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主

在美國買房當地主的經曆
個人資料
va_landlord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比較美國富人區和窮人區最大的差異--轉帖

(2009-10-10 15:32:48) 下一個

美國住宅區域的劃分,富人區和窮人區的界限是比較明顯的。富人區大都在環境優美的地方,並且治安良好,象紐約的長島,就矗立著一些頂級豪華別墅。而窮人區更多在環境嘈雜,汙染嚴重的地方,象紐約市的哈萊姆和布魯克林,就是有名的貧民住宅區,住的大都是收入不高的人。

美國人購房,對環境的考慮幾乎可以說是第一位的。比如普通住宅區的一幢HOUSE要30萬美元左右,而高檔住宅區則可能達50-60萬美元。房子本身麵積、格局、檔次可能相差不多,差就差在環境上。

這裏所指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

前者不僅僅是房前屋後的綠樹、花草,而是整個社區甚至住宅所處的地段的景觀。美國的一些高收入者,為了有一處優美的居所,寧願花幾倍的錢到郊外買房子。因此,就有了“窮人住市區,富人住郊區”的說法。

後者是指社區居住者的構成。人文環境包括居住者的文化素養、生活水準、價值取向等等。美國是一個重視社區文化及個人身份的國家,有時膚色都可能成為擇鄰而居的標準。有些社區甚至定了這樣的規矩:在接納新成員時,要經過社區業主委員會的討論,看看其經曆及現狀是否符合條件,大家是否願意與其為鄰。

近些年,我們倡導類似美國的住宅郊區化,住到空氣新鮮、充滿田園風光的鄉村。但實際上,當麵對悄無聲息的四野時,很多時候顯得茫然不知所措。其實,一些美國人也有和我們一樣的複雜心態,既渴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的悠閑,又舍不得都市燈紅酒綠樣的喧鬧。

保羅曾經在紐約曼哈頓島對麵江邊有套180平米的CONDO,隔江相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景觀非常優美。由於換了處在新澤西州藥廠工作,1994年就買下了一處房齡16年的二手SINGLE FAMILY HOUSE。這套HOUSE四室四廳四衛一地下室,外加一個雙車位的車庫,共計40萬美元,其中地上二層,381平米,地下一層,200平米。

保羅的HOUSE處在富人區,離紐約60公裏,不遠不近。這裏的住宅各具特色,基本上是買地自行建造,充滿著個性。最重要的是社區毗鄰一片森林,使住宅和自然緊密相連,擁有了不可多得的環境,所以這裏的房價超出了周邊的區域。

保羅的HOUSE前後有兩塊草坪,麵積大約1500平方米。一塊和森林相接,延緩了林木對住宅的壓迫感;一塊和公路相連,降低了粉塵和噪音的汙染。為了和自然緊密接觸,散發靈性,他和家人總要買一些果仁每天拋灑喂食,吸引了各種鳥類和小鬆鼠的光臨。

保羅雖然已經住進了大HOUSE,但對紐約的城市生活念念不忘,每周都要驅車前往,坐在街頭的餐館、酒吧望望形形色色的行人。久居鄉間,遠離了人群,總有一種離群索居的感覺,需要定期到鬧市中尋找感覺,他管這叫做“充電”。聽著他的絮說,我冒出了一句:“CITY LOVER(城市戀人)”。“對,說得好,就是城市戀人!”保羅肯定道。

坐在寬大的廚房早餐桌前,望著窗外的樹林和覓食的小鳥,我覺得擁有這樣一套已經增值到70萬美元的HOUSE應該很知足了吧,可保羅回答卻是否定的:“可能過不了多少年,我會賣了這房子,搬到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度過晚年,那裏景色優美,氣候宜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