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也不認的帳,認了就麻煩啦!

(2007-04-06 04:31:53) 下一個

各執一詞,真假難辨.這是當今每每遇到的情形.
國博當然不能承認.承認了就是引火燒身,丟官的丟官,下崗的下崗...
收藏家當然也不能承認.如今不炒作誰去注意你...
媒體巴不得此事能鬧得更沸沸揚揚,媒體是幹什麽的!
都是些有才的人,簡直是人才濟濟!


新京報:就媒體報道的“國藏文獻文物圖片驚現潘家園”一事,國家博物館昨日正式在其網站上發表聲明,“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講,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所有文物、文獻、檔案在此次搬遷過程中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無一流失。”對此,聲稱藏有大量國博文獻資料的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秦傑拒絕發表看法。

  收藏“國博”文獻3000件

  據媒體報道,秦傑於今年2月開始,通過潘家園市場書商引薦,購回一大批文物照片、單據等文獻資料。初期購買的120多張照片花去260餘元。

  在所購得的數百張黑白、彩色照片中,有拍攝實物的,也有翻拍出版物的。內容包括敦煌經卷和古代瓷器、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兵器、金銀器、珠寶首飾、人物畫像、石刻、古印、家具等13個藝術門類。

  這些照片和底片都保存非常完好,拍攝的日期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

  隨後,秦傑又分20餘次先後購得1963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提借文物憑證》單據四五百張,以及照片、出版物照片千餘張。

  提借文物憑證表格上的藏品號、名稱、提取日期、庫房點交人、文物提借人、保管部主任簽字等內容,大部分填寫完整。

  現在,秦傑的家中擺放了數十摞被整理好的“牛皮小口袋”,在“牛皮小口袋”上大多印著“中國曆史博物館通史保管部”的字樣。

  秦傑稱,其所擁有的文獻數量達到3000多件。由於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曆史博物館後來合並成為現在的國家博物館,所以,秦傑認為,這些文獻應該是出自國博。

  “流失文獻”事件存在疑點

  麵對連日來多家媒體的報道,以及一些文物界專家的質疑,國博昨日下午正式通過其網站發表聲明,並致電媒體表明國博對此事的回應。

  國博認為,秦傑雖然認定自己所藏係國博流散文獻,但是卻始終未與他自認的文獻的所有者———中國國家博物館取得正麵接觸,也並未向外界透露這批收藏品的真正來源渠道。因此,懷疑秦傑有自我炒作之嫌。

  國博表示,國家博物館的搬遷工作是從2006年12月初開始的,到了2007年2月就在潘家園舊貨市場發現了大量國博的“流失文獻”,這不能不讓人對這件事情的“巧合”表示懷疑。

  ■回應

  「潘家園市場」

  未發現國博文獻

  昨日下午,潘家園舊貨市場辦公室的王女士在電話中介紹,目前並沒有在市場內發現有國博文獻資料出現。

  王女士解釋,雖然秦傑作為業界的一位專家,曾多次應潘家園市場邀請舉辦講座或出席展覽,但是秦傑本人與潘家園市場並無任何工作上的隸屬關係,也沒有擔任潘家園市場的任何職務。“雖然秦傑先生經常來這裏,但是這件事情與潘家園市場沒有任何關係”。

  「國家博物館」

  本不想助長炒作

  “如果按照秦傑先生的說法,他的這番舉動完全是出於保護‘國家珍貴文獻’,那麽,他應該向他認為的‘寶物’所有者反映情況,或是向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公安機關反映,可他卻把反映渠道鎖定為新聞媒體。”國博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在媒體報道之初,國博本不想介入,不想“助長”這些商業炒作。但是隨著上門求證的媒體越來越多,國博覺得有必要進行澄清。

  「當事人秦傑」

  拒絕回應此聲明

  昨日國博發表聲明後,記者電話聯係秦傑,其表示不相信媒體會刊發國博的聲明,當被問到對此聲明有何回應時,秦傑表示,“哪個報社登(國博聲明)我就答複誰”。

  當記者告知當日已有報紙和網站刊登了國博聲明後,秦傑則以自己“不會上網”、“不看報”為理由拒絕給予回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