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青年們在一起  這是一次讓同行們羨慕不已的“組織”行為。多年來,幾乎所有看到這張照片的人都會報以會心的微笑。聽到這個故事的同事,也會對攝影記者的行為讚賞有加,來自攝影記者供職機構的官方評價也很高。...">   毛澤東與青年們在一起  這是一次讓同行們羨慕不已的“組織”行為。多年來,幾乎所有看到這張照片的人都會報以會心的微笑。聽到這個故事的同事,也會對攝影記者的行為讚賞有加,來自攝影記者供職機構的官方評價也很高。..." /> 造神先要造照片 - 博客 | 文學城
正文

造神先要造照片

(2009-04-26 03:54:53) 下一個


  
毛澤東與青年們在一起


  這是一次讓同行們羨慕不已的“組織”行為。多年來,幾乎所有看到這張照片的人都會報以會心的微笑。聽到這個故事的同事,也會對攝影記者的行為讚賞有加,來自攝影記者供職機構的官方評價也很高。

  1957年5月15日至25日,“紮根農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來到北京,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徐建春來自山東,1950年,高小畢業回到家鄉後,這個當時隻有15歲的小姑娘,被推選為互助組組長,領導大家搞生產。以後,她又成了初級社社長,管理過高級社和人民公社,當過勞模。作為紮根農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的事跡在當時被廣為宣傳。《中國青年報》指派采訪這次會議的攝影記者洪克也同樣來自山東,他原是《山東青年報》的一員,先前與徐建春就很熟悉。得知毛主席要接見徐建春等代表後,洪克找到他們,商量好拍照時要見機行事,配合一下,這樣才能拍出好照片,為此,他們甚至一起商量了許久。

  在休息室,當毛主席習慣性地掏出煙放在桌子上時,洪克使了個眼色,坐在主席身旁的徐建春立即心領神會,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火柴,在大家的笑聲中,為毛主席點了煙。毛主席他老人家也非常高興,把頭伸了過來。

  新華社攝影記者鄭小箴也在現場,她與洪克並排站立,所拍到的畫麵幾乎與洪克拍的那張一模一樣。當年,新華社“中央新聞組2、3、4、5月份好圖片介紹”是這樣評價鄭小箴這張照片的:

  這張毛主席和青年在一起的照片是記者在休息室拍的,它反映了毛主席和青年們那種融洽、親密的關係,也反映了青年們對毛主席的尊敬和愛戴。照片上雖然隻是近十個青年,但卻是全國青年和毛主席之間的關係的縮影。

  畫麵上徐建春正在為毛主席的香煙點火,給人以極親切的感覺。青年們把毛主席看作偉大的領袖和導師,也把毛主席看作我們大家庭裏的長者,照片表現了青年人對領袖的熱愛。

  接下來的評語,無意間透露出照片的“組織”方式:

  在畫麵上,毛主席位於最顯著的中央,青年們在四周。青年們人數雖多,但視線都集中在中間;青年們雖是不同的服裝,不同的民族,但臉上卻充滿了笑容,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出於對“我們大家庭裏的長者”的尊重與愛戴之情,這樣一張“組織”得當的照片,一直被後人喜愛著。在那個年代,這並不是特例。

  原新華社記者、毛澤東身邊的攝影師呂厚民曾回憶自己如何說服主席“擺一回姿勢”拍照的經曆。雖然毛澤東拍照很少擺姿勢,這樣經過“策劃”的照片也不多,但這僅有的幾次還是被記錄了下來。

  作家李鳴生在《毛澤東的隨行記者》(之二)一書中描述道:

  今天我們看到的呂厚民在1961年拍攝的“毛主席在杭州住地閱讀《人民日報》”、“毛澤東在杭州住地”的照片,均是毛澤東“擺”出來的工作照,而非毛澤東的實際生活畫麵。但正因為有了毛澤東和呂厚民共同“虛構”的這些“工作照”,才有了毛澤東的這兩幅照片。

  書中還記述了20世紀50年代“新聞攝影真實性問題討論”過後,呂厚民是如何“設計”“毛澤東看世界地圖”這張照片的。

  1961年廬山會議期間,呂拍攝了一些毛澤東在會上、山上與人談話,或散步的照片,但還是覺得“不夠”、“不過癮”。後經觀察,毛澤東每次去會議室參加會議,都要路過一個大廳。於是,他靈機一動,找來工作人員商量,決定在大廳的牆壁上掛上一幅世界地圖。毛澤東平日喜歡看地圖,呂了解這一情況。不出所料,第二天,毛澤東路過時,便停下腳步專注地看起來。於是在一旁的呂厚民完成了這幅“毛澤東看世界地圖”“工作照”。



1962年,毛澤東在上海打乒乓球


  另一張“毛澤東在上海打乒乓球”,攝於1962年,也是呂厚民與毛澤東的保健醫生一起“導演”出來的。很快,這張照片以醒目的位置刊登在《新體育》雜誌上,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響。

  李鳴生評價道:

  肯定地說,中國人民之所以留下了“毛主席喜歡打乒乓球”的深刻印象,就是因為看到了呂厚民先生拍攝的這張“毛澤東在上海打乒乓球”的照片,於是便以為毛澤東真的是很愛打乒乓球,甚至有的還以為,毛主席每天都要打乒乓球呢。但實事求是地說,毛澤東除了酷愛讀書、遊泳、散步之外,打乒乓球並非真正所好,他不過是偶爾在茶餘飯後揮動幾下拍子而已。

  這些照片的拍攝過程,並不為當時的絕大多數讀者所知曉。“紅色攝影師”們的拍攝手段,更沒有在業內引起爭論。相反,大家覺得這樣做合情合理,更能體現一個時代中個人或群體的情感訴求。因而,這成了“組織加工”、“擺布”討論中的極為特殊的“成功”個案,而沒有進入爭論者的視野。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