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的正名與責任
(2007-01-29 17:21:35)
下一個
與2005年不同的是,“中國需求”將在2007年徹底改變世界的傳統觀念。上海金融報評論文章分析,傳統觀念中世界對“中國需求”還是談虎色變,原油、黃金特別是有色金屬價格上漲都要歸咎於“中國需求”,西方媒體眼中的“中國需求”簡直就是掠奪的代名詞。這種歧視與偏見最終帶來兩個後果。
其一,由於“中國需求威脅論”的存在,導致了西方對中國的防範心理常常通過貿易摩擦表現出來,而且“中國需求”成為了價格上漲的替罪羊。其二,世界另一個顯著變化是對中國的要價抬高了,既然“中國需求”幾乎要成為世界經濟風險的主要來源,那麽對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提高要價,就似乎順乎其然。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貿易摩擦及壁壘所帶來的全麵壓力的大大增加。
但是,2006年結束之後,世界突然發現:“中國需求”以及產生這種需求的10.7%的中國經濟增長,幷沒有把價格推向涅盤的瘋狂,重要商品價格反而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調,甚至可能結束一個長周期的牛市。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經濟放緩和需求衰減的擔憂加重了,這就將世界經濟增長的天平傾向了作為替罪羊的“中國需求”。
文章表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沒有促使“百元油價”、“千元黃金”的出現,這無疑在客觀上洗脫了“中國需求”的罪名。而且,中國憑藉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領袖之一”,又徹底地為“中國需求”正名,這正是美國一些重量級的經濟學家把避免世界經濟衰退的希望放在中國增加內需上的原因。
其實,中國內需的快速增長,各種消費品的增長不外乎是對能源資源需求的增長,所以說,中國內需與世界廣義認同的“中國需求”幾乎就是一致的。這從美國擔心中國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可以看出來,顯然如果“中國需求”放緩對世界將是沉重打擊,所以中國廣泛地海外尋油、尋找戰略資源,實際上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一種客觀動力。
這樣,世界就繞了一個圈子,原來竭力防範打擊的“中國需求”,現在則成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原動力。既然如此,西方媒體也就麵不改色地絕口不提“威脅論”了,而是轉向“領袖論”,實際上就是提高對中國的要價,要求“中國需求”換上冠冕堂皇的救世主的王冠,幷以此全麵推動中國內需的快速增長。
文章認為,如此盛情難卻,中國似乎唯有切實調整結構加快消費增長,才可以把“經濟領袖”的帽子戴穩了。但是,如果中國此時不顧實際地利用國際價格降低大量增加能源資源儲備,以及放任國內低價格下的消費和儲備的快速增長,則恰好中彀。救世主的榮譽雖然得到了,在低價格下催生的能源資源浪費以及高消耗高汙染則必然全麵擴散,經濟結構就會沿著“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方向繼續傾斜。
文章最後說,“又好又快”的戰略轉向,不僅是協調國內經濟結構的要害,更是正確發揮“中國需求”的大國責任的關鍵所在。中國和平崛起不會稱霸,但是中國也不會放任經濟結構失衡來滿足擔當救世主的不合理要求,中國經濟增長必須追求穩定的可持續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