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內政部長:奧運組織和技術設施非常好,不指望奧運後德國政治理念解放全人類 (圖)

(2008-08-27 01:17:13) 下一個


德國內政部長:北京奧運的組織和技術設施非常出色,不指望,奧運後德國政治理念解放全人類,


場館棒,組織出色,氣氛友好

圖1: 閉幕式一景

德國內政部長朔伊布勒不久前剛剛訪問了中國。他在北京時觀看了部分奧運比賽。在他返回德國後,接受了德國之聲記者的采訪。他說,北京奧運的組織和技術設施非常出色,觀眾很熱情。他不指望,奧運會後德國認為正確的政治理念能在全世界得到實現。

德國之聲:直到上周六您一直在中國訪問,並觀看了奧運比賽。你在返回德國時都留有了什麽印象?

朔伊布勒:凡是喜歡體育的人都會為奧運會的舉辦歡欣鼓舞。本屆奧運的體育場館實在太棒了,組織工作也非常出色,氣氛十分友好。作為東道主,中國人細心周到而又熱情。不少體育比賽取得了難以置信的好成績,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了興奮劑問題。當然作為體育運動愛好者,誰都希望看到運動員創造好成績,相反,如果自己國家的運動員輸了,則會感到難過。這是人之常情。比如我現在還經常回憶起德國隊同中國隊在女子曲棍球半決賽時的緊張比賽場景,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周五的皮劃艇比賽。想起雷娜-舍內博恩在女子現代5項比賽中的出色表現。


圖2: 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朔伊布勒

在你經曆了所有這些之後,你會不會認為,將本屆奧運會主辦權交給中國是正確的?

首先那些決定將主辦權交給中國的人應當清楚,他們做得對還是不對。我認為,對本屆奧運會的所有期待和擔心都基本上兌現了。奧運會應當是一個連接世界各國的盛會,一個連接各種政治信仰的人的盛會。從古希臘到如今,奧運會無法鏟除戰爭。然而奧運期間起碼應當是和平的。現代奧運的意義就在於,世界上的所有年輕人,能夠在摒棄各種政治歧見,各種社會差異和經濟差異,在不分宗教信仰和其他差異的基礎上,通過體育比賽加強團結。因此奧運會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受到媒體強烈關注的聲勢浩大的活動。

然而要想實現摒棄差異,而這正是奧運運動的最了不起的地方,那就不應該指望,奧運會後我們德國認為正確的政治理念能在全世界得到實現。同時我們也應當明白,在其他大陸居住的人也並沒有義務認為,隻要德國存在的,就是理想的。更何況我們對自己的事情也不全都是滿意的。因此所謂通過奧運會可以將歐洲的民主和符合歐洲標準的法製國家概念,傳給中國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這種觀點並不符合奧運精神。運動就是運動,原本就不應當受到這些東西的幹擾,在本屆奧運會上,來自全球的運動員,到訪者和記者都享有了自由。這些都符合奧運會的規定。但是中國國家和黨的領導層同中國老百姓的關係問題,以及西藏問題是不可能通過奧運會得到徹底改變的。

隻有德國國防部長和你本人作為同時負責體育事務的部長,在奧運比賽開始的第二周前往北京。你認為,德國政府這種矜持的態度是促使北京改變人權政策的正確政治手段嗎?

我不知道你為什麽會這麽想問題。在奧運會上通常都是聯邦政府中負責體育運動的部長到德國運動員中探望。這也是我的工作。而且按照常規的做法,如果奧運會不在德國舉辦,德國總理和德國總統都不會出席奧運開幕式。我們的做法完全符合以往的規矩。這個問題隻是德國媒體在爭論的問題,它不過是一場人為做秀的討論。而且德國總統早已宣布要出席殘奧會的開幕式了。他對殘疾運動員是非常的關心。我認為,這很好。而其他所有猜測的東西都是無稽之談。從歐盟方麵來說,通常隻會派遣歐盟輪值主席參加。因此法國總統出席了開幕式。

如果看看媒體的讀者反映,就能發現這樣的指責。他們說,本屆奧運比賽不過是為了修飾門麵,毫無任何生氣。你讚成這樣的觀點嗎?

不讚成。完全不讚成。這樣的反應隻有那些根本沒有到過中國的讀者才會寫得出來。整個奧運會的氣氛是真實而熱烈的。我親自經曆了這樣一場乒乓球比賽。那是最後32名選手的比賽。其中一名尼日利亞運動員,首次成為了非洲進入世界前列的運動員。當時整個比賽場館裏的所有人都為這名非洲運動員打氣。在我的印象裏,好像他在和一名韓國人比賽。雖然在第七局時他輸掉了,但是整個比賽氣氛非常好。如果有人說什麽沒有生氣,那麽他肯定指的不是我所經曆的這次奧運會。






采訪記者: Jens Olese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