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是“外國人”? (ZT)

(2007-02-02 16:09:48) 下一個
在近日法國僑社的一次聚會上,一些僑領談起這幾年中國的情況,都為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物質生活的豐富興奮不已。他們議論說,中國強大了,社會生活安定了,作為華僑華人,我們雖然生活在異國他鄉,也覺得臉上有光,腰杆挺直。他們說,每次回國,當踏進國門時,心中都會有一種自豪感和親切感,從心底裏感覺象是回家了。但是,也有人說,最近回國時,當經過海關時,原來的親情感沒有了,而代之從心底升起的卻是一種莫名的尷尬和冰冷感。

是什麽原因使這些對祖(籍)國懷有火熱心腸的海外遊子感情出現變異了呢?

一位已加入了法國籍的華人道出事情的原委來。

這位華人說,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中國的海關在入關通道上,開辟了不同的通道口,一條通道上寫著“中國人通道”,一條寫著“外國人通道”。因為他是持法國護照的,所以隻能經過“外國人通道”才能進入中國。他說,我在海外謀生,雖然加入了當地國籍,但我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法國,甚至到任何一個國家,人家都把我當中國人看待,怎麽到了自己的國家中國,反被當作“外國人”了呢?他的這番話一說,在座的不少已加入法國籍的華人們都異口同聲地表示,這個問題提得好,我們每次到了中國海關,要經過“外國人通道”時,都有同樣的感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感受。

那麽已經加入外國籍的海外華人算是一種什麽身份呢?經過中國海關時應該通過哪一個通道呢?大家紛紛建議道,中國當局在確定已加入外國籍的中國人的身份時,應參考其他國家通行的慣例,他們是屬於加入了外國籍的中國人,而不是因為有了外國籍就變成了“外國人”。比如美國,比如法國,這些國家的公民加入了外國籍後,本國絕對不會把他們當做“外國人”。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倒是比較趕“新潮”的了。

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也好,招商引資也好,說老實話,在很大程度上是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從中牽線搭橋起的作用。再有,中國國內各種各樣的代表團、考察團無日無之,出於對祖國的情感,出於對親人的熱愛,當地的華僑華人總是以滿腔的熱情招待。那些已加入外國籍的華人,他們可沒有認為自己已加入了外國籍,而對祖籍國來的人表示絲毫冷漠。要知道,他們可花的都是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啊。但是當他們回國踏進中國國門時,卻被當作“外國人”,你說冤不冤?

鑒於此,我們建議中國的有關當局,要很好的考慮以上的類似問題。象海關,科學的標法應是“持中國護照通道”或“持外國護照通道”。這樣,在海外持外國護照的中國人,在進中國海關時,就不會變成了“外國人”,而仍是“持外國護照”的中國人。

不知中國有關當局以為然否?(本報評論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