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兄弟姐妹是我們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2007-01-29 23:12:24) 下一個
因為自己是獨生子女, 所以在有孩子前, 就打定主意, 要兩個. 現在大的四歲多, 小的快一歲半了, 看著他們每日嘻笑打鬧, 真是其樂無窮.


先說老大. 剛懷老二時, 老大才兩歲多, 原來是個事事都粘著媽媽的mommy's boy, 突然就懂事了, 知道媽媽肚子裏有小baby, 不能站著抱他, 在這點上很是配合. 有意思的是, 打從一開始我們知道懷孕了,就告訴了他, 他就認定是小妹妹, 而且很是高興. 後來為娘的我膽戰心驚帶他去做B超, 護士阿姨告訴他是小妹妹, 小人兒很不屑一顧的說, "我早就知道了" ._;) 後來到妹妹快生的時候, 更是熱心的聽妹妹在肚子裏的動靜, 把自己的玩具也分成份給妹妹. 人說小孩子有"天眼",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孩子對另一個小生命的這份喜愛卻一直伴隨著小baby的成長.
老二剛出生, 幸好有外公外婆來幫忙, 老大的哥哥當的還算順利. 懂事的他知道妹妹還剛出生, 隻會"睡覺, 吃奶, 哭" 三件事情, 知道媽媽生小妹妹很辛苦, 要在床上休息一個月_:) 我也為此化了不少心思, 有妹妹出生給他的禮物, 有每天和他的半個小時的一對一時間. 雖然他有時也會苦惱,媽媽爸爸給他的時間少了, 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樂嗬嗬的扮演著大哥哥的角色.


至於妹妹,除了得到爸爸媽媽的愛, 哥哥的愛在她的生命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幾個月大的時候, 哥哥就經常扮演我們家最會哄妹妹的角色. 後來, 更是到了隻有在哥哥的說學逗唱中才肯好好吃輔食的地步. 及至會爬,會走, 更是哥哥的小跟班. 妹妹最先會說的字裏除了爸爸媽媽,自然就是哥哥的名字. 妹妹的第一次真正的對話, 就是和哥哥互相親熱的叫著名字, 互相答應著, 很是溫馨. 因為哥哥, 妹妹小小的就嚐到了糖糖, 冰激淋的滋味. _:)但是也因為哥哥, 妹妹從小就病的多些, 拜哥哥從幼兒園帶回來的病菌所賜. _:(
漸漸妹妹長大了, 也會關心哥哥了. 她會在哥哥滿地亂扔衣服後, 督促哥哥"衣服放好..."; 會在哥哥傷心時, 安慰哥哥, "哥哥哭哭", 用胖胖的小手給哥哥擦眼淚; 會在哥哥被time out時, 巴巴的跑過去, 和哥哥並排坐好, 一起"同甘共苦".
有了妹妹, 哥哥自然而然的就必須學會分享. 有了妹妹, 哥哥雖然事事還都想稱第一, 但他也發現要照顧妹妹的感覺, 也會真心為妹妹的每一項進步而鼓掌. 而有了哥哥, 妹妹的生活中無疑多了很多笑聲, 每天哥哥一回家, 妹妹一下子就活躍起來, 又蹦又跳. 有了妹妹對哥哥的喜愛, 才發現哥哥小時候其實是有些孤單.


至於我們, 忙了不少是肯定的. 隻是第二個孩子的心態更放鬆些. 第一次為人父母不免有這樣那樣的緊張, 瞎擔心. 及至第二次, 很多時候才以更放鬆的心態來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 第二個孩子照豬養". 其實"照豬養"並不一定對孩子不好. 現在回想, 老大有時成了我們學習做父母的"實驗犧牲品". 緊緊張張, 全副精力的其實對孩子並不好. 養孩子有時和婚姻一樣, 不抓不行, 抓得太緊同樣不行. 像我這樣"寵孩子派" , 隻有一個孩子, 有時雖然知道從理智上知道不應該太寵, 從感情上, 仍免不了"undivided love", 巴不得把最好的給了孩子. 有了兩個, 倒反而注意起來, 要兩者兼顧, 倒反而教會了孩子要share, 要considerable. 孩子更懂事了, 不象以前那樣以自我為中心了.
兄弟姐妹這個話題在我們家還剛開始, 以後的路還很長. 他們還會不斷的fight, argue. 看過一本關於兄弟姐妹的書, 大意是兄弟姐妹要成為"best friend" "very close relationship"是由他們的個性, 或者說緣分決定的,不可強求. 但做父母的至少可以盡力使孩子們不要成為"對頭", 使他們在成人之後, 想起兄弟姐妹, 有家的溫暖. 這或者就是我所希望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acao 回複 悄悄話 對對.
phoenixmama 回複 悄悄話 看著小兒小女的故事真是溫馨.看樣子以後也要給兒子生個弟弟或者妹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