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與朱大可對話:21世紀閱讀什麽?

(2009-09-12 17:18:09) 下一個

對話朱大可:21世紀閱讀:最暢銷就是最垃圾

 

  您提到當代的文化和文化批判的衰退,西方情況怎樣?

 

  現在西方也一樣,馬爾克斯沒人看,但總體水平要比我們高得多。1997年澳大利亞做過一個調查,哪個符號你印象最深,沒人說十字架,第一名是麥當勞的M,你說暈倒吧?很正常。文化的貧乏,他比我們更早,這是全球性的。這些年諾貝爾文學獎,全是二流的。

 

  又不願意空缺一年,等一年。

 

  等?等10年也不會有一流作家,我看不會產生了。西方也是消費社會,出版和寫作都要迎合市場,以大眾的口味當作他衡量的標準。不過是大眾讀物的要求,比我們高很多,《哈利·波特》就是大眾讀物,不同的是,它是個好的大眾讀物,而我們暢銷的,恰恰是最垃圾的,但也被炒作得最厲害。

 

  既然已經發現了這種存在,為什麽還是這些東西在引導市場?

 

  你知道商業社會的原則,這東西肯定是“安全”的,反正也看不死人。

 

  盡管這些閱讀是非理性的,但是大眾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通過炒作很容易帶出浪潮來。同時,低齡化的寫作也貌似很成氣候了。

 

  我們很清楚,垃圾就是垃圾,但它有市場,書商的目的就是賺錢和贏利,就是垃圾也在所不惜。他不顧及這個社會的價值尺度,但批評家要管這個,這就是一對矛盾,但是發行權、宣傳權都在他手裏,所以整個社會裏,我們的聲音是很弱的,你說一萬遍也沒人聽。研究文化批評的研究所,全國就一個,聲音非常細小,我們非常無奈、非常無力、非常無能。我們是三無研究所。

 

  您怎樣給現在的青年“斷代”?

 

  70後問題少點,80後問題大點,據說90後問題很嚴重,我不知道,都是據說。我看每一代都有問題。我們這代,難道就沒有問題了嗎?

 

  有的時候,國家主流文化一直在推動某種東西,而民間批評家一直在批判,這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一般來講,在威權時代,個人聲音還是很弱的,國家打壓一下,民間就沉默一陣。從曆史上看,批判知識分子過去隻有一個質疑者,那就是體製,而現在還要麵對另一個對手,那就是大眾。知識分子必須麵對兩麵夾攻的形勢。

 

  中國還有批判知識分子嗎?

 

  隻有極少數還活著。上世紀90年代初,知識分子或叫批判知識分子的死亡,成為當時最重要的曆史事件。有些人不能叫知識分子,最多像王朔說的,叫“知道分子”。“知識分子”這個漢語名稱容易引起誤解,因為有沒有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獨立的批判精神。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現在許多人研究歸研究,寫歸寫,沒人看。《讀書》也遠遠不如從前,與大眾沒有多少關係。知識分子一旦脫離民眾,就跟死掉了沒啥區別。

 

  1998年,《讀書》還出過20年紀念光碟,當年定價100元是很高的,但賣得還挺好。

 

  不錯,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教師們以看《讀書》為榮耀,在《讀書》上發表文章,是件了不起的事。現在,書都沒人讀了,哪還會有人掛念《讀書》。

 

  當年很多人看陳寅恪,是因為看《讀書》在讀什麽。

 

  那時民眾老在琢磨知識精英在讀什麽,這樣就能學習和仿效精英了。現在非但不讀書了,而且也不要當什麽精英了,專家加個石頭旁——那是對整個知識階層和專家缺乏信任感。民眾與精英之間發生價值斷裂,拒絕追隨你,也不以你為榮。自文革以來,中國知識分子麵對著第二次被民眾蔑視的危機。

 

  當然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自殺式炒作”,使作品在市場化的同時,變得垃圾化、泡沫化,快感淺顯、轉瞬即逝。要麽就更加實用化,流行養生、英文、計算機之類。所有跟思想、精神和信仰有關的書籍,都遭到了讀者的冷淡。這不僅是閱讀的失敗,更是整體文化的失敗。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