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華人在槍響後的反應

(2007-04-23 04:02:47) 下一個


這是目前為止最全麵的綜合報道.作者投入了很多時間來調查完成此文.

作者:施英

4月16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校園槍殺慘案,33人死亡。案件發生後,全世界媒體都把慘案作為頭條新聞予以報道,中國也不例外。不僅如此,最初的報道還沒有確定槍手的身份,有報道懷疑是中國裔學生,甚至更進一步說可能凶手可能來自上海。此時此刻,中國網民和讀者都屏住呼吸,緊張地等待消息被證實。然而,消息最後證實凶手是韓國裔學生,中國人鬆了一口氣。

與震驚世界的維吉尼亞校園槍擊案同一天(不計時差),中國河南省寶豐縣周莊鎮王莊煤礦發生爆炸,33人被困井下,凶多吉少;遲後兩天,遼寧鐵嶺清河特鋼廠發生鋼水燙死32名工人的慘案。同樣是人命,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相比,中國媒體與美國媒體相比,截然不同。人們不禁要問,中國人的性命怎麽這麽不值錢呢?正如評論員連嶽先生文中所感歎:“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死亡33人的槍擊案件,是美國曆史上最慘烈冷血的屠殺。這事當然攻占了我們所有紙媒與電子媒體的頭條,而同一天,河南平頂山煤礦爆炸讓33人生死未卜,在媒體上的位置就次要得多了。似乎是為了給媒體出難題,4月18日在遼寧鐵嶺清河特鋼廠,從而天降的鋼水燙死了32名工人,更是讓人聽了頭皮發麻,但是它在媒體上停留的時間肯定不如美國的槍擊案長。”

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民眾與過去相比,已經成熟和理性很多。通過美國校園槍擊慘案,尤其是對比同時發生的河南礦難慘案及遼寧鋼水包脫落燙死人慘案,人們在思考人性,在思考社會製度,在思考道德倫理。理性的聲音、正義的聲音,淹沒了極端民族主義,暴露了中國政治製度醜陋。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公民社會和自由啟蒙的教育機會,這也許是意義所在。

本周聚焦將四個角度切入這起震驚世界的悲劇:1,如果中國人是槍擊案凶手及其聯想;2,一樣的32條生命,中國人性命為什麽這麽賤?3,關於槍擊案美中對比新聞;4,槍擊案與人性思考及對社會問題的討論。

●如果中國人是槍擊案凶手及其聯想

▲《中國青年報》報道說:4月17日,從北京時間上午9時許,一直到晚上10時左右,整整13個小時,中國許多民眾都在為一條不實報道備感震驚。該報道說,發生於美國東岸時間4月16日上午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是中國留學生製造的。

報道讓許多中國民眾不由得內心一陣緊縮:如此血腥的屠殺事件,竟然是中國留學生幹的!整整一天,人們都在談論:中美關係會不會因此惡化?出國簽證是否會變得更困難?美國是否會發生新一輪排華風潮?

北京時間晚10時許,確認真凶為韓裔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虛驚一場,但也由此引發了群情激憤,究竟是誰在炮製假新聞,媒體報道怎會在這樣大的事件上失真?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阮次山:《即使凶手是中國人美國也不會產生排華》。阮次山說,已經證實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槍擊案凶手是23歲韓國學生,針對此前《芝加哥太陽報》報道說是中國留學生所為的說法也不攻自破。

他認為,之前報道說凶手是中國人,還說身高,以及此人是上海同濟大學畢業生,這應該是《芝加哥太陽報》得到的不實的獨家消息;這個消息美國的媒體沒有跟進,沒有炒作這個事情,華文媒體跟進的比較多,不過,消息並沒有得到進一步證實;這反映了媒體對消息的確認是不成熟的。

現在凶手是韓國人,已經證實了。即使是中國人,美國社會也不會產生排華情緒,美國社會是一個成熟的社會,社會形態相當開放,美國人會把事件當作一個孤立的事件;這個事件過去之後,就不會再產生深遠的影響了,也會產生對校園安全的擔憂,不過是局部的。

▲《解放日報》發表柏墉文章:《校園槍擊案凶手的國籍並不重要》。文章寫道,凶手最終被確認為韓國留學生的消息引發國內一些網友的憤怒,因為,此前有關該案凶手的身份有許多傳言,大部分美國媒體的說法稱是一亞裔留學生,而也有一家美國媒體稱是中國留學生。所以有網友質疑,這家美國媒體是不是有意在妖魔化中國、甚至渲染中國威脅論雲雲。但是筆者以為,糾纏於相關問題是沒有必要的,畢竟那隻是一家媒體,它並非美國全部的聲音。同時,除非警方確定校園槍擊案凶手身份的需要,他的國籍顯然不是多麽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這種暴力犯罪令所有善良的人們心靈上留下陰影。

首先,無論凶手是亞裔留學生,還是美國本土人士,美國的校園安全問題的確非常值得反省。而且某種意義上說那早已不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同時也是世界的問題。因為在美國的校園裏有著大量的從世界各地到那裏去求學的學子,而失去理性的暴力犯罪者是不會區別於他麵對的對象是否是美國人的。

其次,我們恐怕也不能因為凶手最後被確定為是一韓國留學生,而且傷亡者中無一中國留學生,就覺得可以鬆一口氣了,仿佛所有的事都與我們無關了。甚至於像有些人居然借這一事件對美國外交上的某些政策大肆攻擊,暴露出十足的幸災樂禍心態,就更不應該了。的確,不僅僅槍殺案的凶手不是我國的留學生,槍擊案的受害者中也沒有我國的留學生。但是,你不可能保證如果美國再發生類似的事件時受害者中就沒有我國的留學生。何況,即使受害者都不是我國留學生,他們難道不是和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他們的不幸遭遇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之深深地悲傷嗎?

同時,在我們自己的身邊,也並非就沒有類似的悲劇,比如馬加爵案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一例。所以,雖然此次美國校園槍擊案的凶手並非我國留學生,我們卻也不可忽視我國青少年尤其是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北京市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一項調查便顯示,大學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占16.51%,而對入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跟蹤調查表明,每年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那麽也就是說,在我們的青年學子們來說,心理問題也已經成為明顯影響他們中的一部分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大學來說,目前從事心理教育和幹預的師資不足;在社會來說,心理健康治療就更是一個亟待關注的問題。

所以,麵對美國校園槍殺案,我們需要關懷,更應該自省。

▲一位網民在論壇發表文章《“美國槍擊案凶手不是中國人”的尷尬》。文章說,現在看來,凶手的國籍已經確定是韓國人,並不是最早猜測的中國留學生,但我想,即便不是中國人所為,我們也應該反思。以防止此類事的再次發生。因為這不是哪個人或哪個國家的悲劇,是我們人類的不幸。因為這是我們的家園,我們不可能置身度外。

當我最早看到美國校園槍殺33名師生的驚人消息時、當我看到亞裔兩字後,本能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會不會是中國人呀?如果是中國人,我認為應該向美國人民道歉,即便不是中國人,想想當年美國發生“911”事件時個別人的個別行為,想想中國校園也曾發生過的類似事件,我們也該反思。當然,我們也對美國校園槍擊案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向死難者家屬致以慰問。

我多麽希望發生這樣不幸事後,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可以自信地說:這個亞裔人一定不是我們中國人。但客觀地說,我在最早時間沒有這樣的自信。原因有以下幾點:

當年“911”事件後,個別中國人在那幸災樂禍、拍手叫好,甚至於燃放鞭炮。這都是缺少人性的表現。那些死難者都是平民,裏邊也有我們中國人,凡是有正義感的人、隻要是有良知的人,都會為此而感到憤怒和悲哀,我不知道這些人的反應從何而來。仇恨從何而來?我之所以要說這件事,這與我們很多人在一個特別的土壤中長期熏陶不無關係。

這次在美國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校園槍殺事件,不是我們中國人,但我一直為我們中國人擔憂。我們很多人非常想出名,一直想不論什麽事都要拿世界第一嗎?為了出名和拿第一,賤到不能再賤的地步了。這樣心態的人做這樣的事也並不是不可理解。

現在全中國有三千萬左右的抑鬱症患者,說白了也就是輕度精神病人。每年出國留學那麽多的人,難免有幾個帶病出國的患者。這位槍殺者感情極端脆弱,很不理智,僅僅因為懷疑女朋友與他人與會就大殺開戒,有33人在這起槍擊事件中喪生,15人受傷。

我以為,不論這件事是不是我們中國人所為,作為我們都應該反思。我們麵對亞裔作案者,不敢理直氣壯地說:他絕不會是中國人本身,就值得我們反思。

第一就是怨天尤人。出了問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歸咎於他人和社會。第二就是浮躁,急於爭個第一、表現自己,稍不如意“犯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第三就是缺少責任心和愛心,你不想活就去自殺好了,何必牽扯那33條無辜的生命。

據說該槍擊時間前後持續了兩個小時,在這兩小時之間,你的手就不發軟?看到那些無辜的人倒在血泊中你的心就不發抖?這是人性的缺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從這件事上進行反思,作家長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反思、我們的媒體也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應該作重新思考。隻有這樣的反思,我們才能杜絕此類事件在我們中國人身上再次發生,也隻有這樣再遇上此類事後,我們可以理直氣壯、斬釘截鐵地說:這樣的事絕不是我們中國人所為。

假如這件事是中國學生所為,我們的道歉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我想讓美國人知道,中國還有有良知的人、有知道是非的人、有為此而深感內疚、不安和慚愧的人。當然我們也不希望這件事是中國學生所為。但不論是誰所為,我們都是必須譴責的。

▲專欄作家黎明發表文章:《美國槍擊案:凶手與民族、國家無關》。文章寫道,此信息開始傳播階段,美國警方對凶手的身份一時難以認定。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報道,據估計凶手為24歲的中國學生。對這個獨家消息,美國其他媒體沒有跟進。CNN和《紐約時報》報道,有關當局正在對凶手展開調查,尚未確認凶手身份。倒是華文媒體對不實消息跟進得比較積極,包括大陸的"主流"中新網,也跟了那個美國小報的風。這就導致了許多國人推測此事是本國人幹的,網上言論展現的心境各有不同,有人擔憂、痛心,有人批判美國社會製度,還有人直接為暴行喝彩。

大陸的紙媒評論人在等待澄清凶手身份的消息。畢竟,凶手出自哪個族群、具有哪國國籍,對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無疑決定著評論文章的角度和內容。

確切的消息終於傳來:是個居美韓國人幹的。曾經擔憂的許多人鬆了口氣,曾經批判美社會的人底氣更足,部分口水分流到“高麗棒子”身上。

有必要提醒:美國大學校園的槍擊慘案,不是任何民族、任何國家幹的;發生在世界各地的個人犯罪,都不是罪犯所屬的那個社會、國家、民族的群體行為;任何罪犯的行為、心態,都不能說明一個國家、民族的其他人也具備罪犯的犯罪個性。誰的罪就是誰的罪。法律上的認定是這樣,道義上的認定也是這樣,並且非這樣不可。不管發生惡到什麽程度的個人刑事犯罪,都不能據此對一個群體進行有罪、有惡推定。

在這方麵,美國社會表現得比較好。美國主流社會把個人責任與群體特征分得比較清楚,對可能發生、流露的種族歧視與群體偏見小心翼翼。有些人擔心美國社會將由於外國人士犯罪行為而引發排華、排外浪潮,這沒有根據。經曆“9?11”那樣的特大惡性事件,美國社會都沒有發生針對伊斯蘭人群的示威、砸廟現象,連“9?11”都沒有使美國的移民法律條款有所變更,可以說美國人“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以往美國發生過許多槍擊案,但他們從來沒把刑事案件與種族優劣問題聯係起來。1991年,中國大陸留學生盧剛博士,自殺前槍殺了三位對美國、對一個科研領域非常重要的美國科學家,還有一位大學副校長。此案的受害人親屬卻捐款發起了“外國留學生心理問題基金”,在追悼日給盧剛親屬的信竟然寫道“此時比我們更悲痛的是你們”,在為親人祈禱的同時,也為凶手祈禱。這些,都是成熟、文明的表現。

中國人對來自外部的歧視很敏感。這次槍擊大案在凶手身份不明時,許多中國人擔心會有損國家、民族形象。其實這既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也是推己及人,擔心他國和有些國人一樣搞“省籍歧視”、“等級歧視”。管好自己,自行負責,不必總是擔心他人的惡行將損害自己的形象和利益,才具備法製社會成員的心理素質,才是真正的成熟和自信。

建議今後遇到這類事件考慮這個道理:刑事罪涉案者不是任何國家或民族,罪責“普及全民”是一種思想和政治錯誤;進行道德譴責,也不該衝著無辜的群體惡搞,否則,無論喊得多麽高尚,也是不道德的。

▲據新民網報道,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中國留學生會幹事何曉明(音)表示,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中國留學生將發郵件給《芝加哥太陽時報》,抗議不實報道給整個美國的華人社區形象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大西洋月刊》的網站則刊載了駐上海的專欄作家JamesFallows的報道,該報道以“一個美國女人嚇壞中國”為題,批評了M ichael Sneed的不實報道。他在文中寫道,僅僅一個美國記者的不實報道,通過福克斯新聞網及其他的一些更小的新聞機構發布,就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令人震驚的是,沒有任何消息來源可以證實她的報道。

他認為,中國媒體確信這是真的,是因為他們在想,一個美國記者怎麽敢獨自迅速地向公眾發出可能引起國際糾紛的報道?

James Fallows表示,Michael Sneed的報道中每一個有關中國留學生是槍手的細節都是錯誤的,而且在新聞操作的基本程序上也錯誤百出。他說他很遺憾地看到Sneed並沒有因此而道歉,“如果她再敢發言的話,一定會引來罵聲一片。”

James Fallows隨後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電子郵件采訪時表示,他以前並不認識Michael Sneed,事實上,Sneed是一家不知名的美國國內報紙的專欄作家,很少寫國內和國際報道,相反,她主要寫芝加哥當地的一些拉拉雜雜的瑣事,這也許正是她犯錯的原因,因為她對國際報道沒有任何經驗,她不懂得沒有任何證據就說槍手來自中國所引發的後果,“沒有任何借口,我隻能說她太沒腦筋了。”

James Fallows表示,他不認為Sneed是有意針對中國,“我不相信她對中國人民、中國留學生有敵意,但她的報道確實沒腦筋並且錯誤百出”。他表示,美國的一些大媒體比如CNN就比較尊重事實,從事發當天到新聞發布會之前,一直堅持“亞裔”的說法。

▲李大玖從美國發給南方周末文章:《美國校園血案給亞洲人帶來尷尬》,文章談到“中國留學生:從緊張到鬆了一口氣”,他寫道,4月16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血案被媒體報道後,迅即成為中國在美留學生、華裔人群關心的熱門話題。除了表達震驚、悲痛,很多討論都在談同一個話題:嫌犯是不是華人。《芝加哥太陽報》根據匿名消息來源報道稱:警方懷疑凶手是一名中國學生。警方與中國官方聯係,調查一名24歲的中國學生,該學生去年8月7日乘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班機從上海飛抵舊金山。

接著,就有人擔心,此事影響華人形象。“很顯然,如果是中國人,這血案會給中國人帶來尷尬。”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學校的許多中國留學生都非常擔心,如果凶手真是華人,可能會引發美國同學的仇華心理,類似於‘9.11’之後仇視阿拉伯裔的情緒一樣。”

與此同時,在中國國內,關於出國留學的一些網絡論壇上,同樣出現了震驚和悲痛,但順著嫌犯是否為華人的討論延伸下去,則是另一個話題:如果真是華人行凶,可能影響中國人赴美的簽證申請。

準備赴美留學的羅小姐也是參加討論的眾人之一,她告訴記者:“最早是留學的QQ群裏的人發布槍案的消息,大家難過之後,就開始擔心簽證的事情。”“申請留學的這個人群比較好的一點是不會盲信,所以很多人上美國的門戶網站去查。”

“(17日)下午,有消息說,美國駐沈陽領館隻給一對老夫婦發了簽證,其他全部被拒。於是乎所有人又開始鬱悶。”

案件發生後,中國官方的反應積極而謹慎。中國駐美大使館官員在第一時間與弗吉尼亞理工大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薛宏取得了聯係,並派員前往該校,詢問相關情況。在17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並未直接回答關於嫌犯國籍的問題。這也一度引起外界關於嫌犯可能是中國國籍的猜測。

4月17日晚,看到確證嫌犯為韓國人之後,羅小姐和其他申請赴美的“同伴”們一起,感覺“鬆了一口氣”。此時,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小王和很多來自中國的同學也是“鬆了一口氣”。

4月17日,許多中國媒體也帶著這樣的猜測和擔憂忙碌起來,四處查找凶手身份、籍貫。而各種各樣關於所謂嫌犯姓名的“消息”流傳甚廣。直到夜裏9點多,美國主流媒體發布嫌犯身份後,許多媒體的關注又陡然降低。

▲星島環球網文章:《從校園槍擊案看中國對外部歧視的敏感程度》。文章寫道,美國校園一起恐怖槍擊案,震驚了全美以致世界。這場原本應該和中國沒有太大關係的悲劇,因為一個信息的誤傳,竟導致中國社會的群體性緊張。16日槍擊案當日,從媒體一度傳出凶手疑為中國留學生,到當晚證實是韓國學生的過程裏,中國民眾的心情也從忐忑不安過渡到鬆一口氣。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文章稱,當天在凶犯身份尚未明確前,一些即時更新的網絡媒體上,已出現檢討中國留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中國教育失敗的種種評論。知識精英很快開始了自我反省和審查,而另一些人則擔憂,這種瘋狂的殺人事件將激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影響脆弱的中美關係,損害中國形象,對中國和平崛起產生消極影響。

中國人對外界觀感以及外部歧視的敏感程度,在這場誤會裏充分表露。仿佛尚未被定罪前就先“自我認錯”,反映了中國知識精英對國人精神素質的惶惶不安,或許也是知識精英長期反思中國近代史所形成的懺悔意識的流露。

吊詭的是,與在這些人的沉重相伴隨的,是另一種幸災樂禍的聲音。一些民族情感極端化的網民判定,當然是美國人先欺負中國人,中國留學生才會進行反撲。更有人以民族主義為絕對的光榮與正義,稱讚這凶手殺得好,認為一個中國人能在美國殺了這麽多人,真是英雄。

在誤會漸清,中國評論人紛紛沉下心來,透視過去幾天裏中國人的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南方都市報》一篇評論指出,上述兩種思路的截然相反,體現中國人對自己和美國的兩種極端態度——要麽是恨美國人,要麽是歧視自己。

評論還概括出中國人在槍擊事件後的另一個關注點:即所謂美國的自由,到底是真是假,自由真有那麽好麽?例如說,假如限製民眾擁槍,至少凶手不能一次殺害三十多個無辜者。

事實上,當凶手被證實是韓國人的時候,中國社會對槍擊案的反應還多了一種——掉轉槍頭,批評他人。

當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中國領導人都表達對美國的同情慰問,向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的時候,《人民日報》海外版有一篇異調的文章暗示,本次血腥校園槍擊案,原因來自於美國從獨立戰爭到西部擴張以來所形成的崇尚武力文化。該文提出“淮橘北枳”的聯想,並提問:如果該韓國學生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其出生國,還會發生如此規模的人間悲劇麽?——這是否是在說明美國文化的惡因催生了韓國學生的犯罪心理?

在人類的曆史上,殘酷殺戮和嗜血的行徑,曾經出現在很多民族的曆史和文化內,並不隻一個兩個。《南都》社論寫道:“建議今後遇到這類事件考慮這個道理:刑事罪涉案者不是任何國家或民族,罪責”普及全民“是一種思想和政治錯誤;進行道德譴責,也不該衝著無辜的群體惡搞,否則,無論喊得多麽高尚,也是不道德的。”

為什麽總要把個人行為視為群體行為?不論是害怕受歧視,或是從某一個案引申出另一國文化的懷疑,都來自於有問題的思維模式。在世界某個地方,一名瘋狂的年輕人某日舉槍打死幾十個無辜者,那不是哪國人或哪個民族的罪孽,應該是全人類的悲劇。

●一樣的32條生命,中國人性命為什麽這麽賤?

▲獨立中文筆會會員李劍虹發表文章:《一樣的生命不一樣的哀思》。文章作者就美國校園槍擊慘案32名師生死亡與遼寧特鋼鋼包脫落事故造成32名工人死亡作了比較,作者寫道,同樣的無辜生命,同樣的令人揪心!然而兩起事件發生之後,兩國媒體各自對事件的報道方式、各界相同或不同的反應,卻更加令人唏噓歎惋!生命在不經意間,似有了不同的輕重分量。

弗州大學槍擊慘案發生之後,頓時成為美國各大新聞媒體追蹤的焦點。州長凱恩正在日本訪問,得知消息後立即中斷訪問回國。白宮發言人佩裏諾當天午間表示,布什總統對槍擊事件“深感震驚”,並對受害者和家屬以及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師生表示慰問。警方已對事件展開全麵調查。事發第二天,學生、教職員工、社區人士等聚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為在槍擊案中遇難的33人舉行大型追思悼念儀式,布什夫婦參加了校園追思會。布什總統命令全國下半旗誌哀。

而4月18日發生在中國的鐵嶺特鋼事故,我是第二天清早在網上得知的。當天晚上,我特意全程收看了央視一套7點檔的新聞聯播,當天的主要新聞有:

胡錦濤勉勵廣大話劇藝術工作者:積極反映人民心聲,熱情謳歌時代精神;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11.1%;

賈慶林會見突尼斯總統本。阿裏;

賈慶林抵達阿克拉開始對加納進行訪問;

吳官正會見西班牙參議長;

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舉行;

堅決抵製黃色誘惑,構築網上精神家園……

未有任何與鐵嶺特鋼重大事故有關的消息。當天新聞聯播接近尾聲時,倒是出現一條與弗州槍擊事件相關的新聞:美槍擊案凶手作案間隙曾向媒體寄過包裹。

我心有不甘,上網迅速打開CCTV站點,查詢前一天4月18日鐵嶺特鋼事故發生當天的新聞,頭條赫然在目:

胡錦濤就美國大學校園槍擊事件向布什致慰問電。

緊接著的幾條消息是:

胡錦濤會見巴基斯坦總理阿齊茲;

中宣部、教育部、總政治部聯合發出《關於貫徹落實胡錦濤同誌重要指示精神,廣泛開展向方永剛同誌學習活動的通知》;

賈慶林會見突尼斯總理;

曾慶紅分別會見德國國防部長和乍得對外關係部長;

吳官正會見西班牙第一副首相;

第六次大麵積提速今天實施,中國進入高速鐵路時代;

第六次大提速首日,各地采取措施確保鐵路安全暢通……

從頭到尾,對鐵嶺特鋼事故同樣未著一字,彷佛這樁造成32人慘死的慘禍當天不曾在中國發生過。

在18日的新聞裏,除胡錦濤主席致布什總統的慰問電以外,另有一條“美校園槍擊案嫌疑人被證實為韓國學生”的消息。

再往前4月17日,因時差即美國校園槍擊案發生後中央電視台第一次新聞聯播裏,有3條與弗州案相關的消息:

李肇星就美國大學校園槍擊事件向美國國務卿賴斯致慰問電;

美國校園槍擊事件造成33人死亡;

外交部發言人就美弗吉尼亞校園槍擊案答記者問。

我為美國校園內30餘花季的青年和一位舍己救人的老教授的生命消失而悲傷!我更為32位同胞悲慘的離世而憤懣!同是30餘鮮活的生命,為什麽中國的報紙可以用整版報道美國校園槍擊案,央視新聞聯播連續3天有消息追蹤,中國外交部表示震驚,外交部長和胡錦濤主席分別發出唁電表示哀悼和慰問,而自己同胞的死難,竟在新聞聯播中隻字未提?我們的國家領導,依舊該看戲的看戲,該接見外賓的接見外賓,可曾有誰為那些無名的死難同胞落淚傷悲?國內傳媒的一點零星報道,照例是哪級領導作了重要批示,哪位高官親臨現場善後處理等等,死難者的慘狀和家屬的悲傷則少有提及,一場創巨痛深的慘禍,就這樣被冷冰冰地包裹起來消解於無形。

▲南方都市報發表專欄作家連嶽的文章:《成為廉價品的死亡》。文章也對比了相同生命卻不同報道的問題,文章寫道,4月16日,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死亡33人的槍擊案件,是美國曆史上最慘烈冷血的屠殺。這事當然攻占了我們所有紙媒與電子媒體的頭條,而同一天,河南平頂山煤礦爆炸讓33人生死未卜,在媒體上的位置就次要得多了。似乎是為了給媒體出難題,4月18日在遼寧鐵嶺清河特鋼廠,從而天降的鋼水燙死了32名工人,更是讓人聽了頭皮發麻,但是它在媒體上停留的時間肯定不如美國的槍擊案長。

似乎因此可以罵一罵我們的媒體了,美國人的命就是鑲金包銀,自己人的命就不值錢?我當然不想為中國的媒體辯護,它們有的天閹,有的自閹,毫無雄風,也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也已經沒有什麽信譽可以失去。但是客觀地說,這次責怪它們倒是真的罵錯了。來個殘酷一點的假設,美國的大學校園,從今天開始,每周發生一起槍擊案,每次都死它幾十人,規模與頻率隻要與我們的礦難相仿,我想,半年一年以後,我們的媒體也會將它們處理成小新聞的。

在以往,礦難新聞原本封鎖得緊,媒體要搞點消息很難,登出來後往往都會成為議論的焦點,巔峰期的《南方周末》,許多頭版新聞就是此類事件。後來礦難新聞不能隱瞞了,我們才發現,我們燒的是血煤,動輒有上百人死去,官員們不停地在現場宣誓、流淚,以為有用,其實沒有用;媒體的頭版也經常出現礦工們無助的眼神盯著讀者;到了現在,人照樣死,新聞價值卻越來越小。可能各地的官員們會驚喜地發現,放開報道礦難以後,更不會成為媒體的焦點了,讓悲慘的事情泛濫,人們的心就會逐漸涼掉,他們將對媒體說:拜托,說點開心的事情來聽聽吧。

我隱約記得,每當有人提及保障打工者權益,不要輕易剝奪公民財產權(比如不得野蠻拆遷、征地),甚至要有實質意義的工會——總之,建議要把人當人看的時候,就有經濟學家,或者官員,出來明示與暗示:表示這樣會降低我們的競爭力。好像隻要資本肯來,我們就得提供環境給它汙染(像廈門的PX項目),提供工人給它盤剝。整個係統運轉的核心就是壓低人的價值,在這種背景之下死去,怎麽有可能像美國的受害者一樣值錢呢?別說媒體乏力,就算媒體有力量把人變值錢了,可能反而會顯得不懂事。

對於簡單思維來說,主張人的權利,維護自己價值,那就是無理取鬧,這樣的人可以理直氣壯對農民說:你不是吃飽了嘛,怎麽可以抱怨征地賠償不公?對打工者說:你不滿意可以不幹嘛,怎麽可以演跳樓秀呢?他們對保護環境的人說:哪有發展經濟不破壞環境的?他們對那些想發言的人說:人多嘴雜,什麽事都定不下來,你們還是安靜一點吧。隻要個人的價值稍稍增加一點,仿佛就是損害他們的價值,就是給他們找麻煩。

所以,我們就隻好廉價地死掉,死亡這種東西,都變得像我們製造的廉價品一樣,大量供給,值不了幾個錢的。

▲王學進先生在紅網發表文章:《33人與32人——中美災難的對比》。文章寫道,真是巧合,一前一後緊接著著發生的兩樁慘案,死難者都是32人,一在美國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一在中國的遼寧鐵嶺市清河特殊鋼有限公司,所不同的是,兩國媒體的報道形式大相徑庭。翻看國內門戶網站轉載過來的國外媒體的消息,其核心內容都集中在對事件過程的披露及從總統到平民所表示出來的震驚、悲痛和悼念之情,極少有某一級領導對此作出什麽什麽批示,某某高官又親赴現場指揮搶救等報道。

如若不信,請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第一時間發出的報道:美國弗吉尼亞工學院16日上午發生兩起校園槍擊案,截至目前已造成22人(後來證實是32人,筆者注)死亡,另有至少21人受傷。……白宮發言人佩裏諾當天午間表示,布什總統對槍擊事件"深感震驚",並對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屬以及弗吉尼亞工學院的師生表示慰問。目前警方已對事件展開全麵調查。再後來就是大量的有關悼念報道,如布什總統下令全國下半旗誌哀並親自出席悼念儀式,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舉行千人燭光悼念活動等。更有韓國大使提議絕食32天,以紀念32位死難者。

反觀我國新聞媒體在報道鐵嶺慘案時所選擇的內容和方式,則令人大或不解。我是在看18日央視晚間新聞時才知道,僅與弗吉尼亞慘案發生相隔一天,在中國的鐵嶺也發生了慘案,死難人數都是32人,前者是受槍擊而死,後者是因鋼水包整體脫落造成事故致死,論其悲慘程度不下於前者,這32位煉鋼工人的屍體至今還被澆鑄在72平方米的業已冷卻了的大鐵餅裏,其死難慘狀非筆墨所能形容。可就是這樣一條特大新聞慘案,卻是置於最後麵才播出的,頭幾條新聞照例都是領導人的消息。當播音員播出該消息時,麵部表情照例是那麽雍容恬靜,報道的重點照例是哪級領導已經作出什麽批示,哪位高官已經親赴現場等,一場深巨創痛的死難事件就被這冷冰冰的新聞語氣和報道模式化解於無形。

及至19日早晨,我急急忙忙打開電腦,查看有關鐵嶺慘案的報道,但隻見某門戶網站轉載廣東一家紙媒體的長篇報道,題為《目擊者表示鋼水包脫落27噸1500℃鋼水燒死32人》,再次突出了各級領導的行為,稱,事故發生後,中共遼寧鐵嶺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程序,迅速開展搜救工作,及時把受傷人員送往醫院,進行全力救治;事發後,遼寧省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後趕赴現場,依法積極妥善處置該起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接到事故報告後,安全監管總局局長李毅中、副局長王顯政、王德學、孫華山立即研究並與事故現場通話,了解事故詳情,要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嚴肅處理,並派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率有關專家趕赴事故現場等。而有關死難者的慘狀及如何處理他們被澆鑄在鐵餅裏的屍體還有家屬的悲痛情形則少有涉及。

我這麽說並不是一概反對報道領導的反映,隻是想說,這類報道我們已經在太多的礦難報道中見識過了,即使不報道,我們也知道領導們的反映很及時,態度很認真,處理很得力。他們這麽做,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從受眾角度說,我們更關心的是死難者及其家屬的情況,絕不會把官員的行蹤當作新聞看點來看。記者老是在災難性報道中突出領導的表現,除了會掩蓋淡化災難本身所具有的悲劇意義及警示作用外,還有為領導免責及給他們臉上貼金之嫌。這又是官本位的集中體現,試問,某些老記的新聞立場站到哪裏去了?

在災難性報道中,新聞媒體到底應該秉持官本位還是人本位,這道漢姆雷特式的命題業已成了一塊考驗中國媒體的新聞良知的試金石。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署名cherid的網友在關天茶舍發貼:《都是死亡32人,國內報道遼寧鋼水事故與美國校園槍擊事故為何差異這麽大?》。作者寫道,晚上打開QQ,驚見遼寧鐵嶺市清河特殊鋼有限公司發生鋼水包整體脫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輕傷。看到亡者家屬肝腸欲斷的痛苦,看到那位傷心欲絕的老大媽,感到真是造化弄人啊,為什麽又一件如此慘烈的事故發生啊。又有多少白發人送黑發人,又有多少妻子再也等不到丈夫一起回家吃飯,又有多少孩子再也沒有父親一起陪同去公園。無語中……

看到死亡32人,馬上又聯想到剛剛發生的引起全世界關注的美國校園搶劫案,據說是美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校園搶劫案,美國的各大媒體紛紛以滾動新聞的形式關注整個案情的發展,美國總統親自表示哀悼,中國政府表示譴責。國內的主要門戶網站也都辟大幅的專門的板塊報道此事。

但是,看看遼寧此次事故,同樣的死亡人數,卻是怎麽樣的重視程度和報道力度呢。從網上現在看,隻有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駱琳、副省長李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救援工作。而各個網站的報道力度看,騰訊和搜狐以一條新聞,加幾條鏈接。而向來以新聞為主打的新浪僅僅是一條新聞,整個專題整個專題地報道美國槍擊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試問,同樣是這麽慘重的事故,對於國內的傷亡事故為什麽就是這麽漠視,難道就是因為我們平常見到國內發生這樣的事故、礦難太多了,看到這樣的死亡人數已經習慣了嗎?

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媒體,我們的國民,發生事故是可以采取挽救措施,努力將損失降到最小的,但是麻木的心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

▲署名“一把殘劍”的網友在自由中國論壇發表帖子說,有一支歌“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一直覺得這歌唱的是餘音繞梁,大家應該都聽過。可是我現在卻想,五星紅旗,你為什麽這樣驕傲。

在美國,32個人被無辜殺害。在槍聲響起之時,舉國震動,人們紛紛表示哀痛。總統、兩院全部都加入了這個合唱團。與此同時全世界幾乎都行動起來了,隨著美國國旗的徐徐下降,各國的政要也紛紛加入了這個合唱團。我們中國政府和領導也赫赫其中。

不是我對政府這種處理有意見。仁愛、和諧、關懷、分享是人類美好之天性。我對向地球另一邊的人民表示我們的震驚和哀悼持十二萬分之支持。

可是非常遺憾,在地球另一邊發生慘案的前後,我們自己的兄弟,不多不少三十好幾人因為礦難,在地下變成了肉餅。

我們在感歎美國人特別受人重視的同時,隻能怪怨這些同胞太不會找死的地方了。你們鑽到地底下,在那麽不為人注意的地方死了,確實不容易為人知道。

時不旋踵,偏有另外一批同胞,不多不少也是三十來號人,他們選擇了白天,在地麵。在眾目睽睽之下,以國鳥鳳凰為榜樣,化成了一縷青煙,結成了一塊鐵板!

為此神州鼎沸,我們的代表該出來了!我們望眼欲穿、眾心期盼。不是指望大洋的對岸有沒有發來任何消息,他們或者還在悲痛之中或者還待學習人類的禮貌。可是我卻不能忘懷,我們的政府和黨怎麽在發唁電去別國之餘也代表我們對自己同胞表示一下悲傷和慰問?

有人提到中國人多美國五倍,要同樣的級別對待,起碼死亡人數得乘以五。

言之有理。確實,可憐的美國人在這方麵有優勢。他們人少。我們人多有些顧不上來。

不過我想,就算人多領導少,五星紅旗不會少吧?為什麽不能象美國那樣,下一下半旗,來表示我們的哀傷?這好像也算同國際接軌吧?

可還是沒有。據說這也是由於中國人多的原因。人家死三十幾人下半旗,我們按比例隻能下15%的旗。不這樣懸掛有損我們莊嚴的五星紅旗的驕傲,而這樣懸掛又不太雅觀,國際上也沒有這樣的軌可接……

唉,我隻能歎氣了。五星紅旗,你為什麽這樣驕傲……

我國32人慘死不降半旗的原因鐵嶺慘案,死亡三十有二,我府州兩級副督大員即刻趕赴事發地點,盡心盡力,刻勤刻儉。然某些江湖匪類豪不知禮儀廉恥忠信義,竟要求半降皇旗,以奠死者,吾聽之,憤怒之至,以有此言語,以駁此無知大膽者!

皇旗者,皇家之旗也;皇家者,天子之家也;天子者,上天之子也;為臣者,帥土之濱天子門生也。始祖女媧,造人三級,以黃金而成天子,以白銀而成臣子,以汙泥而成賤民。天子命貴如金,賤民如汙如泥,此人倫之大者,不可廢也!螻蟻之命,我堂堂天朝十又三億,去其百萬又有何妨?況乎三十有幾?想我堂堂天朝皇旗,若輕易下降,一則,每天都需降,每天都要哀悼,煩人不已;二則輕失身份,人倫不存,禮崩樂壞。想我堂堂一省之長,這種小事能隨便親自駕臨嗎,我可是封疆大吏,朝廷二品。幾個老百姓就降旗、就默哀?那我死了怎麽辦?那還不得砍旗杆啊!還不得找賤民陪葬啊!我派了一個副手過去,再每個人給你們錢就不錯了。每個人27萬多啊,夠你們過幾輩子了,雖然對於我來說隻是微乎其微得。再吵!再吵我扣押你們,看你們能怎麽樣!刁民!!!

看完這個我想哭

▲朱忠保發表文章:《美國校園槍擊案VS河南煤礦爆炸》。文章寫道,4月16日,美國發生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校園槍擊案。事件發生後,美國有關方麵17日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舉行儀式,悼念該校槍擊事件中的遇難者。美國總統布什、弗吉尼亞州州長卡因以及美國有關政府官員和該校師生數千人參加了悼念活動。布什總統還下令,美國所有州級政府將下半旗,向遇難者致哀。他說,說這次事件使他和整個美國都感到“震驚與悲痛”,這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悲哀的一天,也是整個美國為之悲痛的一天。

同樣是在4月16日,河南省寶豐縣周莊鎮王莊煤礦發生爆炸,33人當時被困井下,雖然全力搶救,但截至19日,被困井下的33人仍然沒有獲救的消息,估計生還的希望不大。就是在18日淩晨,遼寧鐵嶺市一鋼廠發生鋼水泄露事件,當班的32人場當場死亡。

同樣是死亡三十多人,美國人的做法,美國人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生命至上的精神,令我們汗顏。

這次校園槍擊案,死亡人數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美國人稱之為“最大”,使美國人感到震驚。同樣是死亡33人和32人,這次河南寶豐縣周莊鎮王莊煤礦發生爆炸事故和鐵嶺鋼水泄露事故,卻沒有在社會引起如同美國一樣的重視,基本上是波瀾不驚,因為這次死亡的人數不是最多的,還沒有刷新死亡人數的記錄,當然也沒有能引起全社會的震驚與高度關注。為什麽會是這樣的呢?我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我國,這樣的死亡事故經常在發生,人們對於這類事故以及死亡的人數,已經形成了一種“死亡聽覺疲勞”,難以在全社會引起震驚。就算是事故死亡的人數不斷刷新,廣東省河源市一次煤礦死亡的人數達到了106人,又能怎樣?還不是官照當,煤照挖,礦照開,錢照賺,事故照常發生!

美國校園槍擊案發生後,全美國上下是如此地高度關注,我國呢?除了安監部有關領導表示要嚴查以外,我們還做了些什麽?難道美國人的生命就重於中國公民的生命?難道美國人就是人,而中國人就不是人?一個自輕自賤的國家和民族,誰會看得起你呢?

我不知道美國有沒有《國旗法》,但是我知道我國有《國旗法》,並且《國旗法》規定,一次事故死亡人數達到或超過五人以上的,應該下半旗向遇難者致哀。但這種“應該”就隻是說著玩的,從來就沒有當真。如果法律沒有作這樣的規定,公民在事故遇難以後無法享受這樣的待遇,那還情有可原。但是現在法律立在那兒,寫得明明白白,可就是沒有執行,這是不是一種有法不依?有法不依,與無法可依,其危害性更大。因為有法不依,其背後所隱含的是,把同樣是一國之公民,人為地分為三六九等,人為地製造不平等,這其實是對公民人格的一種歧視,是對國家憲法的踐踏。

我以為,無論是美國的校園槍擊案死亡33人,還是河南煤礦死亡33人,都是全人類的悲哀。因為公民的生命是不分國籍的,同樣的珍貴。在河南省的這次煤礦事故發後以後,盡管死亡的人數與美國同樣多,但是基本上聽不到人們這方麵的議論,這是為何?我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所在的環境,對於公民的生命的敬重,遠沒有美國那麽強烈。如果人類不敬重生命,不敬畏生命,那人類與其它動物類還有什麽區別呢?

●關於槍擊案美中對比新聞

▲美國之音對比新聞:《美中媒體報道校園槍擊案的異同》。報道分析了美國媒體與中國媒體都在盡力詳細報道校園槍擊案,但兩國的媒體截然不同。

文章說,中國媒體對發生在其它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負麵新聞,從報道的量,報道的深度,到報道的時效,都是和報道發生在中國的災害性新聞所無法比擬的。這次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發生學生開槍打死32人,然後自殺的慘劇,立即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一些中國網民敏銳的意識到,這一事件將為中國國務院明年公布的關於美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提供一個絕好的材料。中國政府授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每年發表一份關於美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雖然美國和中國都發表人權報告,但兩國人權報告的目的和內容卻截然不同。

美國國務院最新的《2006年度各國人權報告》及《2006年度美國支持人權和民主的記錄》的目的,正如美國國務卿賴斯女士所說的那樣,希望“成為各國政府和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並激勵所有為在全球實現和平及民主變革而繼續奮鬥的人”。

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表的人權報告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人權白皮書在內容涵蓋範圍方麵,也有較大的差異。美國國務院的年度人權報告包括國際上一係列係統地侵犯人權的國家。這些國家包括北韓、伊朗、緬甸、津巴布韋、古巴、中國、白俄羅斯和厄立特裏亞、蘇丹等國,不僅僅是針對中國。而中國的人權報告,隻是針對美國一國人權。

一些研究中國新聞理論的學者指出,中國媒體在報道國內新聞的時候,有“報喜不報憂”的傾向,而中國發表的美國人權白皮書中,卻陷入另一個極端,“隻報憂,不報喜”。報告中不提美國人民能夠享有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選舉自由等各種民主權利,而是連篇累牘例數美國社會中的一些負麵新聞,其中校園暴力事件頻繁以及校園槍擊事件,就是中國官方發表的關於美國人權狀況的白皮書中用濃墨重彩加以渲染的領域之一。

*中國媒體報道多有論者以偏概全*

這次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發生學生開槍打死32名學生然後自殺的事件,在中國媒體上得到了充分的報道。《人民日報》發表了特別策劃的專題報道“美國發生史上最慘重校園槍案”,對事件的發生和發展經過全程追蹤。

人民網上刊登了前駐華盛頓首席記者任毓俊以其在美國多年的采訪經驗對這一事件進行的點評。他說:

“美國槍擊案頻繁發生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槍支泛濫。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有人呼籲說要禁止槍支,加強槍支管理,但是一直在議會通不過。另一方麵,美國青少年道德淪喪,經常三五句話之後,就拔槍相見。所以美國成為世界上發生校園槍擊案次數最多,死傷最為慘重的一個國家。”

“美國青少年道德淪喪,經常三五句話之後,就拔槍相見”,這樣高度概括的結論,出自曾經在美國呆過多年的中國第一大報前駐華盛頓首席記者之口,很容易讓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的青少年,對美國校園和青少年的狀況產生誤解和片麵的看法。

一些觀察家指出,拿這次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來分析,很難從凶手趙承熙的殺人事件得出美國青少年道德淪喪的結論。

*美國主流媒體沒強調凶手國籍*

趙承熙是來自韓國首都首爾的移民學生,持大韓民國護照,在美國的身份是“可以合法在美國永久居住的外國人”,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美國綠卡持有者。美國移民法把這類人界定為Resident Alien,即有居住權的外國人。

美國媒體在報道這起案件的時候,一般都交代了趙承熙是來自韓國的移民這樣的背景,但大部分媒體同時也報道了趙承熙八歲就移民到美國,並具有永久居住權。美國主流媒體沒有並沒有對凶手的國籍進行任何渲染,相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還客觀地評論說,在美國的韓裔非常勤奮,他們重視教育,積極參加教會等活動,為實現美國夢而努力。

美國媒體雖然對這次校園槍擊事件進行了地毯式轟炸般的報道,但是美國的主流媒體並沒有集中報道凶手來自哪一個國家,而是集中報道危急處理,槍擊事件中出現的英雄,如何防範這類事件重演,以及這個事件重新引發了美國朝野對禁槍的熱烈討論。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湯姆。普雷特於18日在該校亞洲研究所官方網站上刊登了題目為《潘基文也是韓國人》的評論,他說:“此次事件的遇難者並不是被韓國人殺害的,他們死在了9毫米口徑手槍和零點22口徑的手槍之下。”

普雷特教授還說:“不應該忘記,為給飽受內戰煎熬的非洲蘇丹帶來和平而努力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是韓國人。”

*孤立的個案*

韓國朝鮮日報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高級官員菲利普。雷高的話說:“美國希望將此次事件當作個人事件低調處理。”從目前得到的情況來看,這名開槍殺人的青少年從買槍到殺人,蓄謀已久,一般專家認為他患有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完全是一起孤立的個案。

*強國論壇不少留言被刪*

為了調查中國普通民眾對這起校園槍擊事件的反映,記者閱讀了中國號稱是人氣最旺,最能夠反映民意的《人民日報》強國論壇。

記者發現,盡管很多中國民眾對這個事件非常感興趣,踴躍發言談自己對這個事件的看法,但是由於他們的發言受到版主的控製,很多言論在網上出現不到幾分鍾,就被版主刪掉了。哪些言論能夠貼到網上,哪些不能夠貼到網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反映出版主,也就是輿論控製者和信息把門人的政治傾向。

*有人信口歪曲美國政府反應*

強國論壇上發表了網名為“筆落風雨”的網民的文章。他說:“槍支泛濫、道德滑坡,犯罪日增,致使美國校園悲劇層出不窮。就在美國政府使勁標榜、販賣、推銷其自由,不遺餘力地指責他國人權的時候,一個個年輕的無辜的生命不斷地倒在了冷酷刺耳的槍聲之下!對此,美國政府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更是絕口不提!”

美國政府真的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絕口不提嗎?”根據媒體報道,槍擊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維吉尼亞州長立即趕到校園,協調危機處理。

維吉尼亞州警察,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警,美國商務部煙、酒、火器局的特警,也都在最快的時間趕往現場,形成一個聯邦,州和地市三級警方協調工作的局麵。

美國總統布什也於翌日前往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校園,參加了校園燭光守夜追思大會,並且發表了講話。晚間的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成了一片燭光的海洋。

華盛頓地區以至全美國的很多大學校園,都舉行了燭光守夜寫慰問卡等活動,向遇難者的親屬和朋友表示慰問。募捐活動也在全國展開。普通美國人民在自己的同胞患難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寬容,忍耐,祝福,盼望和同情,令人感動。

*讚揚屠殺言論存而未刪*

任何一個隻要道德和人性沒有泯滅的人,都會對這一悲劇產生強烈的同情,然而,中國互聯網上,居然出現沒有被網站管理人員刪除的為屠殺叫好的聲音。

一位中國網民在強國論壇上發表評論說:“不就死了三十三個嘛,老夫感覺還是死的太少,和伊拉克每天的爆炸傷亡平民相比,那是上帝在報複美國人,替天行道啊。”

還有一位中國網民作了一首中國傳統的舊體詩,發表在強國論壇上,以抒發他對這次美國校園悲劇的感懷。詩曰:“孩兒奔襲美利堅,手刃洋人三十三,敢教西人齊灑淚,堪慰中東伊斯蘭。世界各國多努力,奮勇殺敵爭向前,回首向洋看世界,不辭馬革裹屍還。”意思是殺得少,多殺幾個才好。令人不寒而栗。

不知道用什麽樣的形容詞能夠形容這類網民的冷血心態。到底什麽是道德滑坡,到底什麽是人性淪喪,答案不是顯而易見嗎?

*美國媒體雲集出事地點*

最後,再來對比一下中美媒體遇到突發性災難事件時候的報道。首先看看美國媒體雲集維吉尼亞小鎮的盛況。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三大廣播公司晚間新聞的主播都親自前往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進行現場報道和采訪。在這裏你能夠看到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的女主播愷蒂庫瑞克的身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有將近一百名包括記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在內的龐大新聞采集團隊。號稱是美國第四大電視網的福克斯電視網有70多人在現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有一百多人在現場報道新聞。除了美國的新聞人員以外,還有來自包括韓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的記者。

*新科技廣開新聞路*

這次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悲劇的報道方式,在新聞史上,揭開了采集新聞和報道新聞的新的一頁。

一些研究媒體的專家注意到,在第一起槍擊事件發生後的最初幾個小時,信息是混亂的。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不是通過傳統的廣播、電視和報紙,而是通過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新科技提供的信息流通渠道。就連傳統的伊妹兒都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網絡即時通訊,手機短訊,通過個人博克網頁發布的新聞,在大學互聯網論壇上發的帖子,用多功能手機錄下的現場錄像,數字照片,聲音等等。

這些新興的信息傳播工具為第一手信息的及時迅速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傳播平台。甚至連很多專業媒體,例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都充分利用了新的信息科技,在報道中大量采用了學生用手機錄下來的影像,以及學生在互聯網上貼的帖子。警方和司法部門得益於大學生在互聯網上提供的信息,了解案情的最新進展。

對比美國媒體報道災害性事件的透明,我們手頭上沒有中國媒體報道類似校園槍擊事件的資料,但是,從中國媒體在報道重大礦難事故的做法我們可以管中窺豹。

*中國媒體報道礦難限製重重*

中國發生重大礦難的時候,首先做的是封鎖消息。中央主管新聞工作的部門甚至規定,隻有官方的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這樣直接受中央控製的媒體才被授權報道重大礦難事故。

和美國記者可以自由地對學生,教師,目擊者,專家進行采訪和訪談相比,采訪中國礦難的記者受到重重的限製。

以遼寧省孫家灣阜新礦場瓦斯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的礦難為例。礦難發生後,當局立即派武警封鎖了煤礦的出口,並且荷槍實彈在礦場外戒備,不但外國記者不能前往現場采訪,中國記者也不準進入礦難事故現場附近。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當時遼寧各大媒體的編輯部均接到遼寧省委宣傳部的通知,不得自行報道礦難事故,所有的關於礦難的稿件,隻能采用官方喉舌新華社提供的通稿。

*美國報道和評論災禍很自由*

對比之下,在美國,沒有任何一級政府,上到聯邦政府,下到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沒有任何一個官員,可以對媒體采訪災害性新聞事件做出限製。美國廣大民眾不但能夠通過媒體的報道,隨著新聞事件的進程了解最新的情況,而且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發表批評校方,批評警方,甚至批評總統的言論。

報道遼寧礦難時被武警禁止進入礦區的中國新聞界同行,如果能夠親自前往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現場,目睹美國媒體對這個事件的報道,對比之下恐怕會有很深的感受。

●槍擊案與人性思考及對社會問題的討論

▲據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校刊《Collegiate Times》報導,維州校園槍擊案中,有三名教授遇難,其中年屆七旬的力學係客座教授、世界知名的以色列籍學者列維利布雷斯庫在關鍵時刻挺身堵住了槍眼,為全班學生成功逃脫爭取了寶貴時間。

利布雷斯庫的學生埃裏克卡爾霍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教授和同學們都在教室裏上課,突然聽到隔壁教室傳出一陣巨響,像是砸錘子的聲音。同學們很快回味過來是槍聲,有人趕緊鑽到桌子底下隱蔽起來,還有的則打開窗戶直接往樓下跳。當我越過窗戶,回頭看教授的一刹那間,發現他留在後麵把住教室門,結果正好撞到了槍口上。他這一堵,為我們全班的學生成功逃脫換回了寶貴的時間。我們班沒有一人傷亡!”

上個世紀80年代,利布雷斯庫移民美國,此後就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任教至今。利布雷斯庫和他的妻子都是納粹大屠殺集中營的生還者,令人感慨的是,他遭槍殺的當天也是納粹大屠殺紀念日。

利布雷斯庫出生在羅馬尼亞,1978年遷居以色列。據以色列《消息報》17日透露,當年移民以色列並不容易,羅馬尼亞政府不想失去如此出色的科學家,所以直到以色列前總理貝京親自向羅馬尼亞前總統齊奧塞斯庫求情之後,利布雷斯庫才得以移民以色列。

▲《天安門情人》一書作者安田先生發表文章:《趙承熙仇富有理!》文章就趙承熙“仇富”的社會問題與中國大學生馬加爵殺人的背後社會原因聯係起來,他寫道,趙承熙說:“你們已經肆意傷害我的心,強奸我的靈魂,點燃我的良心。”這裏的“你們”顯然卻並不單單指這個社會中的富人,還包括了“我們”——每一個對這樣一個富人主導一切的社會秩序無動於衷的人。這也是為什麽凶犯雖然仇恨富人,最終泄憤的對象卻不分貧富。因為在趙承熙看來,顯然“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罪的!這也是為什麽,他自比耶穌的原因:除了耶穌,誰敢說自己清白呢?

在今天一片聲地對趙承熙的譴責中,我們更應該反省這個社會:是不是無辜到可以把一切的罪責都推卸到一個23歲的青年的身上?

“趙承熙喪心病狂!”毋庸置疑!但是他絕沒有精神錯亂!一個維州理工的高材生,一個嚴謹的計劃者,一個冷靜的殺手,決不是一個神經錯亂的瘋子。那麽,引導他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仇恨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我很奇怪,那些一開始就對這個事件保持了極大興趣的華文媒體,竟然沒有一家想到另一個名字:馬加爵!三年前,這個中國雲南大學的四年級學生,也在畢業前幾個月,用榔頭砸死了四名同窗。可以想見,如果中國象美國一樣槍械買賣自由,馬加爵手下冤魂應該不比維理工這次的少。

兩起案件,不同的國度,但是驚人地相似:貧窮讓人產生異化。不同的,就是趙承熙比馬加爵自信得多,雖然他的家境因為在美國而比馬加爵要好得多,他依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在視頻上責備那些貪得無厭的富人。

這裏,不難看出,趙承熙馬加爵都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現有的市場經濟體製下,他們都麵臨著畢業工作的問題。對於這兩個孤僻的大學生來說,內心承受的壓力也許就麵臨爆破的極限。尤其為甚,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貧富懸殊的問題尤為突出。如果說,那些富人子弟升學時候得到的關照還可以因為大家同樣進了一所學校而淡化,畢業時,富人子弟找工作的便利,顯然要醒目的多。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毫無疑問,這個社會是不健康的社會。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財富的分配。作為成年人,滄海桑田,我們已經適應了這個社會的種種不合理的現象。人生就是砂紙,在社會上磨來磨去,最終圓滑了,也成了垃圾。但是,對於這些二十幾歲的青年,人生也許就是鑽頭,明明想鑽個透,把社會看個究竟,卻不想,就折了。對於那些貧窮家庭的子弟,一旦失去了希望,如何還敢麵對未來呢?簡單地把它們歸結為瘋子,當然容易。但是,他們這樣喪心病狂的舉動,顯然不是瘋子能夠做得出來。他們的陰險、他們的瘋狂、他們的暴戾,蘊藏了多少的仇恨!對這個社會的仇恨!

經曆過這樣的屠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思考這樣的問題:人類文明的進步為什麽沒有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如果文明的進步隻是用“金錢”替代“等級”作為衡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標杆,而無法縮小這種差距的話,趙承熙當然有理由仇恨富人:你們擁有著一切。

可悲的是,雖然這起悲劇讓趙承熙的部分目的達成。比如,引起轟動,讓視頻上電視,等等。但是,至今為止,方方麵麵的媒體卻都沒有追問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分配財富?我相信,這才是趙承熙最根本的目的。

但是,寫到這裏,我不得不擔心起來。還記得剛來美國沒有多久,有個美國同學對我說:美國沒有意識形態,隻有政治正確。在命案以後,即使那些平時把三角架放在豔星裙下,大拍“走光”照的狗仔們,也一定會“政治正確”地悲天憫人一把。而我卻在這裏殺風景地“政治不正確”,為趙承熙辯護,也算是一丘之貉:冒天下大不韙者。

▲美國之音報道:《布什:慘案也顯示人性中美好東西》。報道說,美國總統布什向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殺慘案中的32名遇害者表示哀悼。在星期六的每周例行廣播講話中,布什說,美國人民都在為受害者和他們的家庭祈禱。他說,整個國家都為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慘案感到悲痛,這起悲劇奪去了那麽多前途無量的生命。

但是布什同時指出,這起槍殺案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許多學生不顧自己的安全去安慰那些受傷的同學。一位教師為了讓自己的學生逃脫危險,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布什說的是利維優。利布雷斯庫教授。76歲的利布雷斯庫教授在教室門口阻擋持槍的凶手,讓學生們跳窗戶逃生,自己中彈身亡。他是二戰大屠殺幸存者,在維州理工大學工程係任教20年,在航空工程領域享有國際聲望。他生於羅馬尼亞,1978年移民以色列,具有以色列國籍。

學生們給利布雷斯庫教授的妻子發電郵,感謝老師的救命之恩。教授的兒子含著眼淚說,他為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他說:“今天我昂首行進。”

美國各地民眾向星期一慘案中的遇難者表示哀悼。星期六,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赫什爾和克拉克的親友為他們舉行悼念活動。赫什爾和克拉克是在學校公寓首先被凶手趙承熙殺害的遇難者。

星期六,在美國和國外還將為32名遇難者舉行私人和公眾悼念儀式。

星期二,布什夫婦和維吉尼亞州州長蒂姆。凱恩參加了在布萊克斯堡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舉行的萬人追思遇害者儀式。星期五,美國各地舉行了一天的哀悼活動。

在趙承熙的家鄉韓國,數以百計的韓國民眾在首爾舉行燭光守夜,哀悼遇難者。

凶手趙承熙的姐姐趙善慶星期五委托律師向美聯社發表道歉聲明說:“我們一家人對我弟弟難以饒恕的行為深表道歉,這對我們來說同樣是巨大的悲劇。”

趙善慶說趙承熙“使整個世界哭泣”。她表示她的家人對這場悲劇痛心疾首。她說,她的家人從來沒想到趙承熙能做出這種“難以啟齒”的行為。

趙承熙星期一製造了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殺慘案後自盡身亡。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事件製造者趙承熙的姐姐趙善卿(音譯)20日通過美聯社發表聲明,代表家人對趙承熙犯下的“無法用語言形容的罪行”表示“極度歉意”。

這份通過律師交給美聯社的聲明說:“我代表我的家庭,對我弟弟的毀滅行為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這場可怕的、毫無意義的悲劇中32名無辜死者的悲哀,我們的心都碎了。”

趙善卿說,她和家人與受害者家屬、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師生、美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一樣感到悲痛。從16日以來,她和她的家人每天都在為這場悲劇中所有逝者和傷者,以及他們的家人祈禱。

聲明說:“我們為這種愚昧的暴行感到慚愧,我們感到無望、無助和迷失。這是一個跟我一起長大和我所愛的人,現在我卻感到不認識這個人。我們的家庭一直是一個親密、安寧和充滿愛的家庭,我的弟弟是一個安靜和沉默寡言的人,但仍在努力適應這個社會。我們從來沒有想到他能犯下這樣的暴行,他使得全世界都在哭泣,我們現在生活在噩夢之中。”

▲韓國《朝鮮日報》發表辛容寬文章:《韓國人對弗大血案產生集體負罪感》。文章寫道,美國的各大媒體報道說,對於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慘案,韓國人產生了集體責任意識。

美國《時代》周刊在題為《韓國的集體負罪意識》的報道中分析說,雖然大多數韓國人不把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趙承熙當作“典型”的韓國人,但是在集體優先於個人的韓國民族主義觀點上,顯示出集體哀悼和負罪的意識。《時代》引用出版關於韓國人的書籍的麥克-布林(Breen)的話解釋說這是“集體性責任觀念”,並作為典型事例舉出了韓國駐美大使李泰植提議“絕食32天”一事。《時代》還指出,這種充滿民族主義的反應就像2002年美善、孝順美軍裝甲車撞死事件引發的反美情緒一樣,還體現為集體排斥意識。

《洛杉磯時報》於19日報道說,對韓人社會產生的巨大衝擊和羞恥感不無過頭之處,通過這樣的大型事件產生的複雜情感可在許多少數民族居民身上輕易找到。

《洛杉磯時報》對洛杉磯地區的韓人社會在凶手確定為趙承熙之後舉行燭光禮拜一事分析說,這種做法反而有可能引起混亂。該報還指出:“因為一個精神異常的人在大學開槍殺人,韓人當作是自己的過錯的想法非常淺薄。”該報分析說,但是這種現象也體現出在美國國內對於包括韓人在內的少數民族的偏見和成見依然存在。

▲鳳凰衛視台時事評論員邱震海:《美國校園槍擊案反思:持槍非終極原因》。他說,公民持槍非終極原因。他寫道,美國維珍尼亞校園槍擊案發生後,NBC公開了一些收到的趙承熙的視頻。其中,二十三歲的趙承熙用嚴厲的語調說:“你們有億萬個機會和方法來避免今天發生的一切。但是你們決定讓我流出鮮血,你們把我逼上了死路,隻給我留下一個選擇。這是你們的選擇。現在,你們已沾滿鮮血的雙手將永遠無法洗淨。”NBC報道說,趙承熙在視頻中所發泄的憤怒,並沒有針對具體的某個人,隻是提到了“享樂主義”和“基督教”,最後談到了他對富人的憎恨。在“最後宣言”中,趙承熙不斷暗示,他別無選擇,否則身受傷害。他說:“你們已經肆意傷害我的心,強奸我的靈魂,點燃我的良心。”

無獨有偶,五年前德國的校園槍擊案中,罪犯也有類似的心理折磨過程。時至今日,受到這場槍擊案傷害的許多人還需要接受心理輔導。

眾所周知,心理醫師在西方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職業。這就提出了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問題:在高度崇尚個人自由的西方社會,為什麽人的心理往往更容易變得脆弱乃至畸形?

一個更為深層問題是:在某些個人自由受到一定壓抑乃至嚴重壓抑的國家,似乎這樣的針對社會集體報複的恐怖行為少之又少,甚至聞所未聞,這到底是由於這些國家本身對自由的壓製,還是由於人性本來就需要一些適當的對欲望的壓抑,以使之成為一個在道德上更為完美的人?

要自由還是要安全,這是一個跨越社會學和心理學層麵的哲學問題。在當代社會體製的設計中,自由與安全永遠是一對矛盾:當你擁有絕對自由時,你就必然要承受失去絕對安全的代價;反之,當你擁有絕對安全時,你就必然要被剝奪相當一部分的自由。資本主義早期由於其血淋淋的殘酷而導致了早期社會主義理想的產生。社會主義在其對富裕、公平和自由的追求中,將公正作為最高要素。如果資本主義隻是滿足人性對財富和自由的追求,是一種較為人性的體製,那麽社會主義則是對人的道德和精神世界提出一種更高的要求,是一種更為高尚的體製。

當然,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因走入偏道而失敗,但這不等於社會主義的思想就一無是處,更不等於資本主義可以成為解決一切的靈丹妙藥。一如在資訊泛濫的社會,人們自然會發出疑問:人是否一定需要了解那麽多的資訊?在自由泛濫的社會,人們也不禁發問:人是否一定需要那麽多的自由和自我?到底什麽樣的體製才能保證自由與安全的平衡?

▲《中國青年報》19日發表時評文章,一位名叫“李方”的作者為美國校園慘案發生後,中國網民的跟帖裏沒有出現曾經有過的“鋪天蓋地的叫好聲”而深感慶幸。他在文章中寫道,我在一家門戶網站做事。昨天早晨上網看見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槍擊案的消息,特別是當時懷疑凶手是中國留學生,不誇張地說,我幾乎是顫抖著用滑鼠點開了該條新聞的跟帖評論頁麵。我害怕看見跟帖裏鋪天蓋地的叫好聲,而這在六年前(注:當指911事件發生時)我們是見識過的。我會感到丟臉,覺得這些人無可理喻。

翻看了幾頁跟帖後,我踏實了。絕大多數帖子都是哀悼內容,當然也有少數幾條叫好的,但馬上會招來嚴厲的指責:不懂事,沒人性。

我以前也是做評論工作的,大家都知道評論要講理性。那麽什麽叫評論的理性呢?說白了兩句話:冤有頭債有主,不遷怒不貳過。昨天誤傳是中國留學生殺了人,那麽當時,美國人會不會因此而遷怒所有中國人?我們當然不希望發生這種情形,否則會認為美國人不講道理。同理,大家也都知道新保守主義的美國在世界上形象不佳,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巴不得美國政府多遭受點挫折,可明擺著這股火兒不能朝普通美國人身上撒啊,不是麽。這是太簡單的道理,簡直不值得一講,然而現實卻往往叫人大跌眼鏡,好像太平洋對岸的人就不是人,而隻是綁在美國政府褲帶上的一串螞蟻,碾死就碾死,活該陪葬。古人不是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麽,如果我們希望美國人也這樣對待我們,那麽我們就閉著眼一路叫好吧。

值得慶幸的是,這回終於沒有讓六年前的“民意”重演。當年的小憤青們長大了半輪兒,後起之憤大概也被薰陶得差不多可以區分:政府的歸政府,人性的歸人性。我以為這種區分,乃是不同民族之間尋求理解、國際間尋求合作的一個認識基石。沒有這種認識,那便是打了一戰再打二戰,因為一戰後協約國直接把德國人當作了懲罰目標,沉重的割地賠款的屈辱,才使得30年代的德國人被希特勒一點就著。那麽為什麽打了二戰沒能再打三戰?戰勝國終於認識到,德國人民也是犧牲者,他們也需要撫慰。

當然這話就扯得有點遠了,其實我也隻是講,你可以不喜歡美國政府的某些做法,但是你不可以把美國人跟美國政府畫等號。從人性上,美國人跟我們的鄰居又有多大兩樣?我們是否樂見鄰居被槍殺32人?

我們都說要和解不要對抗。並且,很多人可能會膚淺地理解,和解或者對抗都隻是政府對政府的事情。可是想想吧,如果彼此的人民間存在深刻的誤解和敵意,雙方政府哪怕簽訂再多的友好條約,管多大用?或者反過來想,哪怕政府之間誤會再深,隻要雙方人民中間存在深深的善意,政府的對抗又能堅持多久?這也是有例為證的吧,上世紀中美雙方勢同水火二三十年,而一朝冰融,兩國感情迅即升溫,也沒別的原因,無非曆史上雙方人民內心彼此一直存著深刻好感。再往前推,若無這份好感,抗戰期間美國人大概也不會派飛虎隊過來。

政府的歸政府,人性的歸人性。我想這應該是我們認識事物特別是國際事務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政府是有國界的,而人性是無國界的,因此發生在佛吉尼亞的槍殺事件才引起全世界包括我們自己那麽多的哀悼和思考。本質上它僅僅是一個人性的問題,不管它發生在離我們100米的地方,還是發生在1萬公裏以外,不管那裏飄揚的是五星紅旗還是星條旗——在生命和人性的層麵,有些東西是不能夠追究什麽外在屬性的,而這正是我們被稱為人的原因。

▲署名“K哥”的網民在凱迪網絡發貼:《美國人死了,為什麽中國人要致哀?》其觀點顯然缺乏人性,表達了極端民族主義和仇美的心態,不過這是極個別的現象,其後的跟貼對他是一片譴責聲。他的帖子寫道,隨著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幾聲槍響,32個美國人死了,另外還有一個凶手——傳說中的中國人的他卻被證實是韓國人。

這一事件雖然足以令人震驚,可仔細想想,其實也不過就是發生在美國三流小鎮的一起情節嚴重的刑事案件而已。隻是因為最初懷疑的嫌疑犯可能是中國人這一假消息,才被國內媒體炒得紛紛揚揚。我們當然不希望凶手是中國人,可是就算是中國人,難道就能代表全中國人嗎?就象現在凶手被證實是韓國人那樣,難道他就代表全體韓國人嗎?也許美國人會因為這一事件對韓國人心存偏見,可難道說八杆子打不著的巴西人也會因此事對韓國人痛恨有加?天大的笑話嘛……

試問哪個民族沒有過敗類?哪個民族又沒有過偉人?之所以在事實真相還未澄清之前,國內國外的某些中國人,一個一個跳將起來,忽而大罵中國教育製度下人的素質低下;忽而痛斥中國社會所造就的人格變態;把中國描繪得有如人間地獄,是因為這些人其實都是一群反共仇華分子,他們見不得中國的好,隻要一有涉及中國的負麵報道,哪怕隻是小小的風吹草動,他們就會象塵土一樣,滿天飛舞;象屎尿一樣,臭氣熏天。盡管事實已經狠狠地扇了他們的嘴巴,可他們亡我之心不會死,一有機會,還會卷土重來。

好在這一事件給了廣大人民群眾一個極好的識別他們的機會,使大家可以進一步認清身邊一些人的真實身份:比如那些口口聲聲喊著向美國人致哀的人,很可能其本身就是美國人;那些借此攻擊中Gong的人,很可能就是以前的四類分子;而那些乘機詆毀中國的人,很可能就是漢奸賣國賊……希望大家都象孫悟空那樣,任憑白骨精如何偽裝,都逃不過火眼金睛。

無論如何,弗吉尼亞校園槍擊事件都是一個悲劇,它不僅反映出美國泛槍製度的罪惡,而且也說明了美國正成為犯罪天堂,其犯罪率之高,安全感之差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作為一個中國人,對這一不幸事件抱以適當的同情可以理解,可要向某些中國人那樣也跟美國人似的去向他們致什麽哀那就太搞笑了。人家可聽不懂中國話,你一中國人致個哪門子的哀呢?中國人還是多關心關心點自己國家的事兒,少摻乎人家的事兒,踏踏實實把國家建設好比什麽都強!

▲據台灣東森新聞報道,李昌鈺認為,這名韓國學生從小移民來美之後,就由於許多新移民同樣的經曆,那就是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形成了嚴重的心理危機,這可能成為這名韓國學生犯案殺人的深層原因。

鑒識專家李昌鈺說,“他不能跟外國學生融合,在這種情形下,從他的寫作、留下來的東西看,他已經有心理不平衡,在人的腦筋裏麵有一種化學物質忽然影響,就像一個人喝酒、吸毒,這樣也會讓一個人失去控製。”

美國國會將於近期就這一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校園槍擊案舉行聽證,並對相關法律進行完善,李昌鈺博士認為,如果當時校方和警方反應能夠更快,就不會有這麽大的悲劇發生。李昌鈺說,“從第一槍打了以後,兩個小時內學校沒有做任何行動,假如當時他們有危機控製製度來處理這種案件,後來很多學生就不會犧牲了。”

原載《民主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