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孔子故事集 zt

(2007-07-19 11:53:58) 下一個
孔子故事集

--------------------------------------------------------------------------------

zt


孔子學琴

眾所周知,孔子是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請再唱一遍,自已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呆子,而是一些全麵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交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已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到“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回答“我還沒有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哩。”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了就先說道:“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說是一流的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以貌取人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 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台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遊曆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隻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隻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孔子改錯

孔子帶領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學生周遊各地,講學傳道。一天,他們來到朐陽山下.師生們下了馬車,子貢在前,孔子隨後,子路、顏淵等幾個學生也都跟著登山。孔子一鼓作氣攀到山頂,向東一看,隻見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邊,好大的海喲!這時,天空中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迎麵撲了過來。子路大聲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兒躲雨呀!隻見一個老漁民,左手提著漁網,右手拿著漁叉,肩後背著漁簍,腰間係著葫蘆,迎著他們走過來,邊走邊說:不要慌,跟我來!

老漁民把孔子和他的學生領進了一個山洞。這山洞麵對著大海,是老漁民藏漁落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裏有點兒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詩興大發,不由地吟誦起來: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老漁民聽了這兩句詩,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孔子問:怎麽不對呢?老漁民說:\'千層浪\',\'萬點坑\',都不妥當。難道海水波浪滔滔隻有千層,沙灘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孔子有心聽聽高見,急忙問道:老兄弟,你看怎麽改呢?老漁民說:最好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對不?

孔子一聽,心服口服,正想讚歎幾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衝著老漁民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老漁民也火了,厲聲問道:誰是聖人?子路指著孔子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就是孔夫子、孔聖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無禮!老漁民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小夥子,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事事都比別人高明啊!孔子把學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我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說完,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從這以後,山裏人就把朐(qu)陽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後生可畏

孔子在遊曆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 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麽不和大 家一起玩。 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 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麽好處。所 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麵,好久不 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麵, 為什麽不避讓車子?”“我隻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 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麽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 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麽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遊泳,兔生下 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著母馬行走,這些都 是自然的事,有什麽大小可言呢?” 孔子不由感歎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 呀!”

欲速則不達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隻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隻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麽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升堂入室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 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 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杆,生來可做一支好箭。還 讀書幹什麽。孔子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 上羽毛,前麵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子 說得很有理,便拜孔子為師。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裏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 仗一樣充滿著殺氣。孔子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 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為什麽要在我家裏彈瑟呢?”孔子的弟 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 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後,就對大 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 經有了一定的成就,隻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