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灣間諜被大陸釋放後遭台當局拋棄 欲集體索賠

(2006-12-28 13:55:43) 下一個
台灣間諜被大陸釋放後遭台當局拋棄 欲集體索賠


時間:2006年12月29日02:13 我來說兩句  



有獎評新聞 真實城市:震後各地網友反應大不同

【來源:《環球時報》】
  香港媒體12月26日披露,目前定居香港的十幾名晚景淒涼的台灣間諜,正準備集體向台灣當局索賠,為自己“討回公道”。這是繼本月初爆出台灣“軍情局”為了方便結算“撫慰金”,竟將在大陸服刑的間諜李俊敏宣布“死亡”的新聞後,又一起震驚兩岸的台灣情報界事件。



有評論認為,近年來,大陸對被抓捕的台灣間諜適當從寬處置,部分公布反諜成果,讓原本蒙在鼓裏的台灣民眾知悉真實情況。從台灣社會的反應來看,台灣當局對待自己派出的間諜的冷酷無情,已經極大地傷害了台灣民心,願意充當陳水扁當局“台獨”炮灰的人今後恐怕會越來越少。

  滯港台諜晚景淒慘

  準備向台灣當局“討回公道”的這批間諜有十幾名,都是在港定居的老人,其中最年長的82歲,最年輕的也已經58歲。他們全都因替台灣當局充當間諜刺探大陸情報而曾在上海提籃橋監獄服刑10年以上,其中有的人還曾是李俊敏的“獄友”。

  由於有過充當間諜的不光彩經曆,這些人到了香港後,大多無法再找到工作,生活十分困苦。台灣當局卻把這些給自己賣命而失去一切的人視為“棄卒”,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這些老間諜們也曾多次向台灣當局上書“陳情”,訴說生活艱難,但都如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音。“李俊敏事件”發生後,“同病相憐”的香港台諜們對台灣當局的“絕情與冷血”備感憤怒,而李俊敏的遭遇也使他們看到,單靠個人力量難以爭取應得的賠償,於是仿效台灣的“劫後餘生敵後回歸同誌自救會”,在香港組建了“兩岸關係受難同胞協會”,計劃於下月正式向台灣當局提出索賠要求,為自己“討回公道”。

  據香港媒體報道,這些老台諜的晚景可說是十分淒慘,其中有5人沒有穩定收入,要靠領取香港政府的救助生活,3人甚至連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住在公共的出租屋內。

  此次被選為首任“兩岸關係受難同胞協會”會長的薑建國當年曾是個成功的醫生和商人,生活一直相當富裕。後來因為一批貨物被台灣當局沒收,赴台交涉時被台“軍情局”招募成間諜,前往上海搜集情報時被捕。出獄後,薑建國生活一度陷入絕境,71歲的他不得不到超市撿拾包裝紙幫補生計,每天的收入隻有幾十元錢。最近,他的妻子因闌尾炎住院治療,因無錢做手術,止痛後便匆匆出院,但即使這樣,還拖欠著醫院3000多元醫藥費。

  另一名老台諜陳景聖的遭遇更加淒慘。陳景聖出身大戶人家,曾在九龍一家上海菜館做廚師,後經同事引薦為台“軍情局”搜集情報,幹了9個月就被大陸安全部門發現。陳景聖的妻子不能接受丈夫是“台灣特務”的現實,在陳被捕後,拋下年僅3歲的女兒服毒自殺。陳的女兒25歲時死於白血病,直到臨死前,才叫了他一聲“爸爸”。陳景聖目前靠領取港府每月2880元的救濟金生活,其中僅租住“板屋”的租金每月就要1500元,剩下的還不夠吃飽飯。陳景聖曾向台“軍情局”求助,但“軍情局”僅願意承認他的身份,至於“救助”則“既往不溯”,一分錢也沒有!

  台軍情部門絕情出了名

  其實,台灣軍情部門對待間諜的絕情是早已聞名的,前幾年也發生過間諜要求賠償的事件。2001年,已退伍的台灣“軍情局”中校周楚光,在台灣“立法院”與10名同在大陸刑滿歸來的老間諜舉行公聽會,各自闡述不同的悲慘經曆,同聲抱怨當局對他們照顧不夠。周楚光指出,1953年他被派到大陸收集情報時,還是30餘歲的少校軍官,但1964年在大陸被捕入獄,1992年申請回台後,連同薪餉和補償總共隻領到新台幣區區135萬元。另一名台諜嶽正武則說,1960年他和其他4人一組,由“中美聯合情報中心”派遣空投到青藏高原,進行情報搜集,1992年才回到台灣。整整30多年,他都沒有拿過台灣的薪俸,好不容易回到台灣,台灣當局卻不想補償他們的痛苦,對他們實在太不公平。

  前“立委”林正傑的父親林坤榮也是台灣派往大陸間諜的一個代表,他在1956年被派前往大陸潛伏從事間諜工作時,才隻有33歲,當時他的工作是擔任獨立電台台長。那時林正傑才3歲,林正傑的妹妹林麗霞還在媽媽肚子裏。但是林坤榮毅然前往大陸,但開始間諜工作不到兩個月,就在廣州被捕,開始了長達27年的囚禁歲月。

  林坤榮原先還認為台灣當局會因為他的被捕,而對他的家人多加照顧,並且會對他個人名聲有所褒揚,但是當27年後他被釋放而輾轉回到台灣,他才知道,從他被捕的那一刻起,他在台灣當局的眼裏,就已經是個“死人”,當局也沒有對他的家人有任何特殊的照顧,甚至他在大陸被釋放後,台灣當局一直不願意讓他回到台灣,一直到林正傑以他當時已經頗具聲名的政治力量,向當局施壓,台灣當局才在林坤榮出獄3年後,允許他與妻子在香港見麵,而後才允許他由香港回到台灣。要不是他有一個搞政治出名的兒子,他很可能像許多其他台灣間諜一般,隻要在大陸被捕,就一輩子被扣上“叛徒”的罪名,再也回不到台灣。

  “殉職”的台諜有3000多名

  “隻能戰死、不能投降”是台灣軍情部門所謂的“傳統信條”,據說是起源於當年黃埔軍校學生畢業時,蔣介石都會贈送一把短劍,要求他的學生在戰場上碰到有可能被俘虜時,必須以短劍自殺,就像日本人武士道的切腹自殺一樣。但實際上,敢於這麽做的國民黨將領少之又少,連蔣介石自己在西安事變時,也沒有在被俘前一刻做這種動作。但被認為是台灣軍情係統開山鼻祖的戴笠,卻對這種要求頗為認真,所以台灣情報部門也就一直把“情報員寧願死亡、不可被俘”,當作必須執行的信條。正因為如此,後來許許多多到大陸當間諜的台灣情報員,隻要一失蹤或是被俘,就被台灣當局理所當然地宣布為“死亡”。這些人日後就算是被釋放,也很難獲得允許再次進入台灣,隻能在香港、澳門等地徘徊,生活極為困苦。

  根據台灣軍情單位透露,在過去五六十年,台灣共有3000多名間諜“殉職”,這還不包括失手被俘、失去聯係的眾多間諜,其中僥幸可以獲得釋放的,也幾乎都無法回到原來職位。

  台諜要“翻身”,幾乎不可能

  台灣分析人士認為,基於台灣當局對間諜一貫的冷酷無情,這一次香港老間諜聯手向台灣當局索賠的事估計也不會有結果。最近的一個例證是,台灣派往大陸的間諜李俊敏,被台灣軍情局“除籍死亡”7年,卻又“複活”的新聞,前些天在台灣媒體上很是熱鬧了一陣子,但是現在已經在媒體版麵上消失。這是因為台灣軍情單位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能夠讓李俊敏的家屬主動不與媒體聯係,在“沒有新聞主體提供資料”的情況下,這些台灣間諜最後都會銷聲匿跡,甚至被迫隱姓埋名,成為社會的邊緣人。

  2001年還有一名曾經在大陸工作多年的台灣間諜張誌鵬,希望台灣當局能夠獎勵他和他在大陸被捕的同夥為台灣所做的“犧牲”,並稱若不獲同意,他將立即轉赴香港,向大陸自首,並公布台灣間諜在大陸的分布情況。

  張誌鵬一鬧6年,但台灣當局一直不理不睬,直到今年4月張誌鵬甚至已經準備起身赴大陸了,台灣當局這才匆匆把他攔下。作為在台灣政界有影響力的老情報員,台灣當局不敢對他采取過分的手段,但也沒有答應他的任何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台灣間諜很難改變自己的命運,但連續的間諜曝光事件,必定會給台灣當局帶來更多壓力。如今,很多台灣年輕人不願進軍情部門,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而跟大陸聯係越來越緊密的台商,在考慮是否為台灣當局充當“兼職間諜”時,也必定會比以往更加慎重。本報台北特約撰稿人 蕭師言 本報特約記者 金常笙

(責任編輯:王偉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