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海裏馬灘,西到萬安灘,南北長500多海裏,東西寬400多海裏,水域麵積約82萬平方公裏,約占南中國海傳統海域麵積的五分之二。周邊自西、南、東依次毗鄰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和菲律賓。南沙群島由55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但露出海麵的約占五分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