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救災過程中如何更充分的發揮NGO的作用 (ZT)

(2008-05-27 06:41:46) 下一個
太陽報/今次四川大地震,政府主導的救災行動速度與效率令世界刮目相看,也使外界感受到中國公民社會的覺醒。這場大地震將成為影響中國現代政治社會的重大事件而載入史冊。

大地震發生後,政府全力以赴,從最高層到災區的地方當局,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一切都為生命讓路,政府成為救災主力。但與此同時,很多民間組織與誌願者也在第一時間動員起來,各路大軍湧向災區,或進入災區探尋生還者,或協助指揮交通,或照顧傷殘災民,發揮了重要作用。短期內在成都就集中了上千個民間組織的成員以及上萬名誌願者。

但紛遝而至的民間組織者使當局猝不及防,似乎給救災增添了許多麻煩,比如災區的道路原本狹窄,誌願者的車輛大量湧入,使救災交通更加混亂,而且上萬名誌願者的飲食供應也成為一個問題,給原本食物緊張的災區平添了許多負擔。在當局看來,民間組織前往災區,幫忙變成添亂,?於此,四川省日前要求,內地民間組織和個人近期不要前往災區。

這其實是相當短視的做法。民間組織和誌願者在整個救災工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人力上的支援外,他們可以依據各自的專業進行分工合作,比如,環保組織可進行環境監察,心理幹預組織進行心理安慰等,政府如果用其長而去其弊,自然可以將這部分力量充分發動起來,為政府拾遺補缺,但可惜的是,政府對這些民間組織和誌願者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分配。

作為誌願者聯絡部門的共青團組織,對災情訊息以及人力需求情況心中無數,無法有效地給民間組織和誌願者分配工作。有誌願者揭露,每天在成都團市委等待分配救災工作的誌願者高達上千名,但卻很少有人分到工作,大部分人隻好自己想辦法,成為一群散兵遊勇。

如果從更深層次考慮,民間組織與誌願者的雲集,加強了對救災過程的監督,使政府的整個救災更加透明、廉潔。最近,災區一些特權人士挪用救災物資、漠視災民權益的做法,很多是由民間組織和誌願者發現,並通過網絡或者媒體公之於眾。

由於民間組織和誌願者的中立客觀立場,其揭露出的弊端相當可信、權威。如果當局善於運用,可使整個中國的救災工作更無可挑剔。

可惜的是,當局對今次公民社會的覺醒仍然後知後覺,不僅沒有善於利用,而且還步步為營,多加防?。「天下未亂蜀先亂」,這個古訓在當局心目中根深柢固,生怕一些民間組織和誌願者利用今次地震搞事,天災變成政治災難,尤其是當前災民情緒尚不穩定,各種謠言滿天飛的敏感時刻,當局更如驚弓之鳥。胡溫的救災雖然可圈可點,加強了中共執政的合法性,但執政的藝術與能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