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中國對著幹的真實原因

(2008-04-28 06:18:32) 下一個
默克爾和中國對著幹的真實原因

zt


信源:鐵血社區|編輯:2008-04-28|

德國經濟問題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但解決起來卻很複雜,都圍繞者福利的剛性在這個時代阻礙德國發展,以及德國的工業製造力已經衰退。

福利問題

德國是製造業大國,出口大國,其工業方麵即便兩次戰敗仍百年不倒的優勢,在於他的源源不斷,非常穩定的熟練工人隊伍。這個隊伍通過三方麵組織出來的。分別是:一企業裏麵的工會保護工人在剝削資本家下的利益,二國家的養老製度和福利製度平均了社會財富,進而拉平了工人階級在社會上與其他人的身份。這一點非常重要,沒有他根本不會有所謂的德國人以敬業精神而著稱的可能。(像現在中國的勞工怎麽可能敬業嘛)三是DIN德國工業標的組織性,它把一代一代人在工業上的實踐探索上升到理論層麵,以國家機構去負責組織相關信息,即協調了企業間的競爭和利益,減少內耗,也使之形成合理的、促進其工業品的競爭力,並通過出口擴張了德標的影響,對世界影響深遠。

而德標對德國意義就像漢語一樣,基本可以想象,德標被拒絕的一天也是德國分裂的一天。這一點並不誇張的,德意誌屁大的民族,卻也要分出幾個板塊來,大有德國奧地利之分,小有東西德之分,再細下去還有各個州互相不以為然,許多來自拜仁州的人更是公開自己非德國人的。

這三點是是德國工業強大的基礎原因來的,這裏麵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人優秀的福利。事實他們的福利製度除了人性化生活和民主關懷,卻是有好強經濟目的的,就是要保護工人階級,保證工人隊伍源源不斷的生力軍。這個製度在一個特定時期非凡的完成它的曆史使命,卻在今天表現為社會發展的絆腳石。

表現在:一社會老年化嚴重,增加國家負擔。二因為世界性競爭德國工業競爭力相對下降了,企業利潤下降底,工人的福利剛性,成了企業的災難。迫使德國企業紛紛搬遷尤其是到中國。此外,隨著70年代西德經濟飛躍而發展出來的全麵社會福利,到今天嚴重障礙這勞動力活力,失業者寧願領取失業救濟金也不從事生產,已經無異於共產主義心理了,外加東西德合並,落後東德對政府社保的財政負擔不堪承受,因此對國家而言成了迫不及待的改革必要。

施羅德的改革計劃

十年前德國啟動全麵經濟改革,漫天的廣告說辭其實就是在圍繞削弱福利,減少企業和國家負擔,激發勞動力活力。但是改革觸動福利的剛性是需要慢慢實施的,大刀闊斧會動搖社會根基,在這個拖慢改革時間的過程中,德國前任總理施羅德想到中國市場空間。為什麽呢?

德國企圖將低端的、汙染的、耗能的、薄利的企業,搬到中國,以減輕企業壓力;同時重組國家工業方向,改為一個野心勃勃的能源產業和環保產業的方向上。應該說這是非凡遠見的,施羅德先生見識卓越,眼光長遠。他一方麵意識到德國傳統工業不可逆轉的會被中國取代(後麵再細說為什麽),另一方,企圖左右其手地一邊汙染中國,一邊給中國搞環保;一邊消耗中國資源為西歐製造廉價物品,又一邊給中國修建能源設施。如此十年,則德國能迎來它的製造業第二春(第一春算是七十年代西德經濟騰飛時期)。施羅德時期,德中合作緊密,德國為了敲開中國的大門,搬遷了不少傳統產業到中國,企圖一步一步的加深這種中德緊密關係,同時在國內慢慢發展能源企業,可惜第二步感剛看見曙光時,這個如意算盤突然中斷。

德國百姓對施羅德用心良苦並不領情,也隨著美國從中的破壞,使得他的連任失敗。更因女總理merke上台而終結。如果聯係上通過這次奧運,中德關係勢必大降,我都可以想象德國失去了最好的產業改革時機,錯過中國這幾年,德國翻身無望。

聯係一下中德關係,我們發現,一方麵中國企業崛起,填補了中國市場大片空缺,也削弱了德國企業的競爭力,致使許多德國企業利潤下降,進而增加失業率。另一方麵中國毫無勞動力保護的及其粗暴的勞動力市場是德國企業的天堂,使得許多德企遷移中國,這樣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失業率,也是德國人為什麽如此易於被煽動,並如此樂於憎恨中國的本質原因來的。媒體稍微的歪曲,都能隨便煽動百姓對中國的憎恨。矛盾的是,對於中國市場德國又因為施羅德的寄望而又特殊感情,所以出現很兩個極端的媒體較量,表現在幾年前中德蜜月而大肆叫好,現在卻冷如厚冰。

德國體製裏含有障礙技術創新的元素

德國其實沒有什麽技術,隻有工藝,其實和日本很像的。表麵上德國好像很先進,其實不過是很花俏,以及讓人家覺得花俏就是技術,許多都是濃妝下的掩眼法,根本沒什麽真正了得的技術是我們追趕不了的,但是國人的產品要達到這個優秀的工藝怕要走很多年。

應該說,如果德國有什麽技術的話,那就是已經滲透進社會各個細節甚至已經滲入人的骨髓的、各個行業家細微的資源配合和管理。抽象來說,放到個人上是意識問題,放大到社會上就是體製問題,他是整個文化和機製和人性等等互相依存的一種很複雜的東西,舉例來講,五十年代中美韓戰中國贏的就是靠體製,而不是戰場上的什麽具體技術。中國人武器差,人瘦弱,但是單兵作戰中的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公共作戰中孫子兵法就是技術,宣揚共產主義信念就是技術,所有這些統稱為體製。

德國社會的體製其實禁錮技術創新的,太過強掉公共利益時,必然壓製私欲,對於創新無法與其他人形成協調時隻能逼德國人才遠去美國。當然德國強調團隊作業,也能保證3個臭皮匠阻擋一個諸葛亮的情況偶然出現。所以二戰前德國是最多諾貝爾獎也是最出哲學家的,二戰後基本沒有,現在大學死氣沉沉,也是被改革的對象之一,關注花巧的裝飾和理論表達的修飾,掩蓋技術的沒落和觀念的陳舊。

這當然是好多原因造成的包括諾貝爾有美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嫌疑,也有當前世界價值觀以美國為首,但最大原因是的還是德國社會機製有抗拒發明而主張改良的很潛移默化的思想,而這恰恰是和DIN德標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至於說他們隻有工藝,也是拜DIN德標所賜。德標在很多地方都明確了製造業的各個細節和流程,形成會思想的語言,誰都可照著做,但誰也不要想去挑戰它。如此出來的工業品,當然質量好,因為它基本保證了各個流程各個細節的各個檢驗,其結果就是產品無論給誰,給那個企業做都是一樣樣的質量好。

就像我們工科學生對德國人最崇尚的敬意就是他們對標準化的,舉國的關注,並能持續的執行。

西德經濟神話是隻是一次後發的追趕而不是革新

許多人誇大西德經濟奇跡,其實那不過是一次後發的追趕而不是革新。這一點很好理解,一是馬歇爾計劃扶植西德對抗共產主義,二是德國工業基礎戰前非常雄厚,魯爾區是世界近200年的工業重鎮,三是德標為無與倫比的工業組織體係,四因德國人的臣服性和對戰後重建的積極性合為一體,故而發展迅速。

此外,在IT時代到來之前,德國傳統工業的強大和因此而獲得巨大財富迷惑了德國技術止步不前的事實,並為後來突然與美國拉開的巨大科技距離埋下伏筆。要知道戰前德國技術其實已經非常非常領先,戰後尖端人才外流,被抓獲或者流向美國,加上戰敗國受軍工限製,而軍工是促進社會技術發展的重要泉源,使得德國技術從戰前的世界領先到戰後每況愈下。可以想象隨著施羅德先生的產業改革的失敗,當前能源產業已經受到國際普遍關注(石油價格飛漲,促進全球太陽能和核聚變研究等),德國失去市場先發製人的優勢,可能會使得之前苦心經營的能源產業失去先機,也可能以後會不敵競爭最後胎死腹中,並且進一步拉開與中美的科技差距。

品牌財富無助技術發展

傳統工業到今天,隨著全球性知識上升,已經淪落到隻要普通大學生就能輕易掌握的技術,其發展幾乎達到終端,完全靠市場來獲取支持,失去市場基礎等於失去產業基礎。這就是中國必能追趕德國傳統工業的原因。

看看汽車產業就知道了,眼前德國汽車隻能以工藝取勝,這一方麵中國差距還很遠;或者以品牌效益取勝,而這對於利益而言當然是無與倫比的投機甚至是敲詐,但對於社會技術的發展是實實在在的花巧功夫。就像法國各種名牌為法國贏來了無數財富,卻也為法國技術停步不前傳染了一種公共的近視病。

滿清其實就是強於財富,也敗於財富。在科技強國的道路上,應該看清科技麵前的花巧和財富麵前的近視病。品牌效益在今天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強調,因為品牌帶來的財富太過讓人心動。這其實清清楚楚說明了在技術差距不大的今天,人民角逐財富的欲望無止境的今天,技術轉移根本在兩眼之間發生轉變。歐洲太多品牌了,當太多人關注品牌和其價值時,人民忘了一個社會真正的技術進步才是真正社會的財富。歐洲其實在今天根本沒什麽遙不可及的技術,隻有無數花巧的包裝。

其實應該感謝中國因為缺少經營品牌的市場能力,在失去大部分商品價值之時,我們去默默的經營了後方的產業,而後者卻帶給了我們工業化的最本質基礎,也許當前一些商人看來憤憤不平失去了財富的大部分,卻從一個社會長遠來看是中國奮力追趕西歐極好的掩飾。

德國保守主義勢力抬頭,等於放棄產業改革

攻擊中國的目的,很明顯是與施羅德走相反的路。失去中國市場的支持,其能源產業和環保產業根本隻能紙上談兵,當然作為利益他們賭博一舉消滅中國,以繼續保持傳統工業的優勢。我想這應該就是德國保守主義的算盤。

DIN德標在德國代表不僅僅是一種工業標準,更是一種哲學和信念。機器產業沒落,對他們來說就像漢人被殖民從此改寫英語一樣,當工廠都搬遷到中國去的事實屢屢發生是,新聞表達的根本不光是對中國的恐懼,同時也是對德國的失落。

這也是當前年中國宣布自己的磁懸浮被製造出來時德國舉國震驚的原因,他是對中國竊取知識產權的憎恨,也是對德國工業沒落的恐懼,更是對施羅德政治的巨大質疑,他們認為施羅德把它賣個狡猾的中國人是一種錯。

話又說回來,完全不排除朱鎔基在明知道要退了,便空口開白條,說要修一條200km的磁懸浮從南京到上海,以此詐騙德國技術,透支雙方友誼。此後在上海一段小試驗後,胡溫新政便大調方向,平民政策下鐵派占上風,朱鎔基的空頭支票不能兌現。

不到一年,中國宣布自己造出磁懸浮,這對德國是巨大打擊,這極可能是促使德國調整對華政策的原因來的。對中國渴望從此變得遙遙無期,意識形態抬頭後,德國對華政治失去當初的理性,轉而與美國同盟。

至於朱鎔基做錯了嗎,外交以利為先,無可非議,而政治卻一定有前因後果,我想朱鎔基的對德政策一定有透支感情的成分,而之前施羅德的對華政策也一定有盲目自信的成分。

中德關係很微妙的地方是,他們之間從1997到2006之間有過一段蜜月期,曾經來的很偶然,走的很近;卻去的也突然分得很遠。事實上它基本是德國單方麵處於自己經濟原因而投向中國的一廂情願,倒是中國因為美中博弈中在四麵楚歌時接受了突然的擁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