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人來國外要有社會活動

(2007-11-30 09:16:03) 下一個
我嶽父母來美國6次了,第一回我們住夏威夷,離Waikiki Beach是walking distance. 那時候我們是學生,吃過晚飯都到學校,他們自己散步看草裙舞。周末我們開車全家環島、烤肉、遊泳。。。我們想他們應該是很自在的了。我們來之前已經去過別的島玩過,他們來我們又陪他們玩了一趟。就這樣,不到三個月,我嶽父找出各種理由要回去,說是要檢查身體(當時六十多歲,出國剛檢查過),回去拿藥,退休工資的事兒要找人。。。。 我嶽母是舍不得子女靠獎學金花飛機票就這麽幾天太不合算了。好不容易挨到四個月回去了。
第二次來我是博士後,住在學校的宿舍,中國人很多,探親的老人也有,但都是短期的。他們住了近一年。老爺子半年就想回去了,但因為給我們帶孩子,不好意思提出來走,終於簽證到期了。其間也帶他們遠近旅遊三四回。
我們搬到現在的地方,算是定居下來了。但住的是single family house,應該是很沉悶的。偶爾去公園碰到華人探親的。小耳朵,報紙從來都不缺,但是還是呆不住。來這裏的第二次,我們帶他們去教會,不久他們認識了教會的朋友,感覺很好,每個星期都去,不久就接受耶穌了。簽證到期回去後,還常念叨教會的朋友。現在綠卡了,這次來已經半年了,還沒有任何回國的計劃。已經八十多了倒不提檢查身體的事兒了。他們還有兩個兒子在國內兩個城市,偶爾談起來回國也隻是想這兩地跑一下再美國。我們很高興他們把美國當家,回國倒是像探親了。
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希望父母能多住些日子,除了給他們安排種菜,電視,報紙等等,一定要給他們安排社會活動,讓他們有自己的圈子。教會是好地方,哪怕他們不信或有別的信仰,包括共產主義,相信他們在那裏也會有朋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