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之行(4,5,6,7)zt (圖)

(2009-08-26 13:32:27) 下一個

德國之行(四)—聽老公做學術報告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7月28日22:56:03

2009年7月28日

下午與老公一起來到Technology University的數學係大樓(MiB)聽老公在SPA(Stochastic Process and their application)上做題為“Function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的大會特邀報告。這是我第一次坐在國外大學的數學係學術講堂上感受嚴謹的學術氣氛。來自哥廷根大學的一位著名教授給老公做了簡短的學術背景介紹後,老公就開始了他的滔滔不絕的演講。這個大廳可以容納600人以上,綜黃色的實木地板,四周的牆壁全是實木的豎條。階梯狀的椅子和折疊的小桌板也都是木板製作的。頂部的燈是與地麵的階梯狀相對應的一層層的長方體的熒光燈,排成錯落有致的平行線。這也是我畢業後第一次聽老公做學術報告。慚愧的是我碩士畢業後就從數學係離開了,很少再參與概率統計專業的學術會議。記得94年在煙台大學我們一起參加概率統計年會,我也沒有去聽老公的講座。對於概率領域的知識,所知甚少,當時選擇學習統計學,也是由於本科時畏懼隨機過程等課程,感覺自己不可能搞懂這些艱深的知識。畢業後隻是從事一些統計方法的應用工作。對於老公所鑽研的領域更是點滴都不懂。剛畢業時常常數老公發表的文章數,但是讀不懂他的任何一篇文章。不過當初看到他的文章一篇篇在國外著名概率和、泛函分析及其他數學雜誌上發表,都為他欣喜不已。老公也由於他的豐碩成果而連續兩年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並獲得德國洪堡基金資助來到德國做了近兩年的學術研究,最近一些年也常到德國來做短期訪問。



聽著老公不緊不慢的語調,知道他已完全進入他的學術思維中,屏幕上的一個個不等式,一個個定理,都是他獨立以及與其他學者合作的智慧結晶,他如同在介紹自己最熟悉的孩子,點點滴滴,無需誇張,無需謙卑,實事求是,數學可以說是最不能有半點水分的知識了,完全是在一個公認的邏輯體係下的推理,盡管可能有的發表的文章還有漏洞,但總有一天會被同行所發現,一篇篇嚴密邏輯的文章才能得到所有同行認同。



老公常開玩笑地說我們搞教育、心理等社會學科都不是科學,因為經不起推理,主觀性、隨意性太強,即使是大規模調查得到的數據分析結果也未必能全信,因為被試的回答未必真實可信。自己多年來在這方麵也深有同感。但從方法論這一方麵可以說,目前國內的社會學科還是比八十年代以前要進步很多。更多的學者已經在逐步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來分析教育、經濟、社會等問題,而不是以前純粹是在主觀理論的建構基礎上來闡釋社會現象。



老公的講座在一陣掌聲中結束了,我的這篇短文也接近尾聲。僅以此篇短文獻給老公——在數學領域拚搏數年的學者,希望他能夠不斷出新文章,事業日臻輝煌。


德國之行(五)
一個六十年後被重新發現的天才數學家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7月29日23:43:19

今年7月27-31日在柏林Technology University召開的第33屆SPA國際研討會有一項重要會程——頒發2009年Ito獎,並播放紀念Doeblin的影片。 



Wolfgang Doeblin於1915年出生在德國柏林,他的父親是魏瑪共和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Alfred Doeblin,Wolfgang是其第二個兒子。Alfred對於當時抬頭的納粹勢力十分不滿,因而遭到了納粹的追捕。1933年Doeblin全家逃到法國巴黎,為了方便與尚在德國的一些親友保持聯係,他父親在郵局附近租了一個住所。Doeblin當年進入Poincare數學研究所學習概率論。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常常一個人在圖書館看書思考。1933年至1939年,他發表了有重要影響的13篇文章,尤其是1938年在其導師M.Frechet的指導下發表了一篇極其重要的論文,其貢獻後來被人們稱為馬氏鏈的Doeblin常返。但是一年後,他被應征入伍,成為一名通訊兵。在艱苦危險的戰爭期間,他還堅持數學研究,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記錄自己的數學發現。1940年5月,Doeblin所在的部隊被德軍重兵包圍,Doeblin預計自己可能很快會被俘,並由於家庭背景而被納粹處死。利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還在繼續他的研究。可惜時間來不及讓他完成他一直傾注心血研究的用布朗運動構造分布密度滿足Kolmogorov方程的擴散過程的工作,他遺憾地停止,隻好寄希望於未來的學者能夠繼續他的工作。他設法把筆記本寄給了法國科學院,然後結束了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



一個數學天才在世界最黑暗的時候被迫離去了,他對數學的熱愛,對數學的沉迷,對數學的靈感,後人恐難以相比。他把一個新的偉大發現留給了未來的學者,他在冥冥的天空中期盼這個發現被世人所開啟。然而,這位天才冥冥期盼的實現居然延遲了整整六十年!世事滄桑,半個多世紀過去了。2000年法國科學院在Bernard Bru和Marc Yor的極力促成下終於開啟了這個塵封六十年的信件。



Doeblin在數學方麵的天才被新的世紀重新發現了!封存六十年的手稿就是被當代數學家所推崇之至的Ito公式的另一種形式——Ito使用他所引入的隨機積分,而Doeblin使用布朗運動的時間變換,兩者異曲同工!而Doeblin比Kiyosi Ito早兩年發現了這個重要結果。



2009年7月28號的夜晚,柏林的夜空一定星光璀璨,因為這是個不平凡的夜晚,世界概率學家雲集的夜晚,大家驚歎Doeblin的偉大發現,感激Doeblin對概率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敬佩Doeblin為數學獻身的崇高精神。我相信Doeblin的在天之靈一定能感知這個非同尋常的時刻,他終於可以無憾地安息了!



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偉大的天才——Wolfgang Doeblin.做一個純粹的人,執著於理想,永不放棄的人。



德國之行(六)— 我見到的洪堡大學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8月02日02:01:27
                    2009年7月30日

洪堡大學讓我景仰已久,1998年LG第一次來德國做長期訪問,就是來自洪堡基金會的資助。我也在其後幾個月來到德國學習德語三個月。曾讀過一本基金會發的亞曆山大8226;洪堡傳記,在我們所住的IBZ的樓道裏還有洪堡的肖像畫——一位清秀、紳士般的年輕學者。可以說很早就熟悉洪堡的一些生平事跡和對科學的傑出貢獻。今天上午和女兒終於來到了我崇敬的洪堡先生及其兄長創立的這所世界著名學府——被譽為“現代大學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aeten)與典範的柏林洪堡大學。洪堡大學座落在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中段,原為一座宮殿,1810年在威廉8226;洪堡與亞曆山大8226;洪堡兄弟(前者為哲學家和普魯士教育大臣,後者為勘探學家)的努力下,該建築改為柏林大學。1949年為紀念這兩位創始人而改名為洪堡大學。



威廉8226;洪堡與亞曆山大8226;洪堡的漢白玉雕像分列在洪堡大學校門外左右兩側。亞曆山大8226;洪堡身著一件翻領風衣,坐在一張靠椅上,目光深邃地遙望遠方,似乎還在探尋未知世界。他的右手捏著幾朵鄒菊,左手下垂在衣服上,衣服下方有一個地球儀。底座正麵上方有兩個小男孩各扛著一個天文望遠鏡。威廉8226;洪堡也是坐著,不過他右手上放著一本翻看了的書,而左手落在扶手上,椅子的左右兩側是兩隻狗狀的柱子(為何是兩隻狗作為椅腿?我猜測是象征他的忠實追隨者,因為他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威廉8226;洪堡目光堅毅地朝向左前方,似乎沒有人能夠改變他的信仰與理念。底座正麵上方有一隻展翅的貓頭鷹。(是不是象征著權威?)



校門內外都有書攤,吸引了不少遊客以及學子駐足翻看、挑選。當時我很感詫異,這麽著名的令人肅穆的高等學府怎麽隨便讓人在門口設攤賣書呢?這在我們國內的名牌大學是罕見的。像北大、清華等名校,不僅各個校門均有門衛,而且不讓在正門前一定範圍內有經營活動。前兩年北大因為暑假各地學生夏令營來訪的人過多,而開始設限,並對進出的外單位車輛收費,此事在國內引起不小的風波。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是探索新知的聖地,也是傳播知識的場所。這些書攤不也是傳播知識的一個鏈條嗎?它們的存在不正是顯示威廉8226;洪堡所提出的現代大學是“知識的匯合”的理念嗎?它們的存在不正是在檢驗威廉8226;洪堡所倡導的大學“自由”組織的理念嗎?(注:威廉8226;洪堡不僅著力提倡現代大學的學術自由,還提出大學組織的兩個基本原則是寂寞與自由,大學的寂寞意味著不為政治、經濟社會利益所左右,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強調大學在管理和學術上的自主性,以及大學教師與學生應甘於寂寞,不為任何俗務所幹擾,完全潛心於科學;自由是強調大學的權利與國家的職責,大學應遵從科學的內在要求在自由的條件下運行。)



“Humboldt Universitaet”沒有寫在校大門上,而是在正對大門的主體建築的頂部。校門與這個主樓之間是個麵積不大的院子,Max Planck 與Theodor Mommsen的塑像立在院子的左側。進入主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卡爾8226;馬克思的燙金名言: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andern.(哲學家們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拾階而上,來到二樓。一幅幅曾在這裏工作學習過的名人照片掛在牆壁上。二十世紀柏林洪堡大學對於世界科學的卓越貢獻都在這一幅幅照片下麵的說明中。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出自洪堡大學即當時的柏林大學,即1901年荷蘭人雅可比·亨裏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學動力學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獎。此後,該大學共出了二十九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如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75-1877年在洪堡大學學習,1888-1926年在該校任教,因創立光的量子論於1918年獲獎;美籍德國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14-1932年在洪堡大學任教,因創立相對論和提出光電效應定律於1921年獲獎;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Max Born),1915年起任洪堡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由於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方麵的突出貢獻與德國的另一位科學家瓦爾特·波西於1954年同獲此獎;德國曆史學家特奧多爾·蒙姆森(Theodor Mommsen),曾在洪堡大學講授古代史,1874-1875年任該校校長,因著《羅馬史》於1902年獲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世界著名人物先後在洪堡大學學習或深造,如著名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曾在該校學習法律;古典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Ludwig Feurbach)曾在洪堡大學學習神學,後因受黑格爾影響改學哲學;偉大的革命導師和領袖馬克思(Karl Marx)曾於1836-1841年在洪堡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等等。



作為一所有著將近200年曆史的大學,洪堡大學將它的傳統和曆史很好地保留了下來,同時她也在不斷迎接挑戰,銳意改革。例如,改革學製(自2000年起某些學係開始頒發學士和碩士學位),調整科係設置,充實教學力量,新建阿德勒斯霍夫校區。那一棟棟經曆戰火洗禮而更顯蒼勁的古老建築似乎在向人們講述著發生在它們身上的一個個故事,那一棟棟嶄新的建築在迎接著更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年輕學子,他們將締造新的科學知識的殿堂。一幅幅著名學者的畫像,一座座偉人的雕塑,既是讓後人景仰,又是在激勵後人,未知的科學領域需要人們共同去探索,更宏偉的知識殿堂需要有學術自由精神和完全潛心於科學的人去締造。代代學子相傳,讓人類知識的誕生日夜無間,永不停息。讓我們期待著洪堡大學的美好明天,期待著更多的科學奇跡誕生於此!




德國之行(七)——記錄分享感謝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8月24日01:29:10

記錄生活、分享感悟、感謝讀者——在萬維開博月記



今天是我來萬維讀者網開博滿月的日子,按照常規大多是周年紀念日的時候大家才會寫開博心得之類的文字,而我則不得不提前寫了。再過兩天我們就要回國了,不知何時才會再有機會來國外度假繼續寫我的博客,繼續在萬維上欣賞諸多博友的精彩博文。



這個假期是我近五年來最為輕鬆的一個暑假了,沒有給自己規定任何必須完成的工作,也沒有同事或學生臨時強加的任務,整個假期都處於悠閑之中。每天最為愜意的時光是在萬維上閑遊,看看新聞,讀讀博客,有興致時也寫篇短文與博友們分享。說起開博,最早的博客是在百度上建的,那是07年11月初,到英國後不久,在我姑姑的建議下寫寫在英生活,放在博客上,正好自己暫時回歸全職太太的生活,也有充裕時間,於是就開張了。寫出來的東西,總希望有人分享,每天上網瀏覽的同時也關注著自己博文的點擊數。就好像演員在台上演戲,台下無一人,哪個演員還會有心思演下去呢?觀眾越多(無論是鼓掌叫好,還是喝倒彩),演員也會更有心氣神演下去。而我的網頁當時遇到的場景就是讀者寥寥無幾,點擊率非常低。在我都想“退場”時,姑姑建議我在新浪上申請一個博客,那裏人多勢眾,名流聚集,還有幾十萬“草根”博主,不信沒有瞎撞來的。於是乎,自個又在新浪上落了“家”。其實,寫博客的初衷是讓我的親友、同事和學生們了解我在英的所見所聞,讓大家分享我的點滴感悟,也是對自己生活的一個記錄。去年五月份回國後,盡管不會像在國外時那樣何時想寫就有時間寫,但我也抽空記錄讓我感動的事情,寫下對學生成長可能會有幫助的文字。上月中旬我們全家來到德國,我又有空閑時間上萬維了。在英國的時候我也常常光顧萬維,昭君的博文是我最喜歡閱讀的。可能我們同是大學老師的緣故,感興趣的問題較為一致,她寫的博文題材如中美教育比較、育兒經、時事評論、職場見聞以及最近她涉獵較多的古典音樂鑒賞等等。那時的我幾乎讀過她寫的每一篇博文,從她的博文中了解美國教育、經濟、社會以及普通人的生活,對於她心存感激已久,直至上個月24號才注冊萬維,當時僅為了給她能夠留個言,略舒心意。既然注冊了,不能讓自己的網頁空著,那樣也有愧於撞來的博友,於是來了個網上“大搬家”,把自己在新浪博客上的一些自認為可以讓博友草閱的東西貼過來了。同時也緊鑼密鼓地塗鴉些新東西,把這個“家”裝點裝點,以免博友們見笑。每天也不忘上自個網頁上看看,有多少人撞來了,心中也很寬慰,比新浪每天來的觀眾多多了。27號那天上午LG告訴我,我的那篇短文“德國之行二”在萬維首頁的論壇欄目上了,我驚喜萬分,連問了幾次,真的嗎?沒有想過自己的拙作也能得到讀者的認同,得到萬維論壇和博客版主的認可,也能同昭君、海雲、意味、來生、伍加等等著名博友的博文一樣的“待遇”。當時的心裏除了欣喜,就是感激!感激熱心的讀者,感激版主的賞識,感激萬維提供這樣一個平等的交流平台!我的信心倍增,不讓支持我的博友們失望,將自己的點滴感悟落於鍵盤,記錄下這個假期的真實生活,請萬維讀者網的博友們分享。再見,萬維!期待著不久的將來能夠重回這個精神家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