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班彪和他的兒女們(3)

(2007-01-29 22:12:29) 下一個
小女班昭,字惠班,自幼聰慧,博學高才。十四歲嫁為曹世叔妻。世叔早卒,她敬養舅姑,撫養兒女,為人處事,極有節行法度。和帝聞其才學,數召入宮,教授皇後及諸貴人,號曰[曹大家]。每有四方貢獻,詔作賦頌,班昭才思敏捷,立馬而就。及鄧太後臨朝,班昭備受寵信,出入宮闈,與聞政事。因為她的功勞,朝廷特封她的兒子為關內侯,官至齊相。班昭七十多歲謝世,皇太後以師傅之恩,素服舉哀,派使者監護喪事,當世以為榮。

班彪的兒女們不唯繼承了父親的才學膽識,同時保持了父親的德操品格,兄弟手足情深,互助友愛,共同維護班門的榮譽,成為千古佳話。

班彪去世後,為了保證班固完成父親的未竟之業撰著《漢書》,班超毅然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居家務農,常執勤苦,不恥勞辱。不料班固修史的事被人以[私改作國史]的罪名告了禦狀,詔收班固於京城獄中。班超擔心哥哥為州郡所核拷,不能自明,會出意外,於是詣闕上書,陳述班固著述的本意。明帝看過班固的史作,非常賞識器重他的文才學識,便赦免了班固。永平五年(六二),班固應詔校書,任藍薹令史。藍薹領事官微俸少,入不敷出,舉家生活依然貧困,班超隻得給公家抄書以濟家用。不久,班固被任為郎,典校秘書,撰寫列傳二十八篇奏上,終於贏得明帝的恩準,繼續寫作《漢書》。如果沒有班超的無私奉獻和舍命相救,就沒有班固和他的《漢書》。

班固深知弟弟的情誼,積極設法幫助班超出仕。一次明帝忽然記起班超上書的往事,就詢問他的近況。班固趁機稟告弟弟受雇抄書奉養老母的情景。班超的孝謹感動了明帝,立即被提拔為藍薹令史。從此班超也步入仕途,後投筆從戎,立功西域,官任西域都護,爵封定遠侯。如果沒有班固的舉薦,班超的命運也不會發生根本的轉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