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紀委禁令將與司法解釋銜接違紀行為構成犯罪

(2007-07-03 02:46:58) 下一個
中紀委禁令將與司法解釋銜接違紀行為構成犯罪
2007-07-03 02:33:40 來源: 東方網 網友評論 1304 條 進入論壇
  核心提示:中紀委5月29日印發“反腐規定”,要求有“以交易形式收受財物”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中的共產黨員,在6月29日前主動說清問題的,可考慮從寬處理。中紀委“八項禁令”將與即將頒布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相銜接,嚴重違反“八項禁令”的行為將被認定為受賄犯罪。
東方網7月3日報道 據紀委係統人士透露,中紀委“八項禁令”將與即將頒布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相銜接,而後者一旦頒布實施,嚴重違反“八項禁令”的行為將被認定為受賄犯罪。

30天期限已滿,有違“八項禁令”者,事實上已沒有機會另作抉擇。

“八項禁令”即5月30日發布的《中共中央紀委關於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幹規定》(下稱《規定》,詳情見下表)。按照中紀委相關要求,國家工作人員中的共產黨員須認真對照檢查,“30日內主動說清問題的可考慮從寬處理,對拒不糾正或者本規定發布後違反本規定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對腐敗分子不進行嚴厲的懲處,就難以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就無法進行有效的預防,更談不上有效的監督。”中紀委副書記何勇在6月8日部署貫徹《規定》時表示。

“從反饋情況來看,各地官員感到非常震動,沒想到中央力度如此大。”中紀委係統一位人士日前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規定》貫徹得非常迅速,各地省市區黨委負責人及時作了相應表態和落實措施。

據《人民日報》昨日報道,上海市在紀檢監察網上開設了“法規谘詢熱線”,並向社會開放了24小時專用舉報電話;海南省把落實工作細化為四個階段,包括專項清理和說清楚、自我糾正、組織核實及建立長效機製階段;河南省紀委下發通知,要求今年下半年集中一段時間,開展一次自上而下的督促檢查活動。其他省市亦有相關行動。

劍指潛規則

有關人士稱,《規定》是向官場中的潛規則亮出了利劍。

“這八項禁止性規定所涉及行為,近幾年來影響極為惡劣,群眾反響大,已成為腐敗重災區。”一位地方紀委官員表示。

但這些新型權錢交易行為明顯具有隱蔽性,中紀委副書記夏讚忠的總結是:由“公開”轉為“私下”、由“直接”變為“間接”、由“現貨”變為“期權”。這使得現有法律和黨規難以適用。

“比如汽車和房屋就是新出現的賄賂媒介物。”北京大學刑法學教授陳興良對本報表示,對於領導幹部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在商品房買賣置換中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購置或以劣換優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或以借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車的,在目前國家相關受賄罪中並沒有具體解釋。

而在《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幹準則(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中,對新型權錢交易行為,也沒有明確的定性量級的依據。

於是,利用黨內法規製定上的方便,在原有法規基礎上出台的《規定》,擴大了受賄違紀的外延,擴大了對受賄行為方式和手段的認定範圍。

“《規定》是近一年多來反商業賄賂、查處大案要案、懲戒高官等舉措的總結。”一位治理商業賄賂的紀委人士向本報表示,由於去年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反商業賄賂工作中存在走過場現象,要深化落實反商業賄賂,也需要《規定》的落實。

治病救人

“相關文件限30天內主動說清問題,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體現了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政策。”前述地方紀委官員向本報解釋,中紀委先行出台的《規定》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將要頒布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基本一致並相銜接。

據了解,將要實施的有關司法解釋即《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稿)》[下稱《意見(稿)》]。該司法解釋一旦頒布實施,嚴重違反《規定》的行為將被認定為受賄犯罪。“現在交代的問題屬違紀行為,以後出事就是犯罪行為。”上述地方紀委官員說。

夏讚忠日前也提到,中紀委以立足實際,急用為先,重點解決實踐中經常遇到、急需明確、各方麵認識比較一致的法規政策界限問題為出發點,與兩高《意見(稿)》相銜接,製定印發了《規定》。

有關專家向本報透露,《意見(稿)》可能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一、關於低價購物如何認定為受賄的問題;二、關於為第三人低價或虛付價款購物如何認定為受賄的問題;三、關於收受賄賂物品未辦理權屬變更能否認定為受賄的問題;四、關於收受幹股或“紅利”如何認定為受賄的問題;五、關於借合作開辦公司等名義收受賄賂的問題;六、關於借委托他人投資證券、期貨或者其他委托理財的名義收受賄賂的問題;七、關於通過賭博收受賄賂的問題;八、關於第三人“掛名”領取薪酬如何認定為受賄的問題;九、關於收受財物後退還或者上交是否認定為受賄或如何量刑的問題;十、關於在職時為他人謀利、離職後收受財物應否認定為受賄的問題;十一、關於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行為不構成受賄但造成重大損失應如何處罰的問題;十二、關於“第三人”範圍的界定(近親屬、情人、其他與之具有共同利益關係的人)。

就上述情況以及司法解釋出台時間,本報記者日前向最高人民法院發函求證,但截至昨晚發稿前,未獲正式回複。

“大限”模式

隨著6月29日這個主動交代問題的最後期限結束,一場“說還是不說”的心靈抉擇也告落幕。從本報收集到的信息來看,各地在程序上已轉入對黨員幹部上報情況進行組織審核和排查階段。

“在黨內,要求違紀黨員幹部‘限期交代問題’,這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上述地方紀委官員表示。

不過,對違紀違規行為采取最後通牒模式,近年來已頻頻被中央部門使用。

2005年8月中紀委、國資委、國家安監總局聯合發出通知,限令入股煤礦的國家工作人員,在9月22日之前撤出投資。

2006年,中央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一些部門也給出了“限期主動說清商業賄賂問題”的時間。

今年5月,中紀委、國家發改委等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對近年來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全麵徹底的清理,自查情況要在6月20日前報送中央。

據《人民日報》報道,截至6月29日下午5時,從昆明市部分單位上報的情況看,沒有一人有《規定》所列禁止行為。昆明市紀委要求:“對已經掌握一定證據,而本人不向組織說清問題……的,要及時采取措施,從嚴查處。”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