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風光

古今中外事,都付笑談中。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詞匯學習(28): 垂暮年華,尚能讀否?

(2009-06-05 19:18:59) 下一個


不少四十剛過五十剛到朋友(包括自己),口中歎"老"聲聲不息。

說到"老"字,跑進腦中的有兩位。老黃忠"定軍山刀劈夏侯淵"是一位,"......三軍與爺歸營號,......午時三刻成功勞......",從譚鑫培到譚元壽的譚派老生把《定軍山》這出經典段子唱遍中華大地,使得老黃忠老當益壯的英雄氣概廣為流傳。

第二位就是那"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中的廉頗,到了晚年還要為國出征。其實更令人敬佩的是這首詞的作者辛棄疾,人到晚年"舌在牙先墮"了,依然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雄風,譜出這般激烈懷古的壯誌。

最近又讀到一片有關aging的文章,心理學家推薦老人學外語,說這是用來減慢人腦衰老的一個值得一試的方法。

當突然意識到自己行將步入"知天命"一族的時候,意氣用事、意氣風發的青壯年時代仿佛也就是TMD昨天的事。一不留神,就要開始感歎"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了。這歲月,未經我同意,怎麽就變得這麽快?  遙想中學當年,班主任畢業留言:  希望把聰明才智全部貢獻給社會主義祖國。這話一直牢記於心,後來移民美國也未曾敢忘。可現在,即便想回國,帶著"聰明才智"(所剩無幾了),但祖國的社會主義沒了。如今的資本主義祖國還能要老人嗎?

"老",給人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回不來"的感覺:

老,就是"萬般皆下垂,唯有血壓高";
老,就是"坐著瞌睡來,躺下睡不著";
老,就是"忘了該記的,記著該忘的";
老,就是"哭時無淚痕,一笑淚成行";
老,就是"白發拔不盡,沒風它也生"。

這些是笑談也是實情,"Nature takes its course"一路留下這樣痕跡,任誰都無法改變。

中華文化,對人生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描述,從幼到老各個年齡段也有不同的稱謂。回顧一生,檢點自己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是否都做了該做的。

孔子說:  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聖人十五歲才上學,不如現代人。但三十歲後,老聖人就是現代人的榜樣了:  安身立命不受誘惑、認知天命還順應天命,乃至到隨心所欲之年也不忘要做法製社會的楷模。

聖人的標準太高,《禮記》給出了退而求其次的人生標準: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

凡人的一生比聖人的好過多了,大可不必上趕著做先進:  二十成人三十成家,四十初入仕途,五十才當官,六十有些經曆了始可教人,七十才能授徒傳人了,八十九十算是開始老了,到百歲才能夠頤養天年。

聖人那一套,又要不惑又要知天命還能隨心所欲,凡人一般做不到。"高標準嚴要求"過得太累,做不到反讓人生變得鬱悶了就不值了。

心理建設要靠自己,快樂人生要由自己定義 -- 說的多好啊!

人生百年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享受,何必那麽勉強自己按別人設定的節拍起舞。孔聖人的一生到七十就沒了,但凡人的一生到了百年還能頤養天年。

瞧這中國漢字的學問:  六十是日子先老(耆--老日子),七十人才開始老,八、九十歲人才真的老(耄--連毛都老了)。可見六十不算老,更不用說半百人生。中國老有學問的老狂人文懷沙說的好:  從五十歲起,要用公歲計算年齡。所以半百人生又從二十五公歲重新起步。

在中國,過七十叫古稀、八九十歲稱耄耋、活到一百是期頤 -- 這一般人都知道,但七十七歲叫什麽?  八十八呢?  九十九又該怎麽稱呼?  Well,七十七叫喜壽,八十八是米壽,九十九稱白壽。為什麽?  習過草書沒?  能看懂也行:  草書的喜,寫快了就是上麵一個"七"下麵一個"七",中間是個"十"。以前漢字是從上往下書,故此"七十七" = "喜"。八十八?  還是從上往下書寫,"米"子也就是上麵一個"八"下麵一個"八",中間加個"十"。最後,"九十九"又是怎麽和"白"勾搭上的?  "白"是"百"字少一,不正好是"九十九"嘛。

這種中國玄學,老外基本上是3000年前不可能學懂。雖有些扯淡,上些年紀的中國人好做這樣的"學"問。

我們還是接受心理醫師的建議,從二十五公歲開始重讀英文。今天就說說英文的"變老"。

說"人老"通常用old;senile也是老,但帶有"老態龍鍾殘缺不全"的意思;elderly是從old演化而來;還有個詞,叫senescent,是"變老"的意思。

人生變老的過程,英文叫senescence,也可以說是aging、senectitude(人生最後階段)或senility(從senile變來);還有caducity,來自法文,意思就是senility。

類似於文懷沙的算法,到五六十這把年紀,英文對歲數也有兩種算法,一種是chronological age,我們叫它實際歲數,另一種是functional age,暫時稱它為功能年華。人的實際年齡和功能年華有時相差很大。就好比我們常說的"人老心不老"、八十歲的年紀二十歲的骨架,這是一種令人期盼的境界。

英文對人生各階段沒那麽多說詞,但名稱還是不少:

嬰兒 -- infancy (birth to 1 year old)
孩提 -- childhood (2 to 12)
少年 -- adolescence (13 to 19)
壯年 -- early adulthood (20 to 39)
中年 -- middle adulthood (40 to 64) -- 看見沒?  六十四才中年。
老年 -- late adulthood (65+)

這是一種,還有另一種:

Denarian = someone between 10 and 19 years old;
Vicenarian = someone between 20 and 29 years old;
Tricenarian = between 30 and 39;
Quadragenarian = between 40 and 49;
Quinquagenarian = between 50 and 59;
Sexagenarian = between 60 and 69;
Septuagenarian = between 70 and 79;
Octogenarian = between 80 and 89;
Nonagenarian = between 90 and 99;
Centenarian = between 100 and 109;
Supercentenarian = someone 110 years old and over。

這後一組應該多加注意,它們都來自拉丁文得數字,粗略地說就是:  deni (dinarius) = 十、vice (vicie或viginti) = 二十、trice (triginta或trige) = 三十、quadrage (quadraginta) = 四十、quinquage (quinquaginta) = 五十、sexage (sexaginta) = 六十、septuage (septuagenta) = 七十、octoge (octoginta) = 八十、nonage (nonaginta) = 九十、cente (centum) = 一百,(n)arian可以看成是"......的人"。

當然,這些詞不太容易記。但"學無止境"嘛,老廉頗尚能飯,我等垂暮年華,尚能讀否? 

老來學英文肯定不易,但讀和記的過程能夠激活大腦、減緩衰老。不能輕言放棄,要用"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勁頭,活到老學到老。有道是,好死不如老活著,為老"沮喪"也不能讓誰返老還童。
 
老年人的日子萬不能"知識退化,器官老化,思想僵化,等待火化",雖然"花樣年華"不再,但垂暮之年也要想輒活出花樣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尹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DUMARTINI的評論:

剛回古弟弟,又複杜姐姐。

謝謝留言。"將來等我老了......",道出了老媽的可愛。很多人都有這樣可愛的老媽,希望姐姐媽媽也學外文不變老。
尹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gooooood的評論:
古兄弟好。四化道上盡量慢些,知道你腿力好,但也等等後麵的slow pokes們。
尹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imei1926的評論:

真了不起,跟中國領導人就這樣聯係上了。聽說中國領導人早就年輕化了,難道隻是傳說? 溫籃球場精神煥發,胡還要當乒球國手油頭粉麵,不都是年輕人嘛?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我媽媽87歲時常用這句話開頭的:“將來等我老了。。。”
我們都笑話她~

別想這麽多了。讓我們忘了這茬,學外語吧!嘿嘿
gooooood 回複 悄悄話 說一千道一萬,自然規律不可抗拒,我正在實現那‘四化’的道路上狂奔~~~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先別在我們麵前賣老,又不是選中國領導。

活到老學到老,別偷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