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刊首漏我隱形戰鬥機殲-13A和殲-10B雙座

(2007-01-26 14:16:21) 下一個
英刊首漏我隱形戰鬥機殲-13A和殲-10B雙座

《世界安全》

  (英)《航空與空間技術周刊》主編戴威.諾思

  編譯:姚振玉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英國專家的中國之行使他們對中國空軍戰鬥機的現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刊證實或同意其觀點。

  中國航空工業始建於朝鮮戰爭時期,長期以來一直以軍工生產為主,迄今共生產了1.4萬架軍用飛機和5萬多部航空發動機。不過,這個龐大的數字並未使中國空軍跨入現代化空軍的行列,因為它所生產的大多是第二、第三代戰鬥機。2002年,在訪問了中國第一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後,我對中國空軍戰鬥機的現代化不得不刮目相看。

在中國空軍戰鬥機的現代化進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推出的殲-10戰鬥機,這是中國在"嫁接"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自主研製出的具有國際先進性能的第四代戰機。這不僅對中國航空工業具有深遠意義,而且戰機本身的優越性能也將賦予中國空軍更大的施展空間。

  在殲-10的研製過程中,設計方案曾幾經修改,但有一點是確實的,它繼承了80年代中期以色列研製的"幼獅"戰鬥機的特點。由於受美國阻撓,中以軍事技術合作一度中斷,90年代後期由於有俄羅斯的介入,殲-10戰鬥機才最終得以問世。據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的一位負責人披露,第一批10架殲-10A戰鬥機已於2002年8月部署到南京戰區,參加訓練和作戰試驗,目的是為後續研發提供數據。據分析,殲-10戰鬥機有望在2005—2007年實現量產。待裝備部隊後,殲-10係列戰機可用於執行防空、空中進攻和對地攻擊等任務。

殲-10戰鬥機裝備了AL-32FN型高性能渦輪風扇發動機,在試驗中較好地解決了發動機喘振問題。新戰機還采用了空氣動力性能較好的三角翼,以及一種具有四重功能的數字式飛行控製係統。殲-10是一種具有空空和空地作戰能力的先進戰鬥機。原型機的照片顯示,殲-10攜帶了霹靂-9(以色列"大蟒"3短程空中格鬥導彈的中國型號)空空導彈。此外,一種和霹靂-10相近的半主動雷達製導的空空導彈也將裝備這種飛機,中國空軍還計劃為殲-10采購一種具有超視距攻擊能力的遠程空空導彈,名為霹靂-12。

  殲-10最終選用何種雷達,這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以色列El-2035雷達的派生型被視為最佳選擇。此外,俄製雷達和國產雷達也是可能的候選對象。據俄羅斯同位加速器設計局的一位負責人透露,它已向中國提供了2部"珍珠"雷達,這種雷達是N-010"甲蟲"雷達的派生型,最初是專門為米格-29M"支點"式戰鬥機設計的,但這位負責人沒有證實這種雷達是否將用於殲-10。中國自己設計的平麵相控陣雷達名為JL-10A,它在設計思想上嚐試著走一條與"甲蟲"雷達相反的道路。但是,俄羅斯對中國能否在短期內開發出與空中優勢作戰平台相配套的雷達表示懷疑,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雷達在搜索性能上相對較差,尤其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有限。

  成都飛機公司最近又研製出了殲-10戰鬥機的一種派生型號殲-10B,這是一種雙座戰鬥機,它不僅具備對地攻擊能力,還可用於海上反艦作戰。這種戰鬥機2003年正式投產,計劃裝備海軍航空兵。

  除了殲-10外,中國航空工業還在繼續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FC-1輕型攻擊機,巴基斯坦是這種戰鬥機的潛在客戶。成飛研製的FC-1輕型戰鬥機脫胎於中美超-7(Super-7)戰鬥機計劃。FC-1項目的進展比較緩慢,中國空軍重點放在殲-10和"側衛"係列飛機上。

中國殲10



◆研製殲-8Ⅱ戰鬥機的改進型-F-8ⅡM戰鬥機
中國在發展國產戰鬥機方麵的另一個舉措,是提升現有戰鬥機性能。其中,一個項目是在現有殲-8Ⅱ戰機的基礎上研製一種新的改進型F-8ⅡM戰鬥機。據與中國航空工業部門保持著密切聯係的俄同位加速器設計局的一位負責人稱,F-8ⅡM原型機的飛行試驗和武器火力試驗目前已經結束。這種戰鬥機很可能將裝備俄製"甲蟲"派生型雷達,因此可使用俄製和國產的各種中遠程空空導彈。據中國航空工業公司的負責人介紹,F-8ⅡM與中國空軍已投入戰場的殲-8B相比,在空戰能力方麵有較大提升,最為突出的是它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

  不過,F-8ⅡM戰鬥機的未來發展還存在著許多變數,首先是國內需求不足,與這種戰機性能相近的殲-8ⅡC至今仍未得到空軍的大量定購。與殲-10和蘇式係列戰機相比,F-8ⅡM戰機在空軍的最終裝備數量可能非常有限,因為它在提升空軍戰鬥力方麵隻能起到補缺的作用。看來,這種機型的發展將更多地寄希望於出口,此前巴基斯坦和伊朗已對這種噴塗著淺亮色調的戰鬥機表示出了興趣。不過,要得到國外客戶的公認,仍有一段路要走。

殲-8Ⅱ:


◆采購和生產先進的蘇式係列飛機
中國空軍先進戰機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從俄羅斯采購。1991年,中國從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飛機製造廠訂購了27架蘇-27SK和4架蘇-27UBK戰鬥機。1992年夏天,中國空軍開始接收俄羅斯首批交付的蘇-27SK戰鬥機。1994年,又訂購了16架蘇-27SK和6架蘇-27UBK。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簽署了一項價值20億美元的蘇-27SK國產化合同,在未來15年內由沈飛組裝生產200架蘇-27飛機。這種國產型蘇-27SK,裝備的是N-001"卡塞格倫"雷達的派生型,隻支持空空作戰模式,除投擲非製導炸彈外,基本沒有對地攻擊能力。

  此後,中國開始尋求獲得一種多用途的空中作戰平台。1999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60架蘇-30MKK雙坐戰鬥機的合同,並於2000年下半年開始接裝。據媒體披露,最近中國不僅催促俄羅斯交貨,還提出了購買生產200架蘇-30MKK戰機許可證的要求。然而,出於安全上的考慮,俄羅斯在售華先進戰鬥機方麵一直心存顧慮,賣給中國的蘇-30足以說明問題。這種戰鬥機有兩種型號,其外觀也有較大不同,賣給印度的蘇-30MKI是伊爾庫茨克飛機製造廠生產的,采用了鴨式翼和NIIP型被動式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與俄自己裝備的型號完全相同。而賣給中國的蘇-30MKK則是由阿穆爾-共青城飛機製造廠生產的,采用不帶鴨翼的機身,裝備的是N-001型派生雷達,其性能較蘇-30MKI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需要提供目標高分辨率數據的導彈,在蘇-30MKK上無法使用。

  已交付中國空軍的蘇-30MKK可使用某些型號的空地導彈,如Kh-59M(北約AS-18"卡祖笛")電視製導空地導彈。對N-001雷達進行改進後,還可使用R-77(AA-12"蝰蛇")主動雷達製導的導彈,但不能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據悉,N-001雷達的改進型,將裝備在中國最新訂購的蘇-30MK2上,它可使用Kh-31A(AS-17"氪")反艦導彈。2002年底,俄同位加速器設計局在蘇-30MK3機身上進行了"甲蟲"-MS雷達的飛行試驗。據該設計局證實,蘇-30MK3將賣給中國。"甲蟲"-MS是N-010雷達的改進型,帶有一個較大的平麵相控陣天線,具有空空和空地兩種作戰模式,可使用Kh-59M導彈的未來型-主動雷達導引的Kh-59MK空地導彈。

中國殲11B:


◆研製和裝備殲轟-7改進型戰鬥機

  與采購蘇-30MKK戰鬥機並行的一個項目,是研製國產殲轟-7改進型戰鬥機。擔負這項任務的是西安飛機製造公司。殲轟-7的研製工作已經持續了近20年,首架原型機1988年12月試飛成功。現有少量這種戰機在海軍航空兵服役,主要用於執行海上攻擊任務。

  殲轟-7最初的設計是用來執行封鎖和攻擊任務,由於發動機功率不足和電子係統落後,而使其執行任務的能力大大受限。因此,軍方提出對其作進一步改進。上世紀80年代初,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開始與英國勞斯萊斯公司談判,試圖購買"斯佩"航空發動機的生產許可證。這個計劃原來準備用於另一個項目,因為該項目下馬才將最初購買的一批斯佩發動機改用於殲轟-7戰鬥機項目。

  實踐證明,西安航空發動機公司獲取發動機生產許可證的努力是成功的。2000年雙方做成了一筆交易,它包括將英國剩餘的"斯佩"Mk.202發動機進行翻新,同時英方也表達了出售生產許可證的意向,最終可望在2005—2006年開始根據許可證進行生產。一旦擁有了先進的"斯佩"發動機,殲轟-7的升級計劃將得到大大推進。殲轟-7的升級型有殲轟-7A和殲轟-7D兩種,不管是哪個升級版本,都將具有更好的航空電子係統和更好的武器係統。據悉,這種飛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至於空軍是否裝備目前還不得而知。

  ◆研製隱形戰鬥機殲-13A

  中國實現空戰裝備跨越式發展的另一大舉措,是研製先進的隱形戰鬥機。據中國第一航空工業公司的負責人披露,沈陽飛機公司已被選作研發新型重型戰鬥機的牽頭企業。研製新型戰鬥機配套發動機和武器係統的工作已展開了一段時間,目前已形成了多個設計方案,風洞試驗也將於近期開始。從展示的模型看,這種戰鬥機與美空軍正在試驗的F/A-22隱形多用途戰鬥機在外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其武器掛架是內嵌式的。不過,中國的設計方案保留了更傳統的機翼。這種新式戰鬥機暫時命名為殲-X,最終服役時的名稱可能是殲-13A。

  殲-13A將使用沈陽"黎明"發動機公司設計的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目前正在研製試驗之中。WS10A的原型WS10發動機曾安裝在蘇-27SK(北約命名"側衛-B")戰鬥機上,已於2002年上半年完成了空中試驗。WS10A是為中國空軍殲-10A戰鬥機設計生產的,目前它還沒有正式揭開麵紗。

  據江澤民視察該項目的電視畫麵顯示,新型WS10A發動機裝有矢量推力裝置,其矢量推力噴管可在上下15度的範圍內向任何一個方向偏轉,這將大大提高殲-13A戰鬥機的機動性能。對新式隱形戰鬥機計劃使用的多功能火控雷達係統的評估,目前也在進行之中。候選對象包括國產的1473型設計方案,它采用的是相控陣雷達天線。來自中國航空工業部門的消息說,這種係統的搜索距離為150公裏,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同時攻擊其中的6—8個目標。另外一種選擇方案是俄羅斯的"珍珠"雷達係統,使用這種雷達可使未來的海軍型殲-10戰鬥機使用更先進的武器,比如Kh-31A(AS-17"氪")中程反艦導彈。

  盡管第一航空工業公司的消息來源沒有預測新式戰鬥機何時進行試飛,如果該項目與殲-10A和殲-8D項目配套的話,預期在2010年前後將首次亮相。相關武器可望從俄羅斯和烏克蘭購買,中國政府已保證將為殲-13A的發展作進一步的投資。

  ◆研製和采購轟炸機與加油機

  目前,中國空軍還在努力爭取更新其戰略作戰平台-轟-6。這種轟炸機是根據許可證生產的一種老式圖-16"獾"式轟炸機。90年代初中國空軍曾向俄羅斯表示,購買少量圖-22M3"逆火"C型遠程轟炸機,但沒有得到正麵答複。雖然俄羅斯願意向中提供各種各樣的戰術作戰平台,但迄今一直避談具有戰略意義的武器係統。不過,"逆火"式戰鬥機的采購談判仍將繼續下去。中國空軍在保持戰略進攻能力方麵,另一個更有希望的途徑是獲取空射巡航導彈技術。中國正在研製適用於轟-6以及其他攻擊平台的空射武器係統。

  轟-6還被改裝成一種加油平台,在它的機翼下裝有2個加油橡膠軟管用來空中加油之用。在改裝轟-6加油機的同時,中國空軍還從俄羅斯引進了伊爾-78"富翁"加油機作為蘇-30MKK的專用加油平台。在發展早期預警能力方麵,中國曾與以色列合作,將俄製伊爾-76"耿直"運輸機與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的"埃爾塔.費爾康"早期預警係統結合在一起,但這一項目因美國阻撓而流產。後來,中國空軍又與俄羅斯達成了引進俄製A-50預警機的意向,不管中國最終是否外購預警機,獲取空中預警能力的努力都將進行下去。

殲-10雙發: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