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子怡餘秋雨登上惡名榜

(2009-01-16 01:47:28) 下一個
中國人最討厭的人
  

  章子怡

  熱議點:剛評出來的“90後最討厭明星榜”,章子怡第一,範冰冰第二。

  討厭她成名太快、太順,是個大製作都少不了她;討厭她說自己“長得挺漂亮,又是單身,男人不可能對我沒興趣”;討厭她戴著明晃晃的訂婚鑽戒去傳火炬;討厭她甚至不需要理由,就是討厭……王朔算客氣的,說小姑娘少年得誌,不甩大家,得罪了媒體,大眾則是被媒體操縱;當然,主要還是東西不行。

  餘秋雨

  熱議點:2008年,他最受爭議的兩件事,一是“含淚勸告災民”,一是“勉為其難,當當大師”。

  在文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一個人像餘秋雨這樣長期“飽受爭議”了(嗯,郭敬明不算,他是娛樂界的)。他自己分析備受爭議的原因,在於“成功”。確實,如果看到過地方官員對他如何頂禮膜拜,就不能否認他確實是現代文化人中活得最滋潤的那幾個之一。

  郭敬明

  熱議點:他和謝亞龍、陳凱歌同時入選網友評出的“十大惡心人物”。

  章子怡、範冰冰還隻是令人討厭,郭敬明則是令人“惡心”,他入選網友評出的“十大惡心人物”,理由是:死不認錯一“抄襲犯”,擅長塗脂抹粉就可以進軍娛樂圈嗎?雖然《紐約時報》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作家”,他自己也說終將在文學史占據一席之地,但他真的還是進娛樂圈比較合適,《紐約時報》不也說他是偶像作家嘛。

  任誌強

  熱議點:一開口就惹民憤

  如果要按界別評選最受爭議人物,在房地產界任誌強還真的無人能敵。他拋出的“房地產就該暴利”、“房地產開發商隻替富人建房”、“窮人富人分區論”等言論,屢屢因為觸及望房興歎的普通民眾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成為攻擊的標靶。盡管任誌強曾辯解說自己的言論被媒體斷章取義,但沒辦法,像他這樣敢豁出去說的商人畢竟還是太少了。

  宗慶後

  熱議點:偷稅和綠卡醜聞曝光

  偷稅近3億元、持有美國綠卡9年之久,2008年曝出的關於宗慶後的兩宗醜聞讓視他為民族英雄的人大跌眼鏡。在與達能的鬥法中,宗慶後本人是刻意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現的,稱自己出爾反爾與達能抗爭,目的是為了維護民族工業和民族利益;而偷稅和綠卡醜聞曝光,他的理解是達能蓄意所為。偷稅總是事實,而一邊拿著美國綠卡一邊講民族大義,底氣畢竟不足。

  黃健翔

  熱議點:因爆料隱私而成被告

  黃健翔成了被告,有媒體立刻整理出關於他的十大爭議事件,排第一的,當然就是“激情解說三分鍾”。隻是,激情解說還可以理解為血性使然,讓人們為他因此離開央視而惋惜;但他後來的表現,比如他和女記者對罵、爆料杜伊搞大了央視女記者的肚子,卻更像個惹是生非的娛樂人物。這些所謂直言也最終為他自己帶來了麻煩。

  
王石


  熱議點:地震認捐門

  王石說慈善活動應該是常態,而不應成為負擔;萬科企業要求職工捐款每次以十元為限——這話在平時說說沒問題,但在“5·12”汶川大地震死傷慘重、舉國哀慟的情況下說,就顯得相當冷血了,這使得之前形象良好的王石以及萬科企業聲譽一落千丈,王石還得了個“王十塊”的綽號。王石後來自我檢討說,自己已經快60歲了,行事還是很青澀。

  謝國忠

  熱議點:建議政府不要救市

  謝國忠是出了名的烏鴉嘴,早在2003年他就開始唱空中國樓市,使他成為一些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的眼中釘,比如潘石屹就說“不喜歡謝先生像上帝一樣的表達方式”。他之所以引起爭議,在於他的商業身份和他刻意保持的獨立經濟學家形象有所衝突。2008年,已經脫離商業身份的他建議政府不要救市,對於處在水深火熱的股民來說,這話實在太不中聽。

  範跑跑

  熱議點:範跑跑再就業

  如果沒有汶川大地震,範美忠不會“一舉成名”,並得到“範跑跑”這個惡名。在地震發生時拋學生自行逃命確實算不上卑鄙,而事後他對自己行為理直氣壯的辯解,才是引起眾怒的導火索:“我是真小人,你們是偽君子。”時隔半年多,關於他的再上崗問題,仍然引起巨大爭議,擬聘請他的校方也以“對社會爭議準備不足”為由無限期推遲了對他的聘用。

  宋祖德

  熱議點:誹謗謝晉

  一方麵宋祖德被網友稱為“腦殘宋”、“大嘴宋”;一方麵又因能曝料屢得媒體青睞。他在謝晉導演去世不久就聲稱謝晉的死因是酒後亂性,更表示謝晉與劉曉慶有一私生子在國外。麵對宋的種種積習與表現,媒體隻有感歎其從一位詩歌愛好者到增高商人、娛樂烏鴉的轉變。從他那裏看到的都是“禮崩樂壞”,而他自己也是“禮崩樂壞”的明證。

  爭議品牌

  沃爾瑪

  熱議點:商業模式

  沃爾瑪已經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商業零售企業,它成為了反對美國、反對資本主義、反對全球化的靶子。人們對沃爾瑪的反感之處在於,沃爾瑪以其巨大的身量對傳統小商業形態近乎滅絕式的侵略性,沃爾瑪周圍方圓幾公裏“寸草不生”。但同時,你也不得不承認,大賣場的確是最有效率的城市商業形態。而在中國,反對沃爾瑪的聲音似乎並沒有反對家樂福的聲音更大。

  微軟

  熱議點:微軟黑屏

  所有反對微軟的人,都會說這是一個邪惡的帝國。這種似乎隻會在《星球大戰》等科幻電影裏才會出現的負麵詞匯,自從視窗獨霸市場之後就一直跟隨著微軟。

  微軟代表著智力資本的勝利,代表著知識產權的力量,代表著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而這一切都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精神核心。因此,在某種語境裏,反對微軟就意味著弱小者對霸權的反抗,意味著自由市場和壟斷思想的較量,意味著重整後殖民主義時代的生產關係。在不同的語境、不同的角度上,微軟和反對微軟都代表著不同的政治正確性。

  星巴克

  熱議點:星巴克在中國

  雖然有很多關於星巴克的戲謔說法,而且“星巴克作派”已經變得惡俗化,但它依然是中國很多寫字樓白領的最佳選擇。

  星巴克在中國的問題是,它既不能像肯德基那樣放下架子直接做“中國人的快餐”,也不能像國外的星巴克一樣堅持做廉價的快速消費品。它就在文化和商品之間晃蕩,在矜持和平民之間搖擺。所以,在故宮裏開店成了它的錯誤,招來一片莫名其妙的罵聲;但在它被清退出局之後,原址開張的依然是咖啡店,隻不過招牌上不再是綠色的披發女人。

  湖南衛視

  熱議點:節目創新

  對湖南衛視的所有惡評無非集中於兩點:低俗和抄襲。而在喜愛者看來,同樣的表現則被解釋為草根和本土化的娛樂。從超女到快男,從《還珠格格》到《醜女無敵》,湖南衛視風格鮮明的娛樂方式不能不說是中國電視界的一大特色。它是攪局者,在沉悶古板的中國電視陣營中第一個樹立娛樂化的大旗。它同時也是引領者,從真人秀到選秀,它在中國掀起了瘋狂的潮流。

  無論你是喜歡它還是討厭它,在提到中國電視乃至中國社會娛樂風潮的時候,你都繞不開“芒果電視台”——湖南衛視。

  少林寺

  熱議點:少林寺“開店”

  在很多人的眼裏,寺廟應該是一個清修而不問世事的地方,但少林寺是我國的所有宗教場所中新聞曝光度最大的一處,它似乎更像一個公司。反對者認為少林寺已經不再純粹,而是變成了以文化賺錢的工具。支持者則認為少林寺在用商業活動來推廣傳統文化。無論爭論如何,現實是少林寺沒投身商海之前,以“少林寺”出現的商業活動並不少見,少林寺開動之後,那些偽冒的少林寺倒是少了很多。是耶,非耶?禪本來就是不可說的東西。

  
 

  
百富榜

  熱議點:數據真實和權威性

  胡潤從製作福布斯富豪榜開始,到後來自創的百富榜,一直都以擺中國企業家上台為樂。屢屢有上榜的企業家出事,百富榜因此又稱殺豬榜。這位浸淫中國企業界已久的英國人深知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明暗規則,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這個因其數據真實和權威性屢受爭議。但在財富信息不透明的當下中國,能有一份如此的榜單,能夠大略看出財富的流向和行業情況,百富榜也算有它一用。

  


  狗仔隊

  熱議點:遍地八卦

  狗仔隊是一個極度負麵的專有名詞,從明星到大眾都對狗仔隊一致唾棄。但人人喊打,老鼠不僅沒有消失,反而生生不息,這實際上是自打耳光式的尷尬局麵。如果大眾討厭狗仔隊,那八卦報刊電視是誰在購買、觀看?如果明星憎惡狗仔隊,那又是誰和娛記們暗通款曲?

  狗仔隊的道德汙點,實際上是現代傳媒社會的汙點。狗仔隊日益工具化,成為明星和大眾之間心照不宣的一個過牆梯,隻不過看誰先過牆,誰又先抽梯而已。

  百度

  熱議點:商業與公正

  百度初創時一度被指為模仿穀歌。其實,中國互聯網初創時期,哪個網站不是模仿國外成名網站,隻不過後來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子。百度也不例外,從貼吧到知道,百度開始有了自己的東西,也因此成為中文搜索引擎的老大。

  從競價排名到音樂版權,百度麵臨的指責有關公眾信息的商業化問題,如何在商業和道德之間作出最優選擇。百度的尷尬不僅是所有搜索引擎都要麵臨的尷尬,還代表著中國當前的信息使用法度的含糊不清。

  
  

  爭議城市


  上海

  熱議點:排外

  在漢語語境裏,“我們上海人”遠比“我們北京人”、“我們廣州人”以及隨便“我們XX人”都要感情強烈得多。

  上海人比中國任何城市人都有更濃厚的自我認同意識,這是上海人的優點,同時也被其他地區人詬病。上海人有這個資本自視甚高:新天地的全國拷貝是上海商業文化輸出的標誌,而國際化大都市的稱號則是上海引入海外商業文化的構想。

  上海有趨貴的天性,也有細膩的手段。如果中國所有城市都是同事,那上海就是公司裏最上進的職員,也是旁人眼裏最討厭的同事。

  廣州

  熱議點:吃

  廣州的毀譽來自兩方麵:治安和食物。這和上海剛好相反,對上海的惡評大多來自精神層麵,對廣州的惡評則完全是物質層麵的。

  沒有人關心廣州人想什麽,所有人都在看廣州人吃什麽。果子狸、穿山甲、貓、蛇、鼠、河豚、蟲子……廣州人都吃過,這成了廣州的原罪。

  廣東方式是典型的野蠻生長、無邏輯的變奏,一切為了實用,一切為了生活。在這種看似放任的自由中,蘊含著市場的原始動力,造就了改革開發的先頭陣地,到後來自然也招致著廣州和廣東的被妖魔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