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澳洲高校科研實力現況

(2007-01-31 00:12:33) 下一個
澳洲高校科研實力現況
送交者: zuanb



序言:沒有排行榜的澳洲高校?
澳洲是教育輸出國,為了避免使資源過分集中在高位學校而限製低位學校的發展,澳洲政府原則上不會對大學進行公開排名。因此對澳洲大學的排次隻能由獨立機構用不同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來評估。
Asiaweek是其中一個最早進行此項工作的機構,實際上Asiaweek是第一個對整個亞太地區高效進行的機構並聲稱其為此方麵的權威。可惜的是,2000年的Asiaweek的排行榜出爐後,又有多所大學退出此排行榜,Asiaweek亞太排行榜被逼關閉。澳洲教育機構的Review中對此排行榜的回應是 “The only problem with the withdrawal of so many top profile Asian insitutions from the survey is that the position on the list is not necessarily correct... The rankings should be viewed with a critical mind...”。(關於Asiaweek亞太排行榜的簡短曆程,見注腳一)。
另外一個評估機構是The Good Universities Guide,因為它是澳洲本土的公司,所以權威性比Aisaweek高很多。The Good Universities Guid對澳洲高校在十幾個方麵進行星級排名,它的另外一個特色是每年對澳洲大學在某一方麵進行評估(The University of The Year,e.g 2001年對澳洲高校的國際排名進行評估),可惜的是,The Good University Guide在頒發2001 年度 The University of The Year 之後遭到各方麵的猛烈評擊,原因顯然地又是“The Winner is not necessarily The Winner” , The Good University Guide的回應是,爭論是各方的妒忌心的表現,其實不然。自從2001年,The Good University Guide 停止頒發 The University of the Year的獎項。其資料的可信度也受到很多讀者的責疑,The Good University Guide在跌跌撞撞繼續前行。
因為學校的差距是客觀處在的,所以排次也客觀存在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國際公認最權威地科研評估的工具,以上兩個排行結果受到廣泛責疑,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整理後的結果和SCI的數據相距甚遠,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它的結果是基本上是被SCI完全否定的。(關於SCI簡介,見注腳二)
澳洲高校的科研國際表現
澳洲國立大學有一個名為RESEARCH xxxxUATION AND POLICY PROJECT的工作組,其角色是對澳洲高校的研究進行評估並製定對策提交給政府。它使用SCI數據對澳洲高校做出評估,在最大程度上公正地表現了澳洲各高校科研狀況。以下引用的是它整理後的結果數據。
首先,它對高校評估的基礎是SCI中的Citation指標,所謂Citation即是引用,做個簡單比喻,如果你覺我的文章有價值,你就會以我的文章作為一個參考資料,亦即是說,你引用了我的文章,我的文章則會獲得一次Citation。一個個體發表的文章越多,參考價值越高,它的Citation次數就越多。通過Citation對比可以客觀地體現一個機構的科研實力。
使用Citation數據作為評估高校科研實力的邏輯理由是:
1.它們是量化的。
2.它們是持續地不斷更新。(事實上兩個月就會更新一次)
3.它們是由一間公立的國際機構來收集。(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4.運用Citation,研究的質量不僅可以進行學校間的對比,亦可進行各學校各學院(department)的對比
5.盡管極個別的論文的Citation次數不一定能反映其質量,但從廣義來說(論文數量變得無限大),如果論文質量不高,是沒可能維持高Citation,所以從宏觀來說,Citation是可以表明一間機構的研究質量和實力。
盡管用此種方法來評估還有一些不公平因素,如,對非英語國家有點不公平等。但從廣義來講,它能很好地完成高校科研實力對比的目的。
Total Non Clinical Medicine Citations
非臨床醫學的十年引用總次數的排名(1992-2002)
1.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University of Melbourne
3.University of Sydney
4.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5.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Monash University
7.Adelaide University
8.Un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9.La Trobe University
10.University of Tasmania
(Non-Clinical Medicine:Chem,Phys,Maths,Biology&BioChem,geo science,engineering ,Compt Science,immunology,space,plant & animal , environment ,soc sc, psych ,econ ,mat Sc,ag Sc,micro bio, molec bio)
Total Clinical Medicine Citations
臨床醫學的十年引用總次數的排名(1992-2002)
1.University of Sydney
2.University of Melbourne
3.Monash University
4.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5.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7.University of Adelaide
8.university of Newcastle
9.Flinder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10.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Clinical Medicine: Clinical med, neuro sc,pharma)
澳洲國立大學之所以將總citations拆為Non-Clinical和Clinical是因為兩種大學科有很明顯的文化上差異(a clear "cultural" difference). e.g.悉尼大學medicine的Citations等於其非medicine學科的一半.(可以這樣理解,醫科科目的Citations的絕對數量比其他科目大很多,所以不宜和其它科目合起來一起評估)
以下是ISI提供的21主要學科Citations的情況
學科:排名前三所大學(有些科目隻有兩所大學開設研究則隻列兩所),最高排名(第一所大學的世界排名)
“-”表示不入世界前一百
Plant & Animal Sciences : ANU,Sydney,Melb,38th
GeoSciences:ANU,Monash,UWA,10th
Ecology/Environmental:ANU,Sydney,Adel,55th
Psychology/Psychiatry:UNSW,Melb,Sydney,68th
Social Sciences:ANU,Sydney,UQ,62nd
Space Sciences:ANU,Sydney,21st
Agricultural Sciences:UWA,Sydney,Adel,37th
Economics & Business:ANU,UNSW,Sydney,96th
Immunology:ANU,Monash,UNSW,97th
Microbiology:UQ,Melb,Sydney,73rd
Biology & Biochemistry:Melb,Sydney,UQ,-
Clinical Medicine:Sydney,Melb,Monash,-
Molecular Biology:UQ,UMELB,-
Neurosciences:Melb,Sydney,UQ,87th
Computer Science:Sydney,UNSW,Melb,81st
Mathematics:UNSW,ANU,Sydney,34th
Pharmacology:Melb,Sydney,UQ,44th
Engineering:Sydney,Melb,UNSW,80th
Materials Science:Sydney,UNSW,Monash,60th
Chemistry:ANU,Sydney,UNSW,73rd
Physics:ANU,UNSW,Melb,95th
因為不同科目之間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 Large "Cultural" Differences),因此簡單地用絕對數量來評估一間大學是不合適的,國際上的通用方法是賦予世界前一百大學一個分值,第一名為100分,第二名為99分,等,不入世界前一百則沒有分值。因此21個學科的總分是2100分,顯然地不同學科的不同文化差異對此種評估方法沒有影響。當然,這種方法對不入世界前一百的學校不能作很好的對比。
Citation Score By University
1.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University of Sydney
3.University of Melbourne
4.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5.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7.University of Adelaide
8.Monash University
9.Maquarie University
用同樣的辦法排出平均引用量,用來評估一間大學的論文質量
Citation per Paper Scores
1.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University of Sydney
3.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4.University of Adelaide
5.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6.James Cook University
7.University of Melbourne
8.University of Newcastle
上麵的兩個排行榜列出了全部至少有一科可入世界前一百的澳洲高校(有分值的學校),沒有上榜的大學表明其學校沒有一個科目可入世界前一百。
澳洲高校 VS 國際高校
首先是壞消息,可以說的是澳洲高校在可預計的將來是沒可能達到世界頂級大學(世界前十)的程度.澳洲實力最強的國立大學Citation總分為425分,世界第一的Harvard大學的分值是它的4倍還多,Cambridge亦為比它的兩倍多。但是,澳洲高校的表現亦不能和“差”掛鉤,事實上如果將澳洲的經濟實力劃入考慮範疇,不計美國大學,澳洲高校的表現還算是合理的。
比澳洲最好的大學Citations表現好的學校數目
Number of Universities better than Australia's Best, By Citations excluding US
UK(英國):6
Canada(加拿大):4
Japan(日本):4
Switzerland(瑞士):1
Netherlands(荷蘭):2
Sweden(瑞典):1
France(法國):2
Germany(德國):0
Israel(以色列):0
比澳洲最好的大學Citation Per Paper(論文質量)好地國家數目
Number of Universities Better than Australia's Best,
excluding the US,By Citation Per Paper
UK(英國):7
Canada(加拿大):4
Japan(日本):0
Switzerland(瑞士):4
Netherlands(荷蘭):4
Sweden(瑞典):2
France(法國):1
Germany(德國):4
Israel(以色列):1
總括來說,澳洲最好的大學表現都很合理地好,不計美國大學(excluding US),澳洲大學論文引用表現前三位的國際排名為,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世界第21位(Ranked 21st amongst non-US universities),University of Sydney,世界第35位,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世界第65位。
對此評估報告的解讀和印證
根據此份報告,澳洲最好的八所大學明顯地分為三個階梯
第一階梯是澳洲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屬於是國際級研究強校
第二階梯是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墨爾本大學是此三所中表現最好的,涉及科目廣,雖然從絕對數量來看墨爾本大學表現很好,但其真正入世界前一百的科目不多,而且論文質量的表現亦不盡人意。昆士蘭大學表現算是不過不失的老牌大學,至於新南威爾士大學是研究質量比較高的大學,但可惜涉及的科目不廣,這三所屬於國際級研究名校。
第三階梯是,西澳大學,阿德雷德大學和莫納數大學,屬於一般性的國際級研究大學。
總的來講,國立大學的這份報告非常精確地反映了澳洲現在各高校的研究實力現狀,以下是可以用來印證此報告的事實。
1.加州大學隻邀請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入APRU,沿太平洋大學聯盟。
2.The Good Universities Guide 隻把國立大學和悉尼大學分類成研究重量級大學(Strong Research Emphasis).
3.國立大學是澳洲唯一一所和牛劍簽有交換計劃的大學。
4.新加玻政府隻承認悉尼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的醫科文憑。
5.悉尼大學是Microsoft的亞洲研究中心的唯一澳洲合作夥伴。
6.新南威爾士大學在電視廣告上聲稱它的數學學校是澳洲第一。(“Mathematics School of UNSW, NO.1 In Australia”)
等等等等
排名與擇校
很多學者都相信研究質量和教學質量是呈線性關係的,我們也可以直觀地想象到研究實力強的學校教育絕對不會差,如果你是立誌投身研究的人士,請按以上的資料擇校,是絕對不錯的。但如果你對搞學問沒有興趣的話,那麽以上排名不一定和你實際的理想學校的排次吻合。e.g,盡管麥巧麗大學不是一間研究大學,但它的商科是很不錯的。選擇的時候不要隻選排名高的學校,應該更具自己的實際需要來尋找學校。
結語
站在我們留學生的立場,因為我們是消費者,所以有權獲知權威的院校排名資料,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則有幾個,第一,我看到太多迷茫的學生想在論壇獲知澳洲大學的各科的資料,但得不到正確的答案。第二,太多人浪費時間在爭論院校排名上,而最後演變成沒意思的謾罵。第三,很多人迷信英國大學,寧願去英國十幾名和二十幾名的大學也不去澳洲頂級大學,這無疑鑒於利益最大化原則的一個錯誤選擇,當然,很大程度上他們是對澳洲的教育缺乏理解,如果將澳洲頂級大學放在英國,在其之上的英國大學真的是屈指可數,而且都是超難入讀的,相對來說,澳洲大學入學易,費用低,水平高, 澳洲的自然環境美麗,人為氣氛友好,So, Why not Australia?
注腳一:Asiaweek的痛苦曆程可謂是不堪回首,97年首次亞太排行榜的發布就廣受批評,北大被排在亞洲第七,清華卻被排在第四十五,中間則夾著複旦大學和中山大學。因為此排名榜排得太離譜,可以說連基本的常識都不具備,因此在98年,中國基本所有首屈一指的大學全盤退出此排行榜。因此從98年起Asiaweek的網站上多了一項"missing your school?",來解析為什麽某些大學不參加,對於中國大學的拆台行為,Asiaweek借口是中國大學的退出是政治原因,因為他們將台灣的大學說成是Taiwan不是China,但是98仍有不少中國大學上榜(同濟大學,亞洲第二十八),Asiaweek無疑是自打嘴巴。"Everyone is clear in their hearts about this.",一位北大教授對Asiaweek投訴道:"Your first survey [in 1997] had us behind two Hong Kong universities, not to men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There is no way we're behind them in terms of reputation, teaching, research and quality of students."Asiaweek的反擊是那時北大的排名落後是因為教師的工資低,缺少研究,和總財政預算不大,等。到了99年,連續兩年盤踞榜首的東京大學,決定不再被Asiaweek利用自己的名聲來達成一些不正當的目的,以“無敵是最寂寞”的借口“退隱江湖”,這無疑對Asiaweek是一個最致命的打擊!到了00年,Asiaweek在Missing School的欄目,引用泰國教育部秘書長的話來試圖說明他的排行榜是客觀的,諷刺地,是泰國首席學府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就不買教育部的帳,拒絕再玩。到了Asiaweek最後的產物,Asia's Best MBA,台灣大學,AGSM等也不再參與......如果我們看看最後的Missing Your School名單,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情,中國:清華北大複旦上交中科浙江中山武漢哈工吉林人民南京等;台灣:國立成功中山等,日本:東京大學(大板大學等其他頂級大學從一開始就沒有參加),其他Thailand,India,Malaysia,Vietnam的首席學府都在Missing School的名單上能找到。為什麽Asiaweek會得罪這麽多頂級學府,最根本的原因是Asiaweek的排名方法從一開始就是錯的,Asiaweek采用收回問卷(Survey)形式來獲得一間大學的資料,然後用Excel排出來,這和US NEWS,TIME, MacLean's,The Good University Guide 的排名方法從公正性上沒得比,那些雜誌是自己親自去尋找真實資料。而Asiaweek排名的基礎是要求參與的大學要誠實答卷,因此老實的大學不能上榜是很正常的。在00年師生比列一項,同濟大學是一比四,亞洲第一,真另人哭笑不得。毫無疑問地,這排行榜損害了一大堆拒絕學術腐敗,正直老實的苦幹型大學的聲譽,某些懂得浮誇風原理的“聰敏”的大學卻借此增加了自己的虛名。隻要虛報幾個數,自己大學就可以平白無故地上個檔次,何樂而不為呢?Asiaweek排行榜體現了Asia的特色---Corruption。至於澳州大學在此榜的排次實際上應該整體推前五名,其中無疑地某所連續4年排頭的新進大學是不誠實的,其上報的資料和澳洲教育部的統計資料(人均教學資源,師生比列等)相距甚遠,其亦最樂於提及此排行榜來顯示自己的“實力”,其他澳洲大學則表現一種整體的西方學術優秀素質,令人欣慰。某彈丸之地的大學也極其樂於提及此榜,不過如北大教授所說的,公道自在人心。Asiaweek的亞太排行榜可以說連基本的參考價值也沒有,東大北大和其他頂級大學的果斷退出,使人看到了亞洲奈以騰飛發展的閃光美德。
注腳二:
SCI(《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網址:http://www.isinet.com)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盤版及聯機數據庫,現在還發行了互聯網上Web版數據庫。
SCI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ISI通過它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挑選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減,從而做到SCI收錄的文獻能全麵覆蓋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ISI所謂最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報道這些成果的文獻大量地被其它文獻引用。為此,作為一部檢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檢索工具通過主題或分類途徑檢索文獻的常規做法,而設置了獨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即通過先期的文獻被當前文獻的引用,來說明文獻之間的相關性及先前文獻對當前文獻的影響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點,使得SCI不僅作為一部文獻檢索工具使用,而且成為科研評價和的一種依據。科研機構被SCI收錄的論文總量,反映整個機構的科研、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水平;個人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及被引用次數,反映他的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
(以上簡介摘自清華大學圖書館網站)
注腳三:一些額外的關於澳洲大學的統計
SCI論文發表數目(五年)
世界排名
94 University of Sydney 11'781
119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0'386
130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9'780
131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9'755
156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8'511
186 Monash University 7'150
218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6'226
236 University of Adelaide 5'795
論文引用量(五年) ,占澳洲的比例
1996-00 ISI Citations
1.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4.8%
2.University of Sydney 13.4%
3.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2.6%
4.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11.0%
5.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9.8%
6.Monash university 8.4%
7.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7.0%
8.University of Adelaide 6.1%
澳洲科研局(Australia Research Council)的資源分配的情況
Comparison of ARC Grants and Federation Fellowships
New ARC Fellowships In All Categories 2003
(新研究院院士數目)
1.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7
2.University of Sydney 19
2.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19
4.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3
4.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13
6.Monash university 11
7.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0
8.University of Adelaide 7
ARC Federation Fellows 2002 and 2003
(聯邦院士數目,比研究院高級)
1.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9
1.University of Sydney 9
3.University of Melbourne 7
4.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6
5.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5
6.University of Adelaide 2
7.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1
7.Monash University 1

這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完成的一個Report,目的是想讓大家更清楚現在澳洲教研實力的現況。我沒有貶低或鼓吹某大學的意圖,SCI論文是國際上估量一間大學的科研實力的硬指標,沒有一間頂級大學的SCI論文表現會不強勁的。此外,這結果是ANU搞出來的,我隻是做一字一母地翻譯。大家覺得此文章對你們有用就Bookmark或Copy吧,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