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莫讓早教誤區影響孩子成長ZT

(2007-04-05 08:23:52) 下一個
近年來,孩子的早期教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為了讓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一些家長從小就開始對孩子實行知識教育,胎教時聽英語,3歲就能讀報,6歲便參加鋼琴、書法、奧賽等各種培訓班……然而,國內外專家認為,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已經日漸陷入了誤區。如果不及時糾正這些誤區定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健康發展。因此,這個問題必須引起每一個做家長的高度關注。

誤區一: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神童”。
         相關調查表明,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九成以上的兒童都是一般普通孩子。在家長中,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卻隻有三成,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神童。一些教育機構針對家長的這種不正確心理投其所好,打出類似“培養超常兒童”的口號,對家長們最有吸引力,但結果隻能是多花冤枉錢,幹的卻是拔苗助長的蠢事。

誤區二:片麵強調智力開發。
         專家們的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家長把教育與學習相提並論,認為學習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於是,孩子們在一歲以內開始認字,三歲以內開始學外語,3到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專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養,不是成績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內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緒、合作的精神、思維的方式、動手的能力、語言的表達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績來衡量的。它是要讓兒童養成良好習慣,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項專門技能。 因此,不能顧此失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同樣重要。

誤區三:早教越早越好。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恨不得孩子一夜之間成名成才。於是,早教之風越刮越烈,小小年紀的孩子,整日被逼著學這學那,2歲學畫、3歲學琴、4歲學外語,已不鮮見。盲目超前往往使幼兒學得快忘得也快,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

誤區四:“派學”“派練”,貪多求全。
        一些家長將特長教育等同於早期教育,認為學得越多越好,不顧孩子興趣愛好,盲目攀比跟風,要求孩子參加兩門甚至數門特長班者並不鮮見。孩子處於心智發展時期,精力有限,疲於奔命,往往是事倍功半。

誤區五:把嬰兒當成病人。
          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家長認為嬰兒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對待病人一樣照顧得無微不至。專家認為,嬰兒不是病人,他們從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有了各種能力,一出生則有72種潛能,有驚人的適應能力。嬰兒對環境的要求,除了照顧以外,還需要運動、交流,甚至是“冒險”,以挖掘自己身體裏的潛能。如果把他們當成病人一樣地照顧,他們的潛能就會一個個消失。

誤區六:目標定得太高。
         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現在並不出色,以後也不會有 “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誤區七:嬰幼兒時期能力強的孩子長大就聰明
  許多父母認為,嬰幼兒早期攀、爬、坐、退等各種“活動”的數量和質量肯定跟他們長大後的各方麵能力有關。嬰幼兒時期能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就一定聰明。但美國心理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近年完成的對一群兒童不同時期智商和情商指標的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早期表現與他們長大後各方麵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推斷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微乎其微。

誤區八:兒童在嬰兒時期得到的刺激越多越好
  毫無疑問,現在的嬰幼兒每天接受的來自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感官刺激比以前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父母還不約而同地認為,嬰幼兒得到的外部刺激應該是越多越好。實際效果與他們想象的相反。現在絕大多數嬰幼兒每天接受的外部刺激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很多家庭中,小寶貝每天接受的感官刺激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生理極限,結果反而使小寶貝正常的智力發育受到了抑製。

誤區九:孩子哭的時候媽媽離開會導致孩子情緒失衡
  如果真是如此,那麽當今世界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是情緒失衡者。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的偶爾哭鬧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泄和調節行為,年輕的爸爸媽媽大可不必每次都為孩子的哭鬧而驚慌失措,更不要因為孩子在無理哭鬧時自己斷然離開而於心不忍或內疚萬分。

誤區十:對孩子的各種要求迅速作出回應會導致對孩子的縱容
  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總是很快對小寶貝的各種大驚小怪舉止和哭叫行為作出反應,另一些爸爸媽媽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過快、過早地回應孩子的各種要求會導致對孩子的放縱,從而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那麽,到底誰對誰錯呢?跟蹤調查的結果表明,那些兒提時代曾經受到殷勤對待和回應的孩子並沒有變壞,相反,他們長大後變得更富有獨立意識,更善於與人相處和寬待他人;而那些日常要求經常受到父母怠慢甚至被置之不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變得古板、暴躁和內向,特別是在自我心理解剖方麵,他們常常表現出猶豫和不安。

誤區十一:孩子出生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必須馬上建立
  很多人認為,如同動物界的母子關係一樣,嬰兒一出生,就應該馬上與父母建立起一種親密關係。其實不然,任何過分急切或突發式的愛撫行為都可能給嬰兒帶來驚嚇和不安。實踐證明,循序漸進建立起來的親密的父子和母子感情最有利於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誤區十二:如果孩子有特殊才能,一定會在小時侯表現出來
  美國加尼福利亞匹特茲大學的羅伯特.阿爾伯特,在過去幾十年間曾對各種超能兒童的有關情況進行過研究。結果表明,許多天生就有某種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並沒有什麽特殊表現,直到後來青年時期或壯年時期的某種偶然機會(如在學校的實驗室或文藝會演的舞台上),他們的異常天賦才得以淋漓盡致地自我展露出來或被某位“伯樂”發現。

誤區十三:獨生子女不善於與人交往
  實際上,獨生子女的童年生活一般要比非獨生子女的兒童生活更加溫馨、順利和充滿自信,因而獨生子女往往具有更強烈的與周圍小朋友交往和玩耍的意識,他們長大後,在工作、婚姻和家庭方麵也往往更成功或更出色。不過,在一定程度上,獨生子女長大後確有對社會缺乏熱情的一麵。

誤區十四:早年被遺棄和遭受過創傷的孩子智力發育會受影響
  一些領養別人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以上擔心,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美國著名的布朗大學兒童研究中心心理學家和醫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被人收養的孩子早年的不幸經曆,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激發起他追求成功的願望,成為其頑強意誌力的源泉。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病學家指出,即使是那些小時候生活在可怕環境中,沒有得到及時解救、受過嚴重心靈傷害的孩子,到6、7歲的時候也能恢複正常的智力水平。環境的改變完全能促使孩子智力的實質性增長。

誤區十五:懲罰少了,姑息就多
  很多習慣於用懲罰或打罵方式來教育孩子遵守規矩的父母,仍然篤信他們“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懲罰隻會強化孩子的憤怒意識和攻擊性。通常,肉體懲罰在最初對製止孩子的惡劣行為可能還有點效果,但時間一長,這種方法不但無效,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孩子對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誤區十六:父母衝突不會影響還不會說話的嬰兒
  大多數爸爸媽媽都知道,夫妻當著學齡期孩子的麵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緊張的事。但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認為,當著初生嬰兒或尚不會說話的嬰兒爭吵,也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思想或情緒。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當家庭中父母衝突升級時,8個月至2歲間的孩子都會變得非常著急,並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間的衝突。2歲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間或陌生人之間的吵架場麵後,會很快地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氣勢洶洶地說話和爭鬥,行為舉止變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見,父母應盡量避免在任何年齡的孩子麵前爭吵。

誤區十七:用成人的標準衡量孩子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他們發展成熟的年齡、具有的內在發展潛力也各不相同,然而一些家長卻置孩子自身發展的條件而不顧,一味地用成人的標準、自我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誤導教育孩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