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倒塌校舍調查:人禍,人禍!!!

(2008-05-25 05:58:30) 下一個



《財經網》專稿

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一些中小學出現整體倒塌,造成數以百計的學生死亡。近日,地方政府已啟動了對這些校舍建築質量的調查程序。遇難學生家長卻認為,其孩子的死應歸因於質量低劣的校舍。
  5月24日,四川省德陽市政府參與的調查組進駐綿竹市五富鎮富新二小,啟動了對在此次地震中倒塌的富新二小一座三層教學樓質量的鑒定評估。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綿竹市富新二小的三層教學樓轟然倒塌,導致127名學生遇難,數十名受傷。遇難學生的家長告訴《財經》記者,地震發生時,該小學三至六年級的300多名學生正在樓內等待上課。而教師還沒有進入教學樓,因而躲過了劫難。
  據《財經》記者了解,綿竹市五富鎮地處平原,富新二小附近的民房,盡管不同程度地受損,但都沒有垮掉。記者在富新二小現場看到,在倒塌的教學樓一側,有一處平房,這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室。而另一側的兩層小樓則是教師們的辦公室。地震後,兩者均未倒塌。
  在坍塌的教學樓廢墟上,遇難學生的家長們搭起了靈堂。靈堂前擺放著中山大學誌願醫療隊獻給孩子們花圈。在廢墟旁的街道上,掛著白底黑字的橫幅,隻見橫幅上寫著:“孩子不是直接死於天災,而是死於危樓”。
  連日來,有數十名遇難學生的家長,懷抱自己孩子的遺像,日夜守侯在學校的廢墟前,希望“還冤死的孩子一個公道”。在家長們看來,“5•12”大地震是天災,但富新二小近200名孩子傷亡則屬於人禍。
  在學校入口的黑板上,家長們憤怒地控訴說:“能容納300多名學生的教學大樓隻有一個單向通道,而通道隻有2米左右寬,事實上安全通道根本不存在。”
  據學生家長介紹,此次地震中,富新二小四年級兩個班共有75名學生,其中高達39人遇難。家長們認為,雖然四年級學生的教室都在一樓,但因為缺乏逃生通道,地震時很多人堵住了後門,根本跑不出來。
  根據建築學規範,為提高抗震性能,多層建築砌體結構應在適宜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柱,並與圈梁連接。這種鋼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稱為構造柱。但家長們從倒塌的教學樓中卻找不到構造柱。而參與調查的專家也承認,這本應是必備的部件。
  遇難學生家長徐軍夫婦一直抱著女兒的遺像守在教學樓廢墟前。他們的女兒徐紫玲是該學校四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此次地震中不幸遇難。徐的妻子向小芳欲哭無淚,隻是不斷撫摩著女兒的遺像。徐軍則指著坍塌的預製樓板說:“這預製板裏的鋼筋太細了,我看這教學樓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
  更有遇難學生家長稱,此次倒塌的教學樓建於1989年左右,原是富新中學的教學樓。數年前就有人稱,該教學樓是危房。但是,2007年9月,富新中學遷走,富新二小學生卻搬了進來。想不到搬進去不足一年,竟有此慘劇。
  來自德陽市建設局的調查組成員鄧林告訴《財經》記者,調查組將搜集富新二小倒塌教學樓的設計、施工圖紙等檔案資料,並對教學樓的柱、梁、牆體等構件進行取樣和檢測。而應家長們的要求,政府調查組也吸收李小兵等三位熟悉建築業的遇難學生家長,專門跟蹤建築質量的鑒定。還有兩名家長代表,負責跟蹤地方政府的調查過程。
  遇難學生家長李小兵對《財經》記者說,政府調查組已表態會在第一時間把調查鑒定結果告知遇難學生家長。綿竹市五富鎮副鎮長張勤也表示:“希望早日看到調查結果。現在正是農忙時節,莊稼等著人去收。娃娃們‘走’了,家長們天天守在這裏,日曬雨淋,誰看了都受不了。”
  近日,《財經》記者輾轉於綿竹市規劃與建設局救災指揮部、綿竹市教育局救災指揮部與綿竹市救災總指揮部新聞中心,但迄今尚未獲得官方關於富新二小倒塌教學樓及其質量鑒定和調查的具體進展。
  5月24日下午,參與綿竹市五富鎮房屋安全排查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師段德罡對《財經》記者說,他們曾在坍塌現場做短暫停留。雖未見到教學樓設計圖,但僅僅從觀察看,該教學樓肯定存在質量問題。
  “建築內磚塊間幾乎沒有水泥砂漿,而少有的砂漿手一抹就變成粉末,如此低的粘著力,如何能抵禦強地震?”段德罡反問。
  在四川地震災區,像富新二小這樣的學校並非孤例。《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成都市所轄都江堰市,距成都市區不足40公裏的聚源中學,在此次大地震中也有兩座教學樓倒塌,造成數百名學生和六名老師遇難。
  聚源中學盡管是一所農村中學,其教育質量卻位居都江堰市前列,吸引了遠近諸多學生。聚源中學屬於初級中學,地震前共有1700多學生,有的班多達70多人,少的也有60多人。一條尚未完工的道路,把該校校園分成兩個部分,一邊是初二、初三年級的兩座教學樓,在地震中全部坍塌。而一邊是初一學生的教室,基本沒有問題。
  5月19日,《財經》記者在聚源中學所在的聚源鎮看到,該鎮的大多數居民房屋並沒有被震垮。而與聚源中學倒塌教學樓同處一地的聚源小學教學樓、聚源中學實驗樓、學生公寓也都未倒塌,距離聚源中學不遠、高約十多米的水塔也未倒。
  《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聚源中學初二、初三的兩座教學樓已完全倒塌,隻有兩個教學樓之間的樓梯孤獨地屹立。據介紹,該樓梯屬於框架結構,經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樓梯左側,原是一棟四層教學樓,右側的一棟則是三層樓。
  據遇難學生的家長介紹,四層教學樓建於十多年前,而三層的教學樓則建於上世紀80年代末。吳家永是遇難的初三學生吳帆的父親。他在地震當天下午就趕到坍塌現場,自己還開了一輛吊車參與救援,直到一周後看到兒子屍體的照片。
  吳家永本身也畢業於聚源中學。據他介紹,倒塌的三層教學樓當隻有兩層,但後經加高後變成了三層。與很多遇難學生的家長一樣,吳家永要求調查倒塌教學樓的質量。“如果聚源鎮的房子倒了三分之一,我們無話可說。但鎮上的民房基本上沒倒啊!”吳家永沉痛地說。
  據記者了解,5月24日,都江堰市政府派出了一位由市級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嚐試與遇難學生家長溝通。據稱,來自都江堰市的這位官員表示,對聚源倒塌教學樓的質量問題,一定會嚴肅查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