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最值得去的地方(上)

(2010-02-06 11:50:51) 下一個

中國最值得去的地方(上)

  1.大敦煌之月泉曉徹奇觀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 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徹”

       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 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 泉在流沙中,幹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

  曆代文人學士對這一獨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觀稱讚不已.



  

  2.金山嶺司馬台長城

  在曆史漫長的歲月中,長城,就象一個個蒼老的武士,完成了自己曆史的使命,再也無人垂青。在群山掩映之間,它們孤獨的守望著曆史,守望著曾經有過的一幕幕壯烈而又生動的故事。

  曆史的沉重,將它們的臂膀壓成了碎骨;戰爭的浩劫,將它們的身軀摧成了枯朽。但是它們毅然抬起堅韌的頭顱,眺望遠方……看胡馬幾度陰山,聽金歌悲角長鳴。

  驀然中,金戈鐵馬,狼煙四起!時間在此時凝滯了氣息,一場沒有結局的劇情在此時上演。身穿鎧甲的武士依然威猛,世間卑劣的嘲弄依然延續。灰飛煙滅的不僅是胡虜飄揚的旌旗,還有你,我的野長城!你已經抵擋不住,時間激流般的衝擊。

  曆史褪去了顏色,殘敗歸於了平靜。時光夾雜著記憶,在沉睡中睜開渾濁的眼眸。隻有你最明白,野長城!渴望燃燒就是渴望化為灰燼,渴望輝煌就是渴望走向衰敗!

  此段長城攝於“古北口——金山嶺——司馬台”,全長30餘公裏,堪稱中國最美的長城。其中,古北口蟠龍、臥虎二山東西對峙,自古為南控幽燕,北捍朔漠的京都鎖鑰重地;金山嶺氣勢雄偉、敵樓密集,早晚景色壯麗,夏秋雨後彩虹,素有徒步攝影天堂美譽;司馬台構思精巧、設計奇特,集萬裏長城眾多特色於一地,以“中國長城之最”著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極珍品”特級文物。


  

  3.黃山夢幻日出

  臨上黃山時有朋友指道,雲:第一天從後山上去,第二天遊遍前山後自然下山。

  然,我等三人決定全程行路,謝絕纜車,依計而行。上山之初,正值小雨大霧,伸手不見五指,想拍第二天的日出看來隻是奢想,忐忑不安中,晚8:30分就此入睡。第二天一早推窗望天,天呀,居然見月亮高掛空中,運氣之好無法抵擋,慌忙穿衣上山,隻見山上各處都是人,根本無法找到拍攝理想的地點。無奈之中,三人隻好分散行動,我隻好一人等待日出。

  此時,東方泛起了一抹紅暈,天空的色彩是那樣的嫵媚。大約6:30,太陽從“十八羅漢”的背後升起,一時,身邊人一片呼聲。太陽漸漸升起了,我拍下了不遠處的“猴子觀海”。

  由於位置和器材所限,無法盡善盡美地將日出完整的拍下來,但也心滿意足了,畢竟在高山上風雲莫測,拍日出是可望不可求的,何況,當時黃山的天氣預告說:日出的幾率隻有40%,我知足了。

  有人說道:感悟黃山,天下無山

  

  4.桂林陽朔畫中遊

  從古至今,這片山水總會引發無數文人畫家的靈感激情,旅行家的駐足留戀,難舍難棄.桂林陽朔之美,在乎靜,農家小舍靜靜偎依群山;在乎幽,竹林遮蔽下的河道曲徑通幽,在乎碧,河水清澈蕩滌心靈,在乎翠,蒼翠群山生機無限.詩畫桂林陽朔,韻味無窮.

  

  5.九寨秋色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境內,距離成都市400多公裏,是一條縱深40餘公裏的山溝穀地,因周圍有9 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總麵積約620平方公裏,大約有52%的麵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林中夾生的箭竹和各種奇花異草,使舉世聞名的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等珍稀動物樂於棲息在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溝中地僻人稀,景物特異,富於原始自然風貌,有“童話世界”之譽。有長海、劍岩、諾日朗、樹正、紮如、黑海六大景區,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這五絕而馳名中外。

  

  6.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前身清漪園,頤和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麵積290公頃(4400畝),水麵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澱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係,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係,中間的“甕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決定在甕山一帶動用巨額銀兩興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裏的皇家園林區。

  

  7.水墨張家界

  張家界地處於雲貴高原隆起區與洞庭湖沉降區之間,既受隆起的影響,又受沉降的牽製 ,加上地表水切割強烈和岩溶地貌極其發育,形成了當今這種高低懸殊、奇峰林立、萬石崢嶸、溪穀縱橫的自然奇觀。

 

  8.上海浦東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共88層,高420.5米,單體建築麵積達29萬平方米,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世界高新技術的完美結合。

  金茂大廈1-2層為寬敞明亮、氣勢宏偉的門廳大堂;3-50層是層高4米,淨高2.7米的大空間無柱辦公區;51-52層為機電設備層;53-87層為世界上最高的超豪華五星級酒店--金茂君悅大酒店,特別是高152米,直徑27米的酒店中庭,28道環廊在霓紅燈的照射下光彩迷人,仿佛置身在時空隧道;設在88層的觀光大廳,建築麵積152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最高最大的觀光廳,榮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另外還有一個與大廈相連的裙房,是為商務辦公服務的配套設施、名品區和娛樂場所。

  金茂大廈集中體現了當代建築科技的最高水準。大廈選用最先進的玻璃幕牆,對幕牆框架作了鱗化處理,基本消除了光汙染;大廈的消防安全和生命保障係統實現創新思路,改他救模式為自救模式;大廈電梯特有的候梯不超過35秒、直達辦公樓層、空中對接功能等是最優秀的垂直運輸係統;大廈的智能化係統,統管所有功能和區域,信息高速公路接通到每張辦公桌和每間客房。大廈所有功能設備都具有先進性和超前性,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座豐碑。

 

  9.三峽紅葉情

  農曆小雪前後,北方及高山地區早已是銀妝素裹,而長江三峽此時正值金秋時節。峽中的紅橘剛開始收獲,乘船而下,但見兩岸漫山遍野的紅葉,在風中搖曳成為紅色的葉海,直把你迷醉。

  登上瞿塘峽口的赤甲樓,舉目四望,滿山的紅葉沿瞿塘峽北岸的山梁由近及遠一直延伸到赤甲峰下。沿瞿塘峽內幽靜的棧道緩行,兩旁斑駁的岩壁上是叢叢怒放的紅葉,或枝椏挺立,或曲折低垂,那天然的野趣,那大自然造就的壯麗景色,叫人歎為觀止。

  到了巫山,乘坐小班船進入巫峽,神女峰上佇立的神女被斑斕的山岩和滿山的紅葉裝扮得嬌俏動人,飛鳳峰也披上了紅色的羽毛翼,集仙峰下,石紋縱橫的山崖上,點綴著一叢一叢的紅葉,儼然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從巫山乘柳葉小舟,沿清澈蜿蜒的大寧河進入小三峽的巴霧峽,層層疊疊的紅葉在陡峭的峽穀與碧綠河水的映襯下分外耀眼,白色的小艇在峽穀的浪花中駛出一串串白浪花,猴群在山崖間的紅葉叢中跳躍,為這三峽的深秋增添了無限生機,你也不禁在這眼前的美景中融化了。



  10.西藏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位於**自治區首府拉薩市西北郊區約兩千米處的一座小山上。在當地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民心中,這坐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語稱此為布達拉(普陀之意)。

  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回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是拉薩城的標誌,也是**人民巨大創造力的象征,是**建築藝術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



 

  11.貴州省黃果樹瀑布

  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是貴州第一勝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景區內以黃果樹大瀑布(高77.8米,寬101.0米)為中心,采用全球衛星定位係統(GPS)等科學手段,測得亞洲最大的瀑布———黃果樹大瀑布的實際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分布著雄、奇、險、秀風格各異的大小18個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記錄。黃果樹大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為壯觀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摸的瀑布。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讚歎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

  

  12.至靜唯美的湘西鳳凰

  鳳凰縣地處湘黔要衡,交通發達,以縣城為中心,東南有鳳麻公路直抵懷化地區,西有鳳銅公路直達貴州銅仁。有枝柳鐵路從境內通過。真可謂東可看繁華的廣東、秀麗的桂林山水。西可看莽莽的雲貴高原,北可看奇山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以至古老聞名的襄樊。加之本縣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名聞海內的古城八大景;有譽滿天下的奇梁洞;有沱江古城風貌;黃絲橋最完整的石頭城;有三潭書院,天星山古戰場;還有民族風情很濃的山江苗寨,烏巢河天下第一大石橋等。



  13.福建土樓春韻

  永定位於閩西的龍岩地區,土樓高大封閉,固若堡壘,自成體係,土樓分為圓樓和方樓兩種。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圓樓由二三圈組成,由內到外,環環相套,外圈高十餘米,四層,有一二百個房間,一層是廚房和餐廳,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臥室;二圈兩層有幾十個房間,一般是客房,當中一間是祖堂,是樓內人舉行婚喪和慶典的場所。樓內還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設施。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姓氏,或幾座土樓都是一個姓氏,客家土樓建築具有防震、防火、防禦多種功能,通風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土樓,既是生活之圍城,其實也是精神的圍城,大家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龐大而厚重、美麗而神秘的土樓風情,見證著客家人豐厚的曆史。



  14.黃河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西側位於陝西省宜川縣境內,由縣城沿著309國道往東直達黃河即到,距縣城48公裏。東側位於山西吉縣城西南25公裏黃河之中。

  此地兩岸夾山,河底石岩上衝刷成一巨溝,寬達30米,深約50米,滾滾黃水奔流至此,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河溝,波浪翻滾,驚濤怒吼,震聲數裏可聞。其形如巨壺沸騰,故名。

  

  15.杭州西湖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裏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灩,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歎,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裏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台------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16.綻放的鼓浪嶼

  鼓浪嶼,以500米的鷺江與市區相隔,麵積1.77平方公裏,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鼓浪嶼古名圓洲仔,因西南海濱礁穴受浪衝擊,聲如擂鼓,明代改稱“鼓浪”嶼。嶼上龍頭山、升旗山和雞母山並列,岡巒起伏,碧波、白雲、綠樹交相輝映,處處給人以整潔幽靜的感覺。小島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各種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嶼上人口約2萬,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前茅,被讚為琴島。

  

  17.雲南紅河州元陽梯田

  層層疊疊的梯田,天梯一樣沿著山坡直上雲天。梯田適合開在土質好、水源充足的向陽坡地,雲南哀牢山地區屬於海洋性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那裏的人們開墾了規模龐大、世界聞名的梯田。其中元陽的梯田比較有代表性,特別是雲霧天氣多的季節,山坡上大片的梯田在雲霧籠罩下,就像從人間登上天堂的天梯,非常壯觀美麗。

  海拔2500米的雲南哀牢山區元陽梯田平地極少,到處是濃綠的原始森林的哀牢山區,世代居住著哈尼族為主的山地居民。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從**高原來到雲南南部這個邊陲山區,初來乍到就遇到了一大難題:周圍的山穀根本不適宜種植。哈尼族人以頑強的民族性格與大自然搏鬥,用石塊砌起圍牆,圍住新開墾的農田,還引來山泉灌溉,並在水霧繚繞的梯田中種植稻穀。

  

  18.傳說中野人出沒的神農架

  神農架屬秦巴山脈褶皺帶,為燕山運動所形成,保存著完好的上前寒武紀地質結構,其山脈由秦巴山脈東端崛起,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境內最高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有3000米以上的山峰6座。地貌具有山川支錯,脊嶺連綿等特征,素有“華中屋脊”之稱。


  19.青藏高原那木錯

  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湖麵海拔4718米,從湖東岸到西岸全長70多公裏,由南岸到北岸寬30多公裏,總麵積為1900多平方公裏,是我國的第二大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最深處約33米以上。納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麵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閑遊湖畔,似有身臨仙境之感。


  20.豔遇麗江

  麗江古城曆史悠久,古樸如畫,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體,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鮮活運轉中的古城、特色鮮明的納西族東巴文化、眾多的曆史遺存、雪山、水渠、草甸等優美的自然景觀……

 

  21.雲夢武夷山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裏,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麵積約70平方公裏。這裏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瀠洄、碧水丹峰、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說它“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武夷山風景區內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點。不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陰晴風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測,瑰麗多姿。現全區分為武夷宮、九曲溪、桃源洞、雲窩天遊、一線天――虎嘯岩、天心岩、水簾洞七大景區。它兼有黃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華嶽之險、西湖之美。

  

  22.大理的風花雪月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13公裏。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裏,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麽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大理洱海在下關市洱河南路向東約1公裏處,距市區新橋約2.5公裏,是大理風景名勝之一。洱海公園又稱團山公園,唐代叫息龍山,曾為南詔皇家之養鹿場而聞名。

  從市區了望,該山呈團形,故稱團山。但登上蒼山斜陽峰的山腹一看,便知道這座山並不是圓的,而是從東到西呈狹長形。西端,即靠市區的一端較高,向東則略低;北坡,即瀕臨洱海一麵較陡,南坡地勢較為平緩。長約3公裏,寬處約400至500米不等。山頂與洱海水麵最高差為80餘米,平均高差50米左右。南詔時代,蒼洱四周山上林木繁茂,遮天蔽日,野獸眾多,尤以產鹿著稱。樊綽《雲南誌》(即《蠻書》)說'傍西洱河諸山皆有鹿','龍足鹿白晝三十、五十,群行齧草'。而當時團山叫息龍山,是'南詔養鹿處,要則取之'。世事滄桑,鹿場久廢。近人在團山卜建珠海樓,常有人來此遊玩,可惜此樓於本世紀40年代末被毀。

  1975年初,下關市撥出專款,擴建團山公園,先後修建了望海亭、地質亭、海心亭、櫻花亭、水榭、觀海長廊、風鈴塔。電視塔等建築物。修築了登覽團山和洱海的登山石梯,新修了海濱浴場、情人湖、動物園、兒童遊樂園等文化旅遊設施,雕塑了漢白玉“漁家女”像,新建了息龍賓館、金海岸俱樂部等吃住場所。公園於1976年12月16日建成,改名為洱海公園,公園門樓具有白族建築特色,著名書畫家吳作人題書“洱海公園”園名。擴修後的洱海公園由山頂遊覽區、動物觀賞區、海濱遊覽區、植物遊覽區、兒童遊樂園、情人湖遊覽區等六大區域組成,集遊樂吃住為一體。



    23.甘肅沙漠奇觀莫高窟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在漫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曆史長河中,這裏曾經是中西文化名流薈萃之地,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文化瑰寶。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洞窟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後經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個,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國現存石窟藝術寶庫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座。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沙漠鳴沙山月牙泉和鳴沙山的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遊勝地。鳴沙山位距城南五公裏,因沙動成響而得名。山為流沙積成,沙分紅、黃、綠、白、黑五色。漢代稱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晉代始稱鳴沙山。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遊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遊,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 。



  
  24.世界第二跨國大瀑布

  德天瀑布位於大新縣歸春河上遊,距中越邊境53號界碑約50米,主體瀑布寬100米,縱深60米,落差70米,與越南的板約瀑布連為一體,

  瀑布總寬達200餘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瀑布.它源起廣西靖西縣歸春河,終年水不斷流,流入越南又流回廣西,經大新縣德天村遇斷崖跌落而成瀑布。

  瀑布上遊,河水時急時緩,時分時合,迂回曲折,於參天古木間,花草掩映,百鳥低徊。江水忽遇斷崖,飛瀉而下。恰似一巨大銀練,高懸於峽穀之上。 因為落差大,發出轟隆隆的鳴響,懾人心魄,1公裏以外也能聽得真切。

  站在瀑布之下,水氣蒸騰,上接雲漢,其滾滾洪流,折而複聚,飛瀉而下,連衝三關。濤聲回蕩於山間,聲若巨雷,數裏可聞,仰望瀑頂,群峰若浮動,巨瀑如海傾,水沫飛濺,如萬斛明珠,若遇晴日,彩虹橫跨瀑布,為雄奇的瀑布增加了幾分嬌媚。

  其魄力,其氣勢,其風采,震魂攝魄,搖動心旌。氣勢磅礴、銀瀑飛瀉、三級跌落,蔚為壯觀。

 

  25.休閑亞龍灣

  亞龍灣***旅遊度假區是我國唯一具有熱帶風情的***級旅遊度假區,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麵二十五公裏處。度假區規劃麵積18.6平方公裏,是一個擁有濱海公園、豪華別墅、會議中心、高星級賓館、度假村、海底觀光世界、海上運動中心、高爾夫球場、遊艇俱樂部等國際一流水準的旅遊度假區。

  亞龍灣氣候溫和、風景如畫,這裏不僅有藍藍的天空、明媚溫暖的陽光、清新濕潤的空氣、連綿起伏的青山、千姿百態的岩石、原始幽靜的紅樹林、波平浪靜的海灣、清澈透明的海水,潔白細膩的沙灘以及五彩繽紛的海底景觀等,而且八公裏長的海岸線上椰影婆裟,生長著眾多奇花異草和原始熱帶植被,各具特色的度假酒店錯落有致的分布於此,又恰似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把亞龍灣裝扮的風情萬種、光彩照人。



    26.煙雨龍脊思鄉曲

  廣西的龍脊因山脈如龍的背脊而得名。山脈左邊是桑江,右麵是壯族和瑤族先人開鑿的梯田,就是龍脊梯田。梯田屬於兩個古老的寨子——平安寨、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龍脊梯田,屬於壯族。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屬於紅瑤。行走在梯田之上,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勤勞的人們的力量,還有他們的美麗和信念。


  
  27.神秘瑰麗的土林奇觀

  土林景區總麵積達42.9平方公裏,共有13座土林,當年曾經養育了元謀古猿和元謀人,如今演變成集中、典型、神奇的地貌景觀,奉獻給人類一座沙雕泥塑的純自然藝術殿堂。專家認為,土林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土林曆史積澱厚實、文化內涵豐富、美學價值極高,列入世界級旅遊資源當之無愧。

  多年以來,土林曾接納過數十個影視攝製組,成為最具特色的外景地,無數中外遊客皆為景觀的千姿百態而傾倒,為景區的原始、蒼涼、粗獷的“準”西部氛圍而震撼。最著名的虎跳灘土林,全景猶如一片莽莽的原始森林,生機勃勃,近看似一組工程浩大的藝術群雕,又像是一幅幅精美的壁畫,千姿百態,別具一格。進入土林,可尋到貪婪的“小熊”、沉睡的“臥獅”,高大的“駱駝”,開屏的“孔雀”,機靈的“小貓”,頑皮的“小猴”,南飛的“大雁”,凶猛的虎豹、報曉的“雄雞”。群體組合更是別有風采,有的似法國的凡爾賽宮,歐洲的古城堡,萬裏長城烽火台;更有如繁華的城市,寧靜的宅院。


  
  28.夢幻天堂新都橋

  新都橋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府康定縣境內,素有“攝影家天堂”之美譽。這裏山巒起伏,溪流回環,天藍雲白,草青樹黃,藏居星羅,牛馬信步,光影變換多多,四季美景無窮。


  
  29.天下規模第一的西江苗寨

  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千戶苗寨,是中國僅有的,世界無雙的千戶苗寨。1285戶苗家的木質吊腳樓依山而建,層層相疊,鱗次櫛比,氣勢恢弘。西江是苗語音譯,意為苗族西氏支係居住的地方。西江千戶苗寨由於聚居著眾多的苗族人,被譽為“苗都”。在這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苗寨深處,隱藏著太多的傳奇和神秘。

  外人來到西江,尚未進到寨內,無不為其巨大的規模與恢宏氣勢所震撼:與其說這是個村寨,不如說是一片森林,一片由腳木樓組成的森林,自山頂直鋪到山腳,將整座山都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等到傍晚時分,寨子裏炊煙四起,匯集在半空中如雲如霧,那場景,就更加難以形容。寨子座落於河穀,四麵群山環抱,重巒疊嶂。源於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過。河水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從河兩岸依著山勢,迤邐向上展開,連綿成片的紅彤彤板壁,在陽光照射下,一片輝煌。


  
  30.雕琢歲月之痕

  悠悠歲月與厚重的曆史,沉澱著無數自然和人文景觀,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蔚縣,是京西現有的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遼、元、明、清建築風格各領風騷,儒、釋、道文化異彩紛呈;有古代王城遺址,有古堡和戲樓,有泥河灣文化遺址,有名揚海內外的剪紙文化,是全國著名的"剪紙藝術之鄉。


  31.盤錦風光——紅海灘

  遼寧省盤錦市是一座及石油工業和農業為一身的中小城市。小的時候知道盤錦有遼河油田,是中國的第三大油田;還有勝產大米,已經遠銷海內外。直到長大了,才知道盤錦真是一個富足的小城市,由於油田和農業的收入已經讓這個城市的人感到恩澤。最近幾年,盤錦依靠水稻的自然環境生態養殖河蟹,每年的中秋十一左右螃蟹各個肥的留油,現在盤錦的稻田養蟹已經遠近聞名。世界上最大蘆葦塘也在盤錦這塊土地上,據說秋天蘆葦長有一人多高,茫茫蘆葦蕩一望無際,很是漂亮。不過吸引人的盤錦風光應屬"紅地毯"了,它是由一棵棵纖弱的堿蓬草--即一種適宜在鹽堿土質--也是惟一一種可以在鹽堿土質上存活的草織就而成。每到秋季,堿蓬草的葉子變紅,大麵的草接天連地的鋪在河灘上,遠遠望去猶如紅紅地毯,“紅地毯”因此而得名。據說六十年代的"瓜菜代"歲月,紅海灘也曾成為救命灘。灘邊的漁民村婦曾采來堿蓬草的籽、葉和莖,摻著玉米麵蒸出來紅草饃饃,幾乎拯救了一整代人。而現在紅地毯已經成為盤錦的一處休閑旅遊觀光的勝地。如果你的運氣足夠好,濕地中的仙鶴將熱情歡迎你的到來!


  
  32.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在祖國雄雞形版圖上方,有一個酷似雞冠的地方,那就是世界聞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她被人們親切的譽為"北國碧玉"。在國人的心中,呼倫貝爾是美麗、神奇、浪漫和夢幻的代名詞。

  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和貝爾兩大湖泊。呼倫的蒙語大意為“水獺”,貝爾的蒙語大意為“雄水獺”,因為過去這兩個湖盛產水獺。

  當地民間有一個關於“呼倫貝爾”名稱來曆的優美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一個勇敢的蒙古族部落裏有一對情侶,女的能歌善舞,才貌雙全,叫呼倫;男的力大無比,能騎善射,叫貝爾。她們為了拯救草原,追求愛情,與草原上的妖魔奮勇搏殺,女的化作湖水淹死了眾妖,男的為尋找女的勇敢投湖,於是,她們雙雙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潤草原和她的子民們的呼倫、貝爾二湖。

  從呼和浩特驅車2000多公裏、曆時三天抵達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什麽是“藍天綠地”,什麽是“綠色淨土”。呼倫貝爾草原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這裏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生長著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汙染的綠色淨土,出產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同時,這裏也是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

  穿行在呼倫貝爾,我們不僅看到了藍天、白雲、草原、牛羊,還有茂密的大興安嶺林海,沃野萬頃的嫩江平原,以及1700多公裏邊境線,海拉爾、滿洲裏、牙克石等13個邊境旗市,和蒙古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並感受了它們千年的曆史跨越。


  



  33.婺源三月春滿園

  婺源,中國最美的鄉村。

  又是陽春的三月,正是婺源漫山遍野油菜花開的時節.

  長期生活在嶺南,看慣了綠色,我對這個時節的綠色沒有任何欲望。但我對春天的油菜花卻情有獨鍾。這裏的春天是美麗的,和煦的春風輕輕吹拂著油菜花,仿佛在吟唱著春天的故事。粉紅色的桃花開了,開在了水邊,開在了白牆之下。漫山的黃色襯托著典型的徽洲建築,顯得是那樣典雅、精巧和別致。

  婺源的春天來了,遠方的客人來了,鄉間田野間,處處都是踏青的人們,處處都唱著歌頌春天的歌。


  34.圖瓦人村落白哈巴

  白哈巴位於新疆北部哈巴河縣境內,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其居民為圖瓦人(屬蒙古族的分支)。白哈巴是一個美麗的山村,尤其在秋天,有著異域風情的尖頂木板房,映襯著藍天白雲和漫坡金黃的白樺林,顯得生機勃勃,令人陶醉。


  35.千島湖

  位於中國浙江淳安縣境內的千島湖,距杭州、黃山各150公裏,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後花園,景區內碧水呈奇,千島百姿,自然風光旖旎,生態環境佳絕,因湖內擁有1078座翠島而得名。

  千島湖因其山青、水秀、洞奇、石怪而被譽為“千島碧水畫中遊”。它的湖區麵積573平方公裏,湖中擁有形態各異的大小島嶼1078座,平均水深34米,能見度最高達12米,屬***一級水體,被原新華社社長穆青讚譽為“天下第一秀水”,整個湖區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區。千島湖碧波萬傾,千島竟秀,群山疊翠,峽穀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峰、梅峰、龍山、動物野趣、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36.稻城

  稻城位於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方圓7323平方公裏的土地存留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和大自然最真最純的心靈。


  37.新疆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位於新疆西南部,古代稱為蔥嶺,向有世界屋脊之稱;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可分為八個部分,文稱八“帕”。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遊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於中國。柏米爾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裏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38.瀘沽湖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是瀘沽湖風景名勝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背景,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的水域麵積達58平方公裏,海撥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餘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鬱,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於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於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汙染的處女湖。


  39.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天池又稱白頭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內。長白山係複合式盾形休眠火山,為中國東北和歐亞大陸東部最高峰,是鬆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之源。史料記載天池水“冬無冰,夏無萍”,夏無萍是真,冬無冰卻不盡然,冬季冰層一般厚1.2米,且結冰期長達六、七個月。不過,天池內還有溫泉多處,形成幾條溫泉帶,長150米,寬30- 40米,水溫常保持在42攝氏度,隆冬時節熱氣騰騰,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將天池叫溫涼泊。

  天池除了水之外,就是巨大的岩石。天池水中原本無任何生物,但近幾年,天池中出現一種冷水魚-虹鱒魚,此魚生長緩慢,肉質鮮美,來長白山旅遊能品嚐到這種魚,也是一大口福.據說天池中的虹鱒魚是北朝鮮在天池放養的。


  40.水鄉周莊

  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38公裏,著名古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海外報刊則稱“周莊為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有著近九百年的曆史,有豐富的文化蘊涵。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居周莊。周莊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萬三的故鄉;周莊也曾留下柳亞子、陳去病等人的足跡。



  41.令人窒息的珠穆朗瑪峰

  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由結晶岩係構成。海拔8844.43米,並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第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皇輿全覽圖》上作朱母郎馬阿林。1855年印度測量局在英國人主持下,擅將該局局長S.G. 額菲爾士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此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


  42.新疆輪台胡楊林

  位於輪台南四十多公裏處,在壯闊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卻有這樣一處胡楊密集,百鳥歡鳴,花鮮蜂飛,天青水碧的好地方。高聳的門牌樓寫著森林公園4個大字,一座公園聯起了輪台綠洲和塔克拉瑪幹,一條塔裏木河牽出了東邊綠蔭西邊風韻。世界上1200個森林公園分布在一百多個國度裏,而沙漠胡楊林公園卻隻有這一家。麵對著荒漠之中的奇境,你會頓時感到,最初的人類都是林中人,森林給了人們生活的一切,到了這裏你才知道你是在尋找人類的根。


  43.寧夏沙湖

  沙湖位於寧夏平羅縣,距銀川市區56公裏,是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千畝荷池,盛產魚類、鳥類,這裏棲居著白鶴、黑鶴、天鵝等十數種珍鳥奇禽。你可在觀鳥塔上遙看群鳥嬉戲的場景,在水邊葦杆間、蘆叢底部更有鳥巢無數,每年春季,五顏六色鳥蛋散布其間,堪稱奇觀。

  沙湖,南沙北湖,湖潤金沙,沙抱翠湖。這裏是鳥的天堂、魚的世界、遊人的樂園。初夏,湖中新蘆葦如茂林修竹,鬱鬱蔥蔥,微風吹來,婆娑作響,荷花苑裏,荷花亭亭玉立,宛若綠傘密布。入秋,葦花綻放,綠裏透黃,正是魚肥鳥集的大好時光,一枝枝沉甸甸的蘆稈葦花上點綴似的棲落著隻隻飛鳥,灰身白肚、呆頭呆腦、蕩秋千似的隨葦搖擺,好不悠閑自在!沙湖的鳥有130多種。



  44.青海茶卡鹽湖

  鹽湖的形成是由於災難或地殼運動,青藏高原從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這塊地麵抬起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白天可以看到在這些河麵上形成的海市蜃樓。這些由陽光經水汽折射形成的奇觀,有的是房屋,牛群,甚至如羊群在湖麵上遊泳。



  45.甘肅山丹軍馬場

  位於張掖地區山丹縣南,即祁連山區大馬營草場,是目前世界上曆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的大馬場。山丹軍馬場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自西漢以來,這裏以當地蒙古馬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這裏遂成為曆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經久不衰。山丹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雄健膘悍,耐粗飼,適應性良好,速度和持久力俱優,是馱、乘、挽兼用的良驥,目前共有一萬多匹。 山丹軍馬場風光旖旎。遊客到大馬營後,繼續東行50公裏即到軍馬場,可騎馬旅遊、野營、參觀賽馬或馬術表演,並遊覽自然風景名勝。這裏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也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



  46.雲南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全州總麵積19112.5平方公裏,轄景洪市、猛海縣、猛臘縣。境內有10個縣級國營家場,6個中、省屬科研單位。全州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彝、瑤、基諾、苗、佤、漢等13個民族,共99萬人。

  西雙版納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濕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惟一的一塊綠州,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係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麵積最大的地區,也是當今地球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

  熱帶資源豐富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3.2%,有800多萬畝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北回歸線附近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片熱帶雨林。州內植物和動物種類分別占全國的1/5和1/4,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存”之美稱,已列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圈。



  47.上海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塔位於上海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動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渾然一體,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她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東這塊尚待雕琢的玉盤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人的光芒,成為上海新的標誌性建築。1994年2月,***主席**題寫了"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塔名。 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兩側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成為上海改革開放的象征。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十一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空中串聯到如茵的綠色草地上,兩個巨大球體宛如兩顆紅寶石,晶瑩奪目,與塔下新落成的世界一流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1999財富論壇上海年會主會場)的兩個地球球體,構成了充滿“大珠小珠落玉盤”詩情畫意的壯美景觀。



  48.特拉木坎力冰川

  特拉木坎力冰川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 特拉木坎力冰川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特拉木坎力峰(海拔7441米)下,冰川長28公裏多,麵積為124.53平方公裏,冰川末端高度為4520米,冰川雪線高度為5390米。冰川冰淨儲量為26.774立方公裏,換算成水量可達22.758億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固體水塔”。

  特拉木坎力冰川最奇異的自然景觀是高達數十米的冰塔林,自海拔5200米處發育向下至冰川末端,長度在11公裏以上。冰川上的連座冰塔形成一座座冰峰甚是壯觀,冰峰下常伴有冰湖,碧波蕩漾。冰舌上段冰麵潔淨,冰塔及各種冰雕形態隨處可見。



  49.喀納斯湖

  喀納斯湖-冰川的鬼斧神工  喀納斯位於地球最大板塊亞歐大陸的中心部位:新疆阿爾泰山深處,周圍是人跡罕至的大沙漠、大草原、大森林和大雪山,這些天然屏障使她至今尚存原始的純淨和神秘。喀納斯河穀是典型的由冰川侵蝕而成的“U”型穀,區內共有現代冰川210條,湖泊319個,其中麵積最大的就是喀納斯湖,湖麵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是有名的“變色湖”。另外,這裏是中國唯一的古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


  50.甘南若爾蓋

  若爾蓋,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縣域中西部,草原遼闊,水草豐茂,牛羊成群;東部,群山連綿,宜農宜牧。

  若爾蓋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地帶,地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四鄰分別與甘肅省瑪曲、碌曲、卓尼、迭部四縣和州內阿壩、紅原、鬆潘、南坪四縣接壤。東西與南北最大距離約150公裏,土地總麵積10436.58平方公裏。全縣人口6.41萬人。每平方公裏6.142人。縣城達紮寺鎮是全縣**、經濟、文化中心,距蘭州533公裏,離州府駐地馬爾康330公裏,南距成都596公裏。

  若爾蓋縣境內地形複雜,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將全縣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單元和自然經濟區。中西部和南部為典型丘狀高原,占全縣總麵積69%,地勢由南向北傾斜。平均海拔3500米,境內丘陵起伏,穀地開闊,河曲發達,水草豐茂,適宜放牧,以飼養犛牛、綿羊和馬為主,是本縣的純牧業區。屬河曲馬品係的唐克馬是全國三大名馬之一。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和熱曲,從南往北匯入黃河。北部和東南部山地係秦嶺西部迭山餘脈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內山高穀深,地勢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主要河流有白龍江、包座河和巴西河。該區是本縣的半農半牧區,占全縣總麵積31%,有農耕地8萬畝,適宜種植一年生農作物。糧食作物以青稞為主,其次有小麥、豆類作物和洋芋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和亞麻,還出產少量 蘋果和花椒。該地區木材資源豐富,森林麵積101139.5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3123.22萬立方米。主要有冷杉、雲杉等優質樹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