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武最佳時機早就過去,布什政府最缺戰略意誌

(2007-03-12 15:06:11) 下一個
楊鴻璽

從美國與伊朗之間多次在關鍵時刻的較量看,關鍵時刻最先鬆口和妥協的總是美國國務卿賴斯等外交決策人物,不得不吞下苦澀、無奈的結果。其實,無論是施壓和直接戰爭,都應該有諸多預案,有進退之法和計謀。

最窩囊的就是壓力和戰爭都對對方無效或導致兩方麵的失敗而無可奈何,不得不苦笑著向對方發出示好信號---“如果直接接觸,美國不會轉身走開”(3月10日伊拉克問題國際會議上美國的態度)。時局已經充分表明,以上兩類手段都是不可行的,是失敗的。如果早就考慮到這點,最明智的選擇還是和好或不戰不和的靜默僵持狀態為上策和中策。

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的布什政府最缺乏的是什麽?最缺乏頑強堅定的戰略意誌、準確明智的戰略判斷與把握、嚴密可行的戰略策略運籌能力。他們總是平時趾高氣揚、關鍵時刻一退千裏而貽笑大方。回憶幾年來,多次在重大關鍵時刻,麵對對手的強硬和無所畏懼,最先鬆口讓步、求得和好、推翻先前次次強硬威脅立場的,總是布什政府要員自身。

經驗和事實表明,隻要對手咬牙堅持對抗,總是會大大提高和平的幾率、減弱美國的戰爭壓力和可能。朝核和伊朗核問題兩個重大問題的多次重大時刻,兩國的行動已經多次證明,強硬贏得和平對話和談判、懦弱導致得寸進尺的層層壓力和戰爭。兩國早就摸準了布什政府的這一脈象。各個大員概莫能外,唯一有點例外、戰略意誌比較頑強的拉姆斯菲爾德已經被趕下台了。

美國打擊伊朗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2003年,美國要麽先容伊拉克入手,要麽先從伊朗入手,但必須同時在軍事上拿下,然後一起進行戰後梳理,那或許是布什政府動武的最佳時機,盡管同樣可能麵臨更多更大混亂和難題。可以說,那時伊朗進行的戰爭準備和戰略意誌動員遠非目前的剛烈可比,伊朗對美國還抱有強烈的幻想和緩和願望。現在和今後幾年,美國對伊朗動粗動武的可能實際已經歸零。

下屆時政府再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更小,緩和為大勢所趨、不可避免。即便曆史出現萬一的“超常規”發展,出現類似於杜魯門和約翰遜那樣的愣頭青總統,但麵臨的也將是類似曆史的巨大失敗,遠非現在的伊拉克局勢可以相比。筆者相信此言不虛。當然,這個可能幾乎是不存在的。布什政府關鍵時刻總是妥協就說明,在重大戰役發動方麵,他們已經學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