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棄核政策及其影響 zt

(2011-06-08 05:45:11) 下一個
丁永健:德國棄核政策及其影響

2011-06-04 丁永健教授

“有人提出中國能否因此從德國獲得核電人才,對此我覺得不太現實。”

德國總理默克爾5月30日正式宣布,德國將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核電站,成為世界第一個徹底放棄核電、完成能源轉型的發達工業大國。


同樣是默克爾,在去年10月還堅稱,核電是德國眼下必需的過渡性技術,並促使聯邦議會批準將德國關閉最後一座核電站的時間延長至2035年前後。


短短9個月,是什麽促使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在核電問題上一百八十度大拐彎?僅僅是因為日本福島核事故嗎?德國新的核電退出時間表包含哪些現實和戰略考量?德國這一戰略決策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核電政策有何影響?


作者根據自己在德國核電行業的經驗和對德國社會的觀察,發表一些個人感想。


1.默克爾政府的棄核原因

從1986年4月前蘇聯切爾諾貝利特大核事故發生後,核電存廢在德國就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今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無異於一支催化劑,不僅使德國民眾的反核情緒空前高漲,也促使德國政界和核工業界重新審視核能的未來。


日本核事故後,德國是發達國家中反應最快也是最激烈的國家。默克爾首先宣布暫停先前通過的核電站運營期限延長計劃,接著下令對全國核電站展開嚴格的安全測試,並暫時關閉7座1980年以前落成的核電站。


今年3月至今,默克爾政府為醞釀核電退出策略,主要完成了兩方麵工作:一是委托核安全委員會對核電站展開詳盡評估,采用的評估標準高於大多數其他歐盟國家願意接受的程度。核安全委員會在對各個核電站調查問卷的基礎上於5月14日發布了一份116頁的報告,認為從安全和技術層麵看,沒有充分理由僅因福島核事故教訓而立即關閉某個或某幾個德國核電站。


德國政府的第二項工作是成立了由政界、科學界、產業界、工會、環保組織和宗教界代表等人士組成的“安全能源倫理道德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對德國各階層關於核電發展的見解進行了梳理和辨析,並在最終一份48頁的報告中得出結論——德國在十年之內放棄核電“應該而且可行”,從而為政府最終決策提供了理論支持。


在我個人看來,德國這次放棄核電的決策應該說是認真嚴肅的,經過了比較全麵和審慎的思考,不完全是“政治機會主義”。它的背後至少包含四個方麵的考慮:

一是政黨政治。2010年10月默克爾政府背離施羅德政府的棄核政策而延長核電站壽命的決定過於倉促,沒有得到民眾的理解。今年3月日本核事故後,德國選民對默克爾政府的“挺核”立場強烈不滿,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和自由民主黨在今年地方選舉中也接連慘敗。而一貫主張“棄核”的綠黨則在多個州贏得執政地位。迫於選舉和民意壓力,默克爾政府必須迅速行動,讓這個極具爭議性的議題盡快塵埃落定。


二.是能源戰略安全。德國學界和產業界不少有識之士提出,新興國家崛起的背景下,世界能源供需矛盾加深。德國一方麵希望確保能源供應,但同時又不願意、也沒有實力通過戰爭或武力獲得能源,因此不如盡早轉變能源模式,通過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


三是社會的主流共識。經過多年討論,德國社會對核電已形成基本共識,即核電是造福社會的手段,但不是目的。核電站運行的高風險及核廢料處理的困難性決定了它隻能是一種過渡性技術,德國終究要用可再生能源完全取代核能。如今,德國沒有一個黨派不認可這一共識,它們隻是在過渡期期限或實現路徑上存在差別。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德國率先提出核電退出計劃,並不令人意外。


四是經濟和科技的領先性。德國把可再生能源以及與此相關的高科技看作極具潛力的未來產業,對維持德國的全球優勢意義重大。而有不少人把核電看作可再生能源前進路上的阻礙,認為“不破不立”,德國應首先擺脫對核電的依賴,再談綠色經濟發展。


2.棄核會造成電荒嗎?

然而,即便在發達的德國,放棄核電也無法一蹴而就。德國當前用電量中大約四分之一來自核電。不少德國媒體和專家質疑,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進度能否彌補核能退出帶來的電力缺口,而能源轉型帶來的電價上漲會否削弱德國工業的競爭力。


我覺得,人們對德國的用電前景無需過分擔心。根據倫理道德專家委員會的數據,德國目前可靠的裝機容量是9萬兆瓦,其中2萬兆瓦核電。德國最高峰電力需求量為8萬兆瓦,而先前關閉的7座老電站+1座問題電站“ 裝機容量為8500兆瓦。因此,現階段總裝機容量是8.15萬兆瓦,即有1500兆瓦的用電冗餘度。隻要德國未來1-2年不發生特大需求變化如特別嚴冬,短期供電沒有問題。


從中長期看,到2013年,德國將有1.1萬兆瓦的新電站投入運行,同時將有3000兆瓦的老火電站被淘汰。二者相減後,供電增量在8000兆瓦左右,基本相當於被關閉核電站的發電量。到2019年,德國新建電站將累計達到3萬兆瓦,從而超過現有核電站的裝機總和。此外,如果必要時適度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電力,德國電力供給的穩定性應當可以保障。


3.棄核的經濟後果

由於現有老電站大都折舊完畢再加上核電的運營成本較低,核能退出會引起一定程度的電價上漲。由此可能帶來的經濟後果甚為大家擔憂,一是對私人家庭用電影響以及 社會分擔的公正性,二是對工業用電價格、企業競爭力以及就業機會的影響。


對於電價,倫理道德委員會承認各界代表有不同意見但沒有給出具體數據。據WUPPERTAL 經濟研究所估計,由於放棄核電2020年私人家庭承擔的電費每度要上漲0.5 至1歐分,按每家每年耗電3500度計算,相當於每年多出25歐元。而民意調查顯示,德國大多數家庭具備這樣的經濟承受力,他們也願意為放棄核電付出一些電費上漲的成本。對耗電集中型企業,每度電漲幅可達1.3 歐分,也許需要政策幹預。當然新能源技術也能提高企業整體的競爭力並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核電風險減輕帶來的經濟性也很難量化,再加上政治幹預的可能效應,孰是孰非當由一個“轉型過程監督小組“ 每年評估。


3.棄核與節能減排的矛盾

德國能源轉型其實是一場能源大革命,最大的困難還是棄核與節能減排的矛盾。德國政府決定2020年對比1990年(德國統一年)CO2當量減排40%,即從10億3千3百萬噸削減到6億2千萬噸。經過多年努力,2009年排放量下降為7億6千百萬噸,但2010年比2009卻又增長了4.8%(由於經濟複蘇及特別寒冬),總體形勢並不樂觀,因此退出核電隻能增加減排的難度。不過發電領域隻是節能減排的一方麵,其它領域如交通能耗、房屋供暖或製冷等等同樣重要。對此倫理道德委員會提出的主要路徑為: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他們認為家庭的節能潛力高達60%,所以要搞全民運動,包括舊房改造,低能建築,智能電網等等;二是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德國水電已無潛力,主要是風電、太陽能、地熱和生物氣體,樂觀估計2020年再生能源包括水電將占總發電量的47%;三是穩固電網,研發更好的能量存儲技術及超高壓北電南調(德國風電主要在北部);四是提高常規火電效益,減少煤炭消耗、增加天然氣,新型氣汽混合電站效率可達60%,遠遠超過常規火電;四是加強電熱結合,把電熱兩用電站的發電量比例從今天的15%提高到2020年的25%;最後一點是電網結構和發電餘量優化,由於歐洲電網的一體化,短時間內的電量調節是可取且必要的,但要避免核電進口。


4.德國棄核對他國的影響

本人認為,對於中國、美國等正在使用或發展核電的國家而言,無需因德國的退出舉動而背負太大壓力。不同國情的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們的能源政策和取向不可能也不應該強求一致。


倫理道德委員會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他們所有的討論都建立在可選擇性的基礎之上:德國的能源結構及其發達程度使它具備了轉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反觀擁有58座核電站的法國,核能在它能源體係中的比例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法國現在根本不具備轉型的可選擇性,因此像德國那樣放棄核電便無從談起,空談倫理是沒有意義的。


中國的情況與德國更沒有可比性,中國麵臨嚴重電荒而德國裝機容量有餘。但國內同行及學者們還是應當密切關注德國的核電走向,特別是它的能源結構未來十年的發展變化。也許幾十年後,中國經濟狀況和能源取向會麵臨與德國現在類似的局麵,應當早點借鑒,從他國的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


有人提出中國能否因此從德國獲得核電人才,對此我覺得不太現實。德國的核電人力資源主要分布在4個領域:高校及研究所、供貨商、發電公司及監管部門。高校及研究所的核電人才自10年前施羅德紅綠政府決定退出核電就已經大大萎縮,可以說已無法再降;供貨商如AREVA德國分部(前西門子核電部)早已國際化,不依賴國內市場;電力公司停運後仍需一定數量的拆卸及管理人員,監管部門同樣如此。當然德國多年核電經驗及工業基礎,和中國今後仍然有合作的基礎和互利條件。


(完)


本文作者現任馬格德堡應用科技大學電氣工程所教授,德國核安全委員會電氣專家委員。本文的基礎為新華社駐柏林記者韓墨2011年6月1日采訪稿,特此致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